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集说道,袁绍巧妙地利用了内朝外戚和太监的内讧,而主张招外兵逼太监杀死了大将军何进,当太监杀了何进之后立马宣布圣旨说:何进谋反,已被诛杀,其余胁从人员一概赦免,既往不咎。那么这个时候,按照外朝官员必须听命于内朝的法定程序,像袁绍、曹操等人应该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的。但是袁绍却突然厉声大叫道:阉官诛杀大臣!想要诛这些恶党者,都来助战!话音刚落,只见袁术第一个带兵冲入宫里,但见阉官,不论大小,尽皆杀之。随后,袁绍、曹操并列第二,斩杀了守宫门的士兵,将十常侍中的赵忠、程旷、夏恽、郭胜四人,剁为肉泥。一时之间,宫中火焰冲天,张让和段珪在挟持少帝刘辩与陈留王刘协逃跑途中,被河南掾闵贡追上,杀了段珪,张让投河自尽。然后袁绍又让士兵们去诛杀十常侍的家属,把十常侍的家属全部杀尽。包括宫里一些没有长胡子的人,一律格杀勿论。杀完了太监的家属,再杀到大将军的家族,大将军的弟弟何苗,也以勾结太监谋害兄长的罪名,而被砍为肉泥!这一集我们来说说董卓是怎么挫败竞争对手、独霸京师的。
董卓
作为捍卫东汉皇权最重要的两股势力,外戚和宦官,在一夜之间就退出了政治舞台,成为了永远的历史。也就是在那一夜,东汉皇室开始衰落,皇帝也开启了流亡、食不果腹、提心吊胆的生涯。
那一天,袁绍没有听从太监们宣读的圣旨,曹操也违背了他以前只杀领头太监的主张,把太监家族和大将军家族杀了个精光!注意:袁绍和曹操都是中下级军官,没有滥杀的权利,也没人给他们下达滥杀的命令。按照法定程序,他们这才是地地道道的谋反!但是事后却没有追究他们的罪过,这是为啥?因为他们外朝官员们赢了! 两百多年来,这是他们外朝势力赢得最彻底的一次。
袁绍冒着身家性命,进行这一波猛如虎的操作,究竟是为了什么?自然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自打灵帝病危,大将军召集他开会开始,他就已经策划好了一切。作为外朝的成员,他们就是利用内朝的内斗机会,进行扇阴风、点阴火,让他们双方斗个两败俱伤,然后他们外朝成员再出面将内朝的势力一网打尽。虽然这样做有着很大的风险,但是成功的话就会有着很高的收益,他们袁家就有机会可以把持朝政,如果不冒这个险的话,那就只能乖乖地任内朝人摆布,一直循环下去。为啥说内朝覆灭了,袁家有可能会成为话事人呢?这就牵扯到袁家背景了,袁绍家族四代都是三公级别的职位。在东汉时期,最高统治者是皇帝,皇帝下面是大将军,大将军下面有太尉、司徒、司空的三公,加上将军、太傅合称五府。将军里面分为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和前、后、左、右,共七个将军职位。虽然三公没有实权,但是资历、辈分在那,平时推荐一些人做官,相关部门也不好不给面子,袁家经过四代人的不懈努力,门生故吏都满天下了!在灵帝时期,三公的职位频繁变动,往往是屁股还没有坐热乎就被免职了。根本就没有啥影响力。就只有袁家一直在这个级别上没怎么变动,此时袁绍的叔叔袁隗是太傅,不是三公,却是三公级别的。袁绍、袁术两兄弟又是京师中下级军官。所以他们袁家既有虚职、又有实权支持者。像曹操家族,虽然他太监爷爷跟他爹都很牛逼,但那都是曾经了!此时他爷爷早就挂了,他爹的太尉也已经被免职了。所以,看袁绍和曹操在这件事上的主张,曹操会更务实,而袁绍则是更激进。那是因为他们所处的位置不同,曹操家族已经在没落,就算内朝覆灭了,他家也把持不了朝政,风险跟收益不对等,所以也就没有折腾的的必要。 保住已有的利益,再寻机发展才是最重要的。而袁绍则不同,如果内朝覆灭了,他家离把持朝政可只是一步之遥。所以,位置不同,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就不同。屁股决定脑袋!亘古不变。
既然胜利了,接下来就要分配胜利果实了!那么胜利果实该由谁来分?该怎么分?这是有讲究的。虽然这次宫廷政变,袁绍、袁术和曹操的功劳最大,但是轮不到他们来分的。因为他们的资历和实力都不够。
先来说说由谁来分。这个问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大家都是平等的,凭什么由你来分?你分得对我不公平怎么办?所以,通常能够主持这种大局的人,主要看两方面:一是个人实力够强;二就是在朝廷的职位够高,也就是论资排辈。
现在大将军、车骑将军等手握实权的人都在一夜之间被杀了,三公级别的太尉杨彪和司徒王允缺少军队的支持,没有实权。看起来就只有袁隗最合适了,前面说过,袁隗有资历、袁术兄弟有军队、再加上门生故吏做外援,袁家把持朝政,那是妥妥的了!但人算不如天算!此时被一个更强大的人给截胡了,这个人就是董卓。为什么说董卓比袁家要强大呢?论实力,董卓的凉州兵马有二十万,再加上又收拢了大将军的人马,就更强大了。论资历,董卓在黄巾之乱后,花钱从太监手里买了个前将军的职位。前面说过,前将军和太傅是一个级别。现在上司大将军已经死了,太尉杨彪和司徒王允实力又不够。由于三国演义里面没有汉灵帝时期的骠骑将军、卫将军、后、左、右将军和司空,我们也不好去说,就略过了。反正现在能够具备级别和实力这两个条件的人,就数董卓最牛了!董卓现在就相当于代理大将军。
