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日晚上九点,从南京出发驶向重庆的“东方之星”游轮在途经湖北监利县大马洲水域时沉没,船上454名乘客中遇难人数多达442人。经过专家六个月的调查,数百万字资料的整理,两百次会议的展开,终于使这次事故真相大白。结果震惊了世人,政府也问责了45名相关人员,引发社会的广泛讨论。这场事故的原因是天灾?还是人祸?
那一天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故事要从2015年5月28日说起,那天,重庆东方轮船有限公司的“东方之星”游轮从南京码头出发驶向重庆,这是一趟观光之旅,一共搭载了454位乘客,多为老年人,老来清闲的大爷大妈们面对即将到来的10天长江之游,显得无比期待。
“东方之星”早在1994年就开始试水,是一位“身经百战”的“老兵”,二十几年的航行历史是他厚重的勋章,也因为多年的安全航行,“东方之星”被评为“部级文明船”。打造这艘游轮的是重庆东方轮船有限公司,也是一家老牌轮船公司,1967年就开始运营。一切都显得那么靠谱,每个人都以为这只是一次寻常的旅程,跟过往的长江之游一样,乘兴而去,满载而归。
游轮神采飞扬地从南京出发了,前面的几天风平浪静,蓝天绿水撩拨着游客们的心。
6月1日,游轮进入湖北省监利县长江大马洲水道,当天晚上游轮遇到了极为罕见的风浪,据当事人回忆,事发当时仅一分钟的时间,船身就倾覆了,不到半个小时,游轮全部沉没,全船454人,只有12个人死里逃生。
张辉是12名幸存者之一。43岁的张辉是一名旅行社的人员,事发之后,他在激荡起伏的江水中飘荡了十几个小时,终于等到救援队的赶来。对于已过不惑之年的张辉而言,这一次大难不死使他对生命的可贵有了入骨入髓的认识,人命缥缈,朝不保夕。
回想起事发经过,张辉的心不由地颤抖。
张辉说,当时游轮正行驶在大马洲水域,忽然天上一顿狂风暴雨,游轮上的乘客们纷纷被天公的怒吼惊醒,一个个从船上爬起来,将打湿的被子和电视机搬到大厅里。此时的张辉在游轮二层的办公室,他赶紧跑回卧室。
然而就在他赶赴卧室的过程中,游轮开始出现倾斜,张辉心跳加速,脑子里只有恐慌。他继续大步往前走,船身倾斜地越来越严重,一时天旋地转,张辉觉得自己的身体失去了控制,不知如何是好,危机之中,他拿起边上的救生衣,从窗户往游轮高处爬去,顷刻间,游轮重重地砸向水面,彻底倾覆。
张辉“扑通”一声落入水中,由于不会游泳,他只能紧紧地抱住救生衣,此刻救生衣就是命,松开手命就没了。张辉看了看周围,还有几十个人跟他一样靠着救生衣续命,大家此起彼伏地喊着“救命啊,有人没……”声音起初很大,渐渐地,人们都被风浪大作的江水冲散,张辉也不知自己被带到了哪里,过了不久,呼救的人声越来越微弱,频率越来越低,最后只剩下张辉一个人了。
恐惧和乏力像魔鬼一样环绕着张辉。筋疲力尽之际,他只好用最后的力气把救生衣绑在自己的皮带上,然后沿江漂流,一路呼救。救生衣和皮带都很给力,张辉幸运地逃过一劫。
在经过十几个小时的生死旅程后,张辉在湖南岳阳成功抓住水面上的芦苇和树枝,把自己拉到岸边,这时候救援队来了,此刻的他已经疲惫不堪,皮肤被泡得不成样子,面色十分苍白。他在困乏中撑开双眼,依稀见到远处的喊声,他用了几乎是最后的力气确认了是有人来救他,得救后的张辉给妻子打了电话,忍不住失声痛哭。那一刻,张辉觉得自己又活了一次。
同样觉得害怕的还有事故后的工作人员。刘玉枚是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殡葬专业大二的学生。殡葬专业,顾名思义是为死者服务的专业。这次刘玉枚跟本校8名同学一起,来参与一起事故引发的殡葬工作。
她们从长沙出发,在6月4日赶到湖北监利。在事发当地,数百具尸体已经被打捞上岸,大多面目全非,少数依稀可识别的,脸上都写满了恐惧。
张玉枚颤巍巍地说“求生的欲望让我感到震撼。”还在读书的她第一次离死亡这么近,遇难者们紧握的双拳,张开的四肢,连表情一起合成逃生的模样,都在告诉她灾难来时他们曾经做过无数的挣扎。张玉枚印象最深的是一名男性,双手张开双腿收紧,呈现蛙泳的姿势,他的头发乱七八糟,泥沙铺满他的身体,他的眼神集聚着痛苦跟无奈。张玉梅说,“可以想象他挣扎求生的情景,一想到遇到者生前遭受到的苦难,再联想到他们的家人此刻的悲痛,就情不自禁落泪……”
是天灾?还是人祸?
