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花开无田
我们常常感怀于理想的失落,以及所有的美好面纱揭开后的失望。也许是因为所有的美好和神圣经历了也觉得不过如此。但在历史上却有那么一个人,从小就没有理想,只有眼前的苟且,原因当然就是因为穷,生在一个靠租地耕耘的多子女家庭,苛捐杂税,任何超越了穿衣吃饭的要求都属于过分,可以说吃饱穿暖的本身也是奢望。这也许在现代人的眼睛里,这实在是悲惨,但这些对于他的悲惨则是不够的,乱世之人,面临的常常是更惨,一场瘟疫,夺走了亲人的生命,剩下的亲人也被活活饿死,当济济一堂的家人只剩两三个时,他们只能各奔东西,唯求活命。
这个悲惨故事的主角就是朱元璋,父亲朱五四有四儿二女,自己为了生活更是5岁便给人放牛,15岁父母兄长都被夺取性命,而这也只是开始。与他相比,我们现代人这些淡淡的忧伤实在是无病呻吟,而在那个弥乱的时代,属于他的实实在在的生活问题还等着解决,为了吃饭,他做了和尚,可乱世之中,其实也容不下一尊安稳的菩萨,更别说菩萨旁边的小和尚了,他被安排去化缘,其实也就是乞丐,日日在劳累与白眼之中挣扎,朱元璋的身体与精神被压到了底线。
这也许就是蜕变的契机,当一个人从物质到精神都一无所有的时候,他也许才能感受到属于自己的力量,在讨饭的过程中,朱元璋除了应对自己的生存,也结交了许多的朋友,当然, 都是穷朋友,但也是非常优秀的朋友。
但安宁的生活还是以无穷的魅力诱惑着他,当他终于可以回到寺庙,他非常安静以一个少年的热血青春守护着平凡的生活,一个出家和尚的平凡生活。这一过就是五年。如果这是一个平凡人可以轻松活下去的时代,可能,我们的明太祖朱元璋就是一个和尚了。可是,没有,在他二十八岁的时候,他收到了一封信,一封鼓动他造反的信,来自好友汤和,他不想去,因为他知道,他只要能安稳的做和尚 ,他就能活下去,没必要造反。
但外面的世界已经越来越乱,平常百姓常常无缘无故被当成土匪抓起来,朱元璋收到土匪的信就是轩然大波,他再也不能蜷缩于寺庙之一隅了。逃亡,成了形式之必然。安宁的对面是动乱,如果安宁不能容身,那只能投身于动乱。这一年,他二十八岁,在一个十几岁就应该娶妻成家的封建时代,这是一个太大的年龄,但对一个准备终生与青灯古佛相伴的和尚而言,一切都才刚刚开始。
做和尚需要安宁的力量,但造反需要的却是拼杀和领导的力量,还好,生活早已把朱元璋化成了随器而安的水,他非常从容的完成了自己角色的转化。获得了郭子兴的赏识,并且成了上司的女婿,娶了一位温婉善良持家的妻子马皇后。一切都很好,一个和尚讨了老婆,一个没有安宁之所的人在军队中有了小小的官职,如果一切就这样了,我们明太祖可能也会在乱世中求得片刻安宁,过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
但一个人有点优秀会得到关注,非常优秀会得到赏识,过于优秀就会不容于人了。朱元璋在短短的时间内就经历过这三 种状态,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是也,在岳父之子郭天叙、郭天爵的的妒忌与构陷之中,朱元璋最后的结局是不得不走人。
此时的朱元璋,看透了起义军内部的勾心斗角,也对自己的能力有了自信,他不愿意依附于任何人,也许是因为当时的所谓群雄已经不再让朱元璋投注以信任了,总之,这回,他立起了自己的大旗。并在不断的成长中渐渐积聚起了改天换地的雄心与力量。至正十三年(1353年),回到了凤翔老家的朱元璋将徐达、郭英、周德兴等人收入麾下。而在随后李善长、朱文正、李文忠相继到来,也让他实力大增,而 在接受了谋士朱升的意见“高筑墙、缓称王、广积粮”后,与陈友谅的决战,直至荡平诸雄。
当然,历史早已告诉了我们最后的结局。1368年,朱元璋终于实现了从乞丐到皇帝的蜕变,在应天建立大明王朝。可是在他的这些经历中,有多少是他自己的愿望,又有多少是历史对人的选择呢。不能不说,朱元璋是优秀的,他的识人之能,他的军事才干,他的驭人之术,他的杀伐决断,都非常人所及。毕竟,在一个自己打天下又坐天下的大能者身上,笼罩的光环不止一两圈。
可是,身于贫家者的一个懵懂婴儿,如果他不处于元末那个群雄并起的时代,没有那官逼民反的背景,就算他身负众多潜能,可能也永远没有施展的一天。也许我们没有想过。对于我们柔弱敏感的内心而言,人生其实更多的受制于时代。一个把凡人逼成英雄的时代,它的悲哀是大于欣喜的。而这背后是无数普通人的苦难。
参考资料:《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