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魏延,字文长,义阳(今河南信阳)人。魏延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堪称蜀汉国防力量的中流砥柱,也是三国中后期杰出的军事家之一。
魏延善用奇兵,他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前提出的北出子午谷直扑长安的伐魏计划,就获得了后世无数军事家的交口称赞,甚至有人说兵出子午谷才是北伐正道,而北出祁山只能算是奇兵。
这样一位谋勇兼具的杰出将领却在蜀国北伐大军第五次出祁山后的撤退途中,因为坚持己见,不愿意回撤, 没有服从暂代诸葛亮统军的文官杨仪领导,而遭诛杀,并被夷灭三族。
仔细检索史料,会发现魏延之死是三国一桩大冤案。他并没有谋反,令他身死族灭的悲惨事件极有可能是杨仪策划的一起阴谋。
魏延在小说《三国演义》和正史《三国志》中形象截然不同
在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魏延是一个有本事、没人品的反面角色。在《三国演义》里,魏延武艺精湛,作战勇猛,是一员智勇双全、屡建战功的骁将,但这人却自负其能,刚猛难制,总觉得自己被大材小用,因此常怀不臣之心。多亏慧眼如炬的诸葛亮善于相面,他早就看出魏延脑后长有一块“反骨”,知道自己在世时他还不敢咋的,自己死后他一定会背主而去。 蜀军第五次出祁山后,积劳成疾的诸葛亮患了重病 ,临死前特意将军权暂时托付给长史杨仪,并授秘计予将军马岱,嘱咐马岱待魏延谋反证据坐实后,将其一举诛杀。
但在信史《三国志》的记载中,魏延既无谋反之心,亦无谋反之实,他只是有些瞧不起不谙军事的文官杨仪,对杨仪领军心怀不满罢了。魏延并未背叛蜀汉,他反的是杨仪。自三国权威史家吕思勉先生首提这个观点后,到现在,此种看法已基本上得到大家的公认。
关于魏延之死, 《魏略》中有截然不同的说法
在三国史家鱼豢编纂的《魏略》中则有与《三国志》 截然不同的另一种记述。
《魏略》记载,诸葛亮在五丈原病危时,对魏延等人说:“我死后,蜀汉应该敛兵自守,不要再连年用兵了,更不要再来这里了” 。诸葛亮还安排由军事经验丰富的魏延代自己行主帅之职。杨仪与魏延一向不和,见诸葛亮临终任命魏延做主帅,害怕他大权在握后加害自己,就在军中四处散布谣言,说魏延要率军投降曹魏,并伺机率不明真相的军队攻击魏延。由于魏延从未有降魏打算,陡然遇袭,仓猝间只好率部逃跑,途中被杨仪派遣的马岱等人追杀,仓猝间,不幸身首异处。
按《魏略》所说,魏延不但没有背叛蜀国,也没有反对杨仪,而是杨仪造谣惑众,抹黑、 袭杀魏延。也就是说: 不是魏延反杨仪,而是杨仪造了魏延的反。
但裴松之认为,《魏略》乃蜀汉死敌曹魏的史籍,个中说法是敌对国传言,不足为信。
借助史料,尝试还原一下彼时的真实场景
其实,只要你稍微涉猎过中国历史,就会发现,反而是来自敌国的史料,因其观点较为中立,不偏不倚,抑或由于当权者较少干预,反倒更真实可信。
那么 ,我们不妨借助一下史料,尝试还原一下彼时的真实情形吧。
诸葛亮在进行其人生的最后一次北伐时,因事无巨细均亲力亲为,最终积劳成疾,油尽灯枯,病死于五丈原军营中。诸葛亮的死,对于蜀国来说,是一个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而临阵丧帅,对于蜀汉北伐大军的军心无疑是一个沉重打击。 彼时,魏蜀两军对峙于五丈原,而蜀军因突然丧失了灵魂人物诸葛亮,群龙无首,继续往北攻伐已不可能,如何把劳师远征的北伐大军安全而完整的带回蜀境是一个非常严峻而艰难的问题。
从当时随诸葛亮北伐的蜀军大将各方面能力看,骁将魏延是代理主帅的不二人选。而平时只掌管些来往文书、案牍、后勤的文官杨仪,没有带过兵,毫无军事经验,很难担得起这份重任,戎马半生的诸葛亮对此应该很清楚。
彼时已病入膏肓的诸葛亮知道,自己随时会撒手离去,稍有不慎,狡黠的司马懿就会嗅到机会,指挥魏军大举遮杀过来,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不难想象。而数万蜀中子弟以及自己的灵柩能否安全返回,关键在于选对临时统帅。所以,诸葛亮临终前选择毫无带兵经验的长史杨仪做代理统帅的可能性基本没有,他极有可能将这副重担交给了久历战阵的大将魏延。因此可以判定,《魏略》中的记载真实性与可信度极高。
