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百科阅览,想到什么写什么,内容不垂直不专注,跨领域跨类目,不迎合不孤独。所有内容都是原创,敬请阅读,但是你若抄袭我的内容,肯定维权到底!
聊聊诸葛亮与曹操之间的恩怨。
三顾茅庐的故事家喻户晓,历史上也只有诸葛亮是帝王三次登门造访才出山的,而其他谋臣要么是自己前去投靠,要么是别人举荐。到了唐朝之后,更是通过科举选拔,可谓是人才自己趋之若鹜地前去投奔。
但是与三顾茅庐相对的是另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来自《魏略》和《九州春秋》。
《魏略》是魏国人鱼豢私撰的,这本书早已亡佚,它的内容是在南朝宋人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时出现的。
裴松之在“三顾茅庐”后作了注释,称《魏略》这么记载:
“刘备屯于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性好结毦,时适有人以牦牛尾与备,备因手结之。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毦而已邪?’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言曰:‘是何言欤!我聊以忘忧耳。’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备曰:‘不及。’亮又曰:‘将自度如何邪?’备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非无计乎?’备曰:‘我亦愁之,当若之何?’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今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备从其计,故众遂强。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
简单翻译一下这段内容,意思是当时刘备在樊城驻扎屯,曹操平定河北,诸葛亮知道曹操必然会来进攻荆州,而镇南将军荆州牧刘表生性犹豫不决且不懂军事,于是诸葛亮只好北行去见刘备。
刘备与诸葛亮之前并不认识,又因其年轻,便把他和其他人一样对待。刘备与诸位集聚会完毕,众宾客都离去了,而诸葛亮独自留下来,这时刘备也不问他想说什么。
刘备曾以编草鞋为生,所以养成了有空就编织的习惯,此时恰好有人递给刘备一些牦牛尾巴,刘备便自顾自地亲手编织起来。
此时,诸葛亮便利用“结毦”进言,问他当今天下的形势。刘备听从了诸葛亮的建议,部队逐渐壮大起来。
《魏略》这一记载认为诸葛亮是“毛遂自荐”的,并不是刘备“三顾茅庐”。
实际上,《魏略》和《九州春秋》中关于诸葛亮出山的说法是瞎编的。
首先,诸葛亮写的《出师表》中明确写了是刘备三顾茅庐。“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从这一点上就能看出《魏略》和《九州春秋》是瞎编乱造。
其次,编的故事很尬,让人看不下去。
众人到你家做客,聊天结束之后,大家都离开了,有一个人自己留了下来,你不问他缘由?让他自己在你家待着?这种事情可能发生吗?动动脑子就知道。
这个时候别人跟你递过来牛尾巴,然后你就自顾自地编起来,全然不顾还有一个陌生人在你家里。这故事情节实在尬得看不下去。
在这个故事中,被曹操视为天下英雄的刘备真的闲得没事编牛尾巴玩了?也不怕一个陌生人在旁边笑话?
这样的故事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不会相信。
诸葛亮是刘备三顾茅庐才出山的,那么他为什么不投靠曹操呢?
有些自媒体以诸葛家三兄弟分属魏蜀吴的布局,认为这是诸葛亮想在各个阵营中都获取好处,实际上这些自媒体都是为搏眼球而罔顾事实。
诸葛亮的老家在山东临沂的沂南,诸葛亮有三兄弟,哥哥诸葛瑾、弟弟诸葛均,还有两个姐姐,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病逝,所以他们从小跟着叔父诸葛玄生活,诸葛玄把他们接到了徐州。
但是在徐州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件大事改变了诸葛亮的一生。
由于曹操的父亲途径陶谦地界时,被陶谦的手下所害,于是曹操为父报仇出兵徐州征伐陶谦,那时候的诸葛亮才12岁。
为了躲避战祸,诸葛玄便带着一家人逃难,这时候诸葛瑾在逃难中走散,他流落在了江东,后来在孙权那里谋事。
而诸葛玄带着诸葛亮、诸葛均及两位侄女,逃往庐江一带,最后去荆州投靠了刘表。
再往后诸葛玄去世,就只剩下诸葛亮和诸葛均,此时的诸葛亮仅16岁,他便带着弟弟诸葛均在南阳卧龙岗躬耕。
有些自媒体说诸葛亮布局魏蜀吴,但实际上去了魏国的是诸葛亮的堂弟诸葛诞,并不是诸葛亮的亲弟。而诸葛亮的人生经历根本不是有些自媒体所说,他在魏蜀吴三个阵营里布局。
诸葛亮之所以从山东来到湖北,那都是拜曹操所赐,诸葛瑾从山东去了江东,也是拜曹操所为,那时候诸葛亮才12岁,哪来的谋篇布局?
让诸葛亮一家流离失所的人正是曹操,让16岁就担负起家庭重任的诸葛亮,怎么可能去投奔曹操呢?
所以,从自己的遭遇来说,诸葛亮在情感上不可能去投奔魏国。
诸葛亮也不会去江东,因为他的哥哥在那里,他的才能在哥哥之上,他不会去抢哥哥的风头。诸葛瑾是走散了去的江东,他比诸葛亮大7岁,在诸葛亮眼里,这个哥哥也不容易。所以从情感上来说,诸葛亮不可能去吴国。
诸葛亮对于功名没有什么兴趣,否则以他的才能,早就位列人臣之上。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而且一生都在践行自己的理想。
诸葛亮属于老来得子,他45岁的时候才有了自己的儿子诸葛瞻,而且就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他去世的时候只有53岁,那时候诸葛瞻才8岁,而他写给儿子的《诫子书》中开篇就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淡泊名利,看重的是人生的境界。
最后,诸葛瞻在邓艾攻蜀时战死,诸葛瞻的儿子诸葛尚也战死,一门三代忠烈。
诸葛亮之所以被历代推崇,那是对他高贵的人格和为理想主义奋斗终生的认同和彰显,因为这是一个人身上最伟大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