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赋》终于迎来了大结局,随着田建赤裸上身,献出玉玺,乞降以保田氏平安,漫长的《大秦赋》终于要结束了。
全剧的重点所有人都知道,大秦一统天下,但真的看到这一集的时候,心中还是能升起无限的感慨,秦始皇的前半生真的是不容易呀。
自己出生的时候,父亲是一个落魄的秦国王孙在赵国做人质,三岁的时候父亲抛下他和母亲独自一人回到了秦国。
嬴政和母亲相依为命,随时都会被赵人杀掉,就这样担惊受怕的在赵国过了六年,九岁的时候才“第一次”见到了自己的父亲,第一次见到了自己的爷爷。
九岁之前的遭遇,嬴政的确算不上一个幸运的人,但自从嬴政回到秦国之后,那就彻底开挂了,吕不韦把一切都设计好了,就等嬴政坐上王座了。
然而当只有13岁的嬴政坐上王座的时候,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最终的结局,居然还是比不过仲父吕不韦,因为吕不韦为自己做的太多,而他为身后事又做的太少。
(01)备受限制的前半生
《大秦赋》用了太多的篇幅,讲了吕不韦赵姬嫪毐之间的各种八卦传闻,感情纠葛,这种戏份太重,严重影响了吕不韦这个人的谋略。
吕不韦的谋略可以说是非常深的,而且他投资赢异人这一招,真的是个险棋,稍有不慎就会一无所有。
嬴政出生的时候,是秦昭襄王时代,这是秦国待机时间最长的一位君主,超长待机在位置上坐了56年,此前他已经熬死了一任太子,而现在的太子是安国君。
属于本来完全没机会上位的,整天花天酒地,太子一死,在楚系势力的帮助下,居然坐上了太子之位,做太子历来都是有风险的。
而此时的吕不韦投资的异人,还仅仅只是安国君最不起眼的一个儿子,你的确保秦昭襄王死后,传给安国君,安国君死后才有可能传给异人,最终位置才可能到嬴政手里。
一切在嬴政茫然懵懂的时候就已经安排好了,吕不韦的谋划是很冒险,但是冒险之中也有着胜算的稳定,胜算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华阳夫人代表的楚系,一个是秦国稳定的传位制度。
凭借都华阳夫人楚系集团的了解,吕不韦知道,只要让异人认了华阳夫人当儿子,安国君这边都是靠着华阳夫人才坐上太子的,让异人成为太子更是不在话下。
还有就是秦国王位传承制度,异人回国后一旦确定了成为华阳夫人的样子,很快就被确立了太子继承人的身份,这一点很重要,防止有什么意外发生。
之后嬴政回到咸阳也是这待遇,很快就被确立为继承人,这样的制度也是秦国在血的教训中换来的,提早确定好继承人,对于稳定局势是非常有必要的。
果然嬴政的爷爷登基三天就死了,幸好异人稳定上位,之后异人做了三年王位也死了,短短四年,嬴政从赵国那个无依无靠的小男孩,变成了天下第一强国秦国的王,这样的人生过山车,日后的千古第一帝值得拥有。
但登基只是开始,没亲政的秦始皇,基本上是没什么权力的,终于夏太后去世了,弟弟成蛟也叛逃到秦国了,赵太后和嫪毐的事,最终东窗事发。
借着这个机会,嬴政一举搬倒了两大势力,赵太后势力和吕不韦势力,从亲政开始,嬴政就牢牢的把权力抓在手里。
(02)老人秦始皇
把权力紧紧抓在手里的嬴政开始了他经天纬地的事业,他要用实际行动证明,没有那些曾经压制(帮主)过他的人,他一样可以成功。
嬴政很厉害,他成功了,战胜了六国,统一了天下,为了彰显自己,他还给自己起了个最牛的称呼叫做皇帝,意思就是功劳超过三皇五帝。
但秦始皇再牛,他也会败给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时间,时间可以打败一切,自从知道了那些号称能炼丹的术士都是假的之后,秦始皇一怒之下,把术士们全部坑杀了。
