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主线及成因分析
管楚度1,蔡 翠2
(1. 长沙理工大学,长沙 410076;2.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8)
摘 要: 本文采用大背景分析法,用亚欧腹地山文分布、绿洲草原的生产形态、古代地缘政治格局、古代交通技术,以及交通区位等大背景因素,对自公元前1世纪张骞凿空西域,至13世纪奥斯曼帝国有效控制地中海沿岸地区间的历史时期中,丝绸之路主线变迁的成因进行分析。主线按中国、中亚五国、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等现行国家疆域进行分段讨论;并对主线走向产生支配影响的交通节点:疏勒、河中地区、马札里沙里夫、开伯尔山口、帕提亚、札格罗斯山嘴、米底人地峡、巴格达、帕米尔拉、推罗等地的交通区位进行阐述。对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进行再抽象,提出了亚欧古文明分布呈十字坐标结构。丝绸之路使位于第一象限的中华古文明,通过马背、驼队与第三象限波斯、美索不达米亚、希腊、罗马等古文明进行了对接交流。在这个抽象过程中发现,借助第四象限海洋文明的帆与信风技艺也可实现第一与第三象限间的文明对接交流。这种交流方式即为海上丝绸之路。这样可将陆上的与海上的丝绸之路统一在亚欧古文明的分布结构之中。
关键词: 丝绸之路;交通区位;张骞;绿洲草原的生产形态;古代地缘政治格局;古代交通技术;文明十字结构
1 概述
1.1 丝绸之路主线概念
1.1.1 丝绸之路概念形成
1)在中西交通史中有两个概念的提法是妙不可言的。
其一,司马迁在《张骞》一文中提出的“凿空西域”。寓意:从此中国与西域的沟通豁然洞开。
其二,德国人李希霍芬所提出的“丝绸之路”。寓意:和平之路;商贸之路,这条路上运送的最重要的货物是丝绸;中西文明交通之路;外交之路;大致厘清了从疏勒河到多瑙河之间似一团乱麻的历史之路。
十分有趣的是,在德语中“李希”是方向之意,“霍芬”是院子之意,合起来有“方向路”的意思。由此看来,李希霍芬提出“丝绸之路”是命中注定,而丝绸之路不正就是古代将地球村中两个大院(汉帝国和罗马帝国)间联系起来的方向路吗!
2)丝绸之路简称丝路,系指古代从中国出发,横贯亚洲腹地,连接北非与欧洲的陆路交通线。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首次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将公元前114年到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河中地区,以及与印度之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些西域交通线称作丝绸之路。后来德国东洋史学家阿尔巴特·赫尔曼在《中国与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一文中指出:应将丝绸之路的范围与含义进一步拓展到叙利亚境内的道路中去(见图1)。这一观点得到学者们的支持与认同,被广泛使用,丝绸之路被进一步认为是连接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图1 李希霍芬与赫尔曼所界定的丝绸之路示意图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p4
从上述对丝绸之路概念界定的嬗变中可看出:其概念的内涵是模糊的。这是因为丝路涉及的历史久远,涉及的地理范围辽阔,其影响既深又广,故对其难以进行系统界定。
1.1.2 丝路形成
丝路的产生与形成与古人类的迁徙密不可分。历史上,亚洲草原游牧民族向西(欧洲)大迁徙(因蒙古高原不断发生周期性大干旱,使草原游牧民族蹈食草动物迁移之路进行迁徙)共发生五次,包括塞人、匈奴人、哥特人、突厥人、蒙古人的迁徙。而迁徙中所用的交通工具是马和骆驼,这说明马的驯化(及马嚼、马鞍、马镫的发明)才使民族迁徙成为可能。而骆驼的驯化使规模运输成为可能。早期人类在亚欧大草原上的迁徙可以说是丝路的雏形。
西汉前由于亚欧草原民族的大迁徙,早已有一条被称为“黄金之路”的古道横贯中、西亚。与此同时,在中原与西域间也形成了一条“玉石之路”的古道,如图2所示。在张骞出使西域之前,这两条古道分别位于帕米尔高原-天山山系的两侧,之间不相交通。直到张骞出使西域大月氏国,途经瓦罕道,翻越帕米尔高原,才将这两条古道沟通。从此中原经西域至“西方”就有了一条贯通一体的古道,也就是后来被命名为“丝绸之路”的著名交通线,并有了将其始点定为西安,讫点定为罗马的共识。
图2 玉石之路与黄金之路示意图
图片来源:自制
但是笔者认为“丝绸之路”始点选嫘祖故里河南偃师、或山东潍坊更为合理一些。因为山东也是汉代丝绸最重要的产地,特别是供皇宫用的白练就是出自山东,而潍坊是一种尺度与人等高、称之为“地桑”或“鲁桑”的桑树驯化地;终点应定为黎巴嫩的推罗(罗马时期)和土耳其的安条克(十字军时期),这是因为罗马帝国时期,地中海航海业已高度发达,由推罗至罗马城海路交通的运输成本、货损风险之小,是途径巴尔干半岛抵罗马城的陆路交通望尘莫及的。故要将一个航海业高度发达的罗马城归併到丝路中去,可能会将一个概念本不太清楚的丝绸之路变得更难于收网。这正是赫尔曼将丝绸之路终点定在推罗,而不是定在罗马的原因。故本文也是将终点定在推罗。
1.1.3 成为丝绸线主线的条件及主线
1)主线判断条件或之一、或集合
(1)历史文献中出现频度高的线路。
(2)最逼近丝绸之路始点和终点间的地球大圆弧线段(即最短联系线段)。
(3)串联绿州,能安全可靠地使驼队实现蛙跳式运输的线路。
(4)是稳定历史大国的行政交通线路,早期是军事、外交线;例如河西走廊线、热海道北线。
(5)尽可能的是分布在海拔低于2000米处的线路。
(6)易交通的达坂线路。例如,果子沟与瓦罕走廊相比,其交通难易就有天壤之别,故后来瓦罕走廊成不了主线上的路段。
(7)是一个国家政治中心(京城)与地方政治中心间的交通线。例如,唐代之前长安、玉门关、阳关与轮台间交通线是主线。而唐代后长安、安西与北庭(吉尔萨尔)间的交通线是主线。
2)丝绸之路主线如图3和图10所示。其中图3是丝绸之路中国境内段主线分布图,始点定为长安。图10则为中国境外段,终点定为黎巴嫩的推罗。
1.2 丝绸之路形成与持续之主因
1.2.1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丝绸生产国
远古时,中国北方的主食是黍(即今日之糜子,或黄米)。黍米只能煮食,不能烤食,那时中国又是制陶大国,这为煮食黍米提供了普及的条件,陶器不但可制作成煮水、煮食的容器,还为缫丝提供了可能。缫丝是丝绸生产的核心工艺,没有缫丝,丝绸织物的生产只能是空中楼阁,而陶器是原始的缫丝器具。所以陶文化是中国饮食文化的根,丝绸文化则是陶文化的衍生。正是因为有陶器,其后才有丝绸,中国成了世界最早的丝绸大国。丝绸因此成了中国从丝绸之路上输出最多的商品之一。
1.2.2 古代亚欧大草原上的民族大迁徙总是由东向西迁徙
这是因为:
1)天文学原因:太阳黑子准周期性的大爆发,使蒙古高原准周期出现大干旱,草情严重恶化,迫使牧民只能迁向更远的地方放牧。
2)地理学原因:蒙古高原东面是大、小兴安岭针叶林带,不能游牧,只适渔猎。以西是绵延不断的亚欧大草原,由于越向西去,北大西洋水汽体量越大,草情越好。这片好草原一直延伸到英吉利海峡。以北是外兴安岭山脉、雅布洛诺山脉,以及东、西萨彦岭,也不宜游牧。南面是燕山、阴山山脉,与其相连就是东亚古文明早发的中国。虽然这一带能游牧,但是这一带筑有万里长城,基本上能阻止蒙古高原的呼伦贝尔草原上不断兴起的游牧民族南下游牧。也就是说,蒙古高原的东、北、南都有“墙”堵,遇到大干旱,草情恶化时,在南下不成的情况下(有时也有成功的案例,这也是我国北方边境、地区也有少数民族游牧,而造成边患不断的原因)唯有西迁才有出路。
图3 丝绸之路中国境内段主线示意图
图片来源:自制
3)经济学原因:在游牧生产形态中,土地的边际效益最高,所以游牧民族都勇猛善战,攻城掠地。而农耕的生产形态中,劳动的边际效益大大高于土地的边际效益。所以,农耕民族吃苦耐劳,深耕细作,固守家园,而不思开疆拓土。正是蒙古高原上的草原民族的大迁徙、战争孕育了丝绸之路。
1.2.3 丝绸之路由玉石之路和黄金之路贯通而形成
1)玉石之路。早在殷之前就存在玉石之路,安阳妇好墓中出土以和田为原料的玉器就是实证。自古中国就崇尚玉石,而中原地区所产之玉,不但量少,而且质次(相对和田玉)。美玉都丰产于西域,集中在昆仑山北麓的和田一带。在尚古时期河套地区也是东亚游牧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正是游牧与战争将和田带到了中原。商代玉石之路的主线大致是:和田-吐鲁番-玉门关-武威-靖远-雁门关-安阳。到西周时期,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分界带在今六盘山、陇山一带。故而玉石之路的走向为:和田-吐鲁番-玉门关-武威-靖远-丰镐(长安)。
