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集 —— 黎明时分
题记:此作献给:在云南老山、八里河东山前线浴血奋战和光荣牺牲的勇士们。
61师“出击拔点誓师大会”结束后,182团3营及9连领导,分别与每个突击队员谈了话。这次谈话,主要是发现和解决问题。如果个别队员出现心理波动,就及时进行劝导、鼓励和再动员,树立起突击队员的必胜信念和无畏精神。突击队员就是敢死队员,每个战士都必须具备成为烈士的足够承受力。对实在不能承受的,就立即调整。这是战前最后一场思想政治工作,也是我军在战争实践中沿袭多年的传统。
这次谈话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告诉每一位战士:如果不幸被俘了,你该如何处置。
在老山前线,每个上一线阵地的战士,或在脖子上,或在胸前,或在腰间,都时刻挂有一颗小巧精致的特制手雷,甚至夜间睡觉,都把它悬吊在自己头顶部,它成为上阵地的“通行证”。这种手雷一旦拉响,临爆时间1秒(木柄手榴弹临爆时间3-3.7秒),连后悔的机会都没留,其杀伤力仅限自身一人,战士们都叫它“光荣弹”。它是我军老山作战时期,专为不当俘虏而设计制造的,具有百分之百的中国专利,具有无比鲜明的“中国特色”!
——在你可能成为俘虏的那一刻,如果没有勇气拉响“光荣弹”,你将是国家的耻辱!民族的叛徒!人民的罪人!几乎所有营连基层干部,最后一定会是这句话。
同时,领导还会郑重告诉你:
——如果你发现哪位战友,已经丧失了作战和自救能力,你又无力将他带回,你就必须采取断然措施,具体办法不用教,你懂的!
据说,曾有一个战士在战斗中碰到上述情况,但他没有执行领导的要求,——下不去手!他的选择:一是宁可自己死,也要救回战友;二是如果回不来,死在一起。好在最终救了回来。
▲ (前左2)团长彭勇、(前左3)连长何明哲、(后右2)作训股长李恩龙、(后右3)师参谋长傅金保。
听完营连领导的谈话,当时战士们如何所思所想,我们已无从猜度。他们今天的记忆,也只剩些只言片语的形容。
白安周说:“不知道怕!——就像你如今出车祸一样。没出车祸前,大家都跟你说,出车祸很可怕,可你一定不当回事。等真的出了车祸,看到那血腥的场面,惨不忍睹。你才知道,哇!真的很怕。怕什么?后怕!等发生了,你才觉得怕!”
大家静静地靠在猫耳洞的洞壁上,许多战士因为年轻,根本就没有任何想法,甚至什么都没想,安安稳稳打个盹。直到身边战友推了一把,才知道要出发了。事后有记者不停追着殷书照问:在你知道自己要牺牲时,你最想的是什么?殷书照最反感这种“诱导式”提问,他明白,记者想听到的是各种豪言壮语。但他不会讲。知道自己将要死去,还会想出一大堆的壮丽词汇,脑子肯定有问题。有时,他被记者实在逼问急了,便道出了自己当时的真实想法:
▲ 挂在老山军人胸前的“光荣弹”临爆时间1秒
“我最想三件事:一件事,能再多看一眼女人的样子,就死而无憾了;二件事,想再看一眼父母,就心满意足了;三件事,实在看不到父母,能站到一个高处,往家乡方向再看一眼,死也知足了。”
殷书照的一番话,虽然只代表他自己,却是坦诚的内心独白。那时,大家的想法确实非常简单、质朴:既没有什么斤斤计较,也没有那么多大道理。
正如白安周回忆所说:——后怕!打的时候啥都不怕,打完了想想才怕。许多人不愿忆及轮战那段经历,更不愿提起亲身参加的“10·19作战”经过,多与“后怕”有关。
——“那么多战友牺牲了,而且就牺牲在你面前,你还有什么好表功的?想一想,脑子里就显出噩梦,心里就刀剜一样,根本想不下去,更不要去说了!”这是周旭阳的说法。
10月18日,开战前一天。这一天总体进展顺畅:先是左右两群警戒分队,于8点52分、14点零9分陆续到位;佯攻队于19点25分到达1014高地。接着,突击队员出发。然而,就在他们于19点40分进入41号阵地待命时,又发生了两个“戏剧性”事件。
第一件:
