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妇门前是非多”这句话在中国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都知道中国的俗语大多数都是两句的,还有它的上半句却很少有人知道。“鳏夫房顶炊烟少,寡妇门前是非多”那么一直不被人提起的这上半句到底是为何呢?
寡妇门前是非多
完整的一句话是这样的,对于后半句“寡妇门前是非多无”大家都明白是什么意思,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女性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她们只是作为男权社会的附庸品存在罢了。就是放在现在的社会中,许多电视剧对于“寡妇”这一形象的刻画也都是有着一定的偏颇。
“寡妇”在百科上的解释是指代没有丈夫的女人,大多数指的是死了丈夫的女人。出处来自古书“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
那么在古代寡妇的命运如何呢?
她们的命运无怪乎于两种!
首先,“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就是当时大多数女子一生的真实写照。哪怕在战火纷杂的时期丈夫战死沙场,作为陪嫁的妻子还是只能老老实实的呆在婆家照顾老人和小孩,不得有半点马虎。为了歌颂这种精神所以才有的贞节牌坊。
第二,红杏出墙。这种行为从古至今都是为人不齿的。但是在古代如果发现寡妇与人有不耻之事的话,会被万人唾弃,浸猪笼等都是对其的惩罚,许多女子不堪重负只得自杀以死谢罪。
就连张艺谋大师的电影《菊豆》里,巩俐主演的菊豆只是自家丈夫的一个泄欲工具,在他的淫威下敢怒不敢言,最终内心崩溃和自己的小叔子走到了一起。
再有《白鹿原》中黑娃的老婆田小娥。她是事业型女性,她是真的爱黑娃,可是在多方面因素下不也落得一死的下场,真剩下一声叹气,哎!
看完这些你或许会觉得古代寡妇的命运如此凄惨。在现在男女比例严重不均衡的情况下,现在对于寡妇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看前半句才知道凄惨更甚!
鳏夫房顶炊烟少
”鳏“拼音是“guan”,本意是一种鱼。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专门提到过“其性独行,故曰鳏”。这里说的是一种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从来不闭上眼睛行动的鱼,它们喜好独自出行。后来引申到了是妻子死亡或者一直到老还没有妻子的老人。古人对于汉字的掌握真的是非常形象准确了。
一个家里如果没有了女人的伺候,对于独身一人的男人来说是非常凄惨的。古时候人们生火都是带有烟囱的,只有做饭生火的时候烟囱里就会冒烟。孤苦的男人一个人也会很少做饭,因此房顶的炊烟很少。
一个人吃饭的时候没有了烟火气,可能自己一次性做一大大锅饭吃上好几天,然后好几天不做饭;又或者东拼西凑地凑合吃一口。
现在农村里也有不少这种“鳏夫”也就是光棍。他们的生活状态是没有稳定的工资收入只能依靠着打零工或者国家的救济过日子;无儿无女或者儿女都不在身边,在冬天如此寒冷的天气里他们也不愿意自己动手,就蜷缩在被子里取暖。
相比来说鳏夫这样是更加凄惨的。但是在电影《虔诚的鳏夫》里,讲述了一个妻子去世的男人每天按部就班的生活着,在某一天忽然遇到了一个和他有着相同爱好的流浪汉,二人相依相偎发生了很多温暖的故事,他们在没有女人的生活里,用男人独特的友情支撑他们的生活。
这确实颠覆了我们对鳏夫的认知。
但是在现在的社会,如果没有经济实力作保障的光棍是非常凄惨的。
那么为何只有后半句广为流传而前半句无人问津呢?非常简单的原因就是人们对于八卦的热爱,而“寡妇门前是非多无”的是非,不正意味着人们闲暇之余的谈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