2)黄金之路。自古以来西方人就崇尚黄金,而西方文明的发祥地又没有超大金矿。黄金也集中产在西域的阿尔泰山北麓的图瓦一带(在图瓦共和国首府克孜勒北的阿尔赞国王谷中,一座国王墓就曾出土了近6000件重达近20kg的黄金器件)。图瓦人就是我国古代所称的塞人,欧洲人所称的斯基泰人。正是塞人将野马驯化为家畜,拉开了亚欧草原民族迁徙的序幕,将黄金带到格鲁吉亚黑海边。这条迁徙路就是东起阿尔泰北麓图瓦的克孜勒,西至黑海边的黄金之路。其线路为(见图2):克孜勒-(绕阿尔泰山脉)东、西两线-伊犁河谷-撒马尔汗-马什哈德-米底人峡谷-黑海东海岸。
综上所述,丝绸之路的前世:玉石之路与黄金之路,其分布线见图2所示。
玉石之路与黄金之路对接成丝绸之路的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贯通与畅通。
(1)贯通阶段:张骞出使西域,是走陇关道,由扁都口道到西域,然后走瓦罕道,翻越帕米尔高原,即由玉石之路进入去西亚的黄金之路。正是瓦罕道将玉石之路与西域外的黄金之路对接,成就了中原去中南亚、西亚的丝绸之路。但因帕米尔高原海拔高、地势险峻,不利于商贸交通,故那时此路只是一条外交之路、贡使之路、军事之路。
(2)畅通阶段:丝绸之路从贯通到畅通,还是得益于平行于吐鲁番天山南、北麓的一段玉石之路和黄金之路的沟通。这是因为在唐武则天时期,西域的政治中心由南疆移至北疆,在北疆设北庭都护府。通向中原的道路都位于南疆,因而需要沟通南疆、北疆间的行政交通线,正好玉石之路与黄金之路中有一段分别从吐鲁番附近的天山南、北麓平行近距离的分布而不相通。而吐鲁番附近(东、西)可通天山南北的较低海拔的达坂则有车师古道、白水涧道和口门子道。这时,玉石之路和黄金之路就由这些较低海拔处的达坂沟通,从此途经天山北麓的那段黄金之路就升格为唐的行政交通线,也就是今称为西域丝绸之路的北道。这时途经天山南麓在汉已称为丝路北道的玉石道改称中道。由于上述翻越天山的道路海拔低,利于商贸的交通,使河中地区大批的粟特人,得以带着由黄金之路淀积下来的黄金,赶着骆驼到中原购买丝绸,再由丝绸北道驼运到西亚、地中海东岸等地区贩卖。从此,丝绸之路就由过去的外交、军事、贡使之路发展为真正的贸易丝绸的丝绸之路,并进入到了全盛时期,一直持续至奥斯曼帝国的全盛期。
1.2.4 丝绸之路存续十多个世纪之原因
丝绸之路从公元前2世纪张骞出使西域开始,一直到13世纪奥斯曼帝国中断丝绸之路贸易为止,至少持续了15个世纪。纵观世界史,还没有一条商路、一种商品可存续如此长的历史时期,而经久不衰。究其原因:
1)丝绸之路交易之主要商品是丝绸,主要货币是黄金。产业革命前,这二者都具有良币特性:单位重量价值高,价值都不会随当时技术进步快速下降;易分割交易;耐储存(丝绸的耐储存性虽大大低于黄金,但途经的都是干旱、半干旱地区,也可长期保存)。
2)火车、汽车发明之前,驼队运输是传统陆路运输方式中运输规模最大的。运输规模越大,运输成本亦越低。一只骆驼可驮运150~200kg货物,日行30~50公里。一队驼队可达上千峰的规模,故一次运输量可达100~200吨。这种规模是马帮运输望尘莫及的。
3)由于丝绸之路途经的主线全部位于中、西亚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因而由自然灾害造成的货损极小。沿途各国为了财政税收,也尽可能地为客商提供安全保护,故运输风险也很低。但也有个别极端情况,如奥斯曼帝国为获重利,不惜以“杀鸡取卵”的方式对货物课以重税。不过其境内的商道还是很安全的。
4)丝绸之路上的主商品除丝绸之外,其他大宗商品如茶叶、瓷器等,也都是出自“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中原地区。尤其是茶叶在丝绸之路沿线的需求都是刚性的。这是因为丝绸之路沿线都是干旱、半干旱、以肉食为主的游牧地区。茶是牧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材。如果说丝绸之路上丝绸是需求弹性高的商品,那么茶叶则是需求弹性极小的商品。二者的组合,使丝绸之路商品需求不断持续发展。
2 中国境内的丝绸之路
2.1 中国境内段丝路主线变迁概况
丝绸之路中国境内段主线的变迁主要是发生在两个关健的时间点:一是汉武帝时期,收复河西走廊后设四郡之时;二是唐武则天将西域政治中心由南疆搬到北疆,设置北庭都护府之日。
2.1.1 汉武帝时期的丝绸之路主线
1)线路(见图3):
函谷道-陇关道-回中道-沿湟水道-扁都口道-沿疏勒河的玉门关道-大海道-(沿昆仑山北麓展开的)丝绸之路南道-疏勒道南线-瓦罕道-(至印度河河中地区)
2)形成原因:
(1)汉武帝之前,河西走廊为匈奴领地。而匈奴是秦、汉王朝的主要敌人。所以对中原王朝而言,河西走廊的乌鞘岭被匈奴占领,故此道是绝路。所以张骞、苏武出使西域、匈奴,以及霍去病大败匈奴都是走陇关道后,不翻乌鞘岭,而要绕走扁都口道。
(2)这时吐鲁番已是西域交通中心。其东:大海道连疏勒河绿洲(玉门关);其东北:伊吾道连蒲类等行国;其西南:白银道通天山南麓、昆仑山北麓以及楼兰等南疆诸国;其西北:白水涧道连卑陆后国、东且弥国等;其西:天山道联通乌孙国。
2.1.2 汉武帝至武则天时期的丝绸之路主线
1)线路(见图3):
函谷道-陇关道-河西走廊-阳关道-(沿天山南麓展开)丝路中道-吐尔尕特达坂道-(至费尔干纳地区)
2)形成原因:
(1)河西走廊已设四郡,通过移民、屯田、筑长城,从结构上阻断了走廊两侧的胡羌合流,使中原至西域的这条走廊永续畅通。
(2)中原王朝经营西域的大本营已从疏勒河绿洲(玉门关)转移至了党河绿洲(敦煌)。这时由于楼兰道的生态环境优于大海道,有利于小驼队实现“蛙跳式”运输。
(3)中原王朝设在西域的政治中心是轮台。中原至轮台走楼兰道比走大海道、白银道要近很多。
2.1.3 武则天后的丝绸之路主线
1)线路(见图3):
函谷道-萧关道-河西走廊道-伊吾道-(沿天山北麓展开)丝路北道-热海道北线-(河中地区)
2)形成原因:
(1)武则天时期西域疆域已拓展到巴尔喀什湖的东南岸。在北疆吉木萨尔设北庭都护府,西域的政治中心从此由南疆转移到了北疆。
(2)河西走廊-伊吾道-丝绸北道-热海道北线成为唐行政西域的行政交通线,从此经过西域的黄金之路段就成了丝绸北道的一部分。因丝绸之路上商贸活动的成本已由行政摊付,这条行政交通线就真正成为了一条繁荣的丝绸商贸路。
(3)孔雀河与塔里木河间的分水岭地势低、距离近。在北魏时孔雀河就窜流入塔里木河,使其下游楼兰绿洲萎缩、消失。到唐初楼兰道已成为“西出阳关无故人”的险道、绝路。
(4)唐贞观四年(1282年)七月,唐太宗趁伊吾及其周边地区大旱灾之际,诏令凉州(今武威)都尉李大亮为西北道安抚大使。在碛口(今甘、新两省区交界处)贮粮,供给散在伊西的西突厥人。并告诫伊吾人,晓以利害,晓以归附唐后的众多好处。九月伊吾城主入朝,率所属七城同降。这时唐在伊吾设西州,两年之后改称伊州。从此,伊吾道就成了唐进出西域的主道、行政西域的行政交通线(见图3)。
2.1.4 丝绸之路主线不断向北偏移的原因
1)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中最为稳定不变的一段“原点”线。不论始点如何定,中原与西域的沟通都要通过它。正因为汉武帝牢牢地控制了河西走廊,才使西域(新疆)成为中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也正是河西走廊将中国五大文明类型:中原农耕文明、西北游牧文明、青藏高原游牧文明、东北渔猎文明、东南沿海海洋文明中的前三种文明,有力地融合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
2)自秦汉到鸦片战争前,中国主要的敌人始终在北方。因此北方主敌势力的盛衰,就严重地制约、影响丝路主线格局的变化。汉初,匈奴势力强大,南疆也是其势力范围。这时西域境内的丝绸之路主线是沿昆仑北麓的丝路南道,从帕米尔山结上达坂翻越高原与丝绸之路西段(境外段)对接去南亚、西亚。到盛唐时,突厥势力全部退至南疆和北疆的唯噶尔盆地南缘一线。丝绸之路随着北庭护的设立,其主线自然就移到了天山北麓一线。换言之,西域丝绸之路主线不但要利于行政、商贸,还与主要敌人存在的位置有关,只有与其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才有利于兼容机动快速反应和防其突击的战略需求。
陕西境内的丝绸之路主线也由走陇关道北移走萧关道了。这也是出于上述主敌态势的变化。
2.2 天山山脉山文格局
2.2.1 涉丝路的天山、帕米尔高原概念
1)天山。亚洲中部东西走向的大山系。天山山脉由数列东西走向的平行山脉及其间的盆地、谷地组成。跨中、哈、吉三国长达2500公里。中国境内的天山全部横贯于新疆自治区境内的中部。东起哈密星星峡,西至乌恰县的克孜河河口。东西长约1700公里,南北宽100~400公里。按东西分为:
东天山:星星峡至汗腾格里峰顶段。
东天山东段:星星峡至达坂城处的白涧沟。
东天山西段:白涧沟至汗腾格里峰。
西天山:汗腾格里峰至克孜河河谷段。
按南北又分为北天山、中天山、南天山:
北天山:哈密至伊犁一线喀尔力克、博格达、依连哈比尔尕、婆罗科努等山组成。
中天山:由却勒塔格、艾尔温根、那拉提、阿尔喀尔等山组成。
南天山:由库鲁克塔格、霍拉山、哈尔克他乌、天山南脉等组成。
2)帕米尔高原。古称葱岭。因这里是亚欧两条巨大山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带、帕米尔-楚科奇斜交山带)相纠连的山结地区,故又称其为帕米尔山结(见图4)。其东邻塔里木盆地和青藏高原;西接中亚平原;南以兴都库什山、喷赤河为界;北到准噶尔、阿拉套山。又以雅希尔湖、和帕米尔河与瓦罕河的会合处的连接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
