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
(五星)魏武之世 远攻秘策;(四星)献刀七星 奔袭
曹操出身宦官世家,其父曹嵩为宦官曹腾的养子,曹操的身世也因此一直被汉末的许多名士所鄙夷。青年曹操初入仕途时,充满激情,以中兴汉室为己任,但随着朝政日非,天下大乱,连年征战让曹操逐渐成长为一个冷酷的枭雄,他挟天子以令诸侯,陆续剿灭袁术、吕布、袁绍、刘表、马超、韩遂、张鲁等割据势力,征服了入侵的南匈奴、乌桓、鲜卑等外族势力,统一了北方,是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晚年肆意欺凌汉献帝,逼迫汉献帝赐九锡,封魏王,不可一世。在关羽死后不久,曹操也因病去世。曹丕继位后,追尊其为武皇帝,史称魏武帝。
献刀七星
《三国演义》中董卓入洛阳,倒行逆施,天怒人怨。曹操欲刺杀董卓,为民除害。《孙子兵法》有云:未料胜先料败,曹操经过一番思考后,决定以献刀为名刺杀董卓,一旦失败就说是来献刀,而既然要献刀,必须是宝刀,否则董卓必定怀疑。于是向司徒王允借七星宝刀。后来果然刺杀失败,而七星宝刀真的救了曹操一命,离开董卓府邸后,曹操连夜逃离洛阳。
事实上此事与曹操无关,而是一个叫伍孚的官员看不惯董卓的恶行,想替天行道,只可惜跟荆轲一样,技能水平不过关,刺杀失败。
奔袭+远攻秘策(可拆解技能)
官渡之战,袁曹两军对峙,曹操苦无良策,且军中粮草将尽,危急存亡之时,袁绍谋士许攸前来投靠,将袁绍屯粮之所在乌巢的情报告知于曹操,乌巢远在袁绍大营后方四十里处,曹操当即点齐五千兵马,亲自带兵连夜奔袭乌巢,由于是绕后远攻,沿途还要躲避袁绍的守军,所以全军“人衔枚,马勒口”,一路小心谨慎,顺利到达乌巢后,全军死战,大破淳于琼,然后一把大火烧尽袁绍屯粮,袁绍大败,遁回河北。
魏武之世
曹操死后,其子曹丕篡汉称帝,改国号为“魏”,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后世称之为“魏武帝”。
夏侯惇
(五星)盲侯奋勇;(四星)拔箭啖睛
夏侯惇是夏侯渊的族兄,与曹操是本家(据说曹操本姓夏侯)。曹操讨伐黄巾军时就跟随曹操。对曹操忠心耿耿,曹操对其也是格外礼遇,是曹操阵营地位最高的军事统帅。曾劝曹操灭掉蜀、吴后再称帝,被曹操采纳。
《三国志》中记载夏侯惇在濮阳之战中,被吕布军的流矢射伤左目,常被人称为“盲夏侯”;夏侯惇去世后,曹丕赐谥号“忠候”。
《三国演义》记载吕布攻打刘备的小沛,曹操派夏侯惇前往援助,与吕布手下高顺对战,高顺不敌败逃,夏侯惇在后猛追,被高顺阵中曹性突施冷箭,射中左目,夏侯惇大叫一声,用手拔箭,结果把眼珠子一起拔出,于是大呼:“父精母血,不可弃也!”言罢将眼珠放进嘴里吃掉,然后挺枪纵马,直取曹性,曹性已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猝不及防之下,被一枪刺穿面门,死于马下。
夏侯渊
(五星)虎步关右 ;(五星)定军绝战;(四星)疾行速战; (四星)强弓连射
夏侯渊是夏侯惇的族弟,与曹操同宗(据说曹操本姓夏侯),曹操早年在老家犯事,是夏侯渊代其承担罪责,后来在曹操的营救下,夏侯渊才得以免祸。
曹操陈留起兵后,夏侯渊开始追随左右。其作战能力出众,擅长千里奔袭,出其不意,为曹操征战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汉中之战时,被黄忠斩于定军山一役。
虎步关右
曹操与马超潼关之战后,就任命夏侯渊镇守关中,这之后的数年中,夏侯渊不断清缴关中、凉州等地的割据势力,斩梁兴、逐马超、破韩遂、灭宋建,横扫羌族、氐族、屠各等外族势力。
这其中,为祸陇右三十余年的陇西人宋健被夏侯渊剿灭后,曹操大为赞赏:
宋建造为乱逆三十馀年,渊一举灭之,虎步关右,所向无前。
定军绝战
汉中之战时,阳平关久攻不下,刘备无法进入汉中。于是刘备冒险南渡汉水,翻越米仓山,欲强占定军山,然后夹攻阳平关。所以定军山一战直接决定了汉中之归属。
夏侯渊得知刘备此举后立即领兵前来争山,两军对峙,刘备用法正之计,命黄忠阵斩夏侯渊,定军山被蜀军所得。定军山一战成为夏侯渊的绝命一战。
疾行速战
夏侯渊擅长千里奔袭,军中有云:“典军校尉夏侯渊,三日五百,六日一千”。
夏侯渊西征时,兵力不如凉州各大割据势力,但是他敢于孤军深入,长途奔袭,巧妙利用时间差,在局部战场形成优势,而敌军往往还没做好准备,就被迫要进行战斗,就这样各大势力逐一被击破,最终平定了西北。
强弓连射
《三国演义》中铜雀台建成,曹操设宴庆贺,并举行射箭比赛,夏侯渊箭术高超,技压众将,若非徐晃讨巧,夏侯渊必然是射术第一。
曹仁
(五星)平壑拒吴;(四星)八门金锁
曹仁是曹操的族弟,群雄并起之时,曹仁私自纠结上千青壮在淮泗一带建立势力,曹操入主兖州后,曹仁率众投奔,之后随同曹操征战天下。
赤壁之战后,镇守江陵,抵御周瑜的进攻,最终弃城而走;潼关之战败马超于渭南;河北平叛破苏伯、田银于河间;镇守荆州时灭侯音于宛城;襄樊之战,誓死镇守樊城,挡住关羽的围攻。
曹丕继位后,拜曹仁为车骑将军、都督荆扬益州诸军事、荆州刺史,晋封陈侯。后在濡须口一战中被朱桓击败,郁郁而终。
八门金锁
