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一个充满争议的帝王,有人认为他巩固了康乾盛世,将清朝推向巅峰;也有人认为他贪图享乐、好大喜功,把父亲雍正皇帝积累的家底败光,使清王朝在他手里由盛转衰。受到影视作品的影响,乾隆皇帝一直被塑造成性格活泼、待人宽和,能够与大臣们交朋友的皇帝。
但是在历史上,乾隆皇帝的宽和仁厚只是表面现象,在他的骨子里,对于权力和地位的渴望和控制,远超过他的爷爷康熙和爸爸雍正。正因如此,当有人威胁到皇权的时候,无论这个人是谁,哪怕是乾隆皇帝的亲兄弟,他也会毫不留情地地予以铲除,手段之冷酷无情远甚于以为人刻薄著称的雍正皇帝。
乾隆比雍正更幸运,他不需要面对众多兄弟的竞争,在雍正朝考虑接班人的时候,其实只有乾隆和弘昼两个候选人,他们的三哥弘时早就被雍正皇帝逼死,六弟弘曕在乾隆即位的时候只不过是个2岁的孩子,根本不可能有任何威胁。弘昼自知比不过乾隆,一直没有主动参与竞争。但就是对待这样两个兄弟,乾隆依旧没有留情,他的处理方式更是让人细思极恐。
一、难分伯仲的两兄弟
弘昼是乾隆唯一的竞争对手,他只比乾隆小3个月,两兄弟从小读书、吃饭、睡觉都在一起,感情颇为深厚。雍正皇帝对这两个儿子也是尽可能一视同仁,无论在生活方面还是政治方面,都给他们提供了相同的待遇。
雍正十一年(1733年),弘历受封为宝亲王,弘昼受封为和亲王,足见雍正皇帝对两兄弟都很宠爱。后来,弘历和弘昼都成为苗疆事务大臣,得到参与国家大事的机会。虽然弘历是所有人都知道的“皇位继承人”,但是只从个人能力和身份地位来看,两兄弟相差并不多。
正因如此,弘昼没有主动参与皇位争夺战,并不代表他完全没有这个心思。毕竟皇子们从小接受的教育,让他们很难主动远离政治斗争,更何况弘昼深受雍正皇帝宠爱,从性格和为人处世的风格来看,他也比弘历更像雍正。
二、从兄弟到君臣
只不过,弘昼比八阿哥胤禩、弘时等人更聪明,他知道自己虽然有机会,但远不如哥哥机会大。如果主动参与争斗,很可能会落得和三哥弘时一样的下场,于是他决定一切听从父皇的安排,绝不和四哥弘历争权夺利。因此,在官方史书的记载中,乾隆登基之前,从来没有他和弘昼争吵的记录,两人关系一直非常“铁”。
但是当乾隆即位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兄弟关系变成君臣关系,多少让弘昼有些不适应。再加上弘昼心性很高,一般的大臣他都看不上,有一次御前会议,他竟然暴打军机大臣讷亲,让乾隆皇帝心里很不舒服,只是嘴上没说什么。
还有一次,朝廷举行殿试,到了中午还没有结束,弘昼奏请乾隆皇帝,让他先去吃饭,自己继续监考。乾隆是一个凡事都要亲自过问的人,他担心考生作弊,就没有离开。谁知道弘昼突然就火了,当着所有人说:
上疑吾买嘱士子耶?
大概意思就是:难道你还信不过我?怕我收了考生的钱?乾隆听完后很生气,强忍着怒火没有发作,站起身就走了。第二天,弘昼才意识到出大事了,赶紧入宫请罪,乾隆却只冷冷地表示:
使昨答一语,汝齑粉矣!