2.2.2 丝绸之路是绿洲串行之路
天山山系生成的河流均为内陆河。内陆河流上、中游的生态条件好,因此,在这一地带生成的绿洲宜人居住。河流下游均消失于沙漠或沙漠湖泊之中。这一带地区,无论是地表水还是地下水,含盐量都很高,不宜人类生存、居住、生产。所以由天山水系河流上、中游地带形成的绿洲都位于天山的山麓地区,丝绸之路均是沿山麓的绿洲串行的。
图4 亚洲主要山脉分布与丝绸之路主线分布示意图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21]
2.2.3 丝绸之路必须翻越帕米尔山结-天山山系
因为天山山系横贯西域(新疆)中部,丝绸之路要从中原长安经西域抵中亚后至黎巴嫩的推罗,必须要从天山系或帕米尔山结的某处穿行、翻越,才能与丝绸之路的境外段对接,抵达目的地(见图4)。
1)早期丝绸之路主线主要从东帕米尔的达坂翻越帕米尔高原出境的。
(1)瓦罕走廊及其以北的东帕米尔上的达坂可通南亚、西亚。即汉代瓦罕道就可通往条支(今叙利亚)。张骞就是从瓦罕道翻帕米尔高原去河中地区。
(2)瓦罕走廊南的东帕米尔上的达坂可通南亚。汉代的罽宾道已经与身毒(今印度)相通。
2)后期,丝绸之路主线北移,由白水涧道翻越天山。吐鲁番位于东天山南麓,始终是丝路上的交通枢纽。而白水涧道位于吐鲁番的西北方位不远处,其达坂位于东天山的中腰位置,且海拔低于2000米。除此以外,东天山西段也再没有可沟通南北疆的达坂了。故白水涧道成为吐鲁番交通枢纽上的一条低海拔处翻越天山的通道。因白水涧道的启用,唐代丝绸之路主线,除乌鞘岭个别路段外,全分布在海拔低于2000米的地带(见图5所示)。
图5 唐代丝绸之路主线与海拔高度关系示意图
正因为如此,这时的丝绸之路主线才由早期的外交、军事之路,变成一条真正的丝绸商贸之道。
2.3 疏勒国是丝路初期的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2.3.1 缘由
1)China源于疏勒音译。武威、敦煌、吐鲁番、楼兰、龟兹等都是丝绸之路中国境内段上的、大家都十分耳熟能详的交通节点,对疏勒却不太熟悉。但笔者认为正是它,对丝绸之路的形成、发展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它是史载的我国第一个与“西方”(西亚、南亚和地中海东岸)有交往的交通节点。西方最早也应是从丝绸之路中国段上最西的这个疏勒交通节点了解到东方的中国是一个高度发展的文明古国。China一词既不是源于秦朝的“秦”,也不是源于茶叶的“茶”,不是源于瓷器的“瓷”,不是源于丝国的“丝”,而应是汉代之前疏勒国的“疏勒”音译。
由于武威、敦煌等在丝路交通中的作用与地位已为大家熟知,故从略,而古疏勒国的交通情况,因涉及帕米尔山结的地形地貌,故较陌生,而丝路研究又绕不开此内容,故略加简介。
2)疏勒国简况。西汉时疏勒国位于今喀什、疏勒、疏附、伽师一带的喀什噶尔河与叶尔羌河冲积平原上。其东接帕米尔高原,南为喀刺昆仑山。因其平原是新疆最大的绿洲,故疏勒国是西域三十六个绿洲国中,最大的一个城邦国。疏勒之名到宋元之后曾被突厥语喀什噶尔所替代,直到清光绪八年(1882年)新疆建省,设疏勒县直隶喀什噶尔道,疏勒名又重现于世。根据西域绿洲的分布情况,所绘制的西域三十六国位置如图6所示。
图6 汉代西域诸国位置与绿洲分布示意图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p36
3)疏勒国在丝路交通史中的地位之所以重要在于:疏勒国位于由天山山脉-帕米尔山结-昆仑山脉形成的北-西-南三面愈来愈高的高山所环绕的塔里木盆地最西缘的平原上。帕米尔高原不仅近在咫尺,而且山结沟谷纵横错节,易生成供人畜通行的通道,故而其有交通枢纽区位。
疏勒国位于西域最大的绿洲平原,国大财亦富,交通效应泽远被广,是一绿洲大国。
2.3.2 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交通地位
1)疏勒国是早期丝绸之路主线中西接口部位的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见图7),有两条东联中原的大道。
从汉代,中原就有两条大道汇集于此:
图7 汉代疏勒地区交通道路分布示意图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p93
2)有七条古道,其中有几条就是翻帕米尔山结去西亚、南亚的古道。汉代帕米尔地区有7个城邦小国,分别是以今喀什为中心的疏勒国、以今莎车为中心的莎车国、以今塔什库尔干为中心的蒲犁国、今叶城地区的西夜国和子合国、今塔什库尔干南部的鸟托国,以及今英吉莎和阿克陶境内的依耐国。这7国间不但有道路相连,并汇集于疏勒国,还有道路通西亚、南亚,即疏勒国可通过这些小国通向西亚、南亚。这些道路之所以称古道,而不称大道,就是因为其中有些道路是穿行于帕米尔山结之中,不但崎岖,而且险峻,这也就是为什么西域丝绸之路经翻越帕米尔山结与境外丝绸之路接口时,还不利于商贸交流,而未成真正交易丝绸的道路的原因。这七条古道是:①罽宾道可去南亚;②瓦罕道,可去西亚、南亚,张骞就是由此道出境的;③乌托道,这是东联丝绸南路的古道;④莎车道:有南线北线两条,是7国之间的联系道路;⑤疏勒道,也有南北两条,北线可去西亚,南线连蒲犁国。
2.4 唐代中国丝绸产地分布
唐代是丝绸之路丝绸商贸的鼎盛时期,故有必要介绍一下唐代我国的丝绸产地分布情况,彼时丝绸产量最多的地区是中原、江南、四川盆地和齐鲁地区。而且丝绸产地随着丝路的长期繁荣,有不断向西发展的趋势。唐时丝绸生产地形成三大块的分布格局,见图8。
图8 唐代丝绸产地分布图
图片来源:自制
1)中原、江南、四川盆地、齐鲁地区。现代历史研究指出,唐宋时期,中原的定州是极为重要的丝绸产地,不但生产普通丝绸,还生产高级丝织品,如缂丝产品,它是黄河以北的丝绸中心。
2)河西走廊地区。
3)天山南麓绿洲及塔里木盆地西缘绿州。
可见丝绸之路不仅将丝绸产品西传,同时也将丝绸生产技艺不断以“接力”的方式西传。如能绘制出丝绸生产技艺西传的“蛙跳图”,可想而知不但十分有趣,也很有意义。
3 中亚五国段的丝绸之路
3.1 中亚区位
中亚位于亚欧大陆腹地(或中部),北邻西伯利亚,南接伊朗高原;东界为大兴安岭至大雪山一线,西界是亚欧两大洲的洲界。主要包括:哈萨克丘陵、土兰平原、中亚山地和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和我国西北内陆等区域。可见中亚地理范围不但广袤,而且界限也是模糊的。丝绸之路只分布在中亚很小范围内。由于中亚核心地带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处,这一地带除中国外,历史上无长寿大国。这些古国又是以游牧生产立国。因立国民族频变,又缺史记文化,加之这里与中国接壤的一些国家中的许多地区,还曾是中国王朝西域的一部分,只是近代才被肢解或分裂独立出去的。因此,除对位于中亚山地的中国西北地区,以及位于帕米尔高原的阿富汗国,和位于伊朗高原的伊朗国列专章阐述外,对苏联时期中亚的五个加盟共和国将合章阐述其途经的丝路。因为中亚五国已积淀为一个专用名词,故这里借用之。这样可避免头绪多,接口重述,而缺少丝路的总体概念。
3.2 西天山西侧河流水系格局对丝路走向的影响
1)西天山东西两侧河流水系比较。西天山位于汗腾格里峰至克孜河河谷。东天山均东西走向,而延伸到西天山,在汗腾格里峰处至克孜河河谷呈南北走向。故西天山的东西两侧均有平行流向的河流水系。其东麓的河流呈西南/东北流向、属塔里木河水系。在历史上是由西向东注入塔里木盆地东部沙漠腹地的罗布泊。今天已退缩断流于台特马湖。同时构成塔里木河水系的主要支流和田河、叶尔羌河、喀什噶尔河均已自成体系,不再注入塔里木河。换言之,塔里木河水系正值瓦解期,现主要靠阿克苏河、渭干河艰难支撑。
西天山西麓的河流,呈东南/西北流向。北段以伊犁河水系为主,其水系注入哈萨克斯坦萨雷伊希科特劳沙漠西缘的巴尔喀什湖。其次有楚河,它消失于哈萨克斯坦的穆云库姆沙漠。南段河流则分属锡尔河与阿姆河两水系,河流均呈东南/西北流向,注入哈萨克斯坦孜勒库姆沙漠西缘的咸海。
2)由于中亚五国位于中亚中心地带的西天山南侧,当唐代西域段丝路主线移至东天山北麓,即西域丝路北道,这时中亚五国丝路主线,则是沿西天山西麓的绿洲串联展开,这两条丝路主线段最佳的对接点是果子沟。这样就完成了中国境内丝路东-南走向主线与中亚五国境内丝路东北-西南走向主线的对接,从而使得丝路可西抵伊朗和新月地带。这条线路所串的绿洲具体是:
伊犁河中游绿洲-楚河上游绿洲-塔拉斯河中游绿洲-锡尔河上游绿洲-阿姆河上游绿洲-拉穆河中游绿洲
主要途经节点(见图5):
(哈萨克)阿拉木图-(吉尔吉斯)比什凯尔-(乌兹别克)塔什干-(土库曼)马雷-(伊朗)马什哈德
3)特别要注意的是:西天山西侧有三块向东深入的腹地平原或高原地区。这三块地区曾对丝绸之路的走向产生过巨大的影响,由南向北依次是:
(1)阿姆河上游喷赤河平原。这块平原东边的瓦罕走廊伸入西天山南端的帕米尔山结腹地,西域丝路南道就是经瓦罕道,对接境外丝绸之路西段,是张骞翻越帕米尔高原(葱岭)出使大月氏所经最艰难险阻的一段路,也是最早的丝绸之路主线上的一段路。
(2)阿姆河与锡尔河最上游,被西天山支脉所环抱而形成的费尔干纳盆地。这是汉后至唐前期间,西域丝路中道经吐尔尕特山口与境外丝绸之路西段对接之处。而费尔干纳盆地再加上其西出口就是常言道的中亚河中地区,即西域丝路中道通往的是中亚河中地区。河中地区是双峰骆驼的驯化中心地带。也正是双峰驼成就了古丝绸之路上的规模运输。线路节点:吐尔尕特-伊西河库尔东帕米尔(捐毒)-贵山(大宛)-塔什干(石国)
