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的剧评里面,几乎每个人物都被长篇大论地讨论乃至争论过。对于创作者而言,这无疑是一种极大程度的肯定吧。
之前我写了一篇关于陈洪的,提了些吕芳,今天想好好说说这个老祖宗。
司礼监掌印大太监吕芳,我看剧评里面大家都说挺喜欢这个角色的。本来这个角色,编剧也不是往讨人厌的方向写的。我也喜欢。
很多优秀的角色刻画,来自于人物形象突然而又合理的转折、颠覆。
自己以前看小说、刷剧的时候,一个中性乃至反面角色,因为做了件好事、或是展现出某个优秀的品质,我就会暂时忘记他之前的污点,开始对其产生正面的情感,差不多就是黑转粉。
我不是影视专业的,不知道有没有相关的术语。就暂且把这个让人黑转粉的标志性事件称为“转折点”吧。
《大明王朝》给吕芳设置的转折点非常早,就在第一集——教冯保“为官三思”的道理。
这个情节一抛出来以后,前几分钟他讽刺冯保报祥瑞的刻薄,以及我脑海固有的对掌权宦官的负面印象,就瞬间都模糊了、无力了。
吕芳在第一集立的主要人设就是慈爱,后面保护杨金水、芸娘、冯保等等情节,只是一一步步加固这一人设而已。
而他人设中卑劣的一面,也在“慈爱”的光辉中,悄悄被隐匿了。
要知道“一两个县嘛,皇上心里揣的是九州万方。”这句话,也是吕芳讲的。
但我们为什么会选择忽视和原谅呢?
第一、关怀九州万方,不是一个太监职责范围内的事情。
第二、毁堤淹田等伤民事件,不是吕芳主动造成的。在这件事上,他没有强烈的不善动机,只不过是在灾难发生之后冷眼旁观而已。
第三、剧情没有刻画吕芳冷眼旁观所产生的直接恶果。既然没有直接恶果,我们也就怪罪不到他的身上。
至少直到整部剧的结尾,吕芳慈爱的人设不仅没崩,还步步加深,在他向冯保磕头,含泪说一句“孩子们,全交给你了”时,达到了顶峰。
(陷害胡宗宪一事是否为吕芳授意,剧中没有明显证据,我觉得未必是吕芳直接授意,也可能是他向杨金水传达倒严的指令后,杨金水自己闷头做的。)
吕芳肯定不是圣人,也不是大善人,但仁善之人还是算得上的。
但和我们绝大部分普通人一样,吕芳的善是不稳定的、小范围的。
关于“善”的问题,我想,古今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孟老夫子,在《孟子·齐桓晋文之事》里面,孟子援引了一个故事:
故事有些荒诞可笑,以羊代牛受死,难道就是仁善吗?
孟子当时为了忽悠傲娇的齐宣王,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为何以羊代牛是善呢?
因为这是从动机而非结果的角度来判断的。
孟子“性善论”中所说的人性本善,讲的就是这种“见其生,不忍见其死”的一念恻隐。
产生恻隐之心后,下一步,是应当将这种短暂的、不稳定的、有特指对象的一念之仁推广,成为恒定的、普遍的、关照天下万民的仁善。
但绝大部分人的恻隐之心,都会在推广的某一个阶段戛然而止。齐宣王如是,吕芳也如是,我们普罗大众几乎都如此。
很简单的一个比方,假如发生了一场天灾,你看到两则新闻,一则是汇报受灾人数xxx,另一则是讲述了一个可怜人在灾难中挣扎终至死亡的悲惨故事。哪一则在人心引起的触动更大?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对于吕芳而言,淹了一两个县,只是一堆数字。但杨金水、芸娘、冯保却是活生生晃在自己跟前的“人”。
目之所及,不忍见其死,已经是仁心了。
在自己的权力范围内,能帮一点是一点,能拉一把是一把,这样的领导,如果放到现实生活中,不知道会多受下属爱戴。
所以我相信冯保那句,“真要有那一天,干爹,儿子第一个接您回来。”是出自真心的。
如以道德水平简单粗糙地将《大明王朝》中的人物分为四类:上上,中上,中下,下下。
剧中存在感最强的几个太监,对号入座差不多是——黄锦中上,吕芳中上,冯保中下,杨金水中下,陈洪下下。
想想啊,作为一个身体半残废,自小吃了很多苦,深陷明争暗斗的政治漩涡,又手握极大权力的人,没有丧失对孤苦弱小基本的悲悯,已经是不大容易了。更何况在自己失意后,仍能不改此心。
吕芳未曾为大明百姓谋过福祉,因其目之所及没有百姓,也因其职责范围中没有安民——只有忠君。在首席大太监这个位置上,尤其是嘉靖手下的首席大太监,我觉得吕芳已经做的挺不错的了。
但是,以上这些,都是从私德的角度去评判的。我挺喜欢这个角色的原因,也只是因为其私德。
但并不代表这个角色对江山社稷、对天下苍生有益。
事实上,历史中的君王将相,常有私德与功绩背道而驰的情况,比如我之前一篇文章里分析的齐襄公。
甚至强国与安民,也未必是统一同步的,最典型的就是商鞅。
如若明朝的百姓可以选,何人不愿意文、景为君,孔、孟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