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依旧 设计樊新
用巧妙契合的设计
平衡历史与现代的冲突
创造新的生命力
“对话”是多维度的,是过去和未来的对话,是传统和科技的对话,也是你我与自我的对话,对于建筑同样如此。我们传承从古流传至今的极致工艺,我们在时代的发展下将全新的理念融入设计,我们也通过建筑去了解过去的文明。可以说,建筑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介质,引领着城市与文化焕发新的活力。
01
时空回廊
关于不同年代建筑历史的串联
临海余丰里民宿是一个建筑面积近4000平方米的改造项目,它的前身是一间百年老当铺,由一座具有100多年历史的四合院、两栋60年历史的砖混工业用房,以及两栋30多年历史的旧仓库组成。
▲ 临海余丰里民宿
设计以“时空回廊”是作为改造理念的主线,串联起场地现有清末民初、解放后和改革开放三个不同历史时代的建筑。设计试图还原并且强化在这同一天地中历史时空的碰撞,让每一个不同年龄段、不同背景的人来到这里,都能找到触动内心的属于一个时代的理解。
面对不同年代的老建筑,设计师保留了其现有的外观,并采用为其“量身打造”的改造策略:对于100年历史的四合院,修旧如旧,尽可能的还原属于历史院落的生气,在细节上保留了曾经的“当铺记忆”,同时还让其作为民宿公区,打造面向城市居民和游客开放的“城市客厅”,为空间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对于60年历史的两幢工业遗存建筑,保留一部分历史和工业痕迹,在整体建筑修缮的同时,通过局部加入当代空间感受和空间使用方式,产生一种戏剧化的空间对话。对于20年历史的仓库建筑,在保留建筑原有框架的基础上,进行较大幅度创新动作,从外观便以锈金属板特立呈现,让建筑在透出更多现代的气息。三种不同年代的交织,在内庭院环绕,展现出三种不同历史声音的“时空回廊”。
02
二十四桥的书香
构成人与书籍的纽带
有着最美书店之称的“钟书阁”, 每到一处都会根据当地的人文色彩,设计出独一无二的阅读空间。其第四家分店坐落于被称为“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的扬州,设计师在一如既往地延续着以往庄重而富有戏剧化设计的同时,自然而然融入了这历史文化古城的不可缺少的元素——桥梁,来作为设计的原点。
▲ “钟书阁”书店
桥梁,曾是扬州文化、商业聚集此地的牵引坐标,今天,设计师又赋予它新的含义——代表着书店是人与书籍的纽带。走入扬州钟书阁的正门则是书店的前厅通廊,设计师利用扬州本地“拱桥”的概念,巧妙地延续了钟书阁书天书地的视觉符号。在地面与天空中的河流铿锵前行中,引领着读者沉入到浩瀚的知识海洋。两厢的书架用优美的弧线结构拉伸成天际线的形状,宛如溪流之上的桥梁,搭建着人与书籍之间的那座心灵桥梁。设计师还利用各种拱形元素连接起各个区域,使每一位读者进入这个空间,就能充分感受到这空间带来的震撼。
03
青铜文化的意象表达
承托中国历史的进程
自古以来,“鼎”被视为国之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同时也被赋予“显赫”、“ 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它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文明的见证。山东大学博物馆设计将历史悠久的青铜文化融入建筑之中,呈现一座承托历史的台基,烘托鼎力向上,承古托今的建筑意境。
▲ 山东大学博物馆
在建筑立面材料的选取上,采用铜板作为四个出挑建筑形体的主要外立面材质,同时将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技术娴熟的青铜文化融入到建筑立面的设计中,赋予了建筑深厚的文化内涵。幕墙设计上,将铜板做了内凹的造型处理,然后通过拼接的手法来实现竹简的造型肌理,并在铜板上篆刻临沂银雀山出土的《孙子兵法》竹简文物上的原版文字。
另一方面,在每个立面的幕墙设计中融入竹简的理念。通过对玻璃幕墙的划分,以及不同透明度、不同颜色的玻璃材质选用来实现竹简的意向,并将古代纹样进行简化提炼体现在玻璃幕墙上,形成具有更多文化韵味的新型现代幕墙设计方案。
04
“咖啡”与“院落”的碰撞
穿越北京城的过去与未来
RSAA/庄子玉工作室和雀巢中国合作,由奥美北京负责相关品牌设计的北京雀巢感CAFÉ,在北京城里呈现一种对于当代咖啡体验和中国传统院落的全新诠释。设计突破了古老城市的一系列边界关系,带领人们在城市的街道不断穿梭,进入交织着古老印象与当代感知的一系列画面之中。正如咖啡给人带来的不同层次的体验,透过饮品,不断和这座城市进行对话。
▲ 北京雀巢感CAFÉ
方寸庭院之间,流动的意向通过金属幕帘产生腔体以及一系列软性空间,它们和四合院反复碰撞,邀请人们加入到这场城市与咖啡的对话,体味北京的过去和未来。