这个典故出自《三国演义》(正史无记载),刘备屯驻新野后,曹操派遣曹仁南下攻打,欲借此打开荆州门户。曹仁首战不利,其先锋官被张飞与赵云斩杀。为了挽回局面,曹操亲自上阵,在新野城外摆下“八门金锁阵”(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个门),并向刘备发起挑衅。徐庶经过观察,认出此阵,并发现了此阵的缺陷,于是派遣赵云率五百人从生门进入,从景门杀出,一通厮杀之下,曹军大乱,损兵折将,曹仁无奈退去。
平壑拒吴
这个技能名称不是很好理解,我们姑且一猜。
平壑:填平沟壑,我们引申为帮助曹操解决后方叛乱。因为曹仁一生确实为曹操平定了多次叛乱:
(1)官渡之战时,汝南刘辟叛乱,联合刘备祸乱许都以南,曹仁奉命击败刘备,打退刘辟,收复各个叛县,稳定了曹魏后方;
(2)潼关之战后,冀州苏伯、田银造反,曹仁受命领七军平叛,大破贼众;
(3)重返荆州后,宛城守将侯音鼓动百姓造反,欲联合关羽里应外合攻占南阳,
曹仁受命率军围攻宛城,城破屠城,侯音被斩首,叛乱乃定。
拒吴:赤壁之战后,曹操留下曹仁镇守荆州重镇江陵,周瑜率领东吴军队欲夺取江陵,双方鏖战一年,互有胜败,最终曹仁因损失惨重,不得不弃城而走,江陵被周瑜攻陷。曹丕继位后,曹仁被任命为荆州刺史,继续为曹魏抵御东吴。
曹纯
(五星)虎豹督军
曹仁的亲弟弟,曹操陈留起兵后,曹纯前往投奔,自此之后,一生跟随。
为提高军队战斗力,曹操建立了一支精锐骑兵,名曰“虎豹骑”,由曹纯统帅这支骁勇善战的精英部队。
虎豹骑战绩卓著:南皮之战,阵斩袁谭;北征乌桓,俘虏乌桓单于蹋顿;南征荆州,长途奔袭追击刘备于长坂坡,俘虏其二女及辎重;潼关之战,击败马超。
曹纯病逝后,有官员问曹操让何人替代曹纯统帅虎豹骑,曹操叹曰:“纯之比,何可复得!吾独不中督邪?”于是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由他自己统帅虎豹骑。
张辽
(五星)其疾如风;(四星)神速奔袭&冲锋
张辽是曹魏的五子良将之一。早先跟随丁原,后被丁原派去跟随何进,何进死后被董卓收编,董卓死后跟随吕布,吕布徐州战败归降了曹操。之后跟随曹操南征北战,立下无数功勋。后期常年为曹魏镇守合肥防线,多次击退东吴的进攻。
其疾如风
曹操北征乌桓,白狼山一战,在所有人都认为应该等后援到达再进攻时,张辽力排众议,主张速攻,曹操采纳,并将指挥权交予张辽,此战在张辽的指挥下,乌桓大败,乌桓单于蹋顿也被张辽斩于阵前;
冲锋
第二次合肥之战中,张辽兵少,孙权势大,为振奋军心,挫敌锐气,张辽亲率800死士,披甲持戟,冲锋在前,杀死数十人,斩东吴二员大将,直冲孙权中军,孙权吓得只得跑到山顶,以长戟自守,此战张辽两度撕破吴军包围圈,所向披靡,势不可挡,吴军士气大衰。围城十数日后,无奈退兵。
神速奔袭
当孙权退至逍遥津一带时,张辽领兵追至,突然杀出,吴军大乱,幸得凌统、甘宁、吕蒙、蒋钦等人拼死掩护,孙权才得以脱生,此战张辽威震逍遥津,其名可止东吴小儿夜啼。
张郃
(五星魏)以逸待劳;(五星群)兵行巧变;(四星群)悍将
张郃是曹魏的五子良将之一。黄巾之乱时参军,跟随韩馥。袁绍入主冀州后,张郃归附,在与公孙瓒的战争中,屡立战功,后在官渡之战中因攻打曹营失败,被郭图等人诬陷,无奈投降曹操。自此之后,跟随曹操征战四方,在攻略河北,平定淮南,凉州平叛,夺取汉中等战中立下无数功勋。
曹操死后,跟随曹丕参加江陵之战,后又随曹真抵御孔明北伐,街亭一战大败马谡。在孔明第四次北伐失败撤军后,被司马懿强迫追击蜀军结果在木门谷被流矢击中身亡。
兵行巧变
张郃用兵机变无双,从不拘泥于兵法,往往根据不同的地形特点,制定切合实际的战略战术,每战必料敌先机,以诸葛亮为首的蜀国军界对张郃非常忌惮。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价“张郃以巧变为称”。
以逸待劳;悍将
汉中之战法正以“以逸待劳”之计帮助黄忠斩杀夏侯渊,结果策划采用移花接木之术,将张郃技能设定为以逸待劳。
至于悍将,三国的悍将多了去了,张郃只是其中之一。
徐晃
(五星)统军畏慎;(四星)斧钺之利
徐晃是曹魏名将,五子良将之一。初为杨奉部下,后劝杨奉投靠曹操,杨奉不从被曹操击败,徐晃转投曹操。之后随同曹操转战南北,先后参与了徐州之战、官渡之战、冀州征伐战、白狼山之战、南郡之战、关中之伐、夏侯渊平凉州之战、汉中之战,襄樊之战等曹魏几乎所有的重大战役,立功无数。后因病去世。
统军畏慎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价徐晃:“性俭约畏慎,将军常远斥候,先为不可胜,然后战,追奔争利,士不暇食”意思是说,徐晃一生俭朴,遇事谨慎。每逢战事,必然要让斥候充分了解敌情及地形天气等状况,以此对战争进行全面分析,考虑到所有可能影响胜利的因素,消除隐患后,再尽全力去争取胜利,他的士卒常常因此忙的没时间吃饭。因其治军严整还被曹操称赞“有周亚夫之风”。
斧钺之利
在《三国演义》中徐晃出场就用的是一把大斧。徐晃相当于曹魏的一柄利斧,用之披荆斩棘,所向披靡。
于禁
(四星)土垒督战
