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秋实
建筑,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一个时代,一个区域,人类经济文化发展的最直观的体现。每一幢古老的建筑都是一部用砖瓦写成的史实。它镌刻着古人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每一幢古老的建筑中都有岁月积淀的古老故事。有些甚至是千古绝唱;每一幢古老的建筑都是先辈文化智慧和血汗的结晶,是老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是不可再生的民族建筑文化资源;每一幢古老的建筑都是一个优美的音符,由它们组合的村落,是一曲动人的乐章。不,是一幅美妙的画卷,是一首雅致的长短不齐的喻意含蓄的诗篇。不过,只是我们还了解的不深,我们还未完全未读懂。
沿大运线从灵石县城向西南3公里便是张家庄。它是我县较早开发的矿区集镇之一,也曾是镇政府所在地。
张家庄是张氏最早开拓聚居之地,但杨氏后来居上,在此创造了他们的辉煌。据杨家家谱记载,明末清初灵石县城内杨家五兄弟中的老二杨凤仪从县城迁居张家庄村定居。杨凤仪是名秀才,以耕读为业。到第八世杨涵、杨溪两兄弟时,参与商贸随使家业兴盛。特别是其第十一世祖杨昉不喜科举,只好科学,通英、法、德、日等八国外语,曾出访美、法、德等国考察。杨昉和和清八王爷是结拜弟兄,长期搞科技外贸,使杨家家业达到鼎盛,在京城经营的“百顺当”当铺在各地的分支铺店达100多个。相传我国第一台缝纫机、造火柴机等都是他从外国引进。光绪六年(1880),杨昉离京返回故里,雇用数十峰骆驼运机器,创办实业。带回家乡的物品有制火柴机、磨粉机、手摇发电机、照相机、单管支架大型望远镜、手把小型望远镜、自行车、东洋车、喇叭型留声机、八音盒子、自鸣钟、钢架弹簧床、活动安乐椅等。他在世时,杨家大院晚上照明已用的是煤气灯。由此可瞥其家业之先进发达。
杨家在外发展壮大的同时在家大兴土木。老大杨涵耗资14万两白银,建起了恒福堂。老二杨溪耗资13万两白银建起了崇礼堂。之后,其后代又继续扩建,相继建起了务实堂、司慎堂、承业堂、毓麟堂等,使之形成现存的气势宏大的建筑群。杨家建群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前后耗时百年之久,总建筑面积达300亩。
从现存的杨家建筑群中看:恒福堂是规模最大的一组,建筑面积达1.3万平方米。其特点是:过道悠长深邃,层次错落有致,结构紧凑明快;崇礼堂是建筑群中现保存最完好的一组,总体上呈三进二层院落。内部又可分后院、厨房院、帐房院、书房院、马厩院等五院,外有前后花园。特点是:墙高院深,气势雄伟,浑然一体。务实堂座南向北,依山而建,各院相对独立,整体结构疏散。其余三组建筑也各有千秋。其共同特点是:内部砖雕、石雕、木雕图案丰富,做工细腻,生动精美。
三个月来我们行程一千多公里,先后探访县境内十多个著名古村,在欣赏古民居建筑艺术的同时,也为古人雄厚的经济实力而惊叹。用同行朋友的话讲:有钱,就是有钱。然而探访杨家建筑后,大家的感叹是:有钱,这才是真正的有钱。不说杨家建筑的规模宏大,单就建筑用料上看,其材质之讲究是其它古村都无法可比的。