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信奇口述郑俊松执笔。
权威的《中国豫剧大词典》页第27页记载:“泰康第四街半,又名“十字路口剧”。
1912年由太康四街商民在原皂班戏的基础上筹办。主办人王佩鸣。有职演员70人左右。1920年改名为“醒民剧社”。该班箱底厚实,班容整齐,艺员素质髙。30年代先后有张同玉、侯进学、李家玉、阎立品、阎立三等大名角来此班演出。该班上演剧目繁多,一日三场不重戏,能连演月余,成为当地显赫一时的戏班。代表剧目有《三孝堂》、《火烧子都》等。1938年日军侵华,戏班迫于生计而解体。1939年,本县县长郭成章重建“醒民社”,不久该班出走他乡。1942年回太康,适逢灾年,终于于1943年解体。”清代光绪初年,太康县有个戏班子,因由县衙三班衙役中的“皂班”出面当“管主”,人们便称它为“皂班戏”。1912年,清帝宣统退位,中华民国成立,县衙改设为县公署,“皂班”被解散,“皂班戏”也成了没娘的孩子——没人管了。后来,该戏班由商会接管资助,添置服装道具。因商会是由县城内东西南北4条大街的商绅组成,“皂班戏”就改名为“四街戏”。
我于1920年5月出生在太康县万堂村。童年时期入衣冠营河南梆子科班学艺,1933年结业后到太康县醒民剧社(其前身为“四街戏”)演出,在那里从艺十多年。现在回想起那段时光,对四街戏和醒民剧社的发展、壮大、演出盛况和众多名优的轶闻趣事仍记忆清晰,历历在目,永世难忘。我想把这段美好的记忆说出来,与现在的年轻人共飨。
1928年12月太康县戏曲改革委员会成立,1930年对四街戏予以扶植改良,更名为“醒民剧社”(取唤醒民众之意)。但在初开始的几年,群众仍称她为“四街戏”,“醒民剧社”并没有叫开。该剧社行当齐全,名优济济,于20世纪30年代前后最为兴盛,演员多达70余人,又各具特色,享誉豫东各县。醒民剧社剧目极丰,常按演员专长开演剧目,在太康县城何家院(在顾街顾家楼北侧)卖戏时,日夜3场,能连续演出30多天不重戏,盛极一时。醒民剧社著名艺人有须生张同玉(绰号张大牙)、侯进学、王大路;旦角李家玉(男演员,又名李一少)、阎彩云(豫剧表演艺术家阎立品之父)、赵平(绰号火车头)、张玉振(绰号洋烟画)、贾号、齐喜成;武生刘鸿昌、赵福君;小生刘金生、都保学;铜锤花脸陈大孩;架子花脸程世学、许树标;文丑侯心德;武丑王占标;小丑高振华等。1936年至1938年,豫剧“阎派”创始人阎立品(当时叫阎桂荣),时年十六七岁,她的大弟弟阎立三(生角),也随其父在该社搭班演出,初出茅庐已崭露头角。上述众多名优、新秀,对于醒民剧社情有独钟,感情深厚,他们共同经历了辛亥革命、蒋冯阎中原大战、日寇侵占太康等重大事变,仍风雨同舟,甘苦与共,直到1943年(民国32年)春天太康境内发生严重灾荒,又疾病流行,无人问及温饱,醒民剧社才被迫解散,四出谋生。
醒民剧社的保留剧目很多,按行当可分为花旦戏:《对绣鞋》、《拴娃娃》、《收姬昌》;帅旦戏:《刀劈杨藩》、《破洪州》、《三上马》、《老征东》、《对花枪》;青衣和闺门旦戏:《王宝钏》、《机房训子》、《三上轿》、《湘江会》、《游龟山》、《大祭桩》;武生戏:《拿谢虎》、《大狼山》、《八蜡庙》、《双凤山》、《火烧子都》、《翠屏山》、《八魔岭》、《刺秦王》、《长板坡》、《伍子胥》;花脸戏:《锁五龙》、《殷蛟下山》、《芦花荡》、《古城会》、《闹江州》、《白玉杯》、《红梅阁》;黑头戏:《铡美案》、《下陈州》、《司马茅告状》;须生戏:《火烧战船》、《过五关》、《收吴汉》、《五堂会审》、《辕门斩子》、《反阳河》、《收岑朋》、《收卢俊义》、《说关》;丑角戏:《后楚国》、《观灯》、《剜蔓菁》、《拉刘甲》、《打棒槌》、《顶灯》;武丑戏:《盗杯》、《时迁扒墓》等等。