在这个改造中,通过一种“软性介入”的手法,把一种很当代的意象和空间的原型代入到这个院子,和它的传统院落无论是从虚体空间还是从实质的关系,产生一种叠合。这种叠合给予了我们对于这个院子空间的一种全新的认知和体验方式。
05
历史与当代之间的物质性对话
产生形式多样的展览空间
在法国南部埃洛省的洛代夫小镇藏有一座博物馆,它的设计风格将古老城堡、历史遗留建筑和现代美学融合在一起,让这个曾因为生产绝美的面包名扬世界的地方,再一次因为这处独特的地标受到大家的关注。
该项目所在的场地十分复杂,很难从一系列既有建筑中找到突破口。Fleury酒店大概算是其中最出挑的一座建筑。设计团队选择在这里置入一个现代的立面,作为博物馆的新入口。建筑的内部和外部均呈现出天然的“矿物”质感,从象征性和结构两个方面将建筑的不同时期联系在一起。
▲ Fleury酒店
在建筑内部,历史与当代建筑之间的物质性对话产生出形式多样的展览空间,并结合了多层级的处理手法,带来精致而微妙的视觉感知。室内空间的设计旨在提出一种有争议性的、敏感的、超越描述本身的叙事方式。经过重新布局之后,博物馆的空间序列变得更加清晰,室内陈设也远远超出了装饰性的意义。
06
徒步穿越丛林驿站
与原住民生活不期而遇
走近建筑之前,来访者需穿越一片沿海沙区,跨越一片茂密的沿海植被,与各种陆地生物不期而遇。由塔斯马尼亚焦木打造的小木屋,散布在场地中,黝黑的外貌如同阳光透过banksia洒下的斑驳树影。各自独立的驿站建筑看上去坚固又密实,似乎可以抵抗一切腐蚀性海洋气候。居住小屋内的床上铺着夹有棉花的袋鼠皮毯子,被原住民称之为reore;还有maleleuca ericifolia(一种当地的花草)散发出来的淡淡香气,曾被用以提醒原住民们在夜间保持警觉。这所有的细节都是对原住民的生活追忆。
▲ 丛林驿站
隐藏在滑动门之后的半球形结构空间,营造了温暖又舒适的半户外氛围。场地环境以及由Tasmania第一批迁居传承下来的建造形式,给予该半球形空间极大的设计灵感。在当地原始居住建筑内,这一拱形结构常由树枝和树皮搭建,而半球形空间则常用木炭笔绘出圆形点缀,用以映射夜晚的星空。传统的开放性半球形空间,可以让来访者拥有更加开阔的室内居住体验。
徒步至此的旅行者,在建筑的诉说中体会这个国家的文化和精神,而这一充满故事性的空间,也成为了krakani lumi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深色的焦木包裹着柔和的内部,内外转换之间,也描绘了原住民们的生活状态,是对这个国家文化和历史的诉说与尊敬。
07
古兰经新馆
伊斯兰纹饰的新文化绿洲
麦地那是一座呈辐射状规划的城市,是继圣城麦加之后伊斯兰教朝圣最重要的城市。这座位于麦地那圣城,沙漠腹地中的建筑是古兰经新馆。设计利用干涸溪流的地形,在荒漠中打造出一个现代绿洲。整个建筑的屋顶就是伊斯兰文明中基础的的几何形状,上面覆盖着金色的光电元件。景观设计也旨在体现阿拉伯古典园林与古兰经的精髓。
▲ 古兰经新馆
建筑中心是一个展示空间,该空间的五根柱子代表伊斯兰教的五个内核(清真言,礼拜,天课,索姆,朝觐)。三条互动路线串起伊斯兰与古兰经的文化及历史。金色屋顶让各个展区都充满着戏剧性的光氛围。直接,间接,过滤等光效通过改变天花板的高度而得以实现。会议中心、图书馆、礼堂、神学院、媒体中心、教育中心都放在中庭周围的双层空间中。这些空间之间的天井作为植物园有着各种不同的主题,并能向游客传授不同的古兰经植物教学。
08
在建筑内寻找
关于矿业历史的文化价值
历史上,“Schloss Freudenstein”城堡曾因不同的使用需求有过多次改造,经历过从防御要塞、住宅、兵工厂、医院、谷仓的转变,现在由AFF操刀的设计将终结它的改造历程,该城堡将作为欧洲最完整的矿业档案资料馆和世界上最大的矿物质收藏馆对外开放。
▲ “Schloss Freudenstein”城堡
高达四层的新结构粗糙壁内珍藏的历史文献诉说了整个撒克逊矿业历史。该结构固定在原建筑的墙壁上,并凸出于外立面形成悬臂结构。古老墙壁和新结构的空间关系有意地暗示着城堡古老历史与新故事的关系。
我们可以在建筑内寻觅到历史的踪迹,如哥特式窗框、文艺复兴时期的房间和19世纪植入的木结构。栏杆、桌子、门、百叶窗除了具备功能性之外,还为建筑赋予了独特的个性色彩。这些贯穿整个城堡的构件在建筑原结构与新形象之间建立了联系。
留存的建筑构件叙说着他们的历史起源,同时也要满足城堡作为新公共空间的功能性要求。鲜艳的颜色用来强调特殊空间,恰如隐藏在石头中的矿物质。建筑的所有单独部分都有其独特的特色,同时又服务于整个建筑群。
本文来源:Roca艺术廊,查看更多建筑、设计、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相关议题,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oca艺术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