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和珅,很多人的印象中就出现了王刚老师扮演的和珅形象。的确,王刚老师将和珅这一角色演绎的是深入人心。
说个故事,在《国家宝藏》这个节目,张国立老师是主持人。第二期中,曾侯乙编钟的国宝守护人是王刚老师。节目中有一个片段,刚开始张国立老师一直喊王刚老师,后面喊秃噜嘴了,直接喊成了和大人。
关键是,在场的观众,却没有一丝丝的反应和感到意外,甚至没有出现任何的笑声。感觉非常自然,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易中天先生曾经说过,人物分三种形象,分别是历史形象、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王刚老师扮演的和珅这一角色,大概就是和珅的民间形象了吧?
回归主题,和珅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贪官,说他富可敌国,真是一点都不夸张。不是有过这种说法吗?和珅所贪得的财产,相等于当时清朝十五年的收入,民间更是称之为“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按照这么说的话,嘉庆杀和珅,还真是主要为了银子。但一更觉得这种说法,对,也不全对。
和珅是正红旗人,父亲早逝,后来考上咸安宫。咸安宫是清朝内务府,在宫内为三旗子弟之优秀者而开设的官学,也就是说,能考上咸安宫的人,都一定是学习优异者。比如和珅,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更熟读四书五经。
和珅曾参加科举,可惜最终名落孙山,后来凭借家里先辈的关系,最终进入宫中担职。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乾隆的赏识,随后开始崭露头角。先是担任管库大臣,学习理财,做出成绩后,开始风生水起。先后担任户部右侍郎,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御前大臣等等要职。
起初和珅清廉为官,但随着手中权力的扩大,利欲熏心,便开始贪赃枉法、结党营私、铲除异己。
和珅在敛财这块,也确实无人能及。他创立了议罪银制度,就是官员犯罪,可以通过交银子来免罪。包括在任满翰林院掌院学士时,通过科举考试,也大肆敛财,从考试的秀才那里收贿,形成“价高者得”的一种交易。当然,所收贿赂,大多都进了自己的腰包。
乾隆六十年,乾隆禅位颙琰,也就是嘉庆帝。虽是禅位,但又继续训政,也就是说,国家最高执掌权,还是在乾隆的手上。
但此时的乾隆帝早已步入垂暮之年,谈吐不清。因此每次在朝堂之上,都是和珅站在身旁帮忙传达。文武百官在行礼之时,和珅也站在乾隆和嘉庆的身旁,此时的和珅就等同摄政,所以当时有很多人都称和珅为“二皇帝”。
嘉庆四年,乾隆驾崩,和珅总理丧事。
《清史稿·卷三百十九·列传一百六》记载:“四年正月,高宗崩,给事中王念孙首劾其不法状,仁宗即以宣遗诏日传旨逮治,命王大臣会鞫,俱得实。”
乾隆驾崩不到十五天 ,嘉庆就宣布和珅的二十条大罪,下旨抄家,随后赐49岁的和珅狱中自尽。
在《清仁宗睿皇帝实录》里记载,和珅犯下二十条罪状,罪已至死。在自裁前曾经写了一首诗:“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他日水泛含龙日,留取香烟是后身。”
为何乾隆驾崩才不到半个月,等和珅总理乾隆丧事后,嘉庆便迫不及待地要处死和珅?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和珅位高权重。要想安稳坐天下,必须要先把和珅扳倒。和珅在担任的几任要职里,就数军机处的首席军机大臣这个位置最为重要,基本统管着军机处。
军机处在雍正时期,只是类似于如今的企业总经办这个部门一样,起到一个上传下达的作用。军机大臣也不过是传旨办事,对制定政策起的作用不大。但到了乾隆执政时期,其职责几乎无所不包,其承担的职权,已超出内阁之上,而成为全国政事的中枢机构。
尤其还是和珅统管军机处的时候,它打破了制衡的框架,要求“凡有奏折令具副本关会军机处”。也就是说,下面的人想要上奏什么,和珅一清二楚。
此时的军机处早已不是往日的军机处,不仅仅是上传下达,更是参与决策,掌握朝臣一举一动所有信息。从大的方面来说,也增加了皇帝被操纵的风险。作为皇帝,谁能做到安心?