醒民剧社的众多名优在长期的艺术生涯中留下许多轶闻趣事,现撷取几例,与大家共飨。怒砍酒保
刘鸿昌(1897—1935),周口市人,系“四街戏”著名武生演员。他功底扎实,技艺精湛,尤长于演勇猛骠悍的人物,拿手戏有《大狼山》、《拿谢虎》、《八蜡庙》等,声威夺人,豪迈大气。他不仅台风严谨端正,又颇具创新思想,演戏能进入角色。曾积极试演时装戏,在《总理北上》一剧中饰孙中山,演出惟妙惟肖,深受观众赞赏。1931年在县城何家院演出《拿谢虎》,他饰谢虎,怒气冲冲上场后连叫两声“酒——保!”,没人答应。原来那饰酒保的丑角演员高振华稍稍误了场,刹那工夫,酒保上场后即向谢虎施礼,谢虎怒气未消,拔出剑来就照酒保的头上砍去,将酒保的帽子砍掉,并伤了头皮。下场后高振华责问刘鸿昌,刘鸿昌解释道:“‘谢虎’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恶徒,连叫几声你不答应,他正在气头上还能不砍你?戏是假的,但剧情如此,咱要假戏真做,观众才会满意。”高振华听了心悦诚服。
刘鸿昌在太康县声望甚高。1935年他英年早逝,当时的太康县长张廷柱曾亲自为其操办丧事。
抽签定角
张同玉(1902—1947),又名“张大牙”,太康县北黄岗村人。早年在方城科班学艺,出科后入“四街戏”班唱须生。他唱做俱佳,戏路宽广,运筹得方,后成为该戏班“报单的”(业务主管)。四街戏班中不少后起之秀均赖其提携推荐而名扬一时。其代表剧目有:《火烧战船》、《过五关》、《麒麟烛》等。
张同玉不但戏唱得好,而且办事干练稳健,深受艺人拥戴。一次,剧社挂牌演出《罗焕跪楼》,这出戏需要几个旦角,有小旦、老旦、丫环旦等,而班子里当时名旦荟萃,且又都很谦虚,互相推让,甘当配角,愿把主角让给别人。正让得不可开交之时,有人喊:“报单的来了,听报单的!”张同玉进房后,大家请他分配角色。张同玉命人裁写纸条,把戏中的角色分别写在纸条上,揉成纸团,让演员抽签定角,大家都没意见。抽签结果是罗振乾饰姜桂芝,张玉振饰焦金娥,贾号饰徐桂莲。还有一位名旦角阎彩云(阎立品的父亲)没有定住角色,这时阎彩云说:“今天我演小生,饰罗焕。”结果这场戏演得特别出色,观众和演员都很满意。后来,在太康戏剧界流传看一句歇后语:“张大牙派角——抽签。”
正当张同玉的演艺如日中天极盛之时,国共两党内战爆发,1947年,他被国民党飞机投下的炸弹炸死,时年仅46岁。
李家玉的“绝活”
李家玉(1896—1948),安徽省亳县人,出身于书香门第,有“李一少”之称。他虽出身于富豪之家,却放着阔少爷的身份不做,变卖家产,痴心演戏,至死不悔。少年时即因爱唱戏被父亲打掉了一颗门牙,故又有“豁牙”的浑名。早年即来太康县“四街戏”班从艺,历经20余年,在豫东与“易二少”(易象山)、“王四少”(王仲华)齐名,为旦角著名演员,以唱功戏为主。其唱腔委婉圆润,吐字轻巧清晰,善于临场应变,即兴编词,出口成章,一口气能唱上百句,口若悬河,为城乡广大观众所喜闻乐道。他的拿手好戏有《对绣鞋》、《拴娃娃》等。
李家玉临场即兴编撰的戏词语言流畅,押韵合辙,通俗易懂,群众爱听。有一次他饰演《拴娃娃》中的于二姐。这出戏说的是少妇于二姐久婚不孕、一次赶庙会到奶奶堂烧香求子的故事。此戏除了开始和结尾有固定的戏词外,戏中间主要唱段,全凭演员对逛庙会时的所见所闻即兴编唱,不仅要求演员要有较好的唱腔,而且要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即过硬的遣词造句的才智,描景状物的能力。当李家玉演出时,看见戏台下卖油果子(油条)的,就即兴演唱起来:
卖油果子大嫂真能干,
长得漂亮身体健。
棉籽油,细白面,
油果子炸得黄灿灿,
鲜柳条穿着一串串,
保险秤头不缺欠,
都捎包回家敬老年。