于禁是曹魏名将,五子良将之一。原为济北相鲍信部将,曹操讨伐青州黄巾军时鲍信因救曹操而战死,于禁被王朗推荐给曹操。此后追随曹操,一生征战。于禁性格坚毅稳重,善于治军,为了维护军纪不惜斩杀自己的故友,曹操称赞他胜过古代名将。
襄樊之战,于禁督七军救援樊城,不想天降大雨,汉水泛滥,水淹七军,于禁被关羽生擒活捉,投降后被监押在江陵。关羽战败后,吕蒙夺取江陵,于禁被送往东吴,后被孙权送还魏国。此事成为于禁一生的污点,曹丕曾让人作壁画羞辱于禁,于禁最后愤懑而死。
土垒督战
宛城之战,由于张绣突然反叛,曹操大败,逃至舞阴。当时大军混乱不堪,各自奔逃,唯独于禁约束部下,且战且退,纵有死伤也始终保持严整军阵。后来追兵渐缓,于禁重新整队,敲动战鼓,士气高昂回转舞阴。
路上遇到十几个受伤的百姓,询问后得知是青州兵所为,于禁大怒,命手下士兵前往捉拿乱兵。乱兵溃散,逃到曹操那里告状。
回到舞阴后于禁并未立即面见曹操,而是命令士卒挖战壕,垒工事,立营寨,有部下劝于禁赶紧去向曹操解释缘由,于禁认为敌人还在后面追赶,必须赶紧建立防御工事,否则敌人到来后,如何抵挡。曹公是聪明人,不用他去解释,也知道事情的缘由。于是一直监督士兵完工后才去面见曹操。曹操对此大为赞赏,根据于禁前后的功劳,封其为益寿亭侯。
李典
(五星)弃憾破合
李典是曹魏名将,自幼好学,不喜兵事。其叔父李乾早年间聚集了数千门客,在曹操入主兖州后,跟随曹操讨伐青州黄巾,攻打袁术,征讨徐州。兖州之战时,吕布欲招降李乾,李乾不从,结果被吕布杀害。后来曹操派李乾之子李整接收李乾的部队,继续跟随曹操征战。官渡之战期间,李整去世,李典被迫从军,接收李整的部队。之后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屡立功勋,可惜天不假年,三十六岁英年早逝。
弃憾破合
曹操征讨汉中时,孙权发动合肥之战,张辽、乐进、李典三人镇守合肥。三人平时并不和睦。李典与吕布有血海深仇,而张辽曾是吕布部下,所以李典与张辽结怨颇深。大敌当前,张辽担心李典不听号令,没想到李典慨然抛弃私人恩怨,以大局为重,协助张辽大败孙权。
后人评之:“典不以私憾害公,而率众破权是也”。“私憾”即私人恩怨;破合即剖析综合。
弃憾破合可理解为:李典放弃私人恩怨,综合分析局势,同张辽、乐进一同破敌;也可理解为:李典放弃私人恩怨,击破合肥来犯之敌。
许褚
(五星)虎痴嗔怒;(四星)猛虎啸
许褚出身农家,长八尺馀,腰大十围,容貌雄毅,勇力绝人。天下大乱后,许褚在家乡聚集了数千户人家,共同抵御贼寇入侵。曹操攻打袁术时,许褚率众归附曹操,深得曹操信任,常伴左右,典韦死后,全面负责曹操的护卫工作。曹操去世时,许褚哭到吐血,足见其忠心。魏明帝曹叡继位后不久,因病去世。
1、虎痴嗔怒
《三国志·魏书·许褚传》记载:马超乃问太祖曰:“公有虎侯者安在?”太祖顾指褚,褚嗔目盼之。超不敢动,乃各罢。后数日会战,大破超等,褚身斩首级,迁武卫中郎将。武卫之号,自此始也。军中以褚力如虎而痴,故号曰虎痴。
2、猛虎啸
许褚人称“虎痴”,其在战场上吼声震天,犹如虎啸。许多三国类游戏许褚的技能都叫“猛虎啸”。
典韦
(五星)古之恶来;(四星)奋不顾身
根据《三国志》记载,典韦相貌魁梧,膂力过人。陈留太守张邈参加讨董联盟时被征召为军士,曹操入主兖州后,杀边让导致兖州士族离心,张邈在陈宫的劝说下,反叛曹操,迎吕布入兖州。典韦不耻于张邈的行为,转投了曹操。随夏侯惇四处征战,后因其武勇被曹操任命为自己的侍卫统领。典韦好用大双戟与长刀等兵器,军中给他编了军谚说:“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
1、古之恶来
《三国演义》中典韦逐虎过涧,被夏侯惇发现,认为是奇才,于是推荐给曹操,由于可以单手稳住即将被大风吹倒的旗杆,被曹操称之为“古之恶来”。恶来是商纣王宠信的大臣,因力量惊人而闻名于世。
2、奋不顾身
曹操第一次南征张绣时,张绣投降,后因曹操纳张绣婶婶为妾,令张绣颇感耻辱,于是在贾诩的建议下,突然反叛,奇袭曹营,为保护曹操逃离宛城,典韦率领手下十余人奋不顾身,与数倍于己的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后重创力竭身亡,被割下头颅,死状凄惨。
曹操得知典韦死后,为之痛哭,招募间谍取回典韦尸身,以极高的规格予以下葬,并厚待其家人。
戏志才
(四星)奇士薄寿
曹操早期的谋士,史书对其记载甚少。曹操入主兖州后,荀彧推荐戏志才为曹操幕僚,其人多谋略,深受曹操器重,可惜英年早逝。
戏志才死后,曹操对荀彧言道:“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彧荐嘉”
可见曹操对戏志才的能力非常认可,对其早逝深表惋惜,幸运的是荀彧又给曹操推荐了郭嘉。
荀彧
(五星)驱虎吞狼
曹操五大谋士之一。荀彧出身颍川荀氏,早年被南阳名士何颙称为“王佐之才”。董卓乱政后,荀彧弃官归乡,劝说父老乡亲离开颍川,躲避战祸,可惜无人相随,荀彧独自带着家人迁往冀州避难,归附韩馥。
袁绍入主冀州后,荀彧被袁绍待为上宾,然而经过观察,荀彧认为袁绍难成大事,于是去往陈留投奔曹操。曹操见荀彧来投,大悦道:“吾之子房(汉初三杰之一张良的表字)也”。自此之后,荀彧常年为曹操坐镇后方,帮助曹操处理军国要务,制定战略规划,是曹操统一北方的第一功臣。
