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的《东周列国志.战国篇》是一部优秀的历史正剧,以恢宏的气势,再现从三家分晋到秦始皇一统山河的二百多年中,诸子百家纵横捭阖、战国七雄逐鹿中原的浩瀚场面。
▲评分者寥寥,想来都是历史剧狂人才来
这也是一部颇具争议的电视剧,有人说他客观真实,有人则认为不知所云。当年的观众缘并不太好,此后二十余年笔者貌似未见过重播,甚至连拷贝件都未能好好保存,那粗糙发黄的画面令笔者想起了VCD年代的抓狂。
虽然仅仅过去二十余年,却被冠以“上世纪末”的产物,平添了几分沧桑感。
如果要选一本历史扫盲读物的话,《东周列国志》绝对冠绝所有。
读来如同正史的小说
《东周列国志》取材于《 战国策 》、《 左传 》、《 国语 》和《 史记 》四本史书,真实还原了历史的原有脉络。“明线暗线——双环连套”的小说常用手法将五百年沧桑安排的妥妥帖帖,毫无史书或者纪录片的冗长乏味,人物有血有肉,故事跌宕起伏,是一部结构完整的历史演义。
▲他也是《警世恒言》的作者
小说删去了参考文献中“伍子胥临潼举鼎”等荒诞不经的情节,没有以一敌万的李元霸,也没有智欺天下的诸葛亮,虽然追加了一些怪力乱神的片段,却能控制在挑起悬念的范畴。
至于许多来自作者脑补的情节,却十分合情合理,并没有跳脱剧情。
不同于史家“隐而不言”的“春秋笔法”,这部“通俗”演义将那暗礁一样的文字弄得水落石出,大家一看便心知眼明,种种是非善恶,忠奸智愚,毕露于光天化日之下。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无限接近历史的小说。
导演的难处
这部今天看来的“经典”是1995年《三国演义》大火之后的“趁热打铁”之作,但央视显然高估了观众的素质,绝大多数既没读过小说,更奢谈史册;相比《三国》单纯的“刘备正义”和“忠于主公”,春秋战国时代的“国民性”更加不是历史小白们所能理解。
如果我是导演,一定会推掉这份苦差。
首先在于篇幅。用32集电视剧来还原一个伟大的时代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从“三家分晋”跨越到“秦始皇统一”两百多年的历史,战国七雄,纵横之术,兵家较量,沙场争锋和变法图强,这些一个都不能少,11个章节平均下来也就一部电影的长度,放到当下每章都能弄出百八十集来。
▲《春秋篇》评分高出一个档次,观众也多不少
第二在于剧情。《战国篇》在当时的评价并不高,时至今日也比《春秋篇》少了整整一个豆瓣分,这是“神剧”和“良心剧”的区别了,当年甚至被挪到了中央二台首播(也是末播)。
大概《春秋篇》的珠玉在前,观众都深陷上一个时代的古意盎然和谦谦君子而不可自拔,以至于对战国的尔虞我诈和明火执仗不太适应。
第三在于解读。比如刺客到底是“以武犯禁”的不稳定分子,还是“一诺千金”的豪侠,全然在乎导演和编剧对于历史的理解。
而所谓的解读并无定论,因而总会有不买账的观众。
《战国篇》相对于历史和小说,就如同一块五成熟的牛排。
与历史的若即若离,与小说的貌合神离
对于剧组而言,较之《春秋篇》的变化和创新在哪里,这是个大问题。
春秋的是非错对有孔子的《春秋》做了定论,而史册上的战国则是一个胜者为王的时代,没有正统、只有阵营,没有仁义道德,只有成王败寇,故而法家和纵横家大行其道,儒道墨则暂时敬陪末座。
▲剧集中的赵无恤,开启了释放奴隶的先河,但这只是脑补而非史实
于小说而言,五百年乱世的传奇一气呵成,这样的时代和人物跨度导致主题只能是对于古今兴亡的凭吊,于细节处则是对于战争和权谋的特写而已,并无贯穿始终的精神线索。
春秋和战国的变化,用今天的眼光来看更多在于社会制度的变迁,这是从奴隶制向封建制度的转变,生产力的发展带来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的五百年。包括了国家形态、军事制度、官僚制度和宗法制度等上层建筑的深刻变革。
然而在古人看来并非如此,他们坚定的认为春秋是尚有三代遗风的“礼崩乐坏”,战国则是“皆为利来”的大争之世。
▲和鼎和颤巍巍的周天子,反映出王室的再次衰微
