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
这两个字,大家一定不陌生,新闻上和教科书中常常出现。
今年年初,一部《山海情》让我们看到了“扶贫”背后鲜活的人,9.3的评分也让这部剧直接成为了扶贫题材影视剧的标杆。
最近,又出了一部扶贫题材的纪录片,评分高达9.6分。
出人意料的是,这部纪录片来自于TVB——
《无穷之路》
中国香港制作团队来拍内地扶贫,这个视角本身就很有意思。
关键是,他们真的把这个题材拍好了。
主持人陈贝儿和团队一起,从南往北走,去过热带雨林,走过大西北,进入川藏高原,还去探访了丁真的家乡。
总行程历时两三个月,实地探查了十个具有代表性的深度贫困县。
没有假大空的套话,也没有刻意去煽情。
整部纪录片朴素真挚,可看性极强。
制作团队的第一站走进了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
这里有一个著名的“悬崖村”。
顾名思义,这个村子位于悬崖之上。
村民们想要外出,就只能爬天梯,但是受经济条件限制,他们的天梯是由藤条和钢筋缠绕而搭建,上下十分危险。
因为交通不便,村民们能不外出就尽量不外出。
山上不通电不通水,靠天吃饭,农作物是这里唯一的经济来源。
但即便遇到丰收年,村民们辛辛苦苦把作物背下山,也很难卖上好价钱。
大家一看是悬崖村下来的,知道他们很难再把作物背上山,于是就会压低价格,村民们有苦也难言。
孩子们爬不了天梯,那便不能上学。
等到了能自由攀爬天梯的时候,孩子们年龄也大了,这就导致悬崖村的孩子们12、13岁了才刚刚上一年级。
为了上学,他们需要冒着危险爬下天梯,然后走上一天到达学校。
上学的艰难和家庭的贫困让这里的孩子们早早都辍了学,到了年龄就外出打工。
许多悬崖村的孩子到外出打工的时候,才有机会见识到外面的世界。
外面的高楼大厦,外面的灯火世界都让他们感到新奇,就连在平地上走路,在他们看来都很值得羡慕。
直到2016年,政府给悬崖村修建了钢梯。
钢梯总共有2556级,这在我们看来依旧是很艰难的一段路,但是对于之前走藤梯的悬崖村村民来说,钢梯已经极大的方便了他们的出行。
藤梯变钢梯,出行方便了。
除此之外,悬崖村通上了水和电,还有了4g网络,村民们上网也方便了。
通过网络,他们了解了外面的世界,也通过直播让外面的人看到了悬崖村。
拉博,土生土长的悬崖村村民,用时15分钟就能从悬崖上下来,因此得名“悬崖飞人”,成为了网络上的红人。
但即便如此,对于整个悬崖村村民来说,这也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穷。
经过政府动员,悬崖村村民走下了山。
不仅是悬崖村,整个凉山州,2000多个贫困村的35万村民都参与了易地搬迁计划,住进了政府建立的安置社区。
几十万的房子,自带桌子、沙发、电视等家具家电,村民们只需要交上1万块钱就能住上。
当然,更重要的是,人搬进了新社区,医疗和教育条件也随之而改善。原先,孩子们上学得走上一天,现在孩子们在家门口就有学校上。
搬下山,条件好了,可是问题也随之而来,这样的好日子稳得住吗?
