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庆街的昼与夜,曾经是割裂的两个概念。
老吉庆街曾经是属于夜晚的,但2011年底改造后的吉庆街,更属于白天。
“吉庆街白天不做生意,就跟死的一样。 ”——池莉《生活秀》
吉庆街的红火,源自于多年之前,彼时《生活秀》的电影和电视刚开机,北京电视台还制作专题片做了报道,吉庆街的名气一下子就在全国范围内大了起来。
当年我还是武汉某报的城市版记者,经常写到武汉的夜生活,吉庆街的活色生香自然不在话下——鸭脖、艺人、沸腾的人声......这才是传说中真正的“武汉味道”!
每到傍晚总有无数热情拉客的声音,家家宾客盈门,桌桌觥筹交错,也就点些凉拌毛豆、虾球、烧烤、几瓶啤酒......
夜宵为的其实不是吃。甫一坐定,先来一拨儿卖唱的,再来几个卖花的,随之,拉手风琴的,拉二胡的,唱楚戏的......显然不是电影心目中妖冶动人、快意江湖之处,但却别有一番风味在其间。
对吉庆街有了贴身印象是在2007年, 当时和报社同事一同来观摩声势浩大的海选“吉庆街四大天王”,记得跟武汉追航音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经理齐追航聊起这些草根艺人们的“前程”,齐追航无比激昂且有秩序地按各个艺人的特色来包装、并给他们灌制唱片......
随后, 吉庆街艺人集体跳槽汤池西街的消息传出, 我们再次“围攻”齐追航等人采访,“这些都是最草根,最鲜活的艺术,应该让它更好地绽放......”
还记得在一个大风起兮的冬夜,我跟几个朋友围坐在芳芳菜馆吃干锅,风从一侧灌进来,让人不禁打了个寒战,当时的吉庆街刚开始修路,吉庆街艺人已有部分跳槽,但气氛还凑合,眼前饭菜热气腾腾,耳边热闹不绝于耳。
后来因为修路,因为建隧道、因为城区改造,我无数次从大智路经过,只能从矮墙边眺望到芳芳菜馆依旧在开门营业,只是荣光不再。
2011年的最后一晚, 我在这个曾经喧嚣热闹的吉庆街最知名的芳芳菜馆里和朋友们跨年,看着无奈又有点焦虑的老板娘,偶遇曾经在这条街上叱咤风云但现在已经退出“江湖”的莫妮卡。
大家都在说,吉庆街已经“死了”!
......
“吉庆街是夜的日子,亮起的是长明灯。没有日出日落,是不醉不罢休的宴席。
人们都来聚会,没有奔离。说说唱唱的,笑笑闹闹的,不是舞台上的演员,是近在眼前的真实的人,一伸手,就摸得着。
看似假的,伸手一摸,真的! 说是真的,到底也还是演戏,逗你乐乐,挣钱的! 挣钱就挣钱,没有谁遮掩,都比着拿出本事来,谁有本事谁就挣钱多,这又是真的! ”
——池莉《生活秀》
2019年的一天。
早上10点,公交车停靠大智路,我从车上下来,这个时辰的中山大道,应该是城市的活跃黄金期。
身后是一溜手机售卖门面,热闹嘈杂,而眼前的吉庆街则稍显空荡,像刚醒过来的孩子,带着一点朦胧的睡意使着性子。
冬天的阴霾把整个城市泡在冰冷里。 如今已经是新吉庆街开街后的第八个年头了。
眼前的吉庆街,已经不能再只说是一条普通安静的小街了。过去那条只有170多米的吉庆街, 局促在两侧楼宇之间,不仅路面凸凹不平,也毫无章法可循,40多家大排档拥挤在一起。
现如今,很多老房子已经拆除,即便留下来的,也是经过了修缮, 那些隐藏着些神秘又有趣的巷子和街道,所存无几,但这些改变似乎并不影响现在的居民们, 他们依旧按照自己的时间表淡定生活。
一位穿睡衣的中年大叔牵着狗从曾经芳芳菜馆旧址出来遛弯,手里还提着一个红色塑料袋,里面装了一把洪山菜薹和几块豆腐,想当年,这里曾经是吉庆街的“王者荣耀”,如今,也只剩下明明、园园、歪歪三家各占一个街角。
还记得当年芳芳的老板从在自家竹床上摆花生摊,慢慢扩张成为老吉庆街上最大的餐馆,最火的时候,他家一天要翻台四五百桌.....
前行过了一条马路, 就是现如今的吉庆街。江汉路、南京路、中山大道,城市最矜贵的位置给了这里,红墙红瓦古典建筑则是新吉庆街的特征。
新吉庆街的布局很有意思,原有大排档餐饮主要集中的原东三里片,现在则由5栋楼房围合成一个“大院落”,形成一条内街,似乎为了保留吉庆街以往圆桌一个紧挨一个的“百家宴” 般热闹盛大的场所感。
设计师为吉庆街建筑定位清末民初风格,1861年汉口开埠后,汉派建筑在中西文化碰撞中产生的演变。 这里的每座楼都有着圆孔透气窗的大坡屋顶,红砖红墙,兼有欧式建筑的大立柱、拱券门和简洁的白线条。
这里的节奏显然想与整个现代化的城市合拍,木质的百叶窗里,飘来了阵阵咖啡香。
一直到了中午,吉庆街才开始热闹起来,入驻店铺依旧是那些老字号的天下,吃饭的食客,街拍的小青年,闲逛的人们,就像鱼儿一样,在此地游来游去。他们是白天的主角。
古朴的青瓷砖、木质的百叶窗,怀旧的雕塑, 吉庆街在精致的空间里穿插了老租界、里分、老教堂等多个景点,至少,会成为更多90后“打卡”或是外地人“老汉口一日游”的当然之选。
位于武汉市汉口黄石路上的荣光堂,是武汉市现存最大的基督教礼拜堂。当年被包围在吉庆街里,三面被高大建筑“围困”,总不能让人一睹真面目。
现如今 ,荣光堂重新焕发“荣光”,却也是幸事一件。
夜幕降临的吉庆街,崭新的阁楼、铮亮的招牌、若明若暗的灯光......老通城、四季美,德华楼......“老武汉美食一条街”的感觉更甚。
结伴而来的中年女性,拽着大音箱,在此安营扎寨,跳着广场舞......
而在广场的另一侧,是吉庆街的老街,灯火通明,徘徊在街上的,依旧是那些熟悉的身影。背着吉他、抱着乐器等待生意的艺人,抱着装满鲜花的水桶的老人,以及在店门口拿着餐牌招揽生意的小二...
此时此刻,我身边的一位老武汉,无不遗憾的埋怨着,当年,只要有朋友来武汉游玩,他就会领着他们来吉庆街。除了吃,还为了这里有汉味十足的“民间艺术”。
“外地朋友没有一个不喜欢的,我上桌就喝,一喝就喝到半醉,最后被拖回去,现如今,也只能像这样清醒的来,清醒的走了......”
22点过后,吉庆街已不再喧闹,经过一天喧嚣后归于平静,只留下老街上一长溜白炽灯亮得晃人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