随笔是智者的文学,它在即兴的闲谈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面向人生,重哲理感悟以启人心智,以说理议论而见长。作家、资深媒体人庞惊涛的最新历史随笔集《看历史:大区域视野下的人文观察》,在这方面就表现得尤其突出。该书深度打捞以蜀地为中心的大区域历史,重点关注李白、杜甫、王维、长孙无忌、阎防、文彦博、苏轼、范寮、张栻、陈廷敬、乔大壮、易顺鼎等数十位历史人物的蜀地履踪和幽微心史,以对视和回环的历史观、充满人文情怀的笔调,思考历史事件和传统精神予以当代人的思想启发。
“一百多年后,对义和团运动的再认识,尽管存在阶层之间的差异,但其作妖本质引发的社会动荡,给中国造成的影响是不容否认的。在这场史称为‘庚子拳乱’的社会大动荡之中,清政府剿与抚的态度游离,让它自己成为这场动荡的受害者之一——当然,一定程度上可以认定为是其自作孽所致。然而,比起‘拳乱’波及的亿万中国民众来,一个理当承担责任的政府这点受害简直不值一提。从1900年庚子年到次年的辛丑年乃至‘庚子赔款’持续履行的几十年间,中国人用几乎是三代人的生存代价,背负起了这个沉重的历史负担。这简直像一场持续经年的余震,它使‘庚子年’从一个普通过渡的年份,变成了一道心理魔咒,从此深深刻在中国人的记忆里。……魔咒真的存在吗?耻辱之外,警示之外,今天还能给我们留下什么启发?”在《看历史:大区域视野下的人文观察》的开篇《庚子纪事》里,我们便充分感受到了作者庞惊涛的广征博引,流转自如,语言精炼而见解深刻独到,学术性与知识性极强,堪称“文约而事丰”的范例。
还是《庚子纪事》,就公元1900年这个离我们较近的庚子年,庞惊涛写道:“一路逃难到西安的慈禧,于次年回銮途中表现出来的奢侈浪费,和当年在京中并没有两样。对慈禧而言,庚子乱中,她的仓皇辞庙,并不是让她去体谅民间的疾苦,而是一次离开京城的盛大旅行。”这样的评论确乎一针见血、深入骨髓。
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这部《看历史:大区域视野下的人文观察》,可谓语言典雅,情感充沛,读来不仅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还给予人以沉静思考和无穷启迪。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四川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李勇先就认为,《看历史:大区域视野下的人文观察》摆脱了就历史说历史、就地理而行走的一分为二法的束缚,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放置于宏阔的大区域、大视野中,突出当代意识和人文精神,正是作为现代地理学组成部分的历史地理学文学表达的一个极好范例。
除了前述的《庚子纪事》,这部历史随笔作品集还涉及历史人物、事件以及历史与当下的联系,如《张栻:四海无人万古空》《宇文恺:长安城的建造者》《长孙无忌:令旗山下的穷途末路》《诗佛王维的“哭”》《范寥:历史烟云中的成都豪侠》《“兄弟状元”:阆中的精神遗产》《黄娥:作为杨慎的夫人》《郫筒酒往事》《泪满家山百战场——乔大壮的山城岁月》《嘉庆年间的海上缉盗》《面条进化史》《唐诗中的早朝景象》《十五岁现象:以李白、杜甫和王维为参照》《中年味道:以杜甫和苏轼为参照》等内容丰富又通俗易懂文章共30余篇,不仅包括对例如义和团运动等重大事件的深刻思索,还含有历史长河中往往被忽略的小事,如隐没在长安城盛名之下的建筑学家宇文恺,文彦博和蜀锦的问题,乔大壮代表的文人抗战,诗人的15岁现象,古代人物头像与实际年龄不符的现象等,具有较高的深度和思想性,尤其突出了四川区域史的发掘和思考。正如作家、故宫博物院故宫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祝勇所言:“庞惊涛以‘看历史’的平行视角,带领我们进入以蜀地为核心的历史地理大区域,走进隐伏在历史尘烟中的大事件与小人物,其所激发的史思与史感,综合呈现的史观与史才,再一次证明当下历史随笔写作确乎‘其道不孤’、继替隆焉。”
