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系[头条理娱君]特约作者,看娱乐热点深度解读,认准理娱君!
说起2019年的年度爆剧,那当仁不让的绝对是它——刚刚完结的《庆余年》。开局就在豆瓣拿下7.9的高分,如今评分已经稳定在8.0。播放期间无数的词条和热搜,更是证明它的口碑与播放量双丰收。
近几年流行ip的孵化改编,《庆余年》就是改编自网络作家猫腻的同名作品。《庆余年》是猫腻的成名之作,或许很多和人没听过这个名字。但对他的作品,肯定有所耳闻。他所著的《择天记》、《将夜》都是男频的大ip,路人盘极高。
编剧则是由代表作为《木府风云》、《舞乐传奇》、还有《大宋少年志》的王倦担纲。《庆余年》无声无息的上映了,但它的爆火,是突然而且遍地开花的。
作为改编的作品,大众的议论点很多都集中在对原著的改编程度上。那么王倦的改编,到底是造就了一个更好的故事,让它绽放更耀眼的光彩,还是使原著的魅力流失呢?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先来讲讲一下原著小说的大致剧情:现代重症肌无力患者范慎,穿越成了庆国的一个婴儿范闲,因为前生缠绵病榻,重活一世的他,人生的第一要务就是活着。
书中的范闲,长得比女人还漂亮;两世为人;处事圆滑;城府深沉。在错综复杂的朝堂上,能游刃有余全身而退,一步步的接手监察院,内库,成长为一个权臣。
猫腻与很多男频写手不同,他不单纯的写爽文,而是写出一场群像。虽然《庆余年》里确实有爽文常见的点,开挂、后宫和意淫等。
但是它绝对担得起标签上的那一句“权谋”,书中的范闲人生的大部分也都是在争斗,他手腕老练狠辣,是一个好“棋手”,善于布局,能斗倒二皇子,消减长公主的势力,太子也不敢招惹他。
书中的描写相当精彩,很能让体会到走钢丝的刺激,那种谋划布局,然后层层推进的快感被写得酣畅淋漓。
范闲的成功也绝不是浅显的依靠金手指,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他绝对是个狼人,一岁习武,六岁跟随五竹训练,期间也跟着费介用毒经历过经脉尽断,真气尽失,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放弃对武道的追求。
这是一个心志坚定,城府深沉,狡猾狠辣的男主角。
但以上毕竟只是原著小说,让我们看看,经历了王倦改编的《庆余年》究竟如何?
从开篇的第一集,我们就能看到王倦暗费的苦心。广电禁止了穿越元素,但《庆余年》的主线剧情和灵魂又离不开这一点。所以王倦很巧妙的利用了他的奇思:换了一种“戏中戏”的方式,用一个大学生的小说当做载体,来呈现《庆余年》。
从这点来说王倦做得无可指摘,在带着镣铐跳舞的今天,用隐晦而迂回的方式,去尽量还原故事。
但仅此,并不能就说王倦改编得好,对《庆余年》,王倦打算耗时五年,多拍几季,完整的讲下这个故事。他是第一个这么做的编剧,男频小说的架构通常很大,如果贸然去拉进度条,通常会损失很多细节剧情,容易造成剧情不合理,逻辑不能自洽。
很多改编就犯了这个通病,形成高走低开的尴尬局面。
本以为王倦不至于如此心急,但是他开篇就用了一集,原著中着墨不少的范闲幼年时期进度拉到成人,跳出澹州,想开启下一个地图。就造成了逻辑不能自洽,范闲有三处出身的费介作为老师,但他不但不知陈萍萍是何许人也,居然还敢对其大呼小叫。
另一个逻辑有bug的地方,是在范闲提出想造玻璃和肥皂的时候。范建却说这些东西叶轻眉早就制造了出来,但是澹州没有。
范老夫人作为侍郎生母,抱大了庆帝与靖王,连陈萍萍这种狠角色都认为她身边是安全的,这样一位老夫人,居然用不上一般权贵能用的肥皂玻璃吗?
