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人物评说:晁盖
名著版本:施耐庵.水浒传.凤凰出版社.Kindle版本.
凶手是谁?
晁盖的死,应该算是水浒成书以来最有名的公案之一。关于晁盖的死,很多读者认为是出于宋江的阴谋。
金圣叹先生以为,晁盖的死归责于宋江,是春秋笔法。张恨水先生也说,宋江为了和赵官家相抗,必入水泊为盗魁,必去晁盖以自代,这是必然之势,于是使天王赴曾头市尝曾家的毒箭。
理由是天降石碣以宋江居首,而没有晁盖的名字。天下没有降下石碣的道理,更没有为盗贼降下石碣的道理,这都是宋江伪托天意所做的安排。
我个人认为,撇开原著的背景设定去谈论这个案子是有失公允的。
在书里,神仙鬼怪是存在的,就连晁盖自己,死后都显灵了两回。梁山泊上聚义的好汉,原本就是洪太尉在三清宫伏魔殿上放走的魔君。这108个魔君不包括王伦,不包括晁盖,也不包括前来投托入伙而被李逵砍死的韩伯龙。
所以,晁盖的死,是天意,是命中注定的。而天机不可测,但在现世中,依旧有蛛丝马迹可寻。
托塔天王晁盖
从保正到抢劫犯
晁盖是东溪村的保正,有点小钱,仗义疏财,专爱结识天下好汉。但是,“但有人来投奔他的,不论好歹,便留在庄上住。”
保正的职责,无非通民情、传号令、保治安。作为常人,结交好汉朋友无可厚非,可作为一村的保正而结识天下好汉,那就颇耐人寻味了,更何况还“不论好歹”。可见,晁天王也是一个“不安生分”的人。
可人家有不安生分的本事。西溪村闹鬼,路过的僧人教个法子,凿了个青石宝塔,镇住了溪边,结果鬼都跑到东溪村了。当时晁盖得知了大怒,一个人跑过去,把宝塔夺了回来,放在东溪村,因此得了“托塔天王”的美名。
晁盖独霸在那村坊,江湖上都闻他名字。
诸位,以力服人者霸。倚仗武力、势力称王称霸的都不是什么善茬。比如菜霸、村霸、路霸、沙霸等等。咱们从“托塔事件”中,可以作个初步判断:“晁村霸”不善于解决问题。
为啥这么说呢?这事儿请个道士和尚来作法,或者再凿个宝塔镇住,不就万事大吉了,夺了宝塔,鬼还在,又徒增了西溪村民的怨恨,实在不是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以力霸村的晁保正,不安生分,又在“不论好歹”好汉的耳濡目染之下,自然身在“朝廷”、心在江湖。因此,在吴用等人的撺掇下,“义不容辞”的走上了打劫生辰纲的不归路。
谋取生辰纲
仓促中入主梁山泊
非常不幸,劫取生辰纲后发生的一切,都印证了我们之前的判断:晁村霸不善于解决问题。换句话说,晁村霸善于制造问题。
黄泥岗事发后,宋公明担着血海般的关系来通风报信,让他赶快跑路。晁村霸竟然把三阮的行踪挑明了,还当面介绍了吴用等三个同伙。
我的乖乖,这种见不得光的事,宋公明肯定知道的越少越好。万一宋的行踪被发现,那岂不是害了生死兄弟宋公明,又害了那七个抢劫的同伙?
晁村霸做事,如果不是别具一格,那就是蠢了。又不幸的是,他还会蠢下去。
要跑路,跑哪里呢?晁村霸不知道。跑三阮家,可是三阮家那么小,能容纳这么多人?村霸不知道。跑上梁上,人家不肯收留,那咋整?村霸依然不知道。而这一系列的不知道,早已在吴用的算计之中了。
火并王伦
一山容二虎
晁盖不善于解决问题,说白了就是能力不足。局面小的时候,尚可驾驭,比如说独霸东溪村;局面一大,这能力不足的短板就放大了。所以一旦临事,只能束手无策,被牵着鼻子走。
从智取生辰纲到入主梁山泊,每个环节遇到的问题,晁盖都没有什么解决方案,都是吴用的主意和计策。吴用才是这伙强人的领头羊,晁村霸只是名义上的“天王”,仅此而已。
因此,火并王伦后,吴用顺理成章的成了梁山泊的实际控制人。整点仓库、打造军器、训练人马准备迎敌官军等措施,都是他在主持。晁盖已然是花瓶了,只是他尚未察觉。
江州劫法场救宋江这一战,是晁盖领导的。劫法场,虽然事出仓促,救人如救火,但也应该大致了解一下,地形,官军实力,退路等等。而这些天王都没有作这些基本工作。如果不是李逵、李俊等人,怕是梁山泊参与营救的十七个好汉都交代在这里了。
经此一战和智取无为军后,晁盖似乎感到自己并没有领袖群盗的能力和威望,因此回山以后马上提出让位于宋江。但此刻对宋江来说,有可能跟卢俊义一上山就被让位的想法一样,不带这么开玩笑的。于情、于理、于义,宋江都不可能接过晁盖的第一把交椅。“二虎”就在这尴尬的气氛中度过了哥哥贤弟的“蜜月期”,尽管这蜜月期逐渐溢满了火药味。
曾头市教师史文恭
怒打曾头市
宋江作了梁山二哥之后,威望、能力跟野心和晁盖不可同日而语,自然跟具有同样野心的吴用一拍即合,组成宋、吴黄金搭档。在两人的谋划和指挥下,群盗四面出击,攻城池,打地主,招贤赚士,梁山因此而不断壮大。这一系列动作又反过来巩固宋、吴二人的威望和群盗的认可。
晁天王已经坐不安稳了,再不有所行动,梁山泊该姓宋了。于是,在听了戴宗转述的曾头市对梁山的蔑视言辞之后,天王是“忿怒”,力排众议,点起了五千人马,立马要去踏平曾头市。
和江州劫法场一样,晁盖对曾头市的具体实力、地形是没有具体了解过的,一味的怒气上脑,鲁莽上阵。既不会调兵遣将,又不听合理建议。反观曾头市,以逸待劳,准备充分,埋伏重重。胜败之势隐然已分。
一连几日搦战,曾头市都不接茬,显然有所布置。晁天王怒气冲天,已经急不可耐,不管三七二十一,不加考察审核,就轻信了前来伪投诚的和尚。再次拒绝林冲的谏阻和分兵劫寨的建议后,被细作和尚引入了曾头市的埋伏圈,乱箭之下脸上中了一支毒箭。可惜,“最怜率尔图曾市,遽使英雄一命亡”。
假意投降引诱晁盖的和尚
结语
人呐,能力很重要,情绪管理也同样重要。作为盗魁,晁盖威望不足以服众,能力不足以应付处理复杂的局面,在狂怒之下,不顾劝阻,亲涉险地,中箭身亡,是势所必然的。而把他的死,归咎于宋江的阴谋或者借刀杀人,不是很冤枉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