19点45分,师前指,副参谋长李效峰写了7条指示意见,发给182团前指,一切准备就绪。副师长赵文泷也略感轻松,这是大战前的片刻安宁。正在此时,云南前指的一份《敌情通报》,使他突然焦虑起来。
Y军314师818团向上级报告:中国方面于18日在八里河东山方向,增加了一个连兵力。此前16点时,师长刘登云曾打来过一个内容近似的电话,告知:Y军发现我们在向前线调兵,但没有明确指出是在八里河东山方向,还是在老山方向(盘龙江以西)。现在,云南前指也发来同样电报,并且似乎Y军已经判明,我们即将出击作战的方位,只是没搞清具体出击目标、时间,这的确是一个坏消息。
云南前指经过研究,认为Y军可能有诈。故向师基指建议:以不改变原作战计划为好;待重点炮击后,再观察Y军之反应;同时,步兵隐蔽待敌,视情况决定下一步行动;如敌反应不强烈,则坚决出击。师长刘登云同意并转发给师前指。
这成为一场不大不小的虚惊。
▲ 61师专职摄影师桂宝魁冒着危险留下不少珍贵资料
第二件:
就在战斗打响前,一次重要敌情通报会商时,182团团前指的一个电话,又把副师长赵文泷惹火了。
按照预案,突击队应于19日凌晨3点30分至4点间出发。这个出发时间很关键,早了、晚了都有弊病,它是“师出击作战领导小组”经几个月反复研究、论证,并征得182团干部战士认可,才定下来的。可是,182团前指于18日17点35分,忽然提出4点决心和建议,将出发时间提前到凌晨2点,不知何故?
师前指研究后认为:2点出发,必然1点起床;战士们连日以来饮食、睡眠不好,“誓师大会”等活动,更加剧了疲劳,需要充分休息。出发前仅有4小时睡眠,休息时间已经很短,体力难以维持。此外,出发过早,到达出击位置也会过早;等待战斗发起时间太长,极易暴露目标。
不难看出,师前指否定了182团前指的建议,在18点零7分作了答复。
事情并未到此为止。4小时后,22点30分,师长刘登云亲自打电话到师前指,询问对更改为2点出发的意见。这一下,副师长赵文泷不禁火冒三丈:你182团,越级上报?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师前指?但为了顾全作战大局,他强压住火气,直接打电话给182团前指彭勇团长,详述意见、陈明利弊。同时让步说:如果你实在有看法,担心突击队不能按时到位,可以提前到3点出发,但2点绝对不行。
▲182团特务连连长何明哲与赵文泷副师长在44号阵地
本以为此事就这么敲定了,不想,几分钟后,炮指主任苗浩善和作训科参谋李春红,分别接到军炮指及军作战室发来的指令,出发时间仍然认定为2点。这还了得呀?182团也太任性了,不难看出,他们在接到师前指否定更改的命令后,仍固执己见,又直接把意见报告给了师基指,经师基指同意,转报到了军指,下达了更改命令。如此重要的作战程序,可以一再不遵守,这仗还怎么打?大仗一旦启动,所有进程都分秒不能差。牵一发动全身,引起的连锁反应,最终是以战士们生命为代价的。
赵文泷二话不说,再次拿起电话打到182团前指。为淡化他们的抵触情绪,他先是有一搭没一搭地,讲了一通120炮运用原则。接着不容置疑地讲了三条理由。最后,他语重心长地说:
“指挥程序至关重要。越过师前指,直接给上边打电话决定问题,是可以的,我没意见。但对你们这样做出的决定,师前指概不负责。在这种时刻,我不得不提醒你:不要轻易改变几个月研究定下的决心,这次作战不论别人怎么讲,归根到底你要负主要责任。我讲的意见,你完全可以根据实际,决定采纳与否。这是我高兴的,我希望你有主见。”
赵文泷的话讲得有点重。但他认为:为了即将开始的战斗,他只能如此。挂上电话,他冷静了一下心绪,把刚刚通话中讲的三条意见,归纳成文,当即以师前指名义,发给182团前指:
▲ 61师后勤部运输科长魏燕卿在前沿观察所
战斗实施中情况复杂,希望你们沉着冷静,注意紧紧把握住关节和各战斗阶段的转变,即以主要精力关照正在实施的行动,又要预测到而后行动并有相应措施。
凡属在预案中的行动,统统由你们定下决心,即行处置。向师前指上报此类性质的活动,原则上你们会得到同意。