(3)伊塞克湖地区。即我国史书所称的热海地区。它伸入西天山北部腹地。唐北庭都护府建立后,开通了西域丝路北道、沿天山北麓一直西行,通过果子沟,沿伊犁河谷向西,经热海北线与中亚五国段(沿西天山西麓绿洲串联线)对接。与此同时,热海道南线又将丝路中道也对接到这条丝路主线上去了。
综上所述,西天山西侧有三条向东深入腹地的谷地走廊,为原本被西天山阻隔的西域丝路西出提供了三条可西出的通道。其中北面两条位于中亚五国境内(见图5),南部那条位于阿富汗境内。西域的丝绸之路正是通过这三条走廊西出,构成了不同时期的丝绸之路主线。西天山也正是西域丝绸之路与境外丝绸之路的接口地区。
4 阿富汗境内的丝绸之路
4.1 阿富汗概况
4.1.1 阿富汗的地理环境
阿富汗的完整译名应为阿富汗斯坦。这个称谓始于18世纪杜兰王朝时期。阿富汗边界按东、南、西、北依次与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接壤。
阿富汗是“山和沙漠之国”。全国4/5土地为崇山峻岭的山区,海拔最高可达5000米,为冈峦起伏的“台原”。只有1/5的地区为平原,其中40%的平原海拔超过600米。平原分布的西南和北部大部分是沙漠和荒漠。与伊朗和巴基斯坦接壤的边界附近是多石沙漠。始于中国接界的兴都库什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之一,自东北向西南斜贯阿富汗全国境内,绵延1200公里。西与克什米尔、巴基斯担接界的国境上的那段山地则是世界上最难攀越的高山。在兴都库什山及其支脉上有许多山口。例如:位于帕米尔至克什米尔通道上的巴罗基里山口(海拔3800米)、位于马札里沙里夫至喀布尔通道上的西巴尔山口,以及库什卡至赫拉特通道上的拉巴特·依米尔查山口等。这些山口都是交通要冲,这是我们在进行丝绸之路主线分析时应考虑的。
在阿富汗东部和东南部还有一座大山——苏莱曼山,长达700余公里,是阿富汗与巴基斯坦两国的界山。此山虽比兴都库什山海拔低(最高处海拔约3000米),但山势陡峭、荒凉,几乎没有树林。山脉中有多个通向印度河流域的山口。其中最著名、或最重要的山口,是由喀布通往贾拉拉巴德到巴基斯坦白沙瓦的开伯尔山口、从加兹尼穿过托奇戈马尔的山口,以及从坎大哈通往巴基斯坦奎达的霍贾克山口。阿富汗可分为三大区:北部地区:为倾斜山麓平原和阿姆河平原;南部地区:为高原与沙漠;中部地区:为高耸山地和深峡河谷,国中的主要河流都发源于这个地方,呈放射状,流向四方。
阿富汗的耕地仅占国土面积的0.2%,定居居民集中分布在坎大哈、贾拉拉巴德和赫拉特等绿洲,以及阿姆河左岸、喀布尔、巴达赫尚等河谷地带。
公元7世纪前阿富汗盛行袄教(拜火教)和佛教。7~8世纪由于阿拉伯人的入侵,伊斯兰教传入。之后的300余年间国民接受了伊斯兰教,并将其奉为国教。
4.1.2 阿富汗具有亚欧大十字路口的地缘优势
阿富汗位于中国、印度、波斯、希腊、罗马交通往来的大十字路口上,具有亚欧“十字路口”的地缘优势。其中,东西交通线就是西汉时期著名的连接亚欧的丝绸之路,而南北交通线则是一条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向南亚次大陆大迁徙的通道。因此,在过去的若干年中,阿富汗是中华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等古代文明的汇集点。在这片土地上不断经历着民族的大迁徙和帝国间的大征战。每次“过往”都会留下历史的印记:有时是游牧文明火花的燃烧,有时是波斯、伊朗文明火炬的闪烁,有时是希腊、罗马文化的阳光普照,有时又是印度文化的星光灿烂,或又是夹杂着中华文化辉煌的闪耀。由于受这些历史印记串联的影响,使得阿富汗文明、文化处在不断的流变之中。
4.1.3 古代阿富汗“十字路口”交通特点
1)纵贯阿富汗的南北向交通特点: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水草丰美。与中亚地域相比,这里的高生产报酬率,成为吸引中亚游牧部族南下的重要因素。加之印度又曾是一个只有文明,没有历史、没有统一国家的地区,在这里形不成抵御强敌入侵的统一力量。因此,在亚欧大草原发生周期性大干旱时,就迫使那里的草原游牧部族南下到这个地区求生存(那时中国的北方边境也遇到这种情况)。南亚次大陆地形、地貌十分有利于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侵入,因为这一地区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根本没有修筑长城的地理条件,使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在入侵时处于高屋建瓴的优势。为此,草原骑兵可威慑八荒、南下势如破竹。今日阿富汗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开伯尔山口、托奇、戈马尔间的山口等就成为他们南下入侵南亚次大陆的“漏斗”通道。这不但使得处于通道地区的阿富汗文明,也使得印度文明不时改换门庭,即文明不断变换“颜色”。故这是一条自古以来就存在的纵贯南北交通线。
线路:(乌兹别克)铁尔梅兹-马扎里沙里夫-喀布尔-开伯尔山口-(巴基斯坦)白沙瓦-提风国(印度河河口)
2)横穿阿富汗东西向交通线特点:这条东西向交通线途经的大部分地区是高海拔的高原或荒漠,不宜马匹奔驰,只宜骆驼负重穿行。它东起瓦罕走廊西口,途经阿姆河平原带,讫点为赫拉特西边的伊斯兰堡(非巴基斯坦的伊斯兰堡)。从瓦罕走廊东口向北转可达我国的塔什库尔干,再北行抵喀什。这段喀什-塔什库尔干古道,即汉代的罽宾道北段;或从瓦罕走廊一直向东可抵我国的叶城,这段古道即汉代的莎车北道(见图7所示)。而由这条线路的西端赫拉特的伊斯兰堡还可继续沿兴都库什山北麓进入伊朗,再沿特佩特山的南麓继续西行,穿越特佩特山与扎格罗斯山间的“豁口”地带,就可抵达新月地带的地中海东岸地区。实际上这条交通线就是途经阿富汗的汉代古丝绸之路。
4.2 丝绸之路主线在阿富汗境内的演变
4.2.1 马札里沙夫-赫拉特交通线始终是丝绸之路的主线段
交通线路的重要性从来都是来自外部,来自其始讫端节点在历史中所起的政治经济作用。
1)马札里沙夫:位于阿富汗亚欧交通大十字线路的路口位置,具有洲际交通枢纽区位。向东可经瓦罕道去西域;向北可去中亚五国;向南可去南亚次大陆;向西可至西亚。
2)赫拉特:其西面曾是波斯帝国,是古代最繁荣最发达的古国之一。正北方向罗巴特米尔扎山口是土库曼斯坦的库什卡到阿富汗重镇坎大哈的必经山口。而库什卡-马雷线是中亚五国丝绸之路主线延伸至伊朗马什哈德的最优线。此线沿穆尔加布河展开,水草条件优越。
4.2.2 丝绸之路主线的变迁
西域境内丝绸之路主线北移变化时必导致境外丝绸之路主线变化(见图9)。
图9 丝绸之路阿富汗国境内段主线示意图
1)当瓦罕道为我国丝绸之路主线与境外丝绸之路接口时,经阿富汗的丝绸之路主线为:
2)当吐尔尕特山口为我国丝绸之路主线与境外丝绸之路的接口时,经阿富汗的丝绸之路主线为:
3)当果子沟山口为我国丝绸之路主线与境外丝绸之路接口时,经阿富汗的丝绸之路主线为:
果子沟-塔什干-马雷-库什尔-赫拉特-(马什哈德)-(去西亚)
4.2.3 与阿富汗丝路交通有关的另外两个重要交通节点
1)铁尔梅兹渡口:位于阿富汗北部边界线阿姆河边的乌兹别克境内。阿姆河是中亚呈东西流向的最大河流,丝绸之路在中亚五国总体的走向是南北走向。因此,其路线无论是南延,还是西展都必须渡阿姆河。而铁尔梅兹正好位于阿富汗十字交通线的北出口。因此,它是中亚五国进入阿富汗去南亚的必经之地,是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渡口之一。经中亚五国的丝绸之路主线中有一条重要支线就是:由杜尚别南下在此渡口渡河后到马札里沙夫(古称兰氏城),再经萨朗山口-抵喀布尔(古称高附城)-开伯尔山口-南亚。
今日此渡口的交通意义依旧。例如苏军入侵阿富汗的主攻方向就是由此渡河后开始的。
2)开伯尔山口:位于喀布尔与白沙瓦间的阿富汗与巴基斯坦的边界上,是中亚通向南亚的必经山口,在世界交通史中起着重要作用。
约公元前1800年雅利安人分裂为2支,一支战胜迦勒底人建立了伊朗帝国。另一支则向南征迁,公元前1200年抵印度,就是从这个山口通过,用剑与火的方式在印度河、恒河一带奠定了印度文明。公元前3世纪,马其顿东侵也是由喀布尔南下,通过开伯尔山口,于前326年在印度河东边的布克发拉,展开大战胜利后立足的。16世纪莫卧儿帝国的先人就是从开伯尔山口入侵印度,建立了莫卧尔帝国。近代英军3次入侵阿富汗都是选择经开伯尔山口进军的。美军发动阿富汗战争,大部分军队及30%的军需也是从这里进入阿富汗的。汉代的丝绸正是从此山口进入南亚次大陆的。
4.2.4 丝绸经阿富汗南传到印度河流域
汉代随着丝绸之路的凿通,丝绸就随之传到中亚、南亚、西亚,而南亚是距西域较近,大有可能是最早传入丝绸的地区之一。理由:李希霍芬在对丝绸之路的定义:将“中国与中亚河中地区,以及印度之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些西域交通线”中,首先就强调了西域与河中地区的交通,第二就是西域与印度的交通。其后,阿尔巴特·赫尔曼才把丝绸之路向西拓展至叙利亚。也就是说:河中地区和印度是丝路最早沟通的地区。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因为由瓦罕道西行不远就是兰氏城(马札里沙夫),在这里丝绸之路正好与阿富汗境内古代纵贯南北的草原民族迁徙主线相交。丝绸从疏勒西传到兰氏城,就可沿上述迁徙主线南传至印度,且是重要方向。所以,李希霍芬定义中强调了西域与印度之间的交通,而后阿尔巴特·赫尔曼定义中强调的是唐及以后,拓展到叙利亚的交通。其实两者并不相悖,只不过一是早期的,一是后期的而已。