荀彧一生忠于汉室,以中兴汉室为己任,晚年在曹操进封魏公一事与曹操爆发了冲突,最后忧郁而死。次年,曹操进位魏公。
驱虎吞狼
这个典故出自《三国演义》,为帮助曹操扩大领地,消灭敌对势力,荀彧用计挑起刘备、吕布、袁术之间的矛盾,让他们互相征伐,最终曹操从中渔利。具体方法如下:
1、先秘密联络袁术,告知刘备要攻打他,这样袁术必然大怒;
2、然后以天子名义给刘备一道圣旨,让刘备去攻打袁术;
3、吕布心怀鬼胎,见徐州空虚,于是偷袭下邳,张飞喝酒误事,被吕布击败,徐州落入吕布之手;
4、刘备、吕布矛盾已生,后来吕布直接将刘备赶出徐州,刘备投靠曹操,最终曹操击败吕布夺得徐州。
郭嘉
(五星)奇佐鬼谋;(四星)鬼谋
曹操五大谋士之一。郭嘉初为袁绍部下,发现袁绍只知礼贤下士,却不懂知人善任,好谋无断,难成大事,于是离开,赋闲在家。直至六年后,荀彧推荐郭嘉接替戏志才成为曹操的谋士,郭嘉对曹操非常认可,认为自己终于得遇明主。自此之后,为曹操屡献奇谋,帮助曹操一统北方,后因病去世。
陈寿《三国志》称郭嘉“才策谋略,世之奇士”。郭嘉一生为曹操献计无数,功勋卓著,被曹操誉为自己的“奇佐”;郭嘉因为智计出众,被后世誉为“鬼才”,“鬼才”之谋自然称之为“鬼谋”;
郭嘉的主要事迹如下:
1、官渡之战献“十胜十败论”,坚定了曹操的抵抗决心,鼓舞了士气,也确立了郭嘉在曹操智囊团中的核心地位;
2、刘备投靠曹操后,郭嘉建议曹操软禁刘备,可惜曹操没有同意,后悔莫及;
3、下邳之战,在曹操萌生退意时,极力说服曹操急攻吕布,最后曹操果然击杀吕布,夺得徐州;
4、官渡之战时,刘备反叛,占据徐州,导致曹操腹背受敌,此时郭嘉断言袁绍不会借机偷袭许昌,力主闪击刘备。于是曹操东征,刘备战败,关羽被擒,曹操腹背受敌的困境被解除;
5、官渡之战袁曹相持阶段,孙策欲偷袭许昌,郭嘉断言孙策必死于刺客之手,不必管他,后来孙策果然被许贡的门客刺杀身亡,偷袭许昌的计划没能施行;
6、袁绍病逝后,曹操欲一举歼灭袁绍二子,统一河北,郭嘉建议曹操观望,二袁必定内斗,届时可不费吹灰之力,一举平定北方。后来果如郭嘉所料,二袁内斗不止,被曹操逐个击破,一死一逃,曹操占领河北;
7、曹操北征乌桓,郭嘉提出兵贵神速,用奇兵制胜的策略,白狼山一役,乌桓仓促应战,准备不足,被曹军大败,乌桓平定。
荀攸
(五星)谋主;(四星)十二奇策
曹操五大谋士之一。荀攸出自颍川荀氏,是荀彧的侄子。何进秉政后,征召天下名士,荀攸往投。董卓乱政迁都长安后,与人谋划刺杀董卓,结果事泄被捕入狱,董卓死后被释放。曹操迎献帝入许昌后,在荀彧的推荐下,亲自征召荀攸,自此之后,荀攸成为曹操的军师,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妙计百出,算无遗策,后死于南征孙权的路上。
谋主
《三国志·荀彧荀攸贾诩传》记载:“是时荀攸常为谋主”。
十二奇策
《三国志·荀彧荀攸贾诩传》记载:“公达前后凡画奇策十二,唯繇知之。繇撰集未就,会薨,故世不得尽闻也”。荀攸作为曹操的重要谋士,一生为曹操献计良多,只有钟繇(钟会之父)全部知晓,总结为十二奇策,本想将之记录下来,传之于后世,可惜还未完成就身亡了,所以现在无从知晓都有哪十二奇策。
贾诩
(五星魏)谋谟帷幄;(五星群)算无遗策
曹操五大谋士之一。贾诩出身西凉,精通兵法。早年间跟随董卓,董卓死后,西凉军群龙无首,手足无措之际,贾诩献计反攻长安,李傕、郭汜等人挟天子以令诸侯。李傕等人内讧败亡后,贾诩投奔同乡段煨,后又辗转投奔同乡张绣,最后跟随张绣投靠曹操,自此之后,为曹操南征北战献计献策,后因病去世。
谋谟帷幄 算无遗策
1、投奔同乡张绣后,贾诩两次献计击败曹操;
2、官渡之战时力主与袁绍决战,后来果然曹操获胜;
3、潼关之战,献离间计,瓦解了马超、韩遂的联盟,曹操得以平定关中;
4、暗示曹操在继承人的问题上不能犯袁绍和刘表的错误(废长立幼)并暗助曹丕夺得世子之位;
5、吴蜀夷陵之战后,曹丕欲伐吴,贾诩劝阻,曹丕不听,果然损兵折将,无功而返。
程昱
(四星)重谋
曹操五大谋士之一。程昱早年间曾聚拢乡民抗击黄巾军。曹操入主兖州后,被征召入仕。自此之后,为曹操出谋献策,征战四方。程昱文武兼备,是曹操五大谋士中唯一被封为将军的。
重谋
吕布阴夺兖州,程昱力保城池不失,为曹操反攻吕布提供了机会。曹操迎献帝入许昌后,以程昱为将,都督兖州事。官渡之战时,曹操以程昱为将镇守兖州。征讨二袁时以将军身份助曹操击败二袁。程昱一生多担任军职,死后被追赠车骑将军。而程昱以将军身份,却擅于用谋,“重谋”二字应是此意。
张春华
(五星)强势
张春华是司马懿的妻子“少有德行,智识过人”。司马懿装病躲避曹操征召,有一婢女发现了此事,张春华为了保全司马懿亲手杀死了这个婢女。
野史记载张春华霸道强悍,非常强势,司马懿对其毫无办法。据说有一次司马懿话说的重了,张春华一气之下决定绝食自杀,孩子们也跟着绝食,司马懿不得不赔礼道歉,此事才作罢。
司马懿
(五星魏)破凰;(五星SP)冢虎
司马懿出身河内司马氏,曹魏后期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早年被曹操征召,但由于曹操“赘阉遗丑”的身份,以及东汉王朝已被曹操控制的现实,于是装病拒绝征召。曹操平定北方后,进位丞相,强征司马懿入仕。后来无意中察觉司马懿“有雄豪志”且具“狼顾之相”,于是告诫曹丕慎用司马懿,此人不甘久居人下,然而曹丕与司马懿交好,不以为意。