对预案外的异常情况,涉及到“34-1工程”是否按计划实施,是否改变打法的问题,团前指应向师前指提出决心建议,并等待师前指的批复。
这三条委婉而不失锋芒的意见,对182团前指产生了提醒和适度约束作用。不久,师长刘登云再次打来电话,同意出发时间最终确定为凌晨3点。接着,182团前指也打来电话,请示是否可以于凌晨3点出发?李效峰副参谋长与赵文泷副师长对视一笑,签发了命令。
这第二个“戏剧性”事件,终于“戏剧性”地结束了。确定了出发时间,就等于确定了全部作战时间。突击队员们,将义无反顾地踏上征程。
赵文泷走出师前指,特意赶到出征将士即将经过的小路上等候。但当他看到狄国平带着突击队员们,大大咧咧走过来时,又不禁大光其火。
为防止渗透的Y军侦察兵发现异常,师前指曾严格规定:所有突击队员到达出发阵地前,必须改装成军工模样,并将所有战斗装具,统统装入编织袋中。但此时,他们却身穿迷彩服,背着枪和装具。一个个倒是神采奕奕,但一眼就能被看出战斗意图,他们简直毫无警惕性。
赵文泷气不打一处来,但事已至此,时已至此,骂又骂不得,打也打不得,都来不及了。他只能哑吧吃黄连,强颜欢笑。狄国平还嬉皮笑脸地凑到他面前,向他讨支烟抽。他啼笑皆非,取出一包中华烟递给狄国平。战士们围上来,熙熙攘攘地要与他合影。他欣然接受,把14.5弹壳手杖拄在手中,一通闹腾,然后目送他们远去。
赵文泷放不下心中的惦念。想到战士们此次出发,不知谁会牺牲,谁能回来,有的人从此永别,他心中便阵阵绞痛。19日凌晨3点,赵文泷与李效峰副参谋长,又来到41号阵地。突击队员正在最后一次检查武器装备,看到师首长,全都聚拢过来。赵文泷与每个突击队员握手,拥抱。看到他眼含热泪,所有突击队员都不出声,只是用力地握他的手,使劲地抱紧他。之后,队伍消失在漆黑的夜幕里。
▲ 师团首长与即将出征的所有通信兵(二排着正装左起)182团团长彭勇、副师长赵文泷、师政委张海阳、师参谋长傅金保、182团政委袁建国
此时此刻,左右两路突击队陆续离开待命阵地,扑向Y军55号阵地潜伏位置,寂静的八里河东山前线,正在悄无声息地进入战前状态。炮兵团所有炮口都指向了Y军阵地,炮弹已经静卧膛中。救护、车辆、直升机、战地医院,都已就位,随时准备接应和救护从前线负伤下来的指战员。
为确保炮火的有效性,182团炮兵连拆卸了一门装在吉普车上的105毫米火炮,搬运到了41号阵地。这个班的班长叫苏伟,他带着一班战士,悄无声息地架设好了火炮,炮口直指Y军55号阵地。
望着突击队员们远去的背影,赵文泷开始掐指计算。
18日,左路警戒分队经4小时抵达无名6号地区;右路警戒分队,走1014与52号一线,用6小时到位。结合以前侦察积累的经验,他分析,突击队最迟8点30分至9点可以到位,与警戒分队会合。7点55分,左路突击队按照他的推算,提前半小时到达了。然而,右路突击队却无消息。这下他可急了。
从我方到Y军55号阵地,直线距离不超过180米,为右路设计的路线,行进距离约1.6公里。右路突击队与赵文泷、李效峰告别后,于凌晨3点准时出发。
离开我方阵地,他们进入了一片原始森林。大树参天、灌木丛生、草深林密,每走一步都要用砍刀劈木剁草。
▲ 赵文泷(第3排中间穿作战风衣者)与突击队员们合影
周旭阳在前方开路,他有点纳闷:怎么选这么难走的路?比以前侦察时走的路还艰难。他不知道,为避免Y军发现,侦察和工兵分队冒着危险,给他们排雷清理出了许多条通道。而把这条最为隐秘的,特意留给正式作战使用。然而,这条路隐秘正是由于行进艰难,除了枝蔓缠绕,还有布满遍地如蒺藜似的喀斯特石,笋状,尖指朝天,踩上去根本无法直立,只能半跪半撑,近乎爬行般地推进。周旭阳半趴在地上,双臂抡起砍刀,用力挥砍。灌丛不可能全都砍掉,只求能够通过。他砍一点、爬一点,再砍一片、爬几步,缓缓爬行。地上尖挺的石棱,把他膝盖划出道道血痕。
搜索排长孙建明和战士胡文博,手执探雷针,向前小心搜排;副班长石玉龙和另3名战士,负责插设路标,向后面步兵传达口令,指引路线。一路伸手不见五指,胡文博伸出手在草丛中摸索,碰到了一根藤条。他下意识地缩了一下手,这一缩,救了他自己,也救了整个右路突击队!
