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于里
影视圈不少朋友在吐槽《导演请指教》,还以为多难看呢。事实上,如果从综艺制作的角度来看,《导演请指教》一波三折,冲突不断,可看性有了,话题度也有了。但我又能理解朋友的吐槽,因为把先导片和第一期看了之后,笔者的第一反应是火大,也很想吐槽。
《导演请指教》海报
电影行业存在的几个层面的问题,都经由《导演请指教》暴露出来了。如果有人问,为什么烂片这么多啊,你可以指路他看看《导演请指教》这一期。
节目号称要“打造影视行业微缩图鉴”,就烂片的诞生角度看,它是做到了。当然话不能说死,只能期待后续节目能翻盘。
资方:给不缺机会的人机会
作为导演竞技真人秀,《导演请指教》在宣发上反复提到的一点是,“基于新人导演所面临的行业生态以及时代责任,希望尽绵薄之力,为优秀的导演搭建一个平台,让创作的价值被更多人看到”。有调研称,33%左右的新人导演在启动自己处女作时,主要的经济来源是自己以及亲人的存款。
也就是说,要给新人导演机会。所以节目给资金、给演员、给平台,让导演们可以安心拍片。只不过16个导演的名单一出来,就会发现,很大一部分跟“新人导演”关系不大,并不缺资源。
关锦鹏这种功成名就的,应该坐制作人席位;吴镇宇、韩雪、蔡康永、包贝尔、梁龙、吴中天等人是跨界,他们如果想拍片,会比其他新人容易太多,比如包贝尔已经有导演作品进入院线;宁元元、王文也、德格娜这样的“圈二代”,起点不低;毕志飞、相国强,本身就是学院派,也都有导演经历,这些都是“优势”;真正称得上有一定能力但需要一些机会的,就曾赠、钱宁黄、王暘、王一淳等人。
16个导演名单
可以理解节目需要一些有热度、有话题度的导演,但如今的选人策略,恰恰折射了中国电影资本的投资思维——“圈子化”。进入商业资本的圈子,有人脉,有话题度,就更容易得到青睐,获得机会。一些真正新锐的导演,反而无法得到节目组的邀约。
导演:或无主见或太自恋
导演是影视创作的核心人物,他是领导者,得统摄全局,得镇得住所有人。导演可以有脾气,但更得有能耐。
《导演请指教》让我们看到一种截然不同的导演。他是好好先生。他不乱发脾气。他不强势。他尊重演员……好了,吹不下去了。他其实就是吴镇宇错认为的那种导演,“导演是最不需要专业技能的,导演可以懂打灯,不懂打灯也可以,不懂写剧本,可以不懂摄影,不懂配乐的岗位。你只是提供一个输出的概念,让大家来帮你完成就行”。
吴镇宇的一家之言
至少在短片呈现里,毕志飞是这样的。不错的美术置景是人家搞好的,他只不过是去“视察”了一下;他对剧本没信心,对演员说“你们觉得哪不合适,真的可以改”;让演员把人物脉络聊出来,演员直接说“导演,这个应该你来告诉我们”;让演员走戏,没带器具他也没看,演员一个劲地说“这样没有意义”;都快开拍了,人物之间的关系他还厘不太清,得靠身边人提醒……
导演请演员“说戏”
《新小城之春》技术层面有基本的电影感,更多是后期配合的功劳,导演的意志并没有充分的体现。或者说,没导演在,演员美术摄影等人,也能自个配合着把戏给拍了。
毕志飞不是多数,导演一般有强大的自我意志,敝帚自珍是一定的。但无论如何,在电影推向市场后,导演不能将自我的意志凌驾于观众之上,只接受观众赞美,否认批评。
在北电摄影系任教的相国强,他执导的《哪吒闹海》并没有得到现场评委和观众的太多好评,弹幕上也是差评居多,有人吐槽道“出走半生干行活,归来仍是学生作业”。
相国强不认可现场观众的批评,他有权申辩。不过,我们发现导演表现出对“看不懂”的评委和观众的某种“不屑”。对于批评意见,导演的态度是,“他看不到(我深刻的东西)”,“这个片子还挺深的,他们没有理解这个片子”;他很自信“如果你能客观放到网上,它肯定会火的”;当对手的好评度比较高时,他认为别人是“更适合大众的讨巧型去观影”……
导演,并没有火哦
