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年,对于已经登基十年的唐太宗李世民来说,他的前半生没有什么遗憾的。经历过隋末的波澜壮阔,又开始带领唐朝走向富强,真正的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
家庭方面也是顺心无比,有一位能称得上知己的皇后(长孙文德皇后)。几个儿子也都让李世民满意,太子李承乾努力往一位合格的帝国继承人方面发展,嫡次子李泰也在文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加之贞观十年长孙皇后又为他产下了一位儿子(晋王李治)。看着国力蒸蒸日上,大唐的下一代权利交替也步入正轨,可谓做梦都能笑醒。
然而同样是贞观十年,长孙皇后的去世,让李世民的生活起了波澜。之后贞观十六年,太子李承乾的造反,以及自己最心爱的儿子魏王李泰阴谋的败露。让这位伟大的帝王不得不重新考虑继承人的问题。
李世民
短短六年时间,变化应接不暇,这一切还要从贞观十二年魏王李泰请求编著《括地志》开始。
《括地志》,是唐朝时期,由李世民的第四子魏王李泰集合编著而成,是一部大型的地理著作。
一、编著《括地志》之前
对于大唐的继承问题,在贞观十二年之前,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
在此之前李世民努力培养的太子李承乾,他的所作所为表面看来,以后也是一位合格的皇帝。李承乾年少时就显得很聪明,到了成年又表现出能干的一面。
李世民早早就开始培养李承乾处理国家政务的能力。居丧期间,李世民让李承乾代为处理各种政务,虽说大功劳没有,李承乾也能保证基本原则不错。之后李世民想出去玩了(巡视),也是留下太子监国,每次李承乾都能交一份让他满意的答卷。李承乾的表现对于大唐君臣来说,很符合一位帝国继承人该有的风范。
《全唐文》曰:甫八岁,特敏惠,太宗使裁决庶政,有大体,每行幸,令监国。
唐朝太子李承乾
李世民对于李承乾是满意的,同样嫡次子李泰,也是李世民的心头肉。
这个胖胖的儿子不仅看着让李世民喜爱,而且从小就给他带来不一样的荣耀。李泰生于武德三年,武德四年被封为卫王。寓意是把李泰过继给李元霸,让他继承李元霸的香火(李元霸是李渊的第三子,李世民的同胞弟弟)。
武德年间的李世民本来就过得不太顺,除了嫡长子李承乾在出生后被封为恒山王之外,相继而来的次子李泰又被封王。这个荣耀对于李世民来说,可想而知。因此,李世民从小就对这个儿子非常喜爱。
《旧唐书》曰:少善属文。武德三年,封宜都王。四年,进封卫王,以继卫怀王霸后。
喜爱到什么程度?用一件事情来说,同样都是李世民的儿子,当时的蜀王李恪封地是八州。李泰的封地多达二十二州,并且受封为扬州大都督与越州都督。按照古代规定,皇子有了封官,是要走马上任的,而李泰就是占着职位,还不用离开长安的那种人。
魏王李泰
李世民对李泰的宠爱,随着长孙皇后的去世,有增无减。
虽然长孙皇后去世,但是李世民对自己这几个嫡出儿子反而更加喜爱。贞观十年也是李泰成年的一年,别的皇子成年之后都要前往封地,李泰被李世民留在了长安。李世民为了让李泰离自己近一点,还一度想让李泰居住在皇宫武德殿。而且因为李泰身体肥胖,李世民特意允许他可以坐着小轿来上朝。
但是当时李承乾表现的过于出色,李泰对皇位还没有表现出多大的渴望。不过他不想,并不代表他手下的人也不想。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二、编著《括地志》
贞观十二年,唐朝的继承问题出现了一些变化。
太子李承乾,表现的越来越失德,越来越疯狂。李承乾抛弃了礼仪文化,开始口说突厥话,让东宫的仆从都穿上突厥服装。当有大臣批评他的行为时,他还意图杀害这些大臣。随着这些事情的泄露,和李泰越来越受宠的表现,让一些人心思活泛起来。
《新唐书》曰:又使户奴数十百人习音声,学胡人椎髻,剪彩为舞衣,寻橦跳剑,鼓鞞声通昼夜不绝。
又好突厥言及所服,选貌类胡者,被以羊裘,辫发,五人建一落,张毡舍。
召壮士左卫副率封师进、刺客张师政、纥干承基等谋杀魏王泰,不克。
