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读特
11月5日,以“新时代·新征程”为主题的2020深圳民间文化周暨深圳市第十四届客家文化节开幕式文艺晚会在深圳市福田区水围社区文化广场举行。副市长吴以环出席活动。
此次活动由中国民协、广东省民协指导,深圳市文联主办,福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主办,深圳市民协承办。活动得到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和深圳市水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福田区水围社区工作站的支持。
据悉,客家文化节是深圳市民协于2006年创办的品牌文化活动之一。今年,第十四届客家文化节除推出民间工艺精品展、主题展示、传统文化进社区进校园、民间文艺大师公开课之外,还将编著《深圳民间文艺研究论文集》。
晚会开幕式上,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张晋文表示,深圳市文联将以饱满的精神和敢闯敢试的劲头,指导和带领深圳的文艺家努力做好文化传承与精品创作,为创新发展城市文化、建设“人文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再立新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专场文艺演出由国家二级演员、深圳著名青年艺术家李嘉担任总导演,向锋担任导演。参演艺术家包括:中国曲艺牡丹奖新人奖得主赵梓琳,“文华杯”银奖得主杨莹莹,全国戏剧文华奖表演金奖得主李亮亮、银奖得主李翠翠等。此外,还有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福永杂技艺术团、龙岗区大围屋艺术团、南山区民间艺术团等专业艺术团队。12个节目涵盖女声独唱、男声独唱、山歌对唱、民乐演奏、曲艺快板、配乐朗诵、粤曲、舞蹈、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较全面地展现了深圳民间表演艺术的发展情况和较高水准。其中的节目《登鼓》曾获古巴国际杂技比赛金奖。
当天下午,在水围文化广场还举行了传统文化进社区活动。深圳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骆氏腹诊推拿术”“张氏传统灯笼制作技艺”,区级代表性项目“内画”“深圳麦金画”“王氏面塑”“微雕技法”“杨氏中国结”“面具脸谱制作技艺”等在现场为市民观众进行了展示与互动。
【读特新闻+】
“深圳”的地名,最早见于康熙《新安县志》,以流经人民桥下的那条深圳河而得名的。
据资料载,今日深圳的原住民主要由两部分人构成:一支是宋、元至明从珠江三角洲地区移入本地的广府人,即说粤语(也称白话)的族群。因他们是从深圳西边进入的,所以他们现在主要分布在深圳的西部、西北部和南部。另外一支就是客家人,他们进来的时间比广府人要晚,是在清朝康熙、乾隆至嘉庆年间,陆陆续续自嘉应州(今梅州)、惠州、潮州,也有一少部分来自江西、福建等地迁入深圳的,他们的聚居地区主要在深圳的东部与东北部,也就是集中在现龙岗、盐田两区,并散居于广府人聚集的宝安、南山、上步、罗湖等区。
因此,在深圳的原著居民中,客家人占据了一大部分的比例。随之,以传统客家文化为背景的客家山歌、客家美食、客家工艺等客家文化,底蕴浓郁,源远流长、经久不衰。而深圳民间文化周暨深圳市客家文化节正是在此大背景下,经过时代的变迁、创新、发展、传承,继而经过深圳市委市政府、深圳市文联、深圳市民协、以及热爱客家文化的文化艺术节人士、企业家合力打造深圳客家文化节、成为富有地域特色的品牌文化活动。
2020年10月至11月,“新时代·新征程——2020深圳民间文化周暨深圳市第十四届客家文化节”系列活动在深圳福田、南山、宝安、龙岗、光明5个区举行,主会场、分会场活动同步开展。
一、 主会场六大活动,动静结合展现多姿多彩民间文艺
活动一:开幕式专场文艺演出将于11月5日晚在福田区水围社区文化广场举行,由深圳市民协、福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主办。演出活动由国家二级演员、深圳著名艺术家李嘉导演,参演艺术家不仅包括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等重要奖项的得主,而且有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福永杂技艺术团、龙岗区大围屋艺术团、南山区民间艺术团等专业艺术团队。12个节目涵盖女声独唱、山歌对唱、民乐演奏、曲艺快板、配乐朗诵、京剧、舞蹈、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较全面地展现了深圳民间表演艺术的发展情况。