5 伊朗境内的丝绸之路
5.1 伊朗的地理环境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位于西亚,北接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土库曼斯坦,并濒临里海;西与土耳其、伊拉克接壤;东邻阿富汗、巴基斯坦;南隔波斯湾、阿曼湾与阿拉伯半岛诸国相望。伊朗人口约6500万,波斯人占66%,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大多数人信仰什叶派伊斯兰教,波斯语为官方语言。我国古代称今日之伊朗为“安息”国,公元前6世纪称波斯。
5.1.1 北部厄尔布尔士山脉对伊朗交通的影响
1)概况。厄尔布尔士山脉位于伊朗的北部、里海南岸。山脉平均海拔高度为2400~3000米,主峰德马文德山为伊朗第一高峰,海拔5671米。第二高峰为萨恒德山,海拔3722米,其西端延伸到伊朗的阿塞拜疆省。厄尔布尔土山将伊朗北部的平原地带与其山南内侧的沙漠地带隔开。厄尔布尔士山脉北麓、里海南岸为肥沃的冲积土壤带,南麓为沙漠地区。
2)厄尔布尔士山脉西段的海拔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呈谷地状,历史上称这里为米底人地峡。它位于阿塞拜疆省,是伊朗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自古以来,种植农业发达,曾为波斯帝国提供食物。米底人地峡是伊朗山脉中的两大豁口之一,正因为如此,它也就成了伊朗北部、西北部的出口国门,是进出伊朗的一条交通走廊。其交通地位的重要程度如同阿富汗的开伯尔山口。历史上,米底人、波斯人、库尔德人、蒙古人、突厥人、鞑靼人,都是从此走廊入侵的。波斯帝国为了守卫这道国门,阻止从南俄草原经高加索涌入的入侵者,特在此修筑了规模很大的要塞和城堡,其遗迹至今犹存。
3)厄尔布尔士山脉东段,也不甚高,是可交通的霍腊散山地。山地中的谷地土壤肥沃,适宜半干旱农作物的种植。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伊朗的粮仓。山地北麓的阿特列克和古尔甘的平原绿洲就是伊朗著名的富饶绿洲。霍腊散山地也是伊朗东北和东部进出的大门。中亚的入侵者也不断地从千里以外,经这条霍腊散山地到阿塞拜疆省的通道涌入伊朗,故伊朗史称其为“民族通道”。历史上,这里最后一次大规模入侵与劫掠的外族是19世纪的土库曼人。为了抵阻中亚异族的入侵,伊朗萨桑王朝的统治者曾在此地带用砖修筑了一条数百公里的长城,今日仍可见其遗址。伊朗长城的修筑是否是向中国学的,或者说是丝路文明交流的结果,还未见专门论述。历史上,这里是伊朗的安息、萨菲、卡扎尔等王朝的发祥地。
5.1.2 西部的扎格罗斯山脉
1)概况。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长约1000公里、宽约190公里。山脉隆起,形成一系列海拔1500~1800米不等的台地。山势西北部最高,海拔在2100~2700米,向东南倾斜。形成许多平行的褶皱,其中有多条长48~90公里,宽9.6~19公里的谷地。
2)扎格罗斯山脉中部有一处称为“山嘴”的地方,又称胡齐斯坦。它伸向美索不达米亚平原,造成底格里斯河的大弯曲,是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间最接近的地带,因而这里具有运河区位,它为两河流域文明提供地理条件。扎格罗斯山脉中部的这个“山嘴”,自古以来就是伊朗山地民族屡次入侵两河流域、两河平原的通道。此通道应是最早成为丝绸之路上的一段。公元前3000年代,库提人就是由此入侵、并灭了阿卡德王国。公元前2000年代,加喜特人也是由这里入侵、并统治了巴比伦尼亚达4个世纪之久(B.C1530年~ B.C1157年)。因而这个地区古今都是西亚重要的交通中心,至今仍是由里海周边地区进入波斯湾的最优通道。
3)公元前3000年代,扎格罗斯山区是库提人、路路贝人、加喜特人和埃兰人等许多古老部落和民族的发祥地。
4)扎格罗斯山区是核桃、野杏、阿月浑子(开心果)等农作物的驯化中心。山麓坡地、谷地种植葡萄、无花果、石榴等果树和小麦等作物。由于谷地夏季炎热,古代居民只能将羊、马、驼赶到海拔较高的山坡放牧,因此不得不过着游牧生活。这里的农作物经前丝绸之路传输到中国。这里曾是中西文明交流中的一个重要的中继“驿站”。
5.1.3 南部的莫克兰山脉
莫克兰山脉由众多的平行山文线组成,将伊朗内陆与海洋隔开。山脉因受强烈侵蚀形成山地盐层,几乎不能生长植物,可以说这里是一片不毛之地。其山脉中有两大可供交通的山口,地位十分重要。其中西边的山口通向阿巴斯港,从前这里是内陆前往阿曼湾的港口。东边山口可通往俾路支斯坦和魁达。
5.1.4 东部地区是干燥的盆地和沙漠荒漠地带
这一地区的沙漠荒漠面积达其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地区东北隅是卢特大荒漠,通过罗恩山脉与阿富汗接壤。东南部的坦尔哈德干旱高原与巴基斯坦相邻。从里海到兴都库什山脉,以及西天山山脉西麓广袤地带的原住民都属东伊朗部落。例如斯基泰人、河中地区的粟特人、阿姆河南的大夏人、阿姆河西的花刺子模人、塔吉克人都属东伊朗语系的民族。
5.1.5 伊朗高原
1)伊朗高原位于伊朗中部,高原中部的沙漠和荒漠盆地是世界最干旱的地区之一,降水量极小。其中绝大部分完全不宜人类居住,如卡维尔盐荒漠、卢特沙漠等。高原中部分布一些小冲积平原绿洲,需依靠人工灌溉系统才可耕种。因而在这里水源问题从古到今都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提及的是:波斯帝国时,这里就建成了坎儿井的地下河渠灌溉系统。在扎格罗斯山区、厄尔布尔士山脉南侧,以及沙漠边缘分布的耕种农业绿洲,就是靠坎儿井灌溉的。伊朗坎儿井挖掘出现得很早,在米底第一王朝时,其辖区山脉内侧的交通干线周边就挖掘了坎儿井。它与吐鲁番、叙利亚的坎儿井,都是丝路文明交流的重要成果之一。
2)伊朗考古发崛表明:石器时代伊始,伊朗民族就处在不断的迁徙之中,其迁徙路线大体上也是环绕盐化沙漠边缘的绿洲串联线展开的,并通过山口与外界联系,这一点也与我国新疆境内的丝绸之路干线(南道、中道、北道)格局十分相似。
3)伊朗高原矿产资源丰富。伊朗盛产石油、天然气,故而成为拜火教(祆教)的发祥地。这里还盛产优质的大理石,使其石雕艺术发达,而成为阿富汗、中国石窟的源头。自古以来这里就开采天青石、绿松石等宝石,并通过丝路向西输入美索不达米亚、向南输向印度、向东传到我国。我国不产天青石,因而克孜尔石窟、敦煌石窟壁画上的天青石蓝色颜料只能来自阿富汗或伊朗。故丝绸之路有一条支线称为青金石之路。
5.2 重要的丝路节点与路段
5.2.1 米底/泰西封道是丝路最早的路段
1)米底人国。由米底人在今伊朗西北部建立的一个古代国家。米底人属印欧人种,与波斯人有血缘关系。大约在公元前17世纪进入伊朗高原,定居地后称米底。公元前625年操伊朗语的许多米底部落建立了一个统一的王国。到前614年攻占亚述,前612年与巴比伦结盟,猛攻尼尼微,灭了亚述帝国,并瓜分之。米底国获得伊朗的大部分土地,以及包括当时亚述的北部和亚美尼亚的一部分。公元前550年米底人臣属居鲁士二世政权。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大帝占领米底,将米底国瓜分。公元前152年米底被安息国王夺得,从此臣属安息。公元226年转归萨珊王朝,此后米底人融入到伊朗民族之中。
2)米底人地峡。因为米底国位于伊朗西北部的厄尔布尔士山脉与扎格曼斯山脉接口之间的豁口地区,历史上就称其豁口为“米底人地峡”。这里曾是米底波斯、库尔德、蒙古、突厥、鞑靼等诸多民族在丝绸之路上迁徙、进出伊朗的通道、交通走廊。“楼兰美女”干尸的先祖极可能就是从小高加索南麓,带着该地区驯化的葡萄与牛,穿过米底人地峡翻越帕米尔山结-天山山脉来到罗布泊绿洲地带的。当民族迁徙由东向西迁徙到“米底人地峡”时,可分两路:一路穿地峡西北行,沿小高加索山南麓、黑海南岸抵达君士坦丁堡(今日之伊斯坦布尔)再西抵罗马;另一路在抵地峡前就向西南行,在底格里斯河大拐弯处的东边,穿过西北/东南走向的扎格罗斯山口,途径胡齐斯坦进入美索不达米亚的泰西封(今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东南方向不远处)。泰西封也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节点城市。因其东南方不远就是波斯湾,故它也是早期海上丝绸之路的终点之一。还可在泰西封渡幼发拉底河后,继续西行120公里抵达叙利亚沙漠中的绿洲古国帕尔米拉。它是丝绸之路再西行抵地中海东岸海港,完成接力运输中最后一棒的一个不可替代的交通节点城市,其重要地位可与泰西封平起平坐。
5.2.2 帕提亚的交通区位