同样是础石,其它的顶多也就是在其表面镌刻点精美的图案,而杨氏建筑的础石雕刻是镂空雕刻;同样是挑檐的石条,其它的都是砂石,且长度只在1.5米左右,而杨氏建筑的挑檐石条则是青石,厚且长度在2米左右,并有约50公分的雕花;同样是墙基用的青石,其它的石材都是粗加工,而杨氏墙基的石材都是加工得极其方正平滑;同样是踏道和门前台阶所用石条,其它的大都是砂石或少量尺寸不大的青石,而杨氏建筑一律用青石,门前所用石条长度许多竟长达一丈有余;同样是门匾,其它大多是砖匾或木匾,间或有个别石匾尺寸也很小,而崇礼堂大门的石匾高达80公分,长达1.8米左右。一般的用砖仅大门两腿面子上的砖要打磨,杨氏用砖墙面上的砖也要打磨。不但如此,杨氏建筑的墙壁转角处、窑洞两腿脚处全部镶嵌着1米多高,60多公分宽的青石板。这些石材单说加工就需耗费大量的工时,更何况当地没有,要从外地驮运。在当时的交通、运具情况下,其耗资是可想而知的。如果说杨氏建筑像一个大家闺秀的话,其它古建也就只能算小家碧玉了。不过无论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都很可人。
杨氏建筑所展示出的财富其实只是杨家财富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一小部分,因为杨家的主人主要活动场所在外地在京城。富贵后的杨家疏财仗义,博爱济贫。据史料记载杨氏第七世祖杨藩,官至五品(诰授奉政大夫),身居高官,视金如土。曾在路经赵城途中拾金三百余两,死等失主,悉数归还。此事在当时广泛流传,时人将那段路称作“还金路”。又在赴京途中,过河北井陉上奄村时,见山路异常崎岖,商旅难行,乃个人捐资,拓修道路,终为坦途。郡守赠匾“宏开觉路”予以褒扬,此路至今人们仍称为“杨公路”。九世杨履复官至五品 (兵部郎中),在京为官,也颇有政绩。相传杨家曾用自己的抽水机帮太原城清除水患,受朝廷褒奖,十一世祖杨昉,坚辞不受,转而为乡民请免税赋,十八乡村民为其合赠“惠及枌榆”之匾。杨昉精于医术,从北京返故乡时带大量西药,为乡人治病。杨家自制的“人参再造丸”,光绪年间价值高达一两银子一颗。但杨家常以此免费赠与灾民或穷困之人。
杨氏在文化方面也颇有建树。十世杨尚文是其代表人物。杨尚文(1807~1856)字仲华,号墨林,清代著名清藏书家。他博览群书,广交文苑名士,爱好收藏书籍字画,又热心刊印书籍。家以收藏图书、字画而知名,其中善本、珍贵秘本书甚多。藏书楼名“连筠簃”。将家中有价值的文人书稿请张穆主编辑刊《连筠簃丛书》15种111卷,辑明姚广孝等编的《永乐大典目录》60卷,是现存历史文献《永乐大典》惟一完整的目录。另有声韵、金石、地理方面的图书均有较高价值,其中有关数学、光学的几种自然科学图书,尤为少见。曾创办墨林书画笔墨庄。旧志称其为“名动京师”。晚年藏书散出后,为同乡藏书家耿文光收藏500余种,编著有《校刊读史记略》。杨尚文之子杨昉(1830~1894 ),字少初,号朗山,是西方科学技术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者。杨昉爱好照相,他曾在灵石开第一家照相馆,名为“别有天”。他是山西省最早的摄影师,中国摄影的先驱者,著有摄影专著《朗山杂记》。
不过张家庄毕竟是张氏的始居之地,发迹的杨氏大放异彩,祖居的张氏也星光灿烂。虽然他们的建筑不像杨氏气势恢宏,但也毕竟古色古香,渗透着张氏祖先的智慧与荣光。我们探访了靠山的一片古居,特别是“新军名将”张文昂的祖居,规制虽小,但建筑艺术也同样十分精湛。张文昂是山西革命的先驱。他早在1926年就参加革命,曾参与发起组织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参加组建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领导抗日游击斗争。