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一十四年前(1405年,明永乐三年),七月十一日(农历六月十五日),江苏太仓 刘家港上,有一支庞大的船队,大小二百艘,扬帆出海。带领船队的是钦差正使总兵太监郑和。 郑和的船队目的是直出大洋。先到福建长乐 太平港 ,在这里休整,等候信风。因为那时的船只,还是以风帆为动力。
船队出闽江,五虎门 ,穿过台湾海峡,进入南海。第一个目的地的占城国(在现在越南中南部)。这就开始了历史上称为 三保太监下西洋的重大事件。
郑和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经过南海、西南太平洋、印度洋,到达东南亚、红海和非洲东海岸,访问了亚洲、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是同时代其他远航活动无可比拟的。郑和船队规模之大、人数之多、航行范围之广是前所未有的。
郑和船队中最大的海船是宝船,是郑和率领的海上特混舰队的旗舰。 郑和宝船是郑和船队中的主体,它在郑和船队中的地位相当于现代海军中的旗舰、主力舰。郑和宝船是供郑和船队的指挥人员、使团人员及外国使节乘座。同时,用它来装运宝物,有明朝皇帝赏赐给西洋各国的礼品、物品,也有西洋各国进贡明朝皇帝的贡品、珍品,还有郑和船队在海外通过贸易交换得来的物品。为此,称为"宝船",意为"运宝之船"。
郑和下西洋并非顺利,第一次下西洋时,到达了爪哇(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此地是去非洲的必经之地,物产丰富,人口稠密。本想继续南下,但在这却遭遇了悲剧。
史料记载,当时爪哇国的西王战胜了东王,正准备在东王的领地斩尽杀绝,搜索东王余孽时,正好此时郑和的船队经过此地。西王的手下杀红了眼,也没细看,竟然杀了郑和船队上岸的船员一百七十余名。
郑和在当时手握重兵,大明军事实力强大,完全有足够理由,也绝对有实力打击报复爪哇小国,可他没有这么做。他镇定的对那些要复仇的手下说:决不能开战,因为我们负有更大的使命,如果我们开战一定能轻易取胜。如果我们打败爪哇的消息传遍西洋各国,各国就会怀疑我们的来意,我们下西洋的使命就无法完成了。
郑和说完便力排众议,派使者去找爪哇国西王。而爪哇国西王知道杀了大明的船员后,早已吓得魂不附体,派人多次找郑和反复解释。他怕这样不奏效,还派人连夜去北京找明成祖朱棣请罪。他深知,大明要想捏死他跟爪哇小国,便跟捏死一只蚂蚁一样容易。
明成祖朱棣得知此事后,称赞了郑和并教训了西王的使臣,让他们赔偿六万两黄金。两年后西王的使臣却只送来了一万两。西王的使者正忐忑不安时,朱棣说:我早知道你们是拿不出黄金的,只不过要你们明白犯的罪过。
朱棣的这一表示彻底征服了爪哇,从此之后他们便自发自觉的年年向大明朝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