帕提亚(Parthia)即安息,其范围大致是今伊朗称的呼罗珊一带。呼罗珊现今是伊朗东北部的一个省。它北接土库曼斯坦,东邻阿富汗,省会马什哈德。其北部有两条东西向的平行山脉:厄尔布尔士山的东延余脉,以及独立的科彼特山。附近有海拔3140米的哈扎尔马斯杰德峰、海拔3211米的比纳卢德峰。卡维尔荒漠从其西部伸入,沙漠广布。全省有众多绿洲,北部绿洲大而分布密集,南部绿洲小而分布零散。
丝绸之路在中国经河西走廊到新疆境内分北、中、南三条主线,出我国国境后重新组合成两条主线,最后又会合于帕提亚,见图10。也就是说,在丝绸之路存在的整个历史时期,帕提亚始终是其主线上的交通枢纽节点。
图10 丝绸之路中、西亚境内段主线示意图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5]
西汉时:
(丝路南道-瓦罕道)-马札里沙里夫(兰氏城)-马什哈德-米底人地峡
汉后唐前:
(丝路中道-吐尔尕特山口)-塔什干-铁尔梅兹渡口-马札里沙里夫-马什哈德-米底人地峡
唐时:
综上所述:丝绸之路主线在伊朗境内呈双岔几何形:
6 伊拉克境内的丝绸之路
6.1 伊拉克简介
6.1.1 两河流域与美索不达米亚的异同
两河系指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它们在伊拉克的巴士拉北的古尔奈汇合称阿拉伯河,两河流域是指这两条河流流域所覆盖的地理范围。
美索不达米亚是古代词语,传统上多指古代两河流域的历史环境,而不是特指一个确切的地理环境。《旧约》的古希腊翻译家,视古代城市哈兰附近为亚伯拉罕的故乡,位于两河的中游之间。斯特拉博使用的美索不达米亚这一名词,仅指两河间的北部地区,而南部称“巴比伦尼亚”,后来罗马普林尼则将其范围又向南扩大到波斯湾。也就是说,其范围与今日伊拉克的范围大体相同。
6.1.2 两河流域文明与四周移民入侵史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为两河流域的农业获得稳定的丰产创造了条件,也为社会稳定提供了可靠的基础。两河流域的中游地带是东西方交通的中心,因而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也吸引了四周移民的不断涌入。与此同时也招来了外敌的不断入侵而亡国,社会稳定不断受到周期性的破坏。由于两河流域地处波斯与地中海两大古文明之间,深受两种文明的影响,其政治态度亦常在东西方之间摇摆不定。
“伊拉克”一词在多数情况下,系指“阿拉伯伊拉克”。是位于两河之间的地区,大致是从北部的提克特地区到南部的波斯湾。这一带曾是古巴比伦、亚述等国家范围。1921年正式称为伊拉克国。
两河流域的文明史可谓是一部外族不断入侵的历史。据考古发掘证明,两河流域文明的最早创立者是苏美尔人。但学术界基本认为,苏美尔人不是那里的原始居民。他们大约是在公元前5400年左右来到两河流域的凯什一带,并逐渐占领了两河流域的南部,建立了国家。
公元前3000年初,操闪米特语的沙漠游牧部落来到两河流域北部(今摩苏尔一带),在那里建立了阿卡德王国,故又称其为阿卡德人。到公元前2371年左右阿卡德人南下建立了乌鲁克王国。在统一两河流域后建立了萨尔贡王国。从此,苏美尔人退出历史舞台,由闪族阿卡德人取而代之。他们继承了苏美尔人的文明成果,建立了巴比伦王国。
在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621年,位于两河流域北部的另一支闪族亚述人,确切地讲是闪族与非闪族人融合后的闪族人,在摩苏尔南部的亚述建立了亚述王国。
两河流域文明的最后辉煌是迦勒底人创造的。在公元前7世纪,两河流域西部沙漠中又一支闪族迦勒底人,在公元前626年入侵巴比伦建立了迦勒底王朝,又称新巴比伦王国。王朝最伟大的皇帝就是尼布甲尼撒。在亚述与新巴比伦王国之间的期间,还有过赫梯人、阿米拉人等民族入侵。
公元前538年,波斯国王居鲁士推翻了新巴比伦王国,将两河流域并入波斯版图。波斯人的到来,使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历经了近4000年的历程。从此两河流域的文明不断发生变换,先是波斯文明的输入,使这里不再是单一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此后这里仍不断受到外族的入侵,致使两河流域的文明体系又由波斯文明为主变为以阿拉伯文明为主。
6.2 泰西封(巴格达)的丝路交通地位
泰西封是古代安息国的一个城市,位于今巴格达东南、底格里斯河边。在安帝息帝国、萨珊帝国时,都是用它作为冬季都城。公元前129年阿萨斯(安息)人兼并巴比伦尼亚时,曾用泰西封作为兵站,此后又将其与塞琉西亚合并为一城。到公元116年,这个合并城市被罗马皇帝图拉真占领。224年易手萨珊王朝。672年被阿拉伯人占领,将王宫改为清真寺。763年曼苏尔哈里发建都巴格达,泰西封逐渐衰落。当时正值中国盛唐时期,京城长安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此外最繁荣的城市就是巴格达。在世界最繁荣的两个城市之间必然存在交通需求,这就是为什么闻名中外的丝绸之路必然会与巴格达相连,为什么巴格达会成为8世纪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的深层原因。它具有洲际交通背景中的交通枢纽区位。
曾经建立过亚述王国、新巴比伦王国的两河流域等地区,后来都已归属阿拉伯帝国统治。而亚述王国、新巴比伦王国强盛时的疆域不仅包括两河流域,还延伸到地中海西岸,囊括了整个西亚的一片肥沃的新月地带(见图11所示)。这片新月地带后来也归属于阿拉伯帝国。新月地带土地肥沃是因为这里水资源丰富、海拔相对较低。这里的交通条件也十分优越。特别是其处在亚、非、欧三大洲的结合部,有地中海到印度洋波斯湾的最短交通线。此时,巴格达与波斯湾顶端的海港有交通线相连,也就是说: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在巴格达(或泰西封)相连成一体,从而使巴格达成为陆、海丝绸之路相连的唯一枢纽节点。这条交通线实际上早已经是世界东半球最古老文明古国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希腊、罗马、印度、中国之间相互联系的丝绸之路中的最重要的一段。而巴格达就位于通向这些文明古国的丝绸之路最西端的交通枢纽的位置。
图11 新月地带示意图
图片来源:自制
7 叙利亚境内的丝绸之路
7.1 叙利亚的地理环境
叙利亚位于地中海东岸、亚洲大陆西南缘。北与土耳其接壤、东与伊拉克交界、南及东南与约旦为邻、西南与以色列和黎巴嫩相连、西濒地中海。人口1800万。首都大马土革。国土面积18.52平方公里,其南北长499公里,东西宽467公里。
全境从西向东可分为3个主要地理区:
1)西部沿海地区,北起土耳其边界、南达黎巴嫩边界,多河流与地下水,可全年密集耕作,是国内人口最稠密地区;
2)中部为山区,其中有两条与海岸平行的山系,西边的平均海拔600~900米,东支为1800~ 2900米,西南部的赫尔蒙山2814米,为全国最高点,区内主要河流奥龙特河向北穿过两山之间65公里的长裂谷;
3)东部沙漠区为起伏平原,平均海拔300~500米,其间有幼发拉底河由西北向东南穿过,它是叙利亚最重要的水源和唯一通航河流。
沿海和山区为地中海型气候,沙漠地区气候极为干旱。农业占国民总产值的五分之一,占用近二分之一的劳动力。可耕地集中在沿海以及奥特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两岸。
7.2 帕尔米拉的交通区位
帕尔米拉具有重要的丝路驿站区位。
帕尔米拉之名源于古希腊语,其意为“椰枣”。它是一个在公元前1世纪建立在叙利亚沙漠中的绿洲国家。从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2世纪的300年间,在商贸上,它始终起着维持连接地中海东岸与波斯湾的桥梁作用,是丝绸之路上一个起枢纽作用的驿站。它位于美索不达米亚与地中海东岸黎凡特(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对地中海东部诸国的通称,故是中近东、中东的近义词)之间的叙利亚沙漠的中分处的一个大绿洲。其西距大马土革215公里,东距幼发拉底河120公里。叙利亚沙漠是亚洲西南部干旱沙漠西北角的一部分。此沙漠从阿拉伯半岛向北延伸,遍及沙特阿拉伯北部、约旦东部、叙利亚南部和伊拉克西部等广袤地区。年降雨量不足125毫米。从古至今,叙利亚沙漠始终是美索不达米亚与黎凡特地区之间的一个难以穿越的障碍。因此,帕尔米拉这个位于叙利亚沙漠中的绿洲所具的交通重要性与我国新疆的楼兰绿洲相似。楼兰绿洲是联系党河绿洲与塔里木河/孔雀河绿洲间的交通枢纽,而帕尔米拉绿洲则是两河流域与黎凡特/尼罗河三角洲联系的交通枢纽,具有亚、非、欧三大洲交通枢纽的区位。当帕尔米拉将美索不达米亚与黎凡特间的交通沟通连接起来后,成为两河流域文明与东地中海沿岸文明交流、融合的交通走廊,从而产生了“新月地带”的地理概念(见图11)。
在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2世纪的三个世纪中,帕尔米拉就起着连接波斯帝国与罗马帝国间的东西方商务中继作用。也就是说,它独占了东亚对西亚的商务利益。当集美丽与才能于一身的女王宰努力比亚控制了整个叙利亚,并将自己的领土范围扩张到小亚细亚和尼罗河三角洲后,此时,帕尔米拉就成了联系亚、非、欧的交通枢纽。从此,它与大马土革、阿勒颇等城市就成为西亚最古老的城市。但从公元273年开始,帕尔米拉因战争走向衰落。
