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红楼梦》的结局死的死、散的散,最后是一片“白茫茫真干净”。作为大观园中“诗魂”般存在的林黛玉,她的死尤其令人难过。
在一般的通行本里面,林黛玉的死在第九十八回:苦绛珠魂归离恨天,病神瑛泪洒相思地。在最贴近原著的87版电视剧里,黛玉是在第三十三集去世的:惊噩耗黛玉魂归。
《红楼梦》的版本很多,这里先说一下我这里看的版本是中华书局出版的,署名作者是曹雪芹作高鹗续,然后点评者是脂砚斋和王希廉。
虽然写黛玉之死是在第九十八回,但是实际上她死的时候的时间节点却是在第九十七回:林黛玉焚稿段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
在黛玉之死之前,有很多铺垫式的描写。焚稿断痴情这一回,都是在为黛玉的死做一个酝酿。所有的伏笔加起来在这一瞬间爆发,读着就格外扎心。
首先是贾母对黛玉的疏远。我们都知道黛玉是喜欢宝玉的,宝玉心里也只有黛玉。但是他们之间的相互喜欢并没有得到家长认可,相当于只是一对青年男女心照不宣的约定。得不到认可的爱情在黛玉心里是没有安全感的,所以与宝玉的事情是她最大的心病。而这心病被贾母知道了,得到的不是支持和认可,且看贾母知道后是如何说的:
孩子们从小在一处顽儿,好些是有的。如今大了,懂的人事,就该要分别些,才是做女孩儿的本分,我才心里疼她。若是她心里有别的想头,成了什么人呢!我可是白疼了他了。
这样的重话还不只一次,贾母回去了后又把袭人叫来回话,听袭人说了后更甚了:
我方才看他却还不至糊涂,这个理我就不明白了。咱们这种人家,别的事自然没有的,这心病也是断断有不得的。林丫头若不是这个病呢,我凭着花多少钱都使得;若是这个病,不但治不好,我也没心肠了。
那是嫡亲的外孙女,是血脉相连的女儿的女儿,就算做错了什么事,违背了礼制,要做的是引入正途,而不该是这么重话相伤。况且眼下的黛玉已经病入膏肓:
贾母可以说是她唯一的依靠。但是贾母在黛玉最需要亲情和帮助的时候,不但没有体谅她,反而数落她的不是,连带着疏远了她,就这一点就足够扎心了。说到底,他们并没有把黛玉当家人,只是当做寄居的食客而已,你做得好合我心意,我就赐你一点恩泽。但是你若忤逆了我,那么就注定只能是一颗让我开心的棋子罢了。这也是黛玉感到寄人篱下孤苦无依的根源所在。外祖母纵然再好,没有父母兄弟扶持,自己的心事也无与诉说。有用则厚待之,无用则随弃之,说得不好听一点就像拿来寻开心的宠物。当然,这个语境是在续书之中的,不一定是原笔。但是对读者来说,读起来难过的感受是不会变的。
其二是她死前的凄凉冰寒入骨。黛玉居于大观园的潇湘馆,里面四季翠竹,环境本来就清幽,而她死前更是雨打芭蕉,风雨大作。凉风残烛之下,只有紫娟一个人陪着她。往日里那些曾经一起作诗夜宴的人们,一个都不在。书里是这么描写的:
黛玉想来病着,自贾母起直到姊妹们的下人,常来问候。今日贾府中上下人等都不过来,连一个问的人都没有,睁开眼,只有紫娟一人。
黛玉死前那些日子,连一个问候的人都没有。无论主人还是下人,很显然贾府里面所有人都已经忽略了黛玉的存在。他们都忙着办理宝玉的婚事了,贾母如此,王熙凤如此,薛家更不用说了。在孙子和外孙女之间,贾母毫无顾虑理所当然地选择了弃了外孙女保了孙子。就连黛玉死后,贾母本该怀着悲伤去祭奠她的。但是当凤姐回了贾母黛玉已死的消息后,她说的话依然还是那么扎心:
是我弄坏了他了。但只是这个丫头也忒傻气。
做过阅读理解的人都知道,在转折句里面,“但”后面才是重点,很显然贾母并不觉得自己有至少一半以上的责任,在她看来,黛玉的死都是她自己作的。接着后面更有过分的事情,贾母不能自己去祭奠黛玉,让王夫人代她去看时,传话是这样的:
并不是我忍心不来送你,只为有个亲疏。你是我的外孙女儿,是亲的了。若与宝玉比起来,可是宝玉比你更亲些。倘宝玉有些不好,我怎么见他父亲呢?