事态的严重性震惊了中外,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船长张文顺获救后,人们才知道了沉船的消息,当地政府迅速组织人员进行救援。6月2日凌晨,各路救援队伍赶赴现场。在数千人紧密的行动中,6月13日下午,442名遇难者的尸体全部找到,12名生还者也全部被送往医院。
事后,国家牵头成立了 “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调查组,并聘请专家竭力将这起事件的前因后果挖个水落石出。调查组收集了关于企业、船舶等的相关资料多达1607份,有711万字之多;对相关人员进行逐一调查取证,形成50余万字的询问笔录;
组织了专家勘察,调取了船舶数据制作出它的航行轨迹图,并且还原了事发时的情形。之后又组织了200多次会议,反复探讨分析,在不断地追问和调查中,才让这起事件的来龙去脉水落石出。
最后,这起事件主要由三个原因造成的,而根本原因是天灾。
极端恶劣天气
从后来调取出的天气数据来看,事发当时游轮遇到了罕见的强对流天气——飑线伴有下击暴流带来的强风暴雨,在12级大风的肆虐下,游轮逐渐失控。12大风是一个什么概念呢?8级风可以让树木折枝,10级风可以将树木连根拔起,12级风的破坏力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排山倒海。通常来说,12级风不会在陆地出现,即使在江海中,也属于罕见的程度。所以客观来讲,“东方之星”这次出航的运气非常不好。
这种风力到底对船体有多大影响呢?从后来专家们严谨的模拟中可以得知,当时船舶最大风压倾侧力矩已经达到该客轮极限抗风能力的2倍以上,强大的风力像波塞冬的巨手,直接在一分钟内将游轮推翻。
船上管理人员应对不力
事发当天天气预报将有大雨,但船长张文顺及其他管理人员并未采取任何预防措施。他们也许是基于多年的经验,也许是掉以轻心,总之,“东方之星”在明知道天气异常的情况下还继续航行,实在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当时在“东方之星”游轮附近还有另一艘船,及时抛锚,成功避免了事故的发生。其后,在狂风暴雨侵袭游轮后,船上管理人员未能及时将求救信号传出,导致事故过了两个小时,船长刘文顺和另一名船员被别的船发现后,才将事情传出,错过了救援的黄金时期。这也是为什么这起事故存活率如此之低的原因之一。
可以想象,在这两个小时里,多少人因溺水而死亡,多少人因体力不支而死亡,要知道这些游客,大多数是退休的老年人啊,他们如何独自面对这飞来的横祸呢?
游轮经过改造,船体结构变更
调查显示,“东方之星”游轮分别在1997年和2004年进行过两次整改,尽管整改的规格是达标的,但是变更了船体结构,加长了船体,这会直接导致船的重心不稳,降低游轮应对极端恶劣天气的能力。
可以明确知道的是,整改虽然增大了游轮的容客量,但是房间却是全封闭的,而且窗户外面还安装了护栏,这样的设计是非常不利于逃生的。一旦发生灾情,游客逃生的路径将大大减少,很容易发生因恐慌拥挤造成的踩踏事件,增加死亡人数。
在调查结果出来后,惩罚人员多达45人,包含了游轮管理人员、企业管理人员、相关部门领导等等。
然而,无论惩罚多少人,442条生命都回不来了。这是一群努力了半辈子终于过上退休生活的人,他们本该在无限美的夕阳里绽放灿烂。当他们踏上这趟航行时,心里面该是欢喜,该是期待,长江浩瀚的波浪,两岸茂盛的水草,或是青葱的高山,也许曾令他们生起不虚此行的感慨。但是飞来横祸带走了他们,只有长江的水还记得他们的笑容,也铭记他们的恐慌。
我们回想起沉船的那三十分钟,便知人命在自然面前有多么脆弱。三十分钟值多少钱?资本家们也许是成千上万,普通人半个小时可能只值几十块,多与少,终究有价。但442条生命,它是无价的。在那天的长江大马洲水道上,如果当时没有发生恶劣天气,如果能够处理得当,这些人可能就不会遇难。
逝者已矣,愿家属们节哀,愿生者引以为戒,愿江水多一些风平浪静,少一些惊涛骇浪。这起事故启发我们,在企业管理中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守住底线。在突发情况时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处处小心,时时小心,一定要敬畏自然,不要用生命去挑战恶劣的自然环境。如此,悲剧方能不再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