这也就是为什么和珅死后,嘉庆皇帝立即废除了这条规定。虽然后来嘉庆皇帝也在打压军机处,但他是基于和珅统管时期的拨乱反正,他本人还是非常肯定军机处的作用。因此,在他执政时期,军机处甚至被提高到了“平章军国重事”的宰辅地位。
其次,自己亲政,有能力开始清算旧账。乾隆虽然在嘉庆元年就禅位给嘉庆,但当时还是一切国家大事都是乾隆说了算,他最多就是名义上的皇帝,并无实权。直到嘉庆四年乾隆驾崩,嘉庆亲政,才有机会惩办和珅。
为什么要拿和珅开刀?因为要树立威信。和珅是权臣,党羽众多。嘉庆亲政,必须要有自己的政治集团,这就是为什么和珅被处死后,嘉庆安排成亲王永瑆为军机大臣。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乾隆帝留给嘉庆的,是一个烂摊子。嘉庆若想坐稳这龙椅,和珅不得不除。只要除掉了和珅,手下党羽就成不了什么气候,自己对于以后的统治,包括整顿内政等都扫清了路障。虽然他有心整顿,但未能从根本上扭转清朝政局的颓败。
还有就是嘉庆对和珅忍耐已久,和珅在朝中笼络同僚,拉帮结派,独霸朝纲,嘉庆不是不知道。尤其是和嘉庆的老师朱珪针锋相对。
提到这个朱珪,一更就多说两句,此人17岁殿试为进士,后来教嘉庆读书,先后担任两广总督,吏、兵、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太子太保,太子太傅等职务。此人一心为民,嘉庆帝对他评价极高,称他为“半生惟独宿,一生不言钱”。
朱珪持躬正直,砥节清廉,因此常常与和珅作对。和珅也三番五次地向乾隆帝进献谗言,打击朱珪。嘉庆元年,乾隆想调时任广东巡抚的朱珪回京。嘉庆得知这一消息后,便写诗向老师朱珪表示祝贺,谁料和珅拿着尚未写完的诗稿,跑到乾隆跟前告嘉庆的状,说嘉庆笼络人心。
当时乾隆信以为真,尤为生气,后来在其他大臣的劝谏下,此事才不了了之。但这个仇,嘉庆可一直记着。也就是说,于公于私,嘉庆都对和珅恨之入骨,有机会上位,又岂能留他?
最后就是和珅的财产。嘉庆即位时期,不仅仅是要整顿内政,还要平白莲教之乱、农民起义,赈灾等等。乾隆在位时,六下江南,多次出游,又经常用武扬威,国库早已被掏空。
嘉庆要平乱,就要用兵,用兵就要军费。赈灾救民,也要钱粮,国库亏空,钱财何来?和珅有啊,扳倒和珅,抄了家,就能解决这燃眉之急。
相传,和珅所聚敛的财富约值八亿两白银,所有的财产加起来,超过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据《清朝野史大观·和珅家财》等野史记载,和珅总财产是“二十亿两有奇政府岁入七千万。在《庸庵笔记》中,记载的数额是二亿三千万两。
清朝著名的商人,就是日后被评为世界首富的伍秉鉴,曾评价和珅:“和相为人穷奢极侈,以珠佐食,家中又以黄金为器。吾日进万两,仍不能望其项背。”
虽然记载都有所出入,但保守估计,和珅的总资产是亿为单位。对于乾隆留下的这么个烂摊子,要说嘉庆对和珅的财产不动心,那真是有点说不过去了。
综上所述,乾隆驾崩不到半个月,嘉庆便要处置和珅,主要还是因为和珅权大,钱多,树威信。当然,一更觉得最主要还是因为权力太大,担任的都是要职,党羽众多。嘉庆若不办他,日后必定成为傀儡皇帝。
和珅此人也是十分有才,知晓满、汉、蒙、藏四种语言,当初也是清廉为官。只可惜随着官职和权力的提升,内心的欲望也逐渐得到释放,一发不可收拾,最终走上了结党营私、聚敛钱财、打击异己、独霸朝纲的不归路。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代通史》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