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心理菌创作团队 孟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学译者)
话说写了两篇文章之后,我本来想写曹破延。嗯,变来变去的姚汝能倒是挺有趣的,就他了。
在前二十几集中,芦芳生饰演的姚汝能总让人有点讨厌。他的特征不太鲜明,是个亦正亦邪的角色。他不像雷佳音饰演的张小敬,一看就是英雄;也不像尹铸胜饰演的林九郎,一看就是佞臣。姚汝能总让人感到有点“恶人未满、英雄不到”——当坏人也欠那么一点,当好人也欠那么一点。
《长安十二时辰》姚汝能剧照
不过,在第30集中,我们迎来了姚汝能的真实身份——林相的暗桩。他向林相泄密,告发了太子,说太子私下见了朝中重臣,目的是如何扳倒林相。我们接受了“他是个坏蛋”的事实之后,他又悄没声地准备救檀棋!终于,我们认为他是个有良知的人。在33集中,姚汝能爬着找人救檀棋,结果有人过来说“我背后的人却可以帮你再度光耀门庭”,他又歇菜了。
姚汝能告密
“一念成魔,一念成佛”,如果说人性皆有或善或恶的因素,但是,姚汝能在善与恶之间切换得如此频繁、如此自如,这样的人并不多见。我又一次陷入柯南般的思索:姚汝能背叛太子、背叛林相,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心理学家阿德勒有句名言:“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从这一点来说,姚汝能是非常不幸的。家族带给他的是自尊感和自卑感的交织。祖父是曾经一呼百应的贤相,为了圣人而得罪满朝权贵被下诏狱,而父亲则被斩于西市大柳树下。姚汝能突然从锦衣玉食的显贵生活跌落到仰人鼻息的求生状态,经历了巨大的心理创伤。
姚汝能和李必自陈心迹
他崇敬祖父,他对祖父的做法觉得光荣,并对丢失的家族荣耀耿耿于怀,当陌生人提到“不愧是贤相姚崇的后人”时,他迟疑了一下;同时,他怨恨父亲,他和檀棋说是他的父亲毁了姚家,和张小敬说姚家就是个京城的笑话。
姚汝能和张小敬谈天
他作为家族唯一的男丁,振兴家族的使命责无旁贷。他的志向是光耀门庭,让姚家不再成为笑话。所以,当有人过来说“我背后的人却可以帮你再度光耀门庭”,他心动了。用一个公式形容姚汝能的成长经历,那就是:
家道中落+唯一男丁=振兴家族的远大志向
姚汝能的伴读生活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他当上太子的伴读,是有才华的。事实上,如果他胸无大志,只愿意安于现状、跑腿跟班,自然能活得滋润;但是,上面分析过,他是有志青年,总要实现自己的梦想。
不幸的是,他属于才华有限的青年,有限来自他与李必的比较。姚汝能的身世背景与聪明才智在面对张小敬和檀棋时还是有相当的优越感,但是,面对李必时,他的身世和才华就不够看了。
姚汝能和李必的对话
伴读生活带给他的是带点心酸的嫉妒心。虽然剧中台词不多,但看得出姚汝能的嫉妒心。在游说李必回长安执掌靖安司的时候,姚汝能对李必说道:“但有好事,太子只会想到你啊。”他想替太子分忧,但是,太子可只想着李必。姚汝能质问李必“凭什么你不信任我”。他说“从小你和太子读书我陪着,你和太子练剑我陪着,你和太子说笑谈天我陪着”,一个“陪”字道尽无数心酸。他有点嫉妒李必,有些既生瑜何生亮的感觉。
姚汝能说自己没有大志
姚汝能是有志向的——他想当有用的人,但是,他面对比他聪明、出身好的李必,他只能把自己的志向掩盖起来——“我姚汝能没什么大志,我只想着未来你们能成帝成相,我好当个逍遥公。”用一个公式形容姚汝能的伴读经历,那就是:
远大志向+才华有限=把心思藏起来的韬光养晦
上元节前,姚汝能的行为总是不一致,说他为了靖安司,但他也没少使坏;说他为了林相,但他也没少帮李必和张小敬。事实上,在上元节这一天,姚汝能迎来了他的机会——光耀门楣的机会。说白了,他不关心最后的结局是林相扳倒了太子而上位,还是太子扳倒了林相而上位。他想做的不过是站在胜利的一边。谁赢了,就跟着谁。
这导致他总想着左右逢源,所以,我们看到他的行为总是举棋不定。
用一个公式形容姚汝能这十二时辰的行为,那就是:
左右逢源+投机行为=谁赢了,跟着谁光耀门楣
在我看来,身在高门显贵之家,经历人生巨变,志向远大,给这样的人安上“怕死”的人设很是败笔,纯粹是客串逗咳嗽的LOW笑点。
至于究竟谁救走了姚汝能?
嗯,我猜,陌生人背后的人估计就是永王。
相关系列文章:
心理学:《长安十二时辰》张小敬用一条人命换百万性命,值吗?
心理学:《长安十二时辰》张小敬为什么没杀葛老,却杀了马大郎?
(我是心理菌创作团队孟嘉,欢迎关注头条号“心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