曹操征讨汉中,司马懿跟随,张鲁投降后,司马懿建议曹操趁刘备与孙权在荆州对峙,趁机夺取益州,曹操不予采纳。
关羽威震华夏时,曹操想迁都避祸,被司马懿劝阻,并献计挑拨孙刘联盟。
曹丕登基后,司马懿受到重用,曹丕死后任命司马懿等人为辅政大臣。
魏明帝时期,司马懿战功显赫:江夏之战击退孙权的进攻;新城之战擒斩孟达;抵御孔明三次北伐;平定辽东,斩杀公孙渊,筑京观。
魏明帝死后,受命为托孤重臣,后发动高平陵之变,诛杀曹爽,大权独揽,自此司马氏专权,曹魏皇室权利被架空。后病逝于洛阳,享年七十三岁。
破凰
这个技能的历史依据,鄙人孤陋寡闻确实找不到,也从没听说过司马懿和凤凰有什么关系;不过我想试着猜一猜设计师的想法。
卧龙、凤雏皆为当世人杰,能力不相伯仲,而司马懿能与孔明周旋多年,最终令孔明遗恨终生,足见其能力与此二人相当,而这俩人都没活过司马懿,那就是司马懿比他俩厉害,破龙不好听,而且有歧义,破凤有点女人味,破凰最合适,完美诠释了司马懿强于卧龙、凤雏。
冢虎
这个技能的历史依据,我也没能找到。只是民间流传有“三国五瑞”的说法: 冰镜司马徽、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幼麒姜维、冢虎司马懿。至于出处,无从考证。我怀疑是现代人强行编造的说法,只不过这些年被广泛应用于游戏、电视、小说等而被大众所熟知。
庞德
(五星)令明负榇;(四星)死战明志
庞德原是马腾麾下,后归属马超,马超兵败后,随其投靠汉中张鲁,不久马超又归降了刘备,庞德实在不耻马超的行为,就没有再跟随马超,仍然留在汉中。后来曹操平定汉中,庞德归降曹操。
死战明志
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后,庞德受命驻扎樊城,讨伐关羽。当时樊城诸将因为庞德之兄庞柔在汉中刘备账下效命,对庞德颇有猜疑。庞德倍感屈辱,为表明自己的忠心,庞德在与关羽交战中射伤了关羽。后来汉水暴涨,水淹七军,关羽趁机来攻,庞德率众死战不退,终被关羽擒获,关羽非常钦佩庞德的本事,欲招降庞德,庞德大骂关羽、刘备,誓不投降,以死明志。无奈之下,关羽将之斩杀,以全其名节。
令明负榇
《三国演义》中在写到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时,庞德受命跟随于禁救援樊城,诸将皆因庞德兄长庞柔、故主马超均在蜀,怀疑庞德有贰心;庞德为证明自己的忠诚,报答曹操的恩德,于是命人打造了一口抬棺,告诉手下人,此战与关羽决战,不死不休,这个棺材要么装庞德,要么装关羽。后来在樊城被关羽水淹七军,庞德战败被擒,因拒绝投降,被关羽处斩。
臧霸
(五星)威震江左
曹魏名将臧霸,初为徐州刺史陶谦部下,曾招募义兵抵抗黄巾军。后与孙观、吴敦、尹礼等泰山贼寇聚兵合为一处,屯于开阳一带,自成一方霸主。吕布入主徐州后,二人不打不相识,和解后曾短暂联合,吕布兵败,臧霸等人投降曹操。官渡之战时帮助曹操抵御青州之敌。后又相继剿灭昌豨、徐和、梅城、陈兰等贼众叛乱。在曹魏与东吴的战争中,屡立战功,居巢破孙权,逢龙败韩当,威震江左(古人以东为左,江左即江东)。
高览
(五星)焚粮避祸
高览初为袁绍部将,河北四庭柱之一。官渡之战时曹操率军偷袭乌巢,袁绍从郭图之请,仅以轻骑救援,而命高览、张郃率重兵攻打曹营,结果营坚不能下,乌巢存粮又被焚烧殆尽。郭图为求自保,于是诬蔑张郃、高览对袁绍的错误决定心生怨怼,出言不逊。二人得知后又气又怕,心知一旦回转大营,必遭大祸。于是烧毁攻城器具,率众投降于曹操。之后事迹不详。
《三国演义》中高览在长坂坡一役被七进七出的赵云于阵中刺死。
鲍信
(四星)尽忠迎驾
鲍信初为何进征召入仕,后董卓乱政,鲍信劝说袁绍刺杀董卓,但是袁绍因畏惧董卓不敢行动。鲍信无奈返乡,招募兵马,观望时局。后曹操起兵号召天下英雄共赴国难,讨伐国贼董卓,鲍信起兵响应。讨贼结束后,鲍信任济北相。兖州刺史刘岱因讨伐青州黄巾战死后,陈宫游说兖州官场,鲍信等人同意迎接曹操为兖州之主。之后鲍信跟随曹操讨伐青州黄巾军,在一次战斗中为保护曹操,战死沙场,尸骨无存。
尽忠迎驾
鲍信汇同兖州士民迎接曹操入主兖州,又在讨伐黄巾的战斗中为曹操尽忠而死。他的一生都是为了曹
张绣
(五星)宣威再战(四星)北地枪王
张绣出身凉州豪族武威张氏,是骠骑将军张济的侄子。年少时颇讲义气,在当地很有名望,聚合了不少少年,成为一方豪杰。董卓死后,跟随张济反攻长安,因军功受封建忠将军,宣威候。
献帝东归,张济护送途中因缺粮,于是入荆州劫掠,在穰城一战不幸中流矢而亡,张绣接管了他的部队,后被刘表招降,屯兵宛城,为刘表镇守北方。
曹操南征宛城时,张绣在贾诩的建议下,投降曹操,后因曹操纳婶婶邹氏为夫人,感觉受辱,因此怀恨在心,后在贾诩的谋划下,发动宛城之战,大败曹操,杀曹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爱将典韦,然后再次依附刘表。
第二年曹操再次南征,后因担心袁绍偷袭许昌而撤军,张绣在贾诩的谋划下,再次大败曹操。