“好不容易遇到一个放羊的老人,在他的指引下,终于顺着一条荒草丛生的小径,找到了长孙无忌墓。自古名臣多横死,令旗山下有孤魂。生于帝京洛阳的一代名相长孙无忌,生前绝不会想到,他会葬身于这个远离京城的蛮荒边地。历史的演进总是这样出人意表,在唐诗宋词里几乎很难看到任何记录的武隆江口镇,却意外地迎来了这样一个在唐初权势熏天而又声望盈朝的大人物。这是长孙无忌的人生不幸,却无意中造就了江口镇的地望之幸。”通过《长孙无忌:令旗山下的穷途末路》,我们还可以具见作者对区域性和侧重点细致的田野考察功夫,也凸显作者对史料的充分掌握和运用,更见出了大区域和小历史等话题下,具有个人趣味的独特的选题视野。
当然,庞惊涛的文字有如此调性,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他曾经的工作经历。他曾任职报社,现为资深出版人,敏锐而深邃的洞察力以及细腻的感知力,随笔的语言娓娓道来,从容不迫,如同朋友倾心交谈,自然而又亲切,有时枝末结节也写得清清楚楚,使人读来不觉拘谨,更无细烦之感,在不知不觉中不时会触到精言妙语,呈现出富有哲理意味的意境,令人咀嚼体味并长久地留在记忆中。如:“雨停了,云雾却并没有散去。天色向晚,我要走上漫长的归途,那是一条高速路连着一条高速路的坦途,不似长孙无忌走向黔江贬所的曲折山水险途。”《长孙无忌:令旗山下的穷途末路》“四海无人对夕阳,这是朱熹的悲哀,不是张栻的悲哀。我现在常常这样想。”(《张栻:四海无人万古空》)“《寒食二首》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合而观之,其共同之处,恰在于以两位大家的悲凉之笔,前后呼应,写出了诗人们共有的中年况味,以及这况味之后深沉的众生之念。”(《中年况味:以杜甫和苏轼为参照》)“它不是至亲,不是爱人,甚至不是情人,它顶多只是我们人生的一小部分记忆。当新的记忆覆盖旧的记忆,这眼最后的古井也就失去了和自来水共存的理由。”(《最后的古井》)等等。在中国作协散文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作协散文委员会主任蒋蓝看来,庞惊涛的《看历史:大区域视野下的人文观察》,不但是对钱穆先生“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的深度契合,而且展示了他在较为冷僻的地界深度打捞、耐心复原巴蜀的人物与事功,其扎实的考据、独立的思想与峭拔的言路,构成了庞惊涛历史随笔的底蕴与亮色。
谈及自己的这部作品,庞惊涛坦言是在中国漫长而驳杂的历史里截取其中一段,其中的中古与近古历史中的非典型事件和人物,其视之为小历史。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赵世瑜在他的区域社会史研究中,曾对“小历史”如此定义:“这里所谓的‘小历史’,就是那些‘局部的’历史,比如个人性的、地方性的历史;也是那些‘常态的’历史,日常的、生活经历的历史,喜怒哀乐的历史,社会惯例的历史。”这种“小历史”观,让庞惊涛深以为然。他说,自己的《看历史:大区域视野下的人文观察》,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次偶然地、巧合地向赵世瑜区域社会史观的一次系统致敬。
在自己的这部历史随笔集中,庞惊涛以成都为中心,将“小历史”学习的触角,延伸到更为广阔的大区域之中,去关注那些非典型事件中的历史人物幽微敏感的情感与心理世界。庞惊涛说:“在大区域和小历史之间,我始终坚信,只有人的情感是最动人的,那些隐伏在历史真伪背后的人物,他们个体生命的经历和命运终局,从现实的角度回视,仍然有打动人心的价值和力量。”(读者报全媒体记者 何建)
编辑:王欣 责任编辑:董小玥 审核: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