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庸名著《天龙八部》中,萧峰和阿朱二人的命运都是以死告终,让很多人唏嘘感叹。
我现在从心理学的视角来分析和解读这二人之死,欢迎大家交流。
先让我们来看一看《天龙八部》中,阿朱临死前与萧峰的对话:
萧峰道:“你完全是为了我,阿朱,你说是不是?”阿朱低声道:“是的。”萧峰大声道:“为什么?为什么?”阿朱道:“大理段家有六脉神剑,你打死了他们镇南王,他们岂肯干休?大哥,那易筋经上的字,咱们又不识得……”萧峰恍然大悟,不由得热泪盈眶,泪水跟着便直洒了下来。阿朱道:“我求你一件事,大哥,你肯答允么?”萧峰道:“别说一件,百件千件也答允你。”阿朱道:“我只有一个亲妹子,咱俩自幼儿不得在一起,求你照看于她,我担心她走入了歧途。”萧峰强笑道:“等你身子大好了,咱们找了她来跟你团聚。”阿朱轻轻的道:“等我大好了……大哥,我就和你到雁门关外骑马打猎、牧牛牧羊,你说,我妹子也肯去吗?”……
从对话中我们不难看出,阿朱是为了萧峰而死的。为了自己喜欢的人,为了自己的爱人而死。也就是殉情。这其实也是一种自杀了。
再来看看书中描写萧峰自杀的章节:
洪基冷笑一声,朗声道:“萧大王,你为大宋立下如此大功,高官厚禄,指日可待。”萧举大声道:“陛下,萧峰是契丹人,今日威迫陛下,成为契丹的大罪人,此后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拾起地上的两截断箭,内功运处,双臂一回,噗的一声,插入自己的心口。洪基“啊”的一声,纵马走了几步,但随即又将马勒定。虚竹和段誉只吓得魂飞魄散天外,双双抢近,齐叫:“大哥,大哥!”只见两截断箭插正了心脏,萧峰声目紧闭,已然气绝。……耶律洪基见萧峰自尽,心下一片茫然,寻思:“他到底于我大辽是有功还是有过?他苦苦劝我不可伐宋,到底是为了宋人还是为了契丹?他和我结义为兄弟,始终对我忠心耿耿,今日自尽于雁门关前,看来也不是贪图南朝的功名富贵,那……那却又为了什么?”他摇了摇头,微微苦笑,勒转马头,从辽军阵中穿了过去。……
可以看到,小说里的描述没有电视剧上面看到的那么悲壮,萧峰下手也很干脆利落,一蹴而就。
从文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萧峰是因为心里有愧,因为罪恶感而自杀。说实话,反应在外相上,其实就是面子挂不住。
阿朱和萧峰二人,前者选择了情和爱,在她心中,爱比生命还重要。后者则是选择了“颜面”。
不管是谁,他们都是受到了价值观的影响。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子做更值得。
所以实际上,他们两人都是为了心理平衡。只不过在这种平衡之中,让情和义得以光芒四射。尤其是阿朱的真情,是人们最真实最感性最直接的情感,这更能引起世人的共鸣。但是这些真情流露的背后,我们也可看到一些事实,就是阿朱的害怕心理。她会害怕她所爱的人,害怕萧峰被段家报复,就像萧峰也可能是害怕以后没有颜面立足于天地之间一样。于是阿朱便为萧峰而死。
所以他们的死都是个人选择,看似不同,却也有某些本质上的相同之处。
其实我们生活中,我们害怕的事情,很多都不会发生。阿朱若没有假扮段正淳,最后可能就会发现这其实是一个误解,自己也不用冤死了。而生活中,很多人却往往因为害怕而自杀。
萧峰则因为受到价值观的影响,内心很自责和惭愧,感觉自己是个大罪人,所以就自杀。这也跟我们现实生活中很多自杀的人是一样的,尤其是一些抑郁症患者,他们的内心倍受煎熬,过不了自己心中那一关,有的再加上生理上带来的折磨,痛不欲生,最后选择轻生。然而事实上,如果萧峰不自杀,他也完全就可以好好活着。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人,也完完全全没有必要自杀。
生与死,真的就只是一念之间。
而且还有一句话叫做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如果你心中一直念着死亡,那么死亡就会离你越来越近。如果你总认为自己抑郁那么抑郁可能就会越来越严重。
当然我们可以理解,我们不是神,我们平时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关,甚至会遭遇很多磨难,这些都正常。我们不可能完全避免一些害怕、焦虑、失望等情绪,但是我们也完全可以拥有坦然、快乐和有趣的美好时光。
因为心中有光,世界自然有光。
无论如何,你和这个世界总有美好的一面。
这一切只在于我们的选择而已。有的人有勇气选择去自杀,为什么没有勇气选择去活着呢?
试想若有一天,萧峰和阿朱在奈何桥上最后一次相见:
阿朱:大哥,我很后悔当初那样做,若我再勇敢一些,就不用死了,可能也就能和你长相厮守了。
萧峰:我也是,我也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就自杀了。当时真的太冲动了。
而我只想说:
做了就做了,已经无法回头。
后悔没用,只有活着才有用。
@心理天堂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