官渡之战前夕,张绣听从贾诩的建议,再次投降曹操,曹操不计前嫌,礼遇有加,甚至让儿子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两家结为姻亲。自此之后,张绣跟随曹操屡立战功,后在征讨乌桓途中病逝。
宣威再战
张绣曾被封为宣威候,故宣威代指张绣。宣威再战既可以指张绣投曹后复叛并两次击败曹操,也可以指张绣最终投降曹操后,再次被曹操委以重任,征战沙场,最后马革裹尸。
北地枪王
民间传说张绣早年拜“枪王”童渊为师,尽得其真传,习得一身出神入化的枪术,是张任和赵云的师兄。因张绣出身凉州,故被称作“北地枪王”。《三国演义》中引用此称谓。
文钦
(四星)勇而无算
文钦是曹魏后期的将领。因不满司马氏专权,遂于正元二年(255年)正月与毋丘俭(Guànqiū Jiǎn)在淮南发动叛乱,司马师率大军平叛,文钦中邓艾诱敌之计,大败逃走,归降吴国;毌丘俭闻知后军心涣散,遂带亲兵逃亡,后被射杀。
甘露二年(257年),因不满司马氏专权,曹魏司空诸葛诞在淮南发动叛乱,并向东吴求援,吴国派文钦等将予以援助。司马昭率26万大军平叛,包围寿春。文钦等人数次突围都被击退。文钦本就与诸葛诞有矛盾,随着战事的不顺,二人矛盾愈深,某日议事中二人再次发生严重分歧,诸葛诞一怒之下将文钦当场杀死。最终寿春城还是被司马昭攻破,诸葛诞被乱兵杀死,夷三族。
文钦之子文鸯和文虎向曹魏投降。
曹魏名臣郑袤评价文钦:勇而无算
文聘
(四星)疑兵避战
文聘本为刘表部下,刘表死后,其子刘琮投降曹操,文聘为曹操镇守江夏。
《魏略》中记载,曹丕死后,曹睿登基,孙权趁曹魏政权更迭之际发动江夏之战,文聘当时为江夏太守。吴军势大,文聘下令城中所有人躲起来,他自己则待在府中。
孙权看到后顿生疑惑:曹魏把江夏重镇交给文聘,可见对其能力及忠诚度都是非常认可的,可如今我大军压境他居然毫无动作,城头上甚至连守军都没有,这一定是阴谋。纠结许久,孙权最终选择退去,江夏之危得以解除。
文聘驻守江夏数十年,威恩并施,“名震敌国”,使孙吴不敢进犯。
邓艾
(五星)险途暗度
邓艾自幼丧父,但是从小收到过良好的教育。曹操攻陷荆州后,邓艾随同当地人民被强行迁徙到汝南作屯田民,因年幼,被安排放牛。后来因颇具才学被推荐入仕,担任低级官吏,平淡的度过了近二十年。
直到遇见了司马懿,他的人生开始转折。司马懿想在淮河一带屯田,派邓艾进行实地考察,邓艾的工作令司马懿非常满意,他的建议基本都被采纳,对曹魏后期实力一直保持三国最强产生了巨大影响。
邓艾也因此受到重用,他的军事才能也在一次次战斗中被发现,被认可,后来邓艾常年驻守西部,防卫姜维的攻击。最后在灭蜀之战中,偷渡阴平,灭亡蜀汉,建立了不世功勋。邓艾自此居功自傲,后被钟会陷害,诬告其谋反。钟会造反失败后,监军卫瓘因参与诬告邓艾之事担心邓艾日后报复,于是派兵追杀邓艾父子于绵竹。
险途暗度
1、公元263年,司马昭征调18万大军对蜀汉发动灭国之战,大军一路势如破竹,汉中沦陷,姜维死守剑阁,魏军不得寸进,战事陷入僵持。
2、进退两难之际,邓艾提出偷渡阴平,奇袭成都的计划。
3、所谓阴平小道几乎没有道路,山高谷深,运粮艰难,为防止被敌人察觉,不能带太多士兵,最多几千人,所以一旦遇到阻击,必定全军覆没,即使侥幸走出阴平道,面对涪城、绵竹、成都这样的坚城,又能有什么作为。
4、尽管如此,邓艾还是选择了冒险。得幸运女神的眷顾,他们顺利走出阴平进入益州腹地,涪城守将马邈被这支从天而降的敌人惊呆了,直接选择投降,邓艾兵不血刃进入涪城,得到了补给。之后绵竹之战,邓艾斩杀孔明之子诸葛瞻,绵竹陷落,然后一鼓作气攻陷雒县(今四川广汉北),逼近成都。在主降派劝导下,蜀汉后主刘禅投降,邓艾入成都,蜀国灭亡。
钟会
(五星)剑关叛立
钟会出身颍川钟氏,其父为曹魏重臣钟繇。钟会才华横溢,精通玄学。弱冠入仕,历任要职,深得魏帝和群臣赏识。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氏父子相继掌权,钟会因与司马兄弟早识,故而备受重用。
毌丘俭文钦在淮南叛变后,钟会力劝司马师亲征,司马师骤亡后,钟会协助司马昭执掌大权。诸葛诞在淮南叛乱后,钟会随司马昭率军征讨,出谋划策良多,在剿灭叛贼后,愈加受到司马昭宠信。朝廷大小事务,官吏任免,钟会无不插手。名士嵇康被杀也是钟会的谋划。
剑关叛立
景元四年(263年)秋,魏国发动灭蜀之战,钟会为统帅,姜维战术不当,导致魏军轻易进入汉中,无奈之下,集结大军死守剑阁,钟会不得寸进。不成想邓艾偷渡阴平,奇袭成都得手,刘禅投降,蜀汉灭亡。姜维受命向钟会投降,受到了钟会的厚待。不久之后,姜维察觉钟会有叛离之志,于是设计出了诱使钟会作乱,以削弱魏军,然后诛杀钟会,夺取兵权,再次宣布蜀汉独立的计划。
于是姜维不断蛊惑钟会。这之后邓艾居功自傲,于是钟会联合监军卫瓘诬告邓艾谋反,并将其监禁。到达成都后,钟会下定决心发动了叛乱,结果其部下犯上作乱,将钟会姜维等人尽皆斩杀。监军卫瓘因参与诬告邓艾之事担心邓艾日后报复,于是派兵追杀邓艾父子于绵竹。
郝昭
(五星)不动如山
郝昭是曹魏名将,少年从军屡立战功。孔明街亭之败后,被曹真任命为陈仓太守,与王双一起镇守陈仓。