当他看见戏台子两边太平车上坐着的花技招展的姑娘们,就用手指看唱道:
您看看那个女娇莲,
脸又白,脚又小,
大头发辫子红绳缠。
生就一双杏子眼,
樱桃小口一点点。
身穿石榴大红袄,
扭动腰肢像貂婵。
看看、看看、都看看,
年青小伙儿看傻了眼。
只唱得姑娘们纷纷羞红了脸,低下了头。
当演到于二姐来到府门跟前,他即兴唱道:
进府门,用目望,迎门有座映壁墙,
映壁墙上画梧桐,梧桐树上落凤凰。
有绿凤凰、蓝凤凰,紫花凤凰、花凤凰,
纷红凤凰、红凤凰,杏黄凤凰、黄凤凰,
从这枝儿飞到那个枝儿上啊……
当唱到于二姐想请“送子奶奶”往闺房里送孩子的时候,又即兴唱道:
老奶奶,你仔细听,你细观望;
我在一旁把花绣,奴丈夫灯下念文章。
念的是:人之初,性本善,赵钱孙李,
性相近,习相远,周吴郑王……
结果,他把尽人皆知的两部儿童启蒙书籍《三字经》和《百家姓》混在一起唱诵了几大段,搏得观众击掌称赞,哄场大笑,都佩服李家玉的灵巧机敏和惊人的记忆力。
除了上述3个名优之外,还有几个优秀演员值得作以介绍:
1
陈大孩(1915—1946),河南省郸城县人,幼时随其父兄来太康沿街唱门行乞,被“四街戏”班收为艺徒,专演铜锤花脸(黑头),因嗓音洪亮浑厚,吐字顿挫分明,表演生动逼真,一举成名,誉满四邑。其代表剧目有《铡美案》、《下陈州》等,由于中年体弱多病,过早弃世。
2
阎彩云(1894—1982),河南省封丘县人,攻武花旦,戏路宽,能装男扮女,唱小生也很拿手。代表剧目有《湘江会》、《骂酒席》、《天门阵》等。1938年前后,其女阎立品也跟班从艺,直到太康沦陷,父女才离开太康外出谋生。
3
赵福君(1905—?),河南省封丘县人,“四街戏”班著名武生,其嗓音嘹亮,表演洒脱,身段英武,长于演《长板坡》、《火烧子都》等戏。也曾主演过时装戏《日寇炮打旅顺口》,获得成功。
4
侯心德(1900—1983),乳名侯乱儿,河南省太康县常营镇牛城岗人。青年时学艺于窦陵科班,随后在四街戏搭班演出,为著名丑角演员。他嗓音宽厚洪亮,声震5华里,念白清晰,一口气能道白上百句,脸不变色气不喘。他拿手的戏有《后楚国》、《瞎子观灯》、《侯七推磨》、《小秃劝妻》等。他饰演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惟妙惟肖,都富有个性特色,给观众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侯心德曾在开封、商丘等县市演出,在豫东闻名遐迩。河南省著名豫剧丑角高兴旺曾拜他为师。解放后,侯心德曾任太康县豫剧团副团长。
关于“新四街戏班”
1943年5月,太康县城正是日伪统治时期,醒民剧社因灾荒外出谋生,县城无戏班。城内四街商人捐资又组建了一个戏班子,由日伪警备队联队长马德成出面邀集艺人,并向商绅募钱购置戏装道具,仍以“四街戏”命名。不久,原醒民剧社部分人员返回县城,遂合台演出。两年后,日寇投降,随着马德成的垮台,这个戏班子也解散了。群众为区别于原来的四街戏班,就称这个戏班子为“新四街戏班”。
备注:
口述者万新高,太康县人,1920年5月生。童年时入衣冠营河南梆子科班学艺,结业后于1933年到醒民剧社演出。以后曾在太康、商水、淮阳等县多家剧团从事演出活动,应工须生。曾担任剧团团长近20年,演出的剧目有《秋江》、《白蛇传》、《桃花庵》、《反徐州》、《对绣鞋》、《八蜡庙》等。1987年从太康县木材公司退休,现住太康县万堂村。
本期监制/小崔 编辑、排版/小乐(微信:tk0394)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太康网)”“太康乐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