大概意思就是:如果我昨天接话了,咱俩肯定会大吵一架,那你就会粉身碎骨。这是乾隆皇帝第一次用天子的口气和弘昼说话,彻底把弘昼吓到了。从那之后,弘昼开始主动收敛言行,不再轻易和乾隆唱反调。
三、荒唐王爷
不过,随着乾隆皇帝逐渐稳固皇位,他也不像过去那样宽容。再加上接连遇到皇后病逝、西南战事失利,贪污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的问题,他心里很烦,经常拿身边人出气,像弘昼这样有威胁的人物,很容易成为乾隆皇帝针对的对象。
在接连不断的政治打压下,弘昼心灰意冷,真正意识到“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于是,弘昼不再寄希望于兄弟情深,而是主动淡出朝局,不再参与国家大事。为了排解苦闷,弘昼把自己关在家里,整天以唱戏为乐,后来干脆玩起了“活出丧”的游戏:自己假扮死人,让家人举办葬礼。
在那段时间里,和亲王府经常哭声一片,从外面路过的时候,能够看到无数花圈、纸人以及漫天飞舞的纸钱和此起彼伏的哭声哀乐,如果不知道内情,还真以为弘昼去世了。在这种荒唐的生活中,弘昼的身体一天天垮掉,最终于乾隆三十五年郁郁而终,享年60岁。
弘昼的行为不仅荒唐,而且有些变态,但这正是他的无奈之处。弘昼生在皇家,却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他既不能站出来和乾隆皇帝争斗,多年来受到的儒家教育,又让他不能在私下里发牢骚,只能通过这种自我放逐的方式,勉强保住性命,这种看起来衣食无缺的富贵王爷生活,实际上充满了苦闷。
四、恃宠而骄的纨绔王爷
除了弘昼之外,乾隆还有一个幼弟弘曕,两人相差23岁。乾隆即位初期,以兄长的身份对弘曕十分关照,还将他过继给十七叔允礼,让弘曕能够继承果亲王的爵位和大量遗产。可以说,弘曕不仅深受乾隆皇帝宠爱,而且家财万贯,只要安分守己,他就能过一辈子逍遥生活。
但是,弘曕对命运的安排感到不满,他不甘心从一出生就和皇位无缘。再加上受到乾隆皇帝的恩宠,弘曕的言行举止愈发飞扬跋扈、狂妄乖张,他似乎是在用这种方式告诉众人:要是我早出生20年,这天下还不定是谁来坐呢!
在弘曕短暂的人生中,他把大量时间都用在和乾隆皇帝的消极对抗上。有一次,乾隆让弘曕去送玉牒,他竟以自己要打猎为由断然拒绝;还有一次,圆明园发生火灾,在所有人都奋力救火的时候,弘曕依旧谈笑风生,看着众人慌乱的样子哈哈大笑;又有一次,乾隆没有给弘曕的生母送生日祝福,让弘曕大为不满,私下发了很多牢骚。
以上三件事,让乾隆皇帝对弘曕十分反感,但他只是下旨进行申斥,并没有进行处罚。这让弘曕更加肆无忌惮,他一方面利用权力压榨百姓,疯狂攫取财物;另一方面伙同其他王公大臣,通过两淮盐政高恒在江南地区私贩人参,从中牟取暴利。
结果,这件事被人告发,弘曕接受调查的时候,又有大量黑料被挖出来,其中包括他私自结交军机大臣阿里衮,试图贿赂对方,以便把自己的心腹门人安插到朝廷重要岗位任职。对乾隆皇帝来说,宗室成员可以贪财贪色,但绝不能染指权力,弘曕公然干预朝廷官员选拔,就是在挑战皇帝的权威。
于是,乾隆皇帝新账老账一块算,当即下令革去弘曕的所有爵位职衔,赶回家里反省。弘曕可能也没想到,亲哥哥会对自己动手,回去后就得了重病。乾隆皇帝听说后于心不忍,亲自前去探病,看到弘曕在病床上向自己磕头谢罪,他选择了原谅,不久就恢复了弘曕的爵位。但是2年后,病入膏肓的弘曕还是撒手而去,年仅32岁。
在乾隆皇帝看来,只要弘曕不参与朝政,那么即便他有一些贪赃枉法的行为,也完全可以接受,毕竟满清权贵没有谁身上是干净的,这是所有人心知肚明的事情。但是,弘曕的做法逐渐威胁到皇权,这就让乾隆皇帝无法忍受,最终痛下杀手。
个人感悟
其实,乾隆皇帝最无情地方,并不是他对待兄弟们的态度,而是他整人的方式,尤其是对待弘曕。弘曕一开始只是纨绔子弟,最大的爱好就是敛财,发展到后来,不仅疯狂压榨百姓,而且私自贩运皇家药材,这就触犯了朝廷法律,同时也危害社会稳定。
即便如此,乾隆依然没有对弘曕从重惩罚,也没有及时规劝。直到乾隆发现弘曕有结交大臣的事情时,他意识到自己的皇位可能受到威胁,最终才决定出手,或者说他等的就是这一时刻。这和当年汉文帝对待亲弟弟淮南王刘长的方式如出一辙,先不断纵容你,等你走上不归路的时候,再一击毙命,完全不讲兄弟亲情,也许这就是政治家最让人感到可怕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