孔明第二次北伐时,出大散关,围攻陈仓,郝昭以千余部众抵挡蜀国数万大军。孔明劝降不成,遂大举进攻,各种攻城手段层出不穷,但都被郝昭一一化解,猛攻二十多日,蜀军不得寸进,孔明彻底无计可施,此时魏国援军赶至,蜀军无奈撤退。
郝昭因擅于守城,被魏明帝亲自嘉奖,准备重用他,可惜不久后郝昭病逝。
王双
(四星)万夫之勇
正史记载王双是三国时期曹魏将领。孔明第二次北伐出散关,攻陈仓,因郝昭擅守,蜀军不得寸进,后粮尽而退。王双率领骑兵追击蜀军,但在与蜀军的交战中被击败,王双也被蜀军所斩。
在《三国演义》中对王双有如下描述:身长九尺,面黑睛黄,熊腰虎背,使一柄六十斤大刀,骑千里征宛马,开两石铁胎弓,暗藏三个流星锤,百发百中 ,有万夫不当之勇。
王异
(五星)世仇
王异是赵昂的妻子。以节义及多谋见称。赵昂出任羌道令时,梁双反叛朝廷,攻破天水郡西城,杀害了王异的两个儿子,为了保全自己的贞洁以及六岁的女儿,王异忍辱偷生,穿着用粪水浸泡的衣服,吃很少的东西,让自己看上去又瘦又弱,坚持了一年,终于被赵昂接回,因想到自己遇难后因保护女儿不能死节,而今女儿已经回到父亲身边,于是她服毒自杀,幸好被人及时发现救了回来。
马超潼关战败后欲占据凉州,在张鲁的协助下围攻凉州治所冀城。赵昂当时正在冀城任职,后来凉州刺史韦康因不忍百姓受苦投降了马超,马超入城后不久便背信弃义,杀死韦康,逼赵昂交儿子赵月至南郑为人质,赵昂成为马超下属。
后来在王异的设计下,赵昂备受马超信任,最后赵昂才得以与梁宽、赵衢、庞恭、杨阜等人合力驱逐了马超。
后来马超得张鲁相助,反攻凉州,王异帮助赵昂坚守祁山三十天,直至夏侯渊援军到来,马超无奈退兵。自冀城之难,至于祁山,赵昂出奇计九条,王异皆有参与。
赵昂等人反攻冀城时杀害了马超的妻子和孩子,马超战败回到汉中后将王异之子赵月斩杀。两家结为世仇。
辛宪英
(四星)预识
魏晋时期著名才女,曹魏侍中辛毗之女,卫尉羊耽之妻,魏晋名将羊祜之叔母。辛宪英为人聪明有才,善于鉴人知事。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时,辛宪英劝说弟弟辛敞尽忠职守,司马懿只是诛杀曹爽而已,并不会牵连无辜。
钟会担任灭蜀之战的统帅后,辛宪英告诉侄儿羊祜钟会可能会造反。后来儿子羊琇被钟会征召入蜀参战,辛宪英极力劝说儿子推辞,然而司马昭没有同意。不得以之下,辛宪英让儿子此行务必谨言慎行,宽以待人。后钟会果然造反,羊琇直言苦谏,得以保全自身。
辛宪英为人节俭,侄儿羊祜曾赠送华丽名贵的锦被给她,宪英却嫌礼品太过华贵,不舍得浪费糟蹋,于是把锦被翻过来盖。
泰始五年(公元269年),辛宪英逝世,享年79岁
王朗
(五星)言出必克
王朗是汉末三国著名的经学家,曹魏重臣。曾任会稽太守,被孙策打败后俘虏,孙策劝降,王朗坚决不从。后被曹操征召,辗转数年方才到任。至魏明帝曹叡时升任司徒,位列三公。
言出必克
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来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表示为难。王朗却说:“还好船比较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呢?”后来强盗来了,王朗就想丢下那人不管了。华歆说:“一开始我之所以犹豫不决,正是为了这一点。既然允许了他搭我们的船,怎么可以因为情况危急便把他抛弃了呢?”于是仍像当初那样携带并且关照那个人,世人凭这件事来判定华歆、王朗的优劣。
此事是华歆言出必克,并非王朗。属于张冠李戴了。
PS:武乡侯骂死王朗,纯属子虚乌有。
曹丕
(五星)魏武之泽
曹丕是卞夫人之子,曹操的次子。在长子曹昂死后,曹操与正室丁夫人离婚,卞夫人被扶正,曹丕成为了曹操的嫡长子。
曹丕自幼文武双全,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后在贾诩的帮助下,成功打败曹植,继承了世子之位。在曹操死后,逼迫汉献帝禅让,以魏代汉,结束了大汉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史称魏文帝。
曹丕在位期间制定了“九品中正制”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影响深远。
曹丕执政期间,一直致力于天下一统。曾两次兴兵伐吴,但都无功而返。弥留之际命镇军大将军陈群、中军大将军曹真、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受领遗诏,共同辅佐嗣主曹叡。
魏武之泽
曹操戎马一生,为曹氏家族打下了华夏大地的半壁江山,然而曹操一生未能称帝,他去世后,曹丕继承了他的王位。为了完成父亲未完成的心愿,也为了满足自己称帝建国的私欲,曹丕于曹操去世后的当年十月逼迫汉献帝禅让,三辞后,于十二月受禅称帝,建立魏国。追封父亲曹操为武皇帝,后世称之为“魏武帝”。
曹丕能称帝完全是因为继承了曹操的遗产,这是曹操的恩泽,魏武帝的恩泽。
郭皇后
(四星)六宫无怨
郭皇后名郭女王,也称文德郭皇后,是魏文帝曹丕的皇后。郭氏少年秀慧,父亲郭永奇之曰:“此乃我女中王也。”遂以女王为字。