帕尔米拉这片沙漠绿洲,因具有特有的交通区位而成为叙利亚古代多元文化的中心,有着大量的古希腊、罗马、波斯文化的遗存。正因为帕尔米拉东联波斯、西联希腊、罗马、北非,自然就成为丝绸之路西亚段上极为重要的驿站,成为该段上的一个关键的交通节点。
7.3 推罗和安条克古海港的区位优势
1)推罗是丝路早期陆海交通接力运输中的陆路交通的最后一棒。推罗是古代腓尼基人建在一块伸突在地中海海岬上的一个海港和工商业中心(特别是纺织业)城市。今日称为苏尔或提尔。推罗是《圣经》中的称谓,而苏尔或提尔是阿拉伯语中的称谓。苏尔是今黎巴嫩国南部的行政中心,为国内的第四大城市,人口11万~12万。其南距以色列地中海海滨城市阿卡37公里,北距黎巴嫩西顿(或赛达)32公里。
腓尼基人是地中海海域最早发达起来的航海民族,以从事海上贸易和殖民活动为主业。远在古希腊、古罗马鼎盛之前,其势力就远达马耳他、希腊、北非、地中海沿岸、迦太基、西西里岛、科西嘉岛,最远抵达直布罗陀海峡。
古罗马帝国见到中国的亮丽丝绸,应是从中国经过多次陆路交通接力运输,最后到达帕尔米拉、推罗,再由推罗经海路运抵罗马城的。这种说法的提出,并非基于历史文献的记载,而是根据古代交通的运输成本比较得出的。也就是说:推罗是古丝绸之路早期接力运输中的最后一棒(站)。而推罗与帕尔米拉间的交通关系则是一种取长接长的(如同“才子佳人”的婚配)关系。
2)安条克是丝路晚期接力运输中的最后一棒。安条克位于地中海最东北角的土耳其境内的伊斯肯伦湾。虽然它位于土耳其,但考虑丝路的系统性,而将其放在叙利亚部分进行论述。其名源于1098~1268年间的安条克公国。它是十字军东征时,在亚洲建立的一个西亚城邦古国,也是十字军东征的基地,其军需补给全靠海路运输。公元10世纪后丝路上的商贸货物换装成海上运输继续西行,选择安条克就成自然。何况,推罗这时是处于安条克与十字军征战核心目标耶路撒冷的中间位置。故而丝路接力运输最后一棒的海运中心,自然就转到了安条克。
7.4 阿勒颇的交通区位
阿勒颇是世界人类最古老的居民点之一,公元前11世纪就已存在。古希腊人称阿勒颇为具罗埃亚,奥斯曼时称哈勒普,法国托管时改用阿勒颇,沿用至今。
奥斯曼时期阿勒颇曾是近东最大的商贸中心,是联系幼发拉底河与地中海及黑海陆路交通的“三岔路口”,具有交通枢纽区位。它是包括丝路在内的古代商路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正是有这种交通区位优势,现在阿勒颇是伊斯坦布尔/巴格达铁路之间的最重要枢纽站,从而使其人口超过首都大马士革(仍指“阿拉伯之春”战前人口)。
丝绸之路在叙利亚境内呈“人”字型结构。其中的一撇为泰西封/帕尔米拉/大马士革/推罗;另一捺为帕尔米拉/安条克。其结合点为帕尔米拉。故而帕尔米拉与米底人地峡、帕提亚一样,都是丝路西亚段上的重要节点。
8 土耳其境内的丝绸之路
8.1 高加索山脉
要了解丝绸之路主线土耳其境内段走向,需先了解土耳其境外的高加索山脉。
高加索山脉自西北向东南横贯于黑海与里海之间的广阔地峡之中。高加索山脉与高加索(地区)是两个不同的地理概念。高加索山脉由平行分布的大高加索山脉与小高加索山脉组成。大高加索山脉的主分水岭是南欧与西亚的分界线(如同将乌拉尔山作为东欧与亚洲的分界线一样)。高加索一词不仅包括山脉本身,还包括山脉两侧的广大地区。山脉北侧称前高加索,南侧称外高加索。整个高加索地区约44万平方公里。它从库马低地和马内奇盆地向南延伸到格鲁吉亚、亚美尼亚与土耳其边境以及阿塞拜疆与伊朗边境。
1)大高加索山脉。它从黑海北部的塔曼半岛(塔曼半岛与克里米亚半岛隔着窄窄的刻赤峡相望),向东南延伸到阿塞拜疆境内的里海阿普歇伦半岛。长约1200公里。其最高峰为海拔5462米的厄尔布鲁峰(俄罗斯境内)。格鲁吉亚北部的大高加索山脉有多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峰。
2)小高加索山脉。它位于西东流向,经格鲁吉亚中部、阿塞拜疆中部,最后注入里海的库拉河以南;以及西东流向,经亚美尼亚、土耳其边境与阿塞拜疆、伊朗边境的阿拉斯河之间。山脉分布在格鲁吉亚西部、阿塞拜疆西南,以及亚美尼亚全境。其最高峰是位于亚美尼亚的阿拉加茨峰,海拔4090米。
由于高加索山脉的阻挡,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和来自南方的暖空气在此受拦截,使山脉两侧气候差异显著。山脉西部地区属海洋性气候,东部为大陆性气候。特别是大高加索山脉与西南来的暖湿气流形成夹角,使其迎风侧的地带降水丰沛,最大年降雨量可达4000毫米。
高加索山脉对丝路延伸发展的走向,与其对冷暖气流的阻隔具有相似的同构性。它同样也阻挡了来自其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南侵,从而也成为了两种不同文明的分界线,使来自南边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东边的波斯文明、中国文明都被拦截在山脉的南侧。正因为高加索地区东临里海、西濒黑海,使得由东而来的丝路走势进入波斯(伊朗),出了米底人地峡后的那一段,只能顺小高加索南麓和黑海南岸继续西行。
8.2 与丝路交通有关的土耳其国
土耳其是一个位于亚洲西部、欧洲巴尔干半岛东隅,地跨亚欧两洲的国家。其中有97%的领土在小亚细亚半岛,与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伊朗、伊拉克和叙利亚接壤。而在巴尔干半岛的领土是与希腊、保加利亚为邻,且北濒黑海、西和南临爱琴海、地中海。面积77.9万平方公里。境内多高原和山地,仅在沿海地区有狭窄平原。小亚细亚半岛中部为安纳托利高原,地势东高西低,平均海拔800~1200米,高原周围环绕山地,北部自西向东分布:克尔奥卢山、屈雷山(伊斯芬迪亚尔山)、贾尼克山、东黑海山脉,这些山脉均与黑海海岸平行。南部西南/东北向分布罗斯托山脉和东南罗斯托山脉,这些山脉山势陡直。高原以东的山地是土耳其最高峻的地方,东端大阿勒山海拔为5164米。
8.3 丝绸之路土耳其段
丝绸之路出米底人地峡,因北面受高加索山阻挡,只能顺其南麓往西北行,从今土耳其境内的大阿勒山与大湖泊凡湖之间,具有东西向交通区位线的湖盆地带穿过(如同热海道就是从天山山脉最高山峰汗腾格里峰与伊塞克湖间的交通走廊通过一样),再沿东黑海山脉与东南托罗斯山脉间的谷地西行,渡过土耳其小亚细亚半岛部分的最主要河流克孜勒河后,继续沿克尔奥卢山/安纳托利亚高原北坡西进,可抵君士坦丁堡。在此由海路去罗马比继续纵穿巴尔干半岛的陆路西行去罗马更方便、快速。
9 结语:丝绸之路历史意义的再抽象
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上一项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对人类社会进步影响最深远的文明、文化交流活动。它彪炳史册的功德在于:“凿空”了由亚洲众多高峻山脉的大“十字”形山文体系在亚欧间形成的壁垒,而促进了亚欧古文明的交流发展。
1)亚欧大陆两大洲际山脉的纵横走向,交汇于帕米尔山结,构成了类似笛卡儿坐标的格局:
纵向(由北向南):
楚科奇山脉-兴安岭山脉-雅布洛诺夫山脉-萨彦岭-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帕米尔山结-苏莱曼山脉。
横向(由西向东):
阿尔卑斯山脉-亚美尼亚山结-厄尔布尔士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帕米尔山结-喜马拉雅山脉-阿加山脉-阿拉干山脉。
2)亚欧大陆古文明分布呈十字坐标象限结构。这是因为亚欧大陆古文明的生成、发展受亚欧腹地大山脉呈四象限坐标的几何格局的支配性影响所致。
第一象限:中华文明区
第二象限:马背文明区
第三象限:波斯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新月文明、希腊、罗马、尼罗三角洲文明
第四象限:印度文明(海洋文明)
3)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统一:丝绸之路沟通了第一象限文明与第三象限文明的交流,这种交流是借助第二象限的马背文明得以实现的,即通过马背-驼队的交通能力实现的。第一象限与第三象限的文明交流,也可以通过第四象限的海洋文明得以实现,即通过帆与信风的交通能力实现的。这种实现方式称之为海上丝绸之路。
也就是说,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可统一在亚欧大十字山系所致的古文明分布结构之中。
4)由于丝路全程位于中、西亚干旱、半干旱地区,所以线路上的重要的交通节点,几乎均位于高大雪山下不远的山麓处。因山越高、冰川雪水的存量越大,致河水径流大,绿洲面积也越大,可养活的人口数量就越多,对交通的需求强度也越大。因此,可以说,通过此地区的丝路是伴雪山而分布的。
5)海拔高度是影响丝路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见图5)。故唐丝路主线是古代一条最稳定、持续时间最长的交通线。
6)古代丝绸之路的文明交流或以稀缺商品的贩卖获取为目的,或有其他政治文化目的,其实现依赖原始的马队、驼队工程技术系统,文明交流的规模及影响是有限的。如今,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其目的同样是文明交流互现,但所依赖的工程技术系统已然换了人间。可以预见,现代工程技术系统支撑下的新丝绸之路互联互通,将使东西文明以前所未有的规模与速度融合在一起,将引发世界格局及文明形态的巨大改变。