想要真正让村民们摆脱贫困,政府投资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帮村民们找到发家致富的路。
于是,这里建起了现代农业产业园。
村民们学习科学化种植方法,种植出来的蔬菜瓜果农作物销往了全国各地。
换一方水土,富一方人,只要村民努力就不愁没有钱赚,悬崖村村民挣钱无门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除了凉山悬崖村,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扶贫故事也让我印象深刻。
这里的傈僳族村民世代依山而居,一条怒江拦住了他们的出路,想要走出去只能靠溜索。
一条窄窄的铁锁连接两岸,稍有体力不支,就有可能葬身怒江。
因为出行不便,村民们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好在,政府的溜索改桥工程来得及时,从根本上解决了出行难的问题。
溜索改桥,不难。
难在改变村民们出行问题的同时,还要改变他们祖祖辈辈的传统思想,改变他们下一代人的命运。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教育是这里最大的难题。
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前,这里很多地方还都处于原始社会或者奴隶社会,新中国的建立,对他们来说是足足跨越了上千年的历史进程。
而且此处临近金三角,吸毒贩毒情况十分严重。
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导致傈僳族的村民对教育十分抵触。
一方面,男孩打工,女孩嫁人是他们祖祖辈辈的生活方式。
在家长的观念里,上学没什么用。
另一方面,孩子们自己也不愿意上学,普遍存在厌学情绪,翻墙逃学,跟老师顶嘴,抽烟打架更是常有的事。
这样的一群孩子走上社会会怎样?
女孩早婚早育,一辈子劳作家中,更有甚者会被父母卖到远方嫁人。
男孩靠体力活为生,混在社会底层,偷抢犯罪都有可能。
针对各个贫困地区不同的贫困原因,国家实行了精准扶贫方略。
傈僳族的学校和我们常规的学校就很不同。
既然这里的孩子们生活习惯差,那么学校就从最基本的喝开水,洗头刷牙教起,让孩子们养成文明卫生的生活习惯。
既然这里的孩子们厌学情绪严重,那么干脆少教文化课,专攻职业技术,让孩子们学习修车烹饪剪发,拥有一技之长。
除此之外,老师们还把新的思想带入了这所学校。
纪录片中有位女老师,在教育女孩们时是这样说的:
挣钱了要孝顺父母,也要自己给自己留一些私房钱,要找自己喜欢的,靠谱的男人才要嫁。
这段话听得我莫名感动。
这对从小就被灌输要听家里安排早早嫁人的女孩们来说,更是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有个女孩,之前被问到毕业做什么的时候,她说“嫁人呗,还能做什么”。
但是现在她想做厨师,想自己开个店。
一个人的人生就这样拥有了更多可能性,一代人,几代人的人生可能就会因此发生改变。
怒江傈僳族,有位乡村医生邓前堆。
因为常年溜索给村民们看病,被人称为“溜索医生”。
在他坚守在此的37年间,他曾亲眼看到村民在溜索时掉进怒江,尸骨无存,但这并没有动摇他坚守在此的决心。
当被问及为何能坚守在这里这么多年时,邓前堆说是因为对救过自己一命的上一任乡村医生的承诺。
一个承诺,一个接力棒,他守了37年。
主持人陈贝儿听到这里的时候,不自觉地哽咽了......
所以,为什么这部纪录片能拿下9.6的高分?
原因很简单:
真诚,质朴。
从最平凡的贫困区本地人入手,用最朴素的语言去询问他们对于扶贫的感受,
而且,在实地探访贫困区之前,制作团队都有做功课,采访关注的问题都很到位。主持人陈贝儿,一口普通话就很拉好感,在和村民们交流的过程中全程都很有亲和力,询问的也是衣食住行很生活化的问题,而且因为她极强的同理心,采访者也很容易就会和她推心置腹。
探访悬崖村,陈贝儿亲自爬上钢梯。
钢梯长且陡,有的地方将近90度的垂直,这对体力和心理都是极大的挑战。
在陈贝儿爬上山的途中,不时有游客因为太累从中途退下来,陈贝儿也明显体力不支,周围人劝她放弃,她则只需要大家给她30秒,缓一缓还要往上爬。
因为够用心,够真诚,到手的是一手的影像,采访的是最平凡的当事人,呈现出的是最真实的扶贫成果,所以才会让很容易程式化的题材变得这么打动人心。
中国的贫困人口还有不少,贫富也有些差距,但相信每个看过这部纪录片的人,都会去感慨一句:
扶贫虽任重道远,但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