先后任决死二纵队政委,山西新军副总指挥,晋西北行政公署高等法院院长,任晋绥军区联络部部长、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交通厅副厅长、华北人民政府交通部副部长。建国后任交通部办公厅主任、交通部党组副书记,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等职。在民族危亡之际张文昂挺身而出,为抗日救亡、民族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灵石人的骄傲,更是张氏家族的骄傲。
灵石张家庄杨氏家训
刘东升
灵石县张家庄镇的杨尚文家族,世代繁衍兴盛,在耕读,治家,为官方面,卓有影响,位居灵石“四大家八小家七十二家毛毛家”之列。杨氏一族能够长盛不衰,除杨尚文言传身教对于杨氏家族的儿孙成才以及家族后代的兴旺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之外,杨氏家训的制定也起到了极强的内在约束和推动作用。杨氏家训内容:
读书为本,耕田为根
女慕贤淑,男思尽忠
慷慨仁慈,济危扶困
立品修行,敬谨从事
自修自立,报本追远
勿遗祖德,勿坠家声
一经之遗,競競世守
积善余庆,天长地久
杨氏家训短短64字,语言简洁,易于理解,便于诵读,牢记于心,有利于家人遵守和实践。高度概括忠孝仁爱之大义,修身齐家之要旨于一炉,把读书务本作为第一要务,开宗名义。男女平等,对家族中女子恪守妇道,从善从良也做了要求,在封建时代提出了女子要有才更要有德的要求,十分难得。珍惜荣誉,立品立身,以正家声,从而培养更高层次,更高要求,更高目标的奋斗方向,为国为社会尽忠竭力。杨氏家训是这么说的,杨氏家人也是这么做的,他们用行动努力恪守祖训,做出了令人称道的行为,至今为人赞颂。
杨尚文,字墨林,号仲华,1807年(嘉庆十二年)生于山西灵石县张家庄村。父早亡,侍母甚孝。短短五十年人生中,他却能勤学不辍,博览群书,虚怀敬友,遍交一时贤士。如近代思想家、地理学家、书法家、藏书家张穆、书法家何绍基、陈颂南等人,均是其座上客,足见其志存高远。且尤精于书法、金石、图绘、成为当时之名士,所以在《辞海》《丛书集成初编》《山西人名大辞典》《晋中历史人物》《山西省藏书家传略》《中国丛书综录补正》《灵石县志》等书中均有专门条目论述,也足见其名不虚传。
杨尚文在道光年间刊印的大型丛书《连筠簃丛书》,计十二种一百一十二卷,集他一生收藏、书法、刊印之大成。内容广泛,涉及历史、地理、金石、声韵、数学等。且雕板精美,并由张穆校勘、作序,何绍基题签,民族工业创始人张之洞在他的《书目答问》一书中极力推荐。《连筠簃丛书》在道光年间一经刊印,即受到时人高度赞誉,学者争相收藏。一是因为刻该丛书,杨尚文先生请名匠刻版,编校认真,印刷精良。线装包角,天头地脚较大,四周单边,界行清晰,小字双行,黑鱼尾,纸张好,为细白棉纸,开本大×27cm);二是请名家诸如张穆、孙锡等作序,以及当时书法家诸如何绍基、许瀚等题签。更重要的是他所遣丛书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较高,更为后人称道。正如民国二十四年商务印书馆辑印的《丛书集成初编》一书提要中所述评:“连筠簃丛书,十二种,百十二卷,清道光杨尚文先生校刊。尚文嗜金石、善图绘,尝有刊书之志,时平定张穆(石州)课其弟子言(尚志)于其家,因为之董理,所刊凡十二种,如《元朝秘史》《西游记》,在历史地志中极有价值,《群书治要》为久佚之秘籍,《癸已存稿》亦时贤之名著,而《镜镜钤痴》乃百年前研究物理之书,作者因得风气之先,而为之流播者,亦可谓之先知先觉矣,每书冠以石州序言,署签者并为当日书家之何绍基,亦足见其审慎不苟矣”。此提要可谓基本准确、评价甚高,广为别书引证。对此丛书,张之洞《书目答问》一书曾予推荐,《辞海》《辞源》《中国丛书综录》及《补正》《山西人名大辞典》《晋中历史人物》《灵石县志》等书中均有记载。可见其影响之大,是集精、博、实用与罕见为一体的善本丛书。