活动二:第四届深圳民间工艺精品展于10月27日至11月8日在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举行,展出深圳民间文艺家近年创作的67件(套)优秀作品,涵盖30多个工艺类别,其中既有棉塑作品《草原牧歌》、珠绣作品《繁花簇锦》等我市近年在国家级大型展会、比赛获得大奖的作品,也有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等重要奖项、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获得者新创作的精品力作,兼具传统文化特色和时代创新,基本展现了当今深圳民间工艺美术创作的水平和动向。
活动三:民间工艺主题展示活动于10月27日至11月8日在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举行,这是第四届深圳民间工艺精品展的配套活动。展览期间,举办方将组织我市的省、市、区级剪纸类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每天下午在博物馆现场展示剪纸技艺,并向参与互动的幸运观众赠送精美礼品。11月5日下午,将组织棉塑、核雕、麦秆画制作等多项非遗项目传承人现场展示个人的拿手绝技。动态的民间工艺主题展示活动将极大地增强展览的观赏性和趣味性。
活动四:传统文化进社区、进校园活动将于11月5日至11月23日在福田、龙岗两地举行。11月5日下午,骆氏腹诊推拿术、张氏传统灯笼制作技艺等8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将在福田区水围社区文化广场现场展示;11月17日至23日,“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将在深圳实验承翰学校、深圳市龙岗区金稻田学校等4所学校举行,展示刺绣、盘扣等传统手工技艺,以及曲艺、民间器乐演奏等传统民间表演艺术。
活动五:民间文艺大师公开课于11月11日和11月30日分别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大学举行,这是2020深圳民间文艺周的一大创新。著名文化学者、研究员杨宏海将以《鹏城之光——回望深圳客家三百年》为题,讲授深圳客家人的迁徙历史、与城市的关系,以及深厚的文化艺术。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工艺美术大师黄伟雄,著名雕塑艺术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梁冰2人将向青年学子分享自己从事民间文艺研究、创作的心路历程,以及刺绣、陶艺的创作心得。
活动六:今年深圳市民协向国家、省、市著名民间文艺家约稿,策划编辑出版《深圳民间文艺研究论文集》,从理论、实践、传统与创新、传承与发展等多个角度对民间文艺进行研究探讨,力求为深圳乃至全国民间文艺事业发展汇聚智慧、提供思路。
二、市区联动开设五大分会场,专题展示深圳特色民间文艺资源和创新发展
宝安区分会场由深圳市民协联合宝安区文联、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等单位共同举办,于10月17日至11月7日在宝安区福永街道党建服务中心推出“家园寻梦——第四届深圳宝安民间工艺美术精品展”,展出该区40多位当代民间艺术家创作的200余件优秀作品以及部分收藏作品,涵盖工艺种类30多项,题材广泛,内涵丰富,艺术形式生动活泼。展览期间还现场展演十多个民间手工技艺项目,举办首届宝安区民间工艺美术创作学术研讨会等活动。
龙岗区分会场由深圳市民协联合深圳百师园文化产业园共同举办,将于11月5日至30日在该园区推出“中国非遗(传统工艺)精品展”,集中展出全国各地300余位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大师创作的刺绣、雕刻、陶瓷等不同类别的传统工艺美术精品,亮点纷呈。
福田区分会场由深圳市民协联合深圳非遗生活馆共同举办,将于11月6日至20日在该馆推出“非遗文创产品展示”,展出“非遗生活”品牌创始人魏素莹女士近20年来收藏的大量非遗藏品,及近年来该公司以非遗为核心要素,开发的箱包手袋、家纺配饰、时尚用品3大类数百种文创产品,包括曾在意大利米兰时装周、法国巴黎国际服饰展参展的作品,以及作为国礼赠送给多国元首夫人的手包样品。
光明区分会场由深圳市民协联合光明烙画基地共同举办,将于11月13日至16日在该基地举办“烙画作品展”,展示深圳魅力、深圳风采、深圳记忆及红色文化四大主题的烙画艺术精品,以烙画的艺术形式展现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年的飞速发展和取得的巨大成就。
南山区分会场由深圳市民协联合深圳大学附属教育集团实验小学(塘朗小学)共同举办,将于11月27日在该校举办艺术节暨第十届客家山歌进校园活动,内容包括传统手工艺制作展示、少儿科技创意作品展、主题书画创作体验、中医药知识大讲堂和专场文艺演出等活动。
编辑 董雯静
(作者:读特记者 张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