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川博物馆,有一面五尺白旗,存留至今。而它却有着一个令初次参观的人所不解的名字——"死字旗",关于它名字的由来到底为何呢?
01 "义勇队"
在抗战时期,死伤无数,各个地方涌现出各种各样的先烈,在四川,350多万的热血男儿,为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倾尽所有,其中一个名叫王建堂的川军战士尤为悲壮。
1937年的七七事变后,中国动荡不安,大好的河山被歹人肆意掳掠、侵占。眼看着中国的半壁江山就要失守了,抗日战争也到了最艰难的时刻。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没有哪个热血青年能忍受自己热爱的祖国,被肆意践踏。王建堂作为当时的四川青年代表,毅然决然地主动请缨上阵杀敌,他还自发的召集了与他一样的有志青年,组成了一支抗战的"义勇队"。
其实,王建堂在此之前,只是个搞文字工作的人,或许正是因为知识让他明白,在面对中国危难时,自己应该做个勇士,而不是逃兵。大抵出于和鲁迅一般的心境,他选择了投笔从戎。可这样投笔从戎的例子,在那个时代并不算罕见,但是在王建堂的故事里,还有一个中心人物,那便是他年纪老迈的父亲。
02 踏上抗战
在儿子王建堂决心踏上抗战路的时候,其父王者诚就已经做好和儿子永别的打算,为了激励儿子抱着必死的决心驱逐日寇,王者诚赶忙给儿子寄去了一面五尺白布做的大旗,其上是写满了寄语的"死字旗",字里行间都是老父亲对儿子的支持和自豪,以及对国难当头的铮铮不屈的民族之魂,很多后来看到此旗帜的国人,都感觉到了难以言喻的爱国情怀、涌上心头的热血以及视死如归的悲壮。
为了让儿子王建堂时刻铭记使命,父亲王者诚将大大的"死"字写在旗帜的正中央,其两侧提笔了几行小字。
三言两语,作为父亲的王者诚便道尽了其内心对国家的忠诚,尽管,不能与儿子王建堂一同上阵杀敌,但是,王者诚却依然借着这面"死字旗",吐露了愿以此白旗陪伴儿子,希望在儿子王建堂受伤之际,用它擦拭身上的血,若是不幸战死,用其裹身。
03 官至副营长
试想一下,天底下有哪一个父母是愿意"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呢?在明知道这场战役,生还机率约等于零的情况下,这位老父亲却依然力挺儿子王建堂赴战场的决定,不得不说,父子两人都是当之无愧的中国人,是我们每个国人值得骄傲的存在。
带着承载着父亲满腔热血与祝福的"死字旗",王建堂踏上了战场,他带领着自己组建的,有着一百来人的义勇队,加入了川军的作战当中,因此,他被委以重任。
在作战的时候,他一改往日文弱的书生模样,如同其父所赐的旗帜上的话语一般,勇往直前,不忘本分。在湖南夜袭日军的时候,斗智斗勇,最终伤敌数以百计,而他带的军队只牺牲了两名战士。
此后,王建堂越战越勇,先后参加了武汉会战、常德会战等大大小小数十个战役,有战争就肯定会有死伤,王建堂也在作战的时候负伤多次,而每次受伤流血的时候,他都会握紧父亲所赐的"死字旗",渐渐地,他从一个不起眼的小排长官至副营长的地位。
04抗战十多年
历经十多年,38岁的王建堂拖着伤痕累累的身躯,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四川,而此时已经时过境迁,与他同期参战的战友,大部分都牺牲在了战场上。
尽管,活着回到了家乡,但是王建堂晚年的日子却并不好过,由于早年以起义军身份参军,在当时,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军人,所以,他并未享受到任何军人的优待,相反只留下了在战场上的诸多伤病,归家后的王建堂,也只能靠着做苦力活,勉强维持自己的生计问题。
好在,改革开放后,历史给王建堂了一个交代,他的事迹被广为传颂,他与父亲赤诚的爱国之心,被众人知晓。1992年,已经80岁高龄的王建堂,因战场遗留的伤痛去世了。他的"死字旗"被陈列在了博物馆中,供国人铭记和追忆,但唯一遗憾的是,这面"死字旗"并不是当初其父送的那面,只是根据王建堂晚年回忆而尽可能还原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