在敌我双方对峙地带,埋设了大量地雷。绊发雷是最主要,也是最多的。绊发索模仿成植物枝蔓、藤条,很难被发现。胡文博碰到的藤条,就是一根绊发索。他手缩得快,绊发索只被拽出三分之二,好险!如果全部拽出来,地雷爆炸,必定死伤一大片。
▲ 赵文泷副师长为出征的突击队员韩胜和(左三)等送行
“路太难走了,我这辈子没走过这么难的路。”白安周感叹。一路上,藤条死死缠绕,树木灌丛密不透风,每一步都无比艰难。有时,脚底下尖石头上,还覆盖着厚厚的青苔,一脚踩去,不是打滑,就是扎脚。虽然胶鞋是带钢板的底,还是感觉随时可能被刺穿。加上地雷密布,不知都在哪藏着,每脚踏下,都不知后果如何。
离开41号阵地没多远,有一个很陡的坡。周旭阳迈出一脚,脚后跟还没着地,便踩到雷上了。一个突击战士,当他的体能、心理都处于最佳状态时,便可超常地规避多种危险。周旭阳刚感觉到踩雷,立刻止脚,身体重心向后倾倒,迅速抽出了迈出的脚。“叭——”的一响,炸了。随行的突击队员们都吓了一跳。虽然为防止连锁反应,前后队员之间保持了足够间隔,但大家都惊出一身冷汗。
周旭阳没有倒地,地雷的炸声也很小。跟在他后面的赵怡忠问了一句:“怎么了?”
“没事,我踩雷了。”周旭阳很淡定。
任长军嘟囔道:“好小子,踩雷了还没事?”
▲ 182团政治处主任刘春灏(左)在前线
周旭阳慢慢蹲下,手伸到脚下,摸出了地雷。仔细近看,倒吸一口冷气,地雷上半部雷管炸了,却没能引爆下面装药的雷体。这是一种触发雷,顶上是撞针,人踩上去,只要大于7公斤压力,肯定炸。周旭阳止脚及时,身体腾挪后倾得法,中途卸掉了脚上的压力。地雷没被引爆,实属大幸,更属罕见。但周旭阳鞋底钢板被雷管炸断了。
就这样,右路突击队一路坎坷,到达Y军阵地前200米位置时,已经行进了整整9个小时,比赵文泷预估时间超出了3小时。
▲ 在越军阵地前侦察
这超时的3个小时里,赵文泷如坐针毡!按距离算,右路突击队的路程比左路还短;按行进能力算,右路是主攻,体质、体力更胜一筹;按常理,怎么说也应该是他们先到才对呀!怎么就还不到位呢?……8点,8点30分,9点,9点20分,9点30分,赵文泷不停地看表,急火攻心。身旁的小王安慰他说:
“首长,你不要担心,我那些老乡,——能着呢!”
赵文泷摇摇头苦笑一下,面色越发凝重。监听电话里不断传来相互约定的吹气声。——在战斗打响前,整个前线都处于绝对的无线电静默。突击队员出发后,根据事先约定,只在话筒中轻轻吹气为号,用来告知所处状态。
白安周在事后的日记中补记道——
▲整装待发的182团特务连侦察兵
潜出过程中,为了避免一连串事件的影响,比如:踩地雷,不会炸到前后接近的人;被越军发现,不会被聚歼。因此整个行进队伍拉开了很大距离。天黑乎乎的,后面的人看不到前面的人,前面的人也看不到后面的人。走着走着,又有人说走错路了。按预案,右路须到狄营长在10月16日发现的03号洞里集中。可是,大家迷路了。为了找到03号洞,狄营长带着通信员韩胜和再次前出侦察,耽误了不少时间。
10点16分——,终于有报告来了:左、右路突击群,均已到达指定位置!
赵文泷如释重负,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未完待续——)
▲ 182团团长彭勇(中)为侦察兵送行
▲ 出境侦察前的沙盘训练
▲ 执行完任务的侦察兵在小憩
精彩回顾↓↓↓
☞《热血》之十二 激战前夜
作者简介:
王伟功:原中国人民解放军61师干部,1985年,在61师这支英雄的部队,亲历参加了老山地区对越自卫还击战,荣立三等功。转业后供职于陕西高速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