不管如何,这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三家分晋”的确是一个明显的分水岭,但人心、认识的变化则却非是一蹴而就的。电视剧中不可避免要出现对于变迁的解读,因而必然出现与古人的价值观的冲突,进而演变成对历史本来面目的冲击。
这种尴尬很难描述,笔者认为与历史的若即若离,与小说的貌合神离。
就事论事说剧情
剧集对战国的解读则更偏向于历史,而非小说。
想来导演是想拍一部超越《春秋篇》和《三国演义》的大作的,相对于前二者的一板一眼,后续必然有所“突破”方能实现弯道超车。
▲《春秋篇》剧照:长勺之战
▲《战国篇》剧照:战场
可以看到,《战国篇》的道具制作堪称考究,但战争场面则是在是太差,往往用字幕和旁白代替,令观众觉得被糊弄了。剧集明显关注人物性格的刻画,真正的大场面几乎不见,大概跟TVB的吝啬有一比。
▲服装和道具很专业
《战国篇》专注于细枝末节的人物刻画和社会背景的描述,试图用剧集来解读小说和史书之外后世对于战国乱世的结论,用今人的思维来理解过去,这其实陷入了舍本逐末和似是而非的怪圈。
将变革体现在三家分晋和商鞅变法,于真实历史并无二致,角度却截然不同。
豫让:史册上的决然和剧集中的纠结
以第一章《死士豫让》为例,故事的背景是三家分晋,编剧刻意解读为一种奴隶制和封建制的冲突,智伯代表了残忍守旧的旧贵族,赵襄子则由贱婢所生,后来成长为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豫让则作为时代的见证者卷入了这场冲突。
▲剧照:三家分晋
豫让先为范氏家臣,后与智伯成为知己,然二者并非从属关系,这些脑补的情节大体上并不突兀。然而在智伯死后,豫让和赵无恤的对决则被演绎成“王者之剑”和“死士之剑”的对决,豫让有数次机会可以击杀赵无恤,或因为民众阻拦,或因为不屑对方送死而搁浅,最后在“ 请衣而击之”的无奈之举后慷慨自杀。
因而给观众的感觉就是:杀了赵襄子会带来更大的乱世和百姓的灾难,故而不可杀,豫让貌似“心知肚明”并陷入了复仇和所以在会在纠结中屡失良机。
▲陷入疯狂的豫让一剑杀死了暗恋他的范氏大小姐仲娥,这很莫名其妙。
然而在史册的豫让并没有这么多顾虑,他是一个标准的“士”,太史公借豫让之口说出“士为知己者死”,是想体现出游侠群体“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的特质,缅怀古风,仅此而已。
▲初为范氏家臣,保护遗孤的豫让(脑补剧情)
史册中的豫让早已将性命托付给了引为“知己”的智伯,哪怕后者已是个死人。他因为赵襄子将智伯头颅制作成溺器而愤怒,不惜“漆身吞炭”而掩盖痕迹,在厕所和赤桥两次试图伏击赵襄子,却因为后者的警觉而功亏一篑。
“ 请衣而击之”之后的 伏剑自杀与小说区别不大,但并非主动求死,而是力有不逮而已。
商鞅变法:到底是执着的改革先驱还是一心求贵的卑鄙人物?
在笔者文章卑鄙的圣人,还是权利的门徒?简析《东周列国志》中的商鞅形象中,笔者曾经深刻论述过这个问题。
商於封邑未经年,五路分尸亦可怜。
惨刻从来凶报至,劝君熟读《省刑》篇。--《东周列国志》
太史公说商鞅“天资刻薄”,而小说的态度则体现在上面诗句里面,商鞅死后秦国百姓的欢欣鼓舞和六国的如释重负,想来除了秦孝公之外都得罪光了。
▲小说和正史里车裂的都是尸体,影视剧里却都要来一圈嘴炮
小说中的商鞅则是一个偏执几近疯魔的改革者,其事迹主要有斩首甘龙(史载为贬斥,后复出),砍了公子虔的左腿(史载为割鼻子),骗杀公子卬(史载为囚禁),送孟兰皋赴死、恋人被送入秦宫和眼睁睁看着养母当奴隶受苦(均无史载)。
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史记.李斯列传》
李斯口中的仓鼠和厕鼠大抵相当于高官厚禄和卑微小民的区别,前者趾高气扬,一言决人生死,后者畏畏缩缩,从无抬头挺胸的觉悟。
▲终点回到起点--车裂商鞅于曾经徙木立信的广场
大秦帝国的相邦们周而复始地重复着近乎雷同的剧本:游说--重用--建功立业--抛弃或杀死。自商君之后,张仪、范雎、吕不韦和李斯等才华横溢之士如同飞蛾扑火一般前赴后继,也如同跟随帝王去世的殉葬品一般被,那作为先驱者的张扬,我们还能说他是以身祭法的奋不顾身吗?