电影终究是要面向观众,观众花费时间和金钱到影院看电影,他们有权利表达不喜欢。面对差评,导演会觉得郁闷,但不能有“受害者心态”,也不能有“看不起观众”的精神胜利法,因为如果导演本身就“半桶水”水平,这意味着对观众意见的隔绝,意味着失去改善的可能。在真的好东西面前,观众是有基本共识的,失去观众支持,拍片就是自娱自乐。
《导演请指教》暴露了导演层面的问题:或是没办法很好履行导演的责任,或是自我又自恋,不愿接纳不同意见和诚恳的批评。
影评人:护犊子与“爹味”
评论也是电影行业很重要的一部分。就节目中不少同行的表现来看,很让人失望,折射了电影评论圈的种种怪现状。
一种是圈子内的互捧、护犊子。比如相国强并未获得好评,但他在北电的一名同事(利益相关)就站出来说,“相国强导演他是电影学院摄影系毕业的,我敢保证地说一句话,电影学院毕业的学生,技术上面不会成为问题”。
竟然还有如此标准
什么时候专业院校毕业的,就代表技术没问题了?中国多少烂片的团队,不都是来自专业院校吗?想当初,毕志飞的《逐梦演艺圈》开研讨会,也有一堆学院派导演夸呢。
还好郝蕾很快给回击了,技术就摆在观众面前,“从专业学校毕业了,拍得很烂的,改了行的多得是,这不是一个评判标准”。
另一种也是影评人该警惕的,即建立在文化资本基础上的“爹味”。比如看的电影足够多了,理论知识足够多了,就认为自己的审美最高级,自己对电影的领悟最深刻,自己最牛。
专业知识、观影储备的确是影评人的优势,但影评的职能是“交流”,跟导演“交流”,并搭建观众与作品之间的“交流”平台。哪怕是很激烈的批评文字,都应该是一种平等、尊重的基础上的论证,而不是我比你牛了,我就能指导你、就能瞧不起你、就能攻击你的“爹味”。
庆幸节目请来了几个女性影评人,不然这男性影评人的“爹味”实在有些冲。毕志飞可以批评,但揪着毕志飞“掉书袋”,跟人家谈中国电影史,揪着几个常见镜头就大谈这是黑色电影、好莱坞电影的拍法云云,这不是尊重导演、面向观众,深入浅出、你来我往的对话,而像是毕业答辩上,导师高高在上的“说教”。
有点“心疼”台上的毕志飞
影评人对于文艺片有滤镜是很正常的,但节目现场时不时直接甩出类似“王晶不做王家卫”这样踩一捧一的说法,也是足够让人吃惊。商业片和文艺片只是属性不同,没有高低之分,文艺片的探索实验甚至要建立在商业片繁荣的基础上,就像陈祉希说愿意投资三五十万给梁龙拍实验短片,她从商业片那里赚到钱了,她亏得起了。
何必踩商业片呢
大多数观众更喜欢商业片,这不是说大众“审美差”,这就是人性使然,全世界都一个样,电影本身就是娱乐工业,没什么好“悲哀”的。当然,文艺片承担着电影探索与创新的功能,影评人希望文艺片能够面向更大的市场,得到更多观众的支持,这种心理很正常。这也是影评人的工作之一,通过平等的、循循善诱的交流,鼓励观众多给文艺片机会。
您言重了
观众需要审美上的训练和引导,这不意味着,影评人是“高人一等”的,不是你说好观众才能说好,你说不好观众就不能说好,尽信书不如无书,何况是良莠不齐的影评人。所以,有影评人说“我们要告诉你,你们才能从正确的入口进,才能从正确出口出”,笔者并不赞成这种略带“爹味”的指导。
不必人为地设置观影门槛
要相信观众基本的审美判断,观众并非好坏不分。影评人不过是将观众感性上模糊的“好”或“不好”,予以理性地明晰,或者给予观众感性上的“不好”另外一种不同的解读,消除观众对作品的“误会”:以便观众形成自己的审美体系,并在之后的审美活动中更主动、更有效、更具体。
《导演请指教》看了让有些火大,因为它的的确确真实反映了电影圈存在的某些问题:资本把机会给那些不缺机会的人,导演要么能力不够要么自以为是,影评人有的瞧不起导演有的瞧不起观众……一个个都以为自己特牛,难道电影只是圈内人自个玩?
看了下一期预告,火花四溅、涕泗横流。如果节目能够成为中国电影存在问题的一次自我揭示,并能够在后续节目中不断改善,那么它也是有意义的。如果只是一个看了让人火大的节目,就不必给自己添堵了。
本期资深编辑 邢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