看到这里我真的想骂娘了,贾母这都是说的什么话。很明显从贾母的话里面我们可以看出来,就是弃黛玉保宝玉。都是自己孩子的孩子,从血缘上来说无论儿子女儿,都是自己亲生的啊。明明有两全之法,却硬生生的弃了黛玉不顾。就算心里有了宗法上重男轻女的想法,人都死了说话也用不着这么更伤人。
还有更过分的,黛玉人都香消玉殒了,贾母在与薛姨妈说话时为了夸宝钗的大方得体,把黛玉搬出来做比较:
我看宝丫头也不是多心的人,不比的我那外孙女儿的脾气,所以他不得长寿。
人都没了,作为长辈的外祖母只知道为孙子娶了媳妇儿高兴,完全没有对黛玉之死有一点的悲伤之感,还在后面编排自己的外孙女儿,言外之意似乎说她不该长寿完全都是她自己的错,她就是该死一样。
其三,还有让人难过的是不但没有人理解黛玉的心病,还在她的伤口上撒盐。所有人明明都知道黛玉的心病就是对宝玉的爱得不到保障,他们不给予支持也就算了,还在宝玉与宝钗成亲的时候,去挖黛玉身边的人做背书。
在黛玉重病的时候,宝玉也病得疯疯癫癫的,贾府安排了贾宝玉与薛宝钗成亲以冲喜,对黛玉则是置之不理,只是派了下人探望。这探望却不是纯粹出于亲情的关心,而是为了趁机去挖黛玉身边的人为贾宝玉成亲帮忙。我们都知道,林黛玉身边得力的只有紫娟,雪雁虽是她带来的,却并没有紫娟做事周到尽心。刚开始他们要的是紫娟过去,经平儿周旋才勉强让雪雁去。
要林黛玉身边的人去贾宝玉的婚礼帮忙只是为了让贾宝玉相信他成亲的对象是林黛玉。对于薛贾成亲来说雪雁的作用是可有可无的。但是对于林黛玉来说,雪雁却是她身边唯一从小到大的陪伴之人,再不济那份牵绊是无法斩断的。可是贾府的人连她这一点点牵绊都带走了,随之还让她的人去给情敌背书,帮着她的情敌夺走她心爱的人。这场景活脱脱就是我爱的人结婚了,新娘不但不是我,连我的姐妹还要去给情敌做伴娘。或者好比是我的爱人出轨和别人一起了,我还要出人去成全。这一点贾家的人做的真的很过分。
最后,黛玉之死的遗憾让人久久难以释怀。黛玉之死的悲剧就像鲁迅先生说的悲剧一样,是把最美好的东西撕碎了毁灭给人看。一个是黛玉大好的青春年华却就此终了,病得瘦骨嶙峋肤白如雪,看起来就让人心疼:
这样的小身板如何撑得起那么大的事情。她病到吐血能够放在心上的却只有紫娟。
在如此美丽的年华死去,本该拥有幸福的生命却要就此终止,真的让人很不甘心。就连死了,都没有个归处:
林黛玉生不同人,死不同鬼,无魂无魄,何处寻访?
生不为人所容也就罢了,连死了都没有做鬼被人纪念的资格。
林黛玉与贾宝玉本来是心心相印的一对璧人,她死前心心念念的只有宝玉,做的后事处理无论是焚诗稿还是烧玉帕,都是对宝玉的惦念。而贾宝玉内心里也只有林黛玉,连娶薛宝钗都是因为她顶的是林黛玉的名头。讽刺的是连黛玉的死,他却还是通过自己不喜欢的薛宝钗得知的。连自己病故的消息都只能通过情敌传达给爱人。
这就是现实的力量吗?木石前盟的约定终究败给了世俗的金玉良缘。她气绝之时却是宝玉娶宝钗的这个时辰,她的死只有李纨和探春来看看。死后只有竹梢风动,月影移墙。除了凄凉,什么也没有留下。
当初看到这两回,一路哭哭啼啼眼泪不断。虽然程高续书有很多地方是有瑕疵,像贾母说黛玉的那些话,就不太符合前文贾母对黛玉的疼爱态度。但是黛玉之死的艺术成就却是不可否定的。看一回哭一回,越看越扎心。真的很心痛,这里列出来只是一些主要的点,很多时候还有许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痛楚。也一次次加深了对其悲剧性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