不管大家愿不愿意,现在由董卓来主持朝政,是没有争议的。因为人家是符合法定程序的。也许有人会说,董卓专政,都是袁绍招外兵所导致的。我想说的是:董卓是外兵不假,但他同时也是中央政府的前将军,你招不招外兵,像现在这种情况他都会以朝廷的前将军身份跑来把持朝政的。只是没有现在想得这么顺利。只要他实力够强,一样可以名正言顺地跑来,没办法阻止的。所以说,当时董卓主持朝政的时候,只有并州刺史丁原等极个别人对董卓不满,其他人并没有反对。当然,丁原反对也并不一定是忠心新皇帝,最大原因就是看到董卓太牛逼了他自己眼红。因为他的实力不比董卓差多少,大家都是地方上的刺史,凭什么你来主持大局?看看我背后可是站着一个厉害儿子的人,随时都可以让他教训教训你,难道怕你不成!结果丁原这一炫耀儿子不要紧,最后不但儿子被人抢走了,自己的性命也丢了。所以说,做人要低调,有优秀的儿子千万别炫耀!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儿子爱的是爸爸,还是爱爸爸的财产。
吕布、丁原父子
那么董卓接下来该怎么分呢?又是一大难题!人都是利己的,谁都想自己得到的多一些。那么多的人来分,很难做到一碗水端平。现在虽然空出来很多的职位,但都是高级别的。如果董卓做了大将军,下面的职位又该怎么分?分给自己人,别人肯定不服,分给别人又不放心,因为对自己有威胁。毕竟董卓跟皇帝没有血缘关系,皇帝和太后也不可能信任他,时间久了万一皇帝和太后跟外朝人再联手搞董卓怎么办?所以董卓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既能长久又安全,就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索性废掉现任小皇帝,扶立孤儿陈留王刘协为新皇帝,这样既免除了太后的牵绊、又对新皇帝有拥立之功、再个又可以打击其余竞争者的势力。从事实来看,董卓这一招绝对的妙。于是,董卓以:为大汉千秋着想,现今少帝懦弱,根本撑不起江山社稷。只有聪明好学又能干的陈留王做皇帝,大汉的未来才有希望为借口,立刘协做了新皇帝,然后自封相国,把大将军和三公九卿的权利集于一身,成了百官之首。就这样,被废除多年的相权,又死灰复燃了。董卓废立新皇帝,首先把前朝官员的功劳都给抹杀了,尤其在杀太监的这次宫廷政变中功劳最大的袁绍兄弟。因为少帝刚登基,跟外朝的官员还没有建立起利益关系,袁绍他们杀了太监,就是为少帝的舅舅大将军报了仇。对于少帝来说就是有功的。现在董卓废掉了少帝,扶立了新君,袁绍兄弟之前的功劳自然也就没有了。至于说你们之前的那些功劳,就去找那个已经破产的少帝去兑现吧!就这样,董卓完美实现了打击政治对手的目的!尤其是袁家,这个最大的竞争对手。当然,董卓这样做,也是要冒着很大风险的,轻则会招到万人唾骂,重则会导致叛乱。但是这个策略对于他来说,还是值得冒的。
袁绍
袁绍兄弟眼见董卓这是冲着他们家来的,知道京城是待不下去了,如果不走,董卓早晚会对他们下手。于是就留下叔叔袁隗在朝廷做内应,兄弟俩相继逃出京城,打算去外面串联袁家旧部,再伺机行事了。袁绍兄弟一逃跑,他们的职位就被董卓的手下给填补了。董卓解除了袁家在朝廷的威胁之后,就又开始安慰、拉拢他们,毕竟袁家势力太大,不能把他们赶尽杀绝。于是就封袁绍为渤海太守,封袁术为南阳太守,一个南一个北,分而治之,为防他们兄弟联手,又加封地位比较低的袁术为中央政府的后将军,以离间他们兄弟不和。然后又提拔一些对自己没有威胁的名流名士们做官,为以前的冤假错案平反昭雪,就连之前被免职回家的蔡邕,也被再次请出来做官。董卓这一通操作下来,既解除了威胁,又赢得了名士们的心,算是彻底坐稳了宝座。到目前为止,看董卓的政治手腕和用人之道,确实具备了一代名相的外在条件了,但是,他内在的素质就太不堪入目了!
他命人把何太后扯住双手、头朝下,直接撺下楼活活摔死;吊死唐妃、毒杀了少帝。之后每夜入宫,夜睡龙床,奸淫宫女、公主,完全无视皇权的存在。
一次董卓引军出城,走到阳城这个地方,当时正值二月天气,草长莺飞的季节,男女们正在举行祭祀庙会。董卓见了,命军士围住,全部杀死,抢妇女身上财物装到车上,把一千多颗人头挂于车下,车连车的返回京城,扬言杀贼大胜而归,于城门外焚烧人头,以妇女财物分散给众军士。堂堂一国的相邦,对手无寸铁的自己子民下手,其行为实在是令人发指。
当时的越骑校尉伍孚对董卓的这些恶行很是愤恨不平,就趁着董卓入朝的机会,来刺杀董卓,结果被董卓、吕布父子俩给揪倒,命人拖出去给当场解剖了。
董卓把皇权不放在眼里,民权也随意地践踏,现在对朝廷官员也残忍至极,终于引起了朝中两个人的不满。那么这两个人是谁呢?他们接下来会怎么做?结果又怎么样呢?我们下集再说!
原创不易
请大家点赞、收藏+关注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