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的好,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必定站着更多的男人,虽然是一句玩笑话,却也能看出一个人的能力再大也是有限的,很多时候都需要别人的帮助,每个成功的人身后总是站着一群得力干将,从底层社会白手起家创立帝王业的朱元璋就是如此。
从无家可归的乞丐到高高在上的皇帝,朱元璋完成了难以想象的蜕变,在艰难的创业过程中,朱元璋身边逐渐汇集了一大批精英,那个时代最杰出的人才统统被他收入麾下,无论是自发来投,还是强行绑架而来,总之这些人为大明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
除了这些文臣武将之外,有一个人在朱元璋还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时就陪着他,他们一起经过风风雨雨,无论是何种困难的处境都不曾放弃过他,这个人就是马皇后,在朱元璋登上大位之后,开始大肆屠杀功臣,整个朝堂人心惶惶,没有一个人敢上前劝说他,此时能让他暂时放下屠刀的只有马皇后。
说起朱元璋的发家史就不得不提一个人,他就是郭子兴,就是在这里朱元璋慢慢崭露头角,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凭借过人的计谋,朱元璋在郭子兴的部队中声名鹊起,结交了许多好友,虽然能力出色,不过朱元璋却还是一个小人物,即便得到郭子兴的青睐也只能成为一个带兵打仗的将领而已,很难能会成为一方统帅。
后来事情出现了转机,为了嘉奖朱元璋的贡献,郭子兴将自己的养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而她就是后来的马皇后,有了这层关系让朱元璋一跃成为了二号人物,随着地位的上升,与之而来的还有利益冲突。
朱元璋确实能力出色,带领部队打了许多胜仗,深得了众人的钦佩,朱元璋的声望越来越高,已经隐隐威胁到了威胁郭子兴的统帅地位,看着自己亲手建立起来的势力慢慢被分化,郭子兴自然不会坐以待毙拱手让人。
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子孙后代做好打算,郭子兴一共有三个儿子,在他百年之后,自然希望自己的儿子来继承自己的事业,就算朱元璋名义上是自己的“女婿”,终究还是一个外人。
于是郭子兴到处找机会打压,多次反驳朱元璋的计划,并且将他关在大牢之中,此时还不是皇后的马姑娘常常替他求情,暗地里给他送水送反,帮助他摆脱了危机。
朱元璋是一个聪明人,一系列的事情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若是继续留在郭子兴的身边,必定还会遭受打压,与其这样还不如自谋出路,他找到了郭子兴,向他告知了自己要单干的想法,想要自己外出募兵,继续为他打天下,郭子兴求之不得当即让他走人,还故作仁慈地说道:“你也不容易,我的将士任你挑选,希望你好自为之”。
朱元璋自然不会跟他客气。从中挑选了20个人,其中就有后来威震天下的大明第一名将徐达,不过此时的他还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兵,由于名声在外,加上自己的能力超群,很快朱元璋的部队就发展到了两万多人。
公元1335年,郭天叙继承父亲职位担任元帅,此时的朱元璋名义上还是郭子兴的部下,名义上还是郭子兴军中的左副元帅,当时朱元璋笼络了大批能人异士,论能力来说他早已超出了郭子兴,当时有很多有才能的人,他们更倾向于投奔朱元璋,所以说此时的朱元璋,才真正有了争夺天下的实力。
之后的几十年时间内,朱元璋先后打败了众多起义军,还将元朝赶回了大漠,此时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一件事--登基称帝,他有最强盛的兵马,还掌握着大片土地,已经有了称帝的想法,于是将这件事交给了自己的心腹刘基和李善长。
两位谋士在交谈中曾说道一个话题,李善长问道:“为何局势一片明朗,大帅还闷闷不乐呢?莫非是有什么心事么?”刘基淡然一笑说道,大帅这是在准备杀人了。
李善长并没有刘伯温那种才智,十分疑惑地问道:“大帅在登基之前,要杀谁呢?”
刘基看到四处无人就凑到他的耳边,轻声的说道:“韩林儿。”
韩林儿名义上还是起义军的统帅,是朱元璋的上司,有他在朱元璋想要称帝,必然不符合正统和道义,所以韩林儿务必要除掉,才能为朱元璋帝业扫清最后一道障碍。
果然不久之后,朱元璋就派人将韩林儿接了过来,在半路之中韩林儿船只失事,丧命江中,关于他的死一直争论不休,究竟是偶然事故还是另有阴谋,想必会有人为我们揭晓答案,而他的去世却验证了刘基的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