首先站出来的是苏勖,看起来挺普通的一个人,说起来历就吓人了。他出身于秦王府十八学士,最早和房玄龄、杜如晦以及唐朝大奸臣许敬宗,都是同属一个部门。是李世民早期智囊团中的一员,其中的人一个比一个厉害。
贞观十二年,苏勖早早站队李泰,并且他给李泰出了一个主意。让李泰请求留在长安,编著《括地志》,以此来达到长期留在长安的目的。
秦王府十八学士图(局部)
“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这句话在中国流行了几千年。李世民对于李泰的喜爱,和李泰编著《括地志》仿佛成了一个信号。李泰的才学本身就被士林所称赞,而李泰准备亲自编著书籍,对于有才学的士人来说,更是一件大喜事。
这使得李泰手下有很多文人的投靠,而且当时的勋贵阶级在李承乾的疯狂背后,也看到了李世民有换太子的可能性。很多勋贵子弟也都出于李泰府中,美名其曰参与编著《括地志》。
李泰在这些人出现后,也感觉到不对劲。越来越多人的拥护,让李泰明白自己编著《括地志》成了自己招揽人才的手段。由于害怕被父亲和大哥猜忌,李泰加快了编著的速度。历经四年,李泰也终于造成了《括地志》的编著。
《资治通鉴》曰:魏王泰上《括地志》。泰好学,司马苏勖说泰,以古之贤王皆招士著书,故泰奏请修之。于是大开馆舍,广延时俊,人物辐凑,门庭如市。
在编著《括地志》期间,李泰收获了一大批的文人支持,和一批勋贵子弟的追随,也为李泰争夺皇位打下了基础。
括地志
三、《括地志》编著完成
在括地志编著完成之后,李承乾和李泰的争斗也达到了顶峰。李泰的身边围绕着一批以房遗爱和杜楚客为首的势力。而李承乾身边同样有一批支持太子的势力,比如李承乾的老丈人侯君集。
作为父亲的李世民自然将一切都看在眼里,为了缓解两人的斗争。甚至派遣了魏征作为太子太师,这也意味着李世民对于李承乾的重视没有减少。并且为了让李承乾能处于一个好环境,还处决了李承乾身边的一些人,其中就包括李承乾的乐童称心。
李世民可能没想到,本来是一片好心,却办了坏事。称心的死亡,让李承乾走上了极端。
李承乾与称心饮酒(图片来源于武媚娘传奇)
称心死后,李承乾为了怀念他,还在东宫为称心立了灵位,并且常常在灵位旁边哭泣。而同时李承乾固执的认为,这是李泰对父亲告的状,也是李世民对他的警告,预示着他这位太子的位置不那么稳当。
《新唐书》曰:东宫有俳儿,善姿首,承乾嬖爱,帝闻震怒,收儿杀之,坐死者数人。承乾意为泰告,望甚。内念儿不已,筑室图其象,赠官树碑,为起冢苑中,朝夕祭。承乾至其处裴回,涕数行下,愈怨怼,称疾不朝,累数月。
不甘心坐以待毙的李承乾,决定造反,除掉弟弟李泰,以及父亲李世民。并且纠结了一批以侯君集和汉王李元昌为首的势力。只是李承乾的造反计划还没有发动,就因为另外一位皇子齐王李祐谋反失败而败露。
这也使得李承乾彻底与皇位失之交臂,而李泰在这个时候成了李世民的首选。最后也因为李泰的自作聪明,暗中威吓李治,被李世民知道之后也失去了皇位的继承权。
结语
李承乾和李泰围绕皇位的争斗,在李泰编著《括地志》就有了苗头。《括地志》的编著为李泰争取了足够的支持,在之后的争斗中有了自己的班底。其实归根结底,是李世民的教育出现了问题,在他的纵容之下,李泰爆发了对皇位的强烈渴望。
李治,李泰与李承乾的争斗,最终却成全了最小的弟弟李治。
这一切又变成了玄武门之变的延续,李世民犯了和父亲李渊同样的错误。李渊没有及时制止,有了李世民和李建成的争斗。而李世民没有吸取教训,同样的纵容结果给了朝堂大臣们希望,让他们摇摆不定,最终分化为两个集团而进行斗争。
如果唐太宗李世民,最早就把这种势头掐死在萌芽之中。早早的把李泰放回封地,同时稳固太子李承乾的地位,大臣们也只会支持李承乾这个太子。或者李世民想要更换太子,早早决定废掉李承乾,也不会再出现玄武门之变的延续。一生英明果断的唐太宗,唯独在选太子方面有了犹豫,他的犹豫也让他对两个儿子的争斗,起码要负有一半的责任。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考:《新唐书》《旧唐书》《全唐文》《资治通鉴》《剑桥中国隋唐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