但随着年纪秦始皇也开始慢慢变了,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心里盘算着是该把接班人确定下来了,这本来是个简单的事,却没想到因为秦始皇的一个念头,而开启了鸡飞狗跳模式。
秦始皇的这个念头就是废长立幼,这在古代中国,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中国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废长立幼本身就是王纲松弛的一种表现。
历史上,老父爱幼子,废长立幼的事比比皆是、举不胜举:汉高祖刘邦(废长子刘盈立幼子如意失败)、汉武帝刘彻(杀长子刘据立幼子刘弗陵)、曹操(一度想废长子曹丕立幼子曹植,后来放弃)、袁绍(不立长子袁谭立幼子袁尚)、刘表(不立长子刘琦立幼子刘琮)……简直可以写一部废长立幼的,朱元璋倒是没废长,但是立幼了,他把皇位传给了。
男人爱幼子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普通家庭还好说,这要是生在帝王之家,弄不好就是大规模的流血冲突,历史上这种事情太多了,秦始皇之前和之后都曾发生过无数次。
那么男人为什么总喜欢幼子,动不动就要搞废长立幼呢?
原因无非就两种,一种是孩子他们年轻貌美,因为孩子的妈的请求所以才废长立幼,另一种是幺儿幼子最可爱,年少天真无嫌猜。爱幼的人情,不但平民百姓如此,权势在手的人,更是如此。
身在高位,逼宫抢班的危险,使人不得不有所提防,首当其冲的提防对象,就是最近的继承人。长子往往年纪大,逼宫的风险也就更大,小儿子往往还没到那个时候,所以皇帝心里就格外喜欢。
还说这个秦国的发迹也是因为一次废长立幼引起的,周幽王非要废掉申后所生儿子的太子之位,要传给褒姒的儿子,最终酿成了一场叛乱,秦人正是在这次叛乱中,保护周王室有功,才正式被封为诸侯的。
这也许就是天意,因此生,也以此灭,同样的废长立幼,在秦国的发生也最终导致了秦朝的覆灭。
(03)秦始皇的致命失误
胡亥最终登基,并不完全是运气所致,秦始皇最后一次出游,已经五十岁了,这在古代已经属于老人了,他这次出游带上了胡亥,这种信号非常明显,自己在思考接班人的问题,而胡亥真是秦始皇认真考虑的人选。
扶苏是长子,之所以迟迟没立为太子,是秦始皇一直没下定决定,一年前还被打发到帝国北边去监军,这种种行为表示,秦始皇也和其他的老年君王一样,动了废长立幼的念头。
这个事看着很复杂,其实很简单,秦始皇38岁生的胡亥,作为最后一个孩子,此前秦始皇已经有了17个儿子,按照惯例,嬴政早就应该制定继承人了。
在嬴政他爹异人还是太的时候,就已经制定好自己的继承人是嬴政了,但秦始皇到了50岁依然没有明确继承人,心里其实就是一直在盘算着,选谁最好。
扶苏的楚系势力身份让他很尴尬,秦始皇也很在意这个,所以迟迟未立太子,最后一次出游却带上了胡亥,这些都表明秦始皇内心一直在纠结。
最终秦始皇不纠结了,选择了扶苏,但为时已晚,赵高想要拥戴胡亥成为新的皇帝,最终伪造了诏书和信件,赐死了扶苏。
嬴政一生坎坷,但最终战胜了许多困难,成就了万世基业,但偏偏最后犯了天下男人都容易犯的错误,按理说这种错误不算什么,毕竟无论长幼都是自己的崽,谁来继承本质上是一样的。
但这个胡亥实在太无能,再加上有个赵高,短短三年就彻底把秦朝给败光了,不但一统天下没有保住,连秦国自己的小地盘也没保住,从此连秦国也彻底消失了。
对于秦朝的速亡,如果秦始皇早早立了太子,你认为一切会不一样吗,欢迎留言交流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