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明朝题材古装剧《大明风华》的开播,明宣宗朱瞻基,与他两任皇后的历史,渐渐被更多人熟知。
胡皇后贤德,却不得明宣宗宠爱,加上没有生下皇子,最终被明宣宗废黜。而孙皇后是明宣宗挚爱,又为其生下皇长子朱祁镇,从而被册立为后,她也是明朝历史中,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然而我们都知道,明宣宗一共有两个儿子,朱祁镇和朱祁钰。朱祁镇是孙皇后所生,那朱祁钰的生母是谁呢?
她就是吴贤妃,也是今天要说到的主人公。
关于吴贤妃的身世,一直存在争议,《明史》中记载:"吴太后,景帝母也,丹徒人。宣宗为太子时,选入宫。宣德三年封贤妃。景帝即位,尊为皇太后。英宗复辟,复称宣庙贤妃。"
就是说吴氏原本是明宣宗的侍女,后来被看中,从而成为他的妃子。但《罪惟录》中却记载:"贤妃吴太后,代宗生母也,都督彦名女。初为汉王宫人,汉王以叛诛,宣宗赦其罪,顾不敢携入宫,养宦官陈符家,赐宫女数倍奉之。"
这里是说,吴氏原本是汉王朱高煦府中女眷。宣德元年,朱高煦起兵谋反,明宣宗在苦劝叔叔无果的情况下,决定御驾亲征。最终朱高煦不敌侄儿,只得出城投降,接着被关押起来。
按照规矩,汉王宫中的女眷,都要被充入后宫为奴婢。恰巧这时候明宣宗见到吴氏,一下就被其美貌所吸引,于是悄悄将她安排在宦官陈符府中。此后,明宣宗多次去陈符家中,与吴氏私会,后来生下一子,便是朱祁钰。
那么以上两种说法,到底哪种更为可信呢?
我认为是第二种。根据史料得知,吴氏与朱祁钰母子俩,是长期住在宫外的,如果她真的是宫女出身,在生下皇子的情况下,明宣宗没理由让二人住在宫外。更何况明宣宗本来儿子就少,朱祁钰出生后,他更要好好照顾才对。
因此只有一种情况,就是吴氏为罪臣女眷,明宣宗不方便将她接进宫中,所以才安排在陈符家中。那么母子二人,后来是如何进宫的呢?朱祁钰又是如何当上皇帝的?
宣德三年,吴氏为明宣宗生下皇子,要知道当时明宣宗已经三十多岁了,膝下却只有朱祁镇一个儿子。此时吴氏为他生下皇子,这是何等开心的事,于是明宣宗册立吴氏为贤妃。
虽然有了名分,但明宣宗仍不便将母子接进宫,就这样,吴贤妃母子在宫外又住了七年。直到宣德十年,明宣宗病重,他在临终之前,才决定将吴贤妃及儿子接回宫中。
明宣宗请求母亲张太后,将吴贤妃和朱祁钰接进宫,并拜托母亲好好照顾他们。张太后原本就是善良的人,加上朱祁钰本就是他的孙子,所以尊重了儿子的遗愿。吴贤妃和朱祁钰进宫后,张太后也对他们很好。
而就是朱瞻基临终前这一决定,改变了明朝历史。
吴贤妃在宫外忍受多年,如今被接回来,总算可以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然而土木堡之变的发生,打破了母子俩平静的生活。
正统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镇在亲征瓦剌期间,被敌军俘虏。由于此时朱祁镇的儿子只有两岁,所以孙太后任命郕王,也就是朱祁钰监国。后来于谦等大臣建议,拥立朱祁钰登基,一来安抚人心,二来国家大事还需有人决策。
就这样,朱祁钰登基为帝,是为明代宗。吴贤妃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会登上皇位,她也不知这是好是坏。朱祁钰登基后,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同时尊明英宗生母孙氏,与自己生母吴氏同为皇太后。
吴氏虽不知这是好是坏,但见在儿子的领导下,瓦剌被击退,朱祁钰也受到众人拥护,自己也荣尊皇太后,连家人都跟着受益,她只道这是母子俩苦尽甘来了。然而好景不长,这样的巅峰生活,只存在了八年光景。
景泰八年,朱祁钰突然病重,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趁机发动了夺门之变,拥护朱祁镇复位。朱祁镇复位后,将朱祁钰降为郕王,没几天朱祁钰就病逝了,年仅三十岁。
随着朱祁钰被废,并且病逝,吴氏的生活一下从天堂跌向地狱。朱祁镇为了报复,朱祁钰幽禁他七年的仇恨,不仅废除了他的帝号,与其皇后杭氏的名号,还派人捣毁了杭氏的陵墓。
吴氏身为长辈,朱祁镇不好直接处死她,便只将她降为"宣庙贤妃",不过待遇可想而知。失去依靠的吴氏,生活已然没了期盼,最后在天顺五年,吴氏郁郁而终。朱祁镇只辍朝一日,便草率将其下葬了。
吴氏这一生,可谓是充满了坎坷,总的来说,她过得并不幸福。早年得明宣宗宠爱,但一直无法名正言顺进入宫中生活,直到明宣宗即将离世,才把母子二人接回来。
后来儿子当上皇帝,本以为幸福生活就此开始,谁知几年间,吴氏先后见证儿子、孙子的离世,承受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朱祁镇复位后,对待吴氏十分刻薄,她也只能在后宫默默等死。
所以说,有时候得到皇帝的宠爱,真不知是幸事还是悲剧。如果当初明宣宗临终时,没有决定将其接进宫,我想吴氏与儿子朱祁钰,可能会过得更加幸福一些。不过明朝的历史,也将会发生改变了。
(参考文献《明史》《罪惟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