他集一生心血刊印成的《连筠簃丛书》,现被国内各大图书馆及古今藏书家作为古籍善本珍藏,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是刊刻古籍丛书佼佼者,旧志称其为“名动京师”的文人,恰当不过,实为中肯。
杨尚文先生在北京东华门外“春晖园”居住(今北京大栅栏附近),寓所名“连筠簃”,有居小屋而研究、流布历史文化之意。这与他所刊丛书之名相符。他的书斋名为“澹静斋”,显然取意诸葛先生“澹泊明志、宁静致远”之意。时人评其曰:墨林素有富豪名,设典肆七十所,京师呼之为“当杨”,挥手万金无吝色。可见其经商有道,取利有方,又仗义疏财,由商传文乃一代之豪士也。
杨尚文还在家乡创办书画班,请名家制书画笔墨,至今传于世上,其曾孙杨德裕先生至今有珍藏。可惜杨尚文先生英年早逝,假使天增其寿,成就肯定绝非如此,实为中国文化史上一大遗憾。
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在家计中落时,仍笃志不渝,刻成大型丛书,为发明经史,裨益实用,弘扬祖国文化。而书付印之前竟不幸辞世,令人生叹!而其弟杨尚志护其灵柩返故里途中,海上遇暴风,棺柩翻入海中,尚志为救兄棺毅然跳入海中,不幸也随兄而去,年仅36岁!同胞兄弟,死生相依,海纳魂兮,天复何急?何绍基先生所撰墓志铭中称:兄爱其弟慎择名师,弟敬其兄跬步相随,涉江入海将以窥宇宙之奇,岂意望洋而俱逝。其辞文血泪书就,海天同悲。杨氏兄弟墓志铭文也堪称有清一代兄弟合葬志之唯一。
杨昉,杨尚文之子。不喜科举,只好科学,通英、法、德、日等八国外语,曾出访美、法、德等国考察。爱好照像,并有摄影专著《朗山杂记》,为中国摄影之先驱。山西大学文学研究所李豫教授在1995年香港第130期《良友》杂志上撰文介绍,可见其影响之深远。杨昉在家乡,曾因为民请免赋税,被十八乡村民合赠“惠及枌榆”之匾。杨家素有济贫博爱之心,自制药品,施舍穷困人为常事,杨家自制的“人生再造丸”,光绪年间价值高达一两银子一颗,足见其珍贵,据说受赠送人家至今仍有珍存的。这就为杨尚文先生的成长和成功在家庭背景环境上找出了答案。
杨氏父子之所以能在刊书方面作出较大贡献,除自身的天赋因素外,一脉家传的传统道德影响也是重要的原因。
杨尚文曾祖杨士藩官至五品(诰授奉政大夫),可谓身居高官,但无骄奢之态,一惯好善乐施,睦族恤邻,捐资办学培养人才,能视金如土。曾在路经赵城途中拾金三百余两后,原地等回失主,悉数归还,此事传开后,后人遂将此处唤作“还金处”。又在赴京途中,过河北井陉上奄村时,见山路异常崎岖,商旅难行,乃个人捐资,拓修道路,终为坦途。郡守赠匾“宏开觉路”褒之。至今此路人们仍称为“杨公路”。
时间流逝如梭,灵石张家庄杨氏家族以及杨尚文的文化影响一直传承至今。而今,我们站在二十一世纪门槛前,如何继承、发扬、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值得深思。