参考文献
[1] 管楚度著.“一带一路”关键交通节点区位分析与开发[M].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6.
[2] 管楚度著. 交通区位分析范型例说[M].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6.
[3] 钟兴麟等校注. 西域图志校注[M]. 乌鲁木齐: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2.
[4] 曾问吾著. 中国经营西域史[M]. 商务版, 1936.
[5] 许卓云著. 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M].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6.
[6] 苏北海著. 西域历史地理[M]. 乌鲁木齐: 新疆大学出版社, 1988.
[7] 交通部中国公路交通史编审委员会. 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志[M].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9.
[8] 李明伟著. 丝绸之路贸易史[M]. 兰州: 甘萧人民出版社, 1997.
[9] 中国公路交通史丛书. 陕西古代道路交通史[M].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89.
[10] 中国公路交通史丛书. 新疆古代交通史[M].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2.
[11] 中国公路交通史丛书. 甘萧公路交通史/第一册/古代道路交通近代公路[M].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87.
[12] 中国公路交通史丛书. 青海公路交通史/第一册/古代道路交通近代公路[M].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87.
[13] [美]爱伦·F·丘著郭圣铭译. 俄国历史地理解说——一千一百年俄国疆界变动[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5.
[14] 彭树智著. 中东国家通史-阿富汗卷[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4.
[15] 玉兴运著. 古代伊朗文明探源[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8.
[16] [美]塔比特·A·J· 阿卜杜拉著. 伊拉克史[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3.
[17] 纳忠著. 阿拉伯通史(上下册)[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7.
[18] [美]米夏埃尔·比尔冈著, 李铁匠译. 古代波斯诸帝国[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5.
[19] [美]芭芭拉·A·萨默维尔著, 李红燕译.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诸帝国[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5.
[20] [德]夏德著, 朱杰勤译. 大秦国全录[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64.
[21] 刘德生等编著. 亚洲自然地理[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6.说明:本文写作的事实依据散见于参考文献所列书目中,为笔者积年笔记。因当时未记录材料所在页码,故无法给出相关材料具体所在,但材料的准确性是可以基本保证的。
The Master Line of the Silk Road and Its Origin
Guan Chudu1, Cai Cui2
(1. Institutes of Technology of Changsha, Changsha 410076,China; 2. Road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nistry of Transport, Beijing 100088, China)
Abstract: By means of the analytical search for the backgrounds, such as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mountains in the hinterland of Asia and Europe, production mode of oasis grassland, ancient geopolitics, ancient traffic technology and traffic location, this article clarifies the origin and changes of the master line of the Silk Road between Zhang Qian’s Mission to the Western Regions in the 1st century B.C. and the effective master of the Mediterranean coast by the Ottoman Empire in the 13th century. Discussions are carried on the Territorial States including China, the five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Afghanistan, Iran, Iraq, Syria and Turkey. The traffic locations which had produced important impacts on the trend of the master line of the Silk Road are elucidated including shule, Transoxiana, Mazza Lee Sharif, Khaybar Pass, Parthia, Zagros mouth, Metesian isthmus, Baghdad, Pamirra and Tyre.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an important view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ancient civilization of Asia and Europe just shapes a cross structure. The ancient civilizations between China in the first quadrant and Persia, Mesopotamia, Greece and Rome in the third quadrant made communication through the Silk Road. The communications between the sea civilization in the fourth quadrant and the interior civilization in the third quadrant was realized by the ship which formed the maritime silk road.
Keywords:the Silk Road, traffic location, Zhang Qian, mode of oasis grassland, ancient geopolitics, ancient traffic technology, cross structure of ancient civilization
收稿日期: 2018-01-02;
修回日期: 2018-01-10
作者简介:管楚度(1938-),男,本科,教授,研究方向为交通区位论及运输经济。E-mail: 3445477595@qq.com 蔡 翠(1972-),女,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交通规划与物流管理。E-mail: 47976913@qq.com
DOI: 10.3724
中图分类号:N09; K91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