将品德刻意放大,这就背离了人物的本来面目。政治家向来不已个人好恶作为行为准则,商鞅改革后的秦国也许是他曾经最讨厌的模样,尤其在他还是个“厕鼠”的时候。
导演和编剧的“创新”
对比《春秋篇》,《战国篇》加入的是创作者的解读,这意味着观众不得已跟随他们的思路。到底是突出时代原本的人文特质还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时代变革,这是一个问题。
例如,当“三家分晋”的背景被解读为生产关系的较量之时,豫让注定要有主角变成时代的见证者,他与赵襄子的对话无不体现了这一点。
“这是无恤的无形之剑,也是王者之剑:它以山河大地为剑体,以国人民心为剑刃,以顺应天意为剑道。”
“有形之剑,若不以我这无形之剑为依托,不过是一块废铁。”--赵无恤台词
▲被所有阶层所保护的赵襄子
赵无恤的历史形象虽然没有在小说中过多体现,但剧集的脑补是很有道理的,作为赵氏家族的宗主,他的确有义务不择手段地打击对手,心狠手辣方能立足乱世。
▲隐忍的赵襄子
但赵襄子的大量戏份毕竟冲淡了小说的主题,台词也拔高了他的初心和理想,剧集也错乱了时空。实际上,三家分晋就是群殴、反叛和分赃,至于地主阶级的兴起,那是魏桓子之子魏文侯的变法成果了。
同样,在商鞅篇中,对其形象的拔高则来源于对变法和改革的意识形态下社会集体认识,因而让这个卑鄙者成就大事业的故事中主人公形象变得高大。
秦孝公则被打扮得猥琐而现实,对于商鞅的利用和最后的遗诏诛杀都是为了反衬出商君的孤独,显然都解读得太多了。
但这种解读真正的观众并不买账,因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解读,无需可以被强加。
哪怕有很多瑕疵,却并不妨碍《战国篇》成为经典。
历史剧好拍吗?
《三国演义》和《春秋篇》其实是同一个导演,按照原著一五一十地拍下来一定可以成就“神剧”,因为评分者都是笔者这样的历史发烧友。至于观众的反映大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非导演一定要去操心的问题。
但高分依旧掩盖不了的是曲高和寡的现状,优秀却没有市场,当观众们宁可含着奶头脑残追星时,自然理解不了古人真实的世界,甚至都不想尝试。
《战国篇》的稍逊一筹很大程度归功于当年创作者“创新”行为,或者说一次强行解读和演绎的失败,导致了非驴非马的视觉感官。
其实历史剧很难拍,专家看得细致,观众要求精彩,投资要求回报。如果没有明星、爱情、鬼畜和演绎,只有笔者这样的人才会如获至宝。
▲现在看来,夸张吗?
一年之后《还珠格格》热播,国产“古装历史偶像剧”正式登上舞台,再后来我们看到的都是动辄四五十集起步、号称“良心制作”的“历史大戏”。笔者已经不敢打开电视机了,那些如出一辙的华丽服饰与口语化的台词充分体现出“演戏”的本质,而非历史。
结语:遗憾大于瑕疵
《春秋篇》留下的遗憾在于相对《三国演义》的剧情短促,《战国篇》则让史诗般历史变成了复杂的社会背景墙,开启了用当下理解过去的先河,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遗憾。
▲这样的姜太公,您习惯吗?
如果瑕疵还可以接受的话,遗憾则不可弥补:时至今日,哪怕资金再充裕、道具再考究、明星再云集,却都无法重现历史的美好,那些刻意营造的“真实感”始终未能超越过去朴素的铁画银钩。
▲这样的“历史”,你真的喜欢吗?
当我们热衷于宫斗和言情化的历史时,是否忘记了古人那些最为美好的品质?当演员们带着精致的妆容和华丽的服饰在荧幕上谈情说爱时,这样的历史剧是否在误导民族对于历史的认知?当轻生重义的悲壮被解读为勉为其难的应酬时,我们还能唤醒民族对于过去的记忆吗?
《战国篇》的确差强人意,却没曾料想到会成为当下要去仰望的巅峰之作,作为观众或者创作者,是否都值得反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