杨尚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穿越时空的目光,与他的名字一样,注定了他和文化不可分割,命中注定和文化有不解之缘,这是其一。杨氏一族深厚的家学,严谨的家风,严格的家训不仅是杨尚文取得一切成就的基石,也是整个杨氏家族繁衍生存发展壮大的试金石。
正人先正己,治国先治家。国泰民安乐,家和福自加。中华民族历来就十分重视家庭,家是国的细胞,家和万事兴。正己正人,渡人渡己,每一位炎黄子孙都携带着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基因,每一位炎黄子孙也都肩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怎样做一个人?做一个怎样的人?答案在细微的生活小事中,在强有力的家风家训的约束中,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
灵石张家庄车门院
蔺峰丽
车门院在清朝时是 “灵石八小家”杨家车夫住的院子,位于翠峰镇张家庄村。它是长条型的,大门朝南,南面和东面是一侧流水的瓦房,南面有4间,东面有6间,西面是杨家《都慎堂》高高的厚墙,北面是杨家的后花园,院中间和院东北角有近1亩的空地,那也是我儿时的乐园。
民国初,我的高祖父辈们买下了车门院。记得我小时候最热闹的时候,院子里住着四代人,近30几口人;至我懂事起,父亲就常给我讲,我祖父的哥哥随八路军南下打日本人,留在了战场;我祖父勇敢地与盘踞在村里的日本人做斗争,带头徒手打倒日本人;到了他这一辈,分到了田地,过上了好日子。
那时,我家住在东面的三间瓦房里,屋顶是粗粗的木头做的梁,一进门就是一个大炕,炕上放着一个方桌,那既是饭桌也是我写字的地方;大炕旁是一个黑立柜、一把木椅和一口水缸;窗户是木制的上面还有小巧的蝙蝠造型。母亲把三间瓦房收拾的干净利索,就是在这个院子里,这些瓦房里承载了我无数快乐的回忆。
最快乐的事当数过年了。一到过年,父亲就会在院中间垒堆大旺火,中间放粗粗的木头墩,外面是大小均匀、垒的整整齐齐的炭块,天近黑的时候,父亲就把旺火点着了。这时候,我和弟弟已经穿戴好母亲亲手缝制的新衣服、新鞋,和院子里的小伙伴们围着旺火高兴的跳呀、跑呀。还有更让人兴奋的是,父亲把仅有的一百响鞭炮拆解开,我们装在口袋里一个一个的放,往旺火里扔,听“彭”的声响,这样的喜悦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再把昨晚舍不得放剩下的鞭炮,放在砖缝里、地缝里,一群小孩看着点燃,捂住耳朵,听“ 嘣”的一响,然后高兴的跑开,再找个地方继续放。当然,到了初一早上,还有最重要的事是要给祖宗神位和长辈拜年。母亲会叫我们早早起床,大家相跟上去最年长的老爷爷家,先给祖宗神位磕头,然后依次给各位长辈磕头拜年,当然拜年一定少不了压岁钱,有个规矩是只要是上学,不管多大都有压岁钱,而且学上的越高,压岁钱越多;清晰地记得,我考上大学后每位长辈还给我十元的压岁钱,也是当时最多的。所以当时车门院的孩子比赛看谁学习好,我的祖父辈里就出了一个新中国成立后的大学生,之后又有好几个叔叔姑姑考上了中专、大学走出了车门院,我一直以他们为榜样。领了压岁钱,年还不算完,还有更有趣的“添仓节”。母亲和长辈们会用糕面做各种“石榴榴灯”,天黑后,点着灯芯,把它们放在窗前、屋前、大门口、粮仓上,院子里的孩子们会猫着腰、蹑手蹑脚,趁大人们不注意,悄悄“偷”走别人家的“石榴榴灯”,没一会儿,院里的小孩们手里就都托上一盏“石榴榴灯”了,聚到一起,站在院中高高的土堆上,点点灯光一闪一闪,大家用手轻轻拉长灯颈,高声唱到:“石榴榴长,我也长;石榴榴不长,我先长......”那时的高兴劲,现在想起来都无比开心。