不过这也能理解王倦的意思,同样也是隐晦的暗示叶轻眉是穿越的,所以她发明了只是作为现代人才知道东西。
在剧情人设上,王倦也改动了不少。小说改编电视剧,只要剧情合理,自然是不必拘泥于原著的。
前面提到过,原著的范闲不是广泛意义上我们认为的好人,如果按着原本的照搬,那样的主角,绝对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所以王倦将他的黑暗面进行删减,就有了这个“希望实现人人平等”的热血少年剧版范闲。
还有其他的一众配角,比如范思辙,被郭麒麟演成搞笑担当的这个算盘精,在原著中远远没有那么讨喜。扯着范闲的威风做大旗,为了钱不折手段,甚至一度让范闲在朝堂陷入被动。
还有滕梓荆,他在小说中原本叫做“滕子京”,是一个不起眼的奴仆,因为怀着良禽择木而栖的原则跟着范闲。在剧中,滕梓荆的形象被拔高了太多,他被范闲出手相救后,自愿跟着他,怀抱的是知恩图报和重情重义之心,他像个有恩必报的侠客,和范闲成为了好兄弟。
甚至连一个程巨树,王倦都进行了重写,在原著中,他是个脸谱化的工具人。程巨树无恶不作,面相恐怖,他被关押到京都时,滕梓荆的儿子玩耍时遇到他,非但不惧怕他,还给他果子吃,把他当朋友。
当范闲准备当街诛杀程巨树时,滕梓荆的儿子毫无畏惧地跑到程巨树旁边,范闲以为程巨树会挟持孩子,以此为要挟。但程巨树没有伤害孩子,甚至擦干净手,抚摸孩子。一切只是因为孩子不畏惧他,还给他吃果子。
在王倦手下,我们能看到,人不是非黑即白,哪怕只是一个恶贯满盈的小角色,他的人性同样复杂,有生而为人该有的善意和悲悯,而不是毫无道理的“恶”。王倦让这些角色都更立体饱满,像一个“人”。
但另一个方面,范闲失去了他的黑暗面,成为提倡人人平等伟光正少年,原著中的范闲,他通过整部小说成长,他原本只是一个俗人,是我们普罗大众的缩影,有很多缺点,贪图好色,爱慕虚荣,贪生怕死。
后来升华觉醒,决定对抗庆帝,这才完成了人物的成长。但在剧中,在滕梓荆死后,面对其他人“只不过是一个护卫,死了便死了”的说法。他心生不满与愤恨,几乎一瞬间就完成了成长,坚定了人人平等的理想,要像叶轻眉一样,建立一个和谐社会。
这原本也无可指责,但王倦把他的行为与想法塑造得太割裂,让理想成了一句口号。
都不提范闲为了人人平等,在这个皇权至上的社会不跪皇上太子,丝毫不担忧自己小命的这个bug做法。在23集中林相想试探范闲身旁是否有高人,派匪徒绑了范闲。
结果匪徒绑错了人,误把太子当成范闲给绑到林相府邸,二皇子担心范闲为太子所收买,赶到林相府,以守护太子的名字,将这一帮匪徒杀光。范闲从尸体中走出,发现来的是二皇子,便笑着攀谈起来,之后还饶有兴致地问二皇子的护卫,这剑是哪里买的。
这时候却不见了范闲的愤懑,他痛恨大人物们视人命为草芥,想推翻这种想法,为所有权贵之下的人争一争。这些奉林相命行事,却被二皇子杀死的人,明明也是他想庇护草芥之流,他们只是奉命试探,不是谋财害命。却因为与他无甚关系,就不痛不痒的无视过去了。
能理解王倦想象塑造正能量主角的目的,也能理解他在剧情增添的各种笑点,就诚如他讲的:“《庆余年》的内核是一个悲剧,所以想要它在前期甜一点。”但凡事最忌过犹不及,人物过于理想化,剧情和细节没有构造好,立意就容易漂浮找不到立足点,使动机和行动显得矛盾又割裂。
连剧版身上贴的标签“权谋”,王倦都没有做好,提到权谋,我们第一反应就是明争暗斗,风云诡谲,生死相博,行差踏错便全盘皆输。
可在剧中,本就“父可敌国”范闲更是开挂无敌,他丝毫不珍惜他重活一次的小命,行事无忌,十分张狂,面对皇帝太子不下跪,从郭宝坤到林相太子,挨个得罪。藐视皇权,僭越规则,叶轻眉的前例就摆在面前,他却丝毫不知收敛。
一个国家的规则法度,好像都屈服在他的主角光环下。
爽吗?这样确实是爽,但是权谋体现在哪里?在京都府审案的案子中,这原本是小说的名场面,是各方势力暗中角力,各方势力都安排人替自己出面。
但剧中太子和二皇子居然亲自上阵?名下养的谋士和门客呢?皇子可以随意干政不用先报备皇帝?真是过于儿戏。太子甚至还擅闯监察院,监察院是皇帝监察天下的利器,在庆国有超然的地位,无人不惧,居然能这么随意出入。
好好的权谋,硬是被演成荒诞喜剧。
喜剧化确实吸引观众,现在的《庆余年》的确累积了部分粉丝,也只出完第一季,希望在下一季,《庆余年》能真正厚重起来,成为名副其实的“权谋剧。”毕竟王倦有用五年磨一剑的野心,希望他能做出属于我国的过硬的系列剧。
本文是作者作为“头条理娱君”特约作者而写,来今日头条,看更多娱乐深度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