郭女王很早失去父母,在战祸中流离飘泊,曹操为魏公时,郭女王选入东宫,被比她小三岁的曹丕所喜爱。时值曹丕与曹植夺嫡之争,郭女王献计献策,对曹丕最后成功继位贡献良多。
后来曹丕登基为帝,立郭女王为皇后。曹叡继位,尊奉郭女王为皇太后。
六宫无怨
郭女王自跟随曹丕后,一直非常受宠。其家人犯法,曹丕帮着开脱;曹丕登基为帝,他位居六宫之首,还厚封其家人;因担心甄夫人抢夺皇后之位于是进谗言污蔑甄夫人,曹丕大怒将之赐死;朝廷提议立皇后,曹丕力排众议,强行立郭女王为皇后。如此受宠,如此有心机,试问六宫之中,又有谁敢有怨怼。
甄洛
(五星)洛水佳人
相传甄洛名为甄宓,乃袁绍二子袁熙之妻,曹操攻下邺城后,被曹丕纳为妾室,后为曹丕生下魏明帝曹叡,最后因宫廷斗争被曹丕赐死。曹叡即位后,追谥甄氏曰文昭皇后。
曹丕继位后,曹植被多番打压,封地频繁更换,在一次回封地的途中,曹植有感而发写下了千古名篇《洛神赋》。
后世有好事者,编造曹植与嫂嫂有私情,《洛神赋》实际上就是曹植因得不到甄宓有感而发才写的,作品中的“洛神”就是甄宓,所以后世也称甄宓为“甄洛”。
曹植
(四星)陈王求隐
曹植是卞夫人的三儿子,博学多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及集大成者。
因其才情极受曹操喜爱,后在与曹丕的夺嫡之争中失败,人生从此改变。
曹丕因碍于母亲的压力,无法杀死曹植,于是对曹植处处限制,各种打击,频繁改封,曹植长期处在去往封地的路上。在被封为鄄城王的途中,他写下了千古名篇《洛神赋》。曹丕死后,曹叡继位,曹植的处境并没有好转,依然被严加防范,最后被封为陈王,在忧郁中病逝。
陈王求隐
曹植与其父兄一样都很重视网罗民间隐士,让其入仕治国,辅君济世。曹植为此曾创作散文《七启》以期唤醒隐士们积极用世、建功立业的政治态度和理想抱负。
曹彰
(四星)黄须虎子
曹操与卞夫人之子,排行第二,曹丕之弟,曹植之兄。因其胡须为黄色,被曹操称为“黄须儿”。
曹彰从小立志为将,膂力过人,不善文章。少年时曾与猛虎搏斗,成年后常年征战边疆,击破代郡乌丸,降服辽东鲜卑,威震塞外。
曹丕登基后第三年,曹彰突然得急病,暴毙于府中,享年三十五岁。
丁夫人
(四星)决绝
曹操的原配夫人,曹操长子曹昂的养母。丁夫人无子,所以对曹昂就像亲生儿子一样。宛城之战,曹操的坐骑绝影战死,曹昂为救父亲,将自己的战马让给曹操,自己步行,结果战死宛城。丁夫人得知曹昂之死后,痛哭流涕,大骂曹操:“你害死了我的儿子”。之后丁夫人几乎每天都在哭曹昂,曹操听着烦,就把丁夫人赶回了娘家,想借此让丁夫人冷静一下。不久曹操去丁夫人家里接她回家,丁夫人非常决绝,对曹操完全无视,自始至终未对其说过一句话,曹操费尽心机,没得到一句回复,无奈之下,两人正式离婚。丁夫人最终也没有改嫁。
卞夫人
(五星)俭仪蹈和(四星)素衣伶姬
卞夫人是曹操的继室,丁夫人被废后,卞夫人得以扶正。为曹操生育了曹丕、曹彰、曹植、曹熊四个儿子。
素衣伶姬
素衣:卞夫人崇尚节俭,衣着素朴;
伶姬:以歌舞表演为职业的女子,卞夫人是歌舞伎出身,曹操早年间辞官返乡,邂逅卞氏,纳为妾氏。
俭仪蹈和
卞夫人推崇节俭,不穿华丽的衣服,喜着素衣,首饰简约,无珠宝玉器,无华丽纹饰,所用器物不用彩漆,统一素黑。为人谦和,善待曹操的姬妾,其他的儿女母亲去世后,也都由卞氏悉心照顾。曹操与丁夫人离婚后,依然对丁夫人念念不忘,卞夫人很理解曹操的心思,总是把与丈夫并排的嫡妻座位留给丁夫人,自己退居妾位。
邹氏
(四星)枭雄所愿
邹氏即邹夫人,东汉末年军阀张济之妻,张绣之婶。曹操南征宛城,部队到达淯水时,张绣率众投降。曹操纳了张济的遗孀,张绣因此怀恨曹操。后来在贾诩的献计下,张绣反叛,大败曹操,典韦、曹昂战死宛城。
杜氏
(四星)飘零红颜
杜氏即杜夫人,是曹操的妾室。原本是吕布部将秦宜禄的妻子,秦宜禄被袁术招揽后抛妻弃子,杜氏带着儿子秦朗仍留在下邳。曹操带着刘备攻打吕布时,关羽曾向曹操请求娶杜氏为妻,曹操欣然同意。后来城破之际,关羽又多次请求,导致曹操心生邪念。城破后曹操命人将杜氏带来让自己看看,结果色迷心窍,直接收入房中。关羽内心既惶恐又愤怒,不知如何是好。这估计也是后来关羽死活不愿意跟曹操的一个重要原因。杜氏嫁给曹操后,深受宠爱,为曹操生下二子一女,其子秦朗也得到了曹操疼爱。
蔡文姬
(五星)胡笳离愁
蔡文姬本名蔡琰,字昭姬,晋朝为避司马昭讳遂称文姬,是东汉文学家蔡邕之女。蔡琰博学多才,擅长文学、音乐、书法,是个典型的才女。
早年嫁给河东卫氏之子卫仲道,卫仲道早亡,二人无子嗣,于是蔡琰回到了洛阳家中。适逢董卓作乱,蔡邕一家被强行迁往长安,董卓死后,蔡邕被王允处死。李傕、郭汜霍乱关中,南匈奴趁关中混乱,朝廷式微,于是也趁机发动叛乱,劫掠关中,蔡琰在战乱中被匈奴左贤王掳走。在北方生活了十二年,为左贤王生育了两个孩子。
曹操平定北方后,出于对故人蔡邕的怀念,“痛其无嗣”,于是派遣使者以金璧将蔡文姬从匈奴赎回,后将她嫁给屯田都尉董祀,其二子留在匈奴。
胡笳离愁
相传蔡文姬在回到中原后,想到她在胡地日夜思念故土的痛苦以及自己的悲惨经历,参考胡人唱歌的声调,创作了哀怨惆怅,令人断肠的叙事长诗《胡笳十八拍》,流传千古。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