过了年,院子里次第花开的果树便成了我们的乐园。院子的空地里种的各种各样的树,有梨树、桃树、枣树、柿树、香椿树、桑树,还有一架葡葡。最先发芽的当数父亲亲手种的香椿树了,早春时节,香椿树的顶端就长出了棕红色又肥又厚的嫩芽,芽上还带着茸茸的短毛。父亲会支上梯子,小心翼翼地掰下芯芽周边的香椿芽,放进篮子里,让我给院子里的长辈依次送去;当然,还要留一份,带回家,母亲会给我做成“香椿拌豆腐”、“香椿炒鸡蛋”、“香椿拌家汤”,现在想起来都感觉一股香椿的清香扑面而来。香椿还没吃完,感觉刮了一夜春风,第二天梨花、桃花就盛开了,白色的、粉色的花瓣,似蝴蝶的薄翼,微风一吹,翩翩起舞。接着桑葚也长出来了,我和小伙伴们就忙碌着养蚕,收集蚕茧,吃着黑甜黑甜的桑葚,吃到嘴巴染黑,对视而笑。但最有趣的还数夏天在葡萄架下乘凉,看着一串串绿绿的葡萄挂满头顶,到了七夕,我还会在葡萄架下静静地等牛郎织女相会,但总是听不到他们说话,母亲也从不制止我的幼稚,每次都是温和的笑一笑。尽管院子里栽下这么多的树,父亲还在树的间隙种下了葫芦,让爱好大自然的弟弟细细观察葫芦的生长规律,直到葫芦娃挂满树。到了秋天,红彤彤的枣、黄澄澄的梨、紫玛瑙似的葡萄都熟了,我们这帮孩子就会欢呼雀跃地采摘下来,送到各家各户,一直要吃到冬天。
杨家大院侧面
儿时的记忆里,除了吃不尽的水果外,还有瓦房里整齐的粮缸上的筐里放着的沙绵西红柿、带绒刺的黄瓜、脆甜的香瓜,还没等到吃完,父亲就又挑回一筐。等到了秋天,父亲母亲就会用平车推回一车一车的玉米、南瓜、白萝卜、红薯……院子的西北角还有个地窖,在我再三的请求下,父亲也会带我下去,如同探险一般,地窖是直下的,窖侧有脚踩的凹槽,下去后一弯腰就是一个小洞穴,里面整齐地摆放着白菜、土豆、胡萝卜,太有趣了。好吃得还不止这些,每每做下饺子、油糕之类的好吃的,母亲就会让我给院子里的长辈挨家送去一碗,让大家都尝尝。当然,长辈们做下好吃的也会给我家送来,这样一来一往,感觉好吃的经常有。等到了冬天,有一间不住人的瓦房温炕上,就滚满了口小肚大的陶罐,里面是母亲生的豆芽,天不亮母亲就会起床用清水冲洗豆芽,等到豆芽成熟时,白白胖胖的挤满陶罐,母亲会轻轻地掏出来,放到大水盆里滤过绿豆皮,先送给院里的长辈们食用,剩下的会卖掉,既补贴家用,又给大家打打牙祭。
不过,儿时也有过挨打的惨痛记忆。还记得我想吃合作社卖的“米蛋蛋”,就从母亲包钱的手绢里取了一毛钱,结果被母亲打到手肿,肿得像个小馒头,母亲严肃郑重地告我“下不为例”。事后,父亲把自己在附近矿上干临工发下的“班中餐”,就是一个油卷饼子,自己没舍得吃,带回家,把哭得不时哽咽的我拉过来,心疼得抚摸着我的手,从口袋里掏出饼子让我吃,这块饼子比“米蛋蛋”好吃多了,它也成了我一生的“记心饼”。其实,儿时更多的还是想不到的奖励,还记得上初中时,因为我的学习有进步,当时的家境也好多了,父亲就奖励了我一个淡黄色的皮文具盒、一个深紫色的皮书包,这在当时简直就是奢侈品,我喜爱至极,舍不得用,每次拿出来,摆弄半天,再收藏起来,一直到上大学,皮文具盒还是崭新崭新的。等上了高中,我想有一本英文字典,母亲二话没说,步行了十里路去县城新华书店,用自己省吃俭用攒下的五十元钱给我买了本《朗文英语辞典》,一直用到我上大学,现在放在了我的书桌上。
车门院的事说也说不完,件件事回忆起来都让我的心里甜甜的,充满了亲情与关爱。现在我们都已不在车门院住了,但车门院里热闹和谐的景象已印在了我的心里;车门院里爱国、敬老、尊亲、勤劳、求学上进的家风更刻在了我心里,是我要永远传承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