魏延和杨仪的矛盾,只是“文武不和”,并非什么你死我活的斗争,因此魏延几乎没有起兵攻击杨仪的必要与理由。魏延是先帝刘备一手提拔起来的左膀右臂,他有勇有谋,能攻善守,屡建战功,在蜀军中颇有威望。即便诸葛亮临终时指定由杨仪代自己指挥军队回撤,也只是临时负责,假设魏延真的不服或想独揽军权,他也毋须立马翻脸,待大军安全退回西蜀后,凭借他的能力和资历是完全可以轻易做到的。彼时,赵云、马超已死,整个蜀汉,谁都无法与魏延争短论长,相提并论,他完全没有必要在诸葛亮一死、蜀军还在敌国境内、战场态势还很紧急的情况下就迫不及待地和杨仪撕破脸大打出手。
反过来看,杨仪却有足够的理由或必要来谋害魏延。
杨仪和魏延的矛盾由来已久,与强势的武夫魏延比, 文士杨仪明显处于弱势地位。《三国志·蜀书·杨仪传》 记载:“值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刀拟仪,仪泣涕横集”。大意是魏延与杨仪不和,互相憎恶,每当遇事争论,或因立场观点不同,魏延经常拔刀威胁说要杀杨仪,而杨仪因害怕或委屈,总是以一副“受害者”的面目示人,哭的眼泪鼻涕一把把的往下流。
对于杨仪和魏延,诸葛亮认为这两人均有才干,“不能偏有所废” ,很注意尽其器用。同时,诸葛亮也尽力调和魏、杨关系,尽量教育、感化他俩,劝其以国事为重,捐弃前嫌。诸葛亮谆谆教诲魏、杨二人弃仇怨以和为贵,遗憾的是他俩都听不进去,“二子不感”。诸葛亮煞费苦心在魏、杨之间不停地调停,避免了自己在世时两人矛盾往恶性方向发展。但魏延、杨仪始终不愿一笑泯恩仇,更不愿改正自己的毛病,相互敌视,犹如针尖对麦芒,最终双双均无好下场,也算咎由自取了。
不难想象,如果诸葛亮临终前确实指定魏延代自己统辖大军,那么杨仪一定会担心其 “老冤家”魏延大权在握,定会公报私仇,找个由头杀掉自己,他毕竟是个文人,精于算计,意思深狠,在极度担忧与恐惧感的驱使下,必定会走上“弱势行凶”之路,先妖魔化魏延,再先下手为强,一举除掉魏延。
再退一步看,假如魏延真的铤而走险,阴谋造反,那么不论他反的是蜀汉还是杨仪本人,杨仪证据在握,大可以命马岱率军镇压、活捉魏延,然后押回成都,交给有司用法律审判。他完全没有必要命马岱当场格杀勿论,由此可见,杨仪唆使马岱诛杀魏延的举动似有杀人灭口的成分在内。
魏延并无反叛蜀汉之心,他的死是杨仪诬陷所致
据《三国志》记载,彼时魏延被诸葛亮任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钺。假节即持有节杖,有点类似于尚方宝剑,握有不须请示便可处死违背军令者的特权,权力很大。当时蜀汉持假节者,只有丞相诸葛亮、骠骑将军李严和征西大将军魏延三人。李严后来因耽误粮草转运而获罪,被惩处,到建兴九年(231年)时,魏延北伐前线的诸将中,官阶最高。
彼时,魏延所率的部队为蜀军前锋,部署在与曹魏大军相持的最前沿,其后才是由诸葛亮统领的中军(北伐主力)。而任诸葛亮统帅部长史(相当于今天的办公室主任)的杨仪正好有截断魏延归路的可能性。所以,诸葛亮患重病死去后,担任前锋的魏延被夹在司马懿和姜维、杨仪之间,陷入进退两难的危险境地。由于杨仪诬陷魏延阴欲谋反,魏延所率的前锋部队压力巨大,其麾下的官兵担心回不了西川,所以大都弃魏延归附杨仪,魏进退无路,只好带少数亲信将士逃走 ,最终被马岱率大军追上斩杀。
《三国志》记载,诸葛亮病危时,和杨仪、费祎、姜维三人密定了退兵计划。此次兵出祁山,魏延本来是前锋,撤军时却将他改作断后,而让姜维次之。大概因为魏延是坚定的北伐派,所以诸葛亮顾虑如其拒听命令,不愿回撤,大军就可丢下他径行开拔。诸葛亮死后,杨仪遵遗嘱秘不发丧,派费祎去探问姜维的意思。魏延果然不愿撤退。他对费祎说:“丞相虽死,我自活在这里。相府里亲近之人和官属,自可将护他的棺柩回去安葬,我自当带兵击贼。如何因一个人之死,废掉天下大事呢?况且魏延是什么人,要听杨仪号令,替他做断后将”?费祎走后,魏延懊悔不该放他走,再派人纵马急追,已经看不到人影了。魏延不放心,派人去大营探看,见杨仪等已经在整军待发 ,似乎打算把自己一支军抛弃不顾了。魏延大怒,趁主力还未开拔,便抢先出发。请注意:魏延是率先头部队往西川方向开去,而不是往曹魏方向逃去,他的目的似乎是赶到前面截击杨仪。假如他真的要叛逃,为何不往北走而是向南行呢?
杨仪亦率大军伐木开路,昼夜兼程,紧跟在魏延军后面。魏延的部队率先抵达南谷口,接着分兵一部去进攻杨仪。杨仪派将军何平前去抵敌。阵前,何平大骂魏延部兵道:“丞相刚死,你等何敢如此”?魏延的将士知道己方不占理,又担心自相火并回不了故乡,于是不听魏延命令,一哄而散。魏延无奈,只得率儿子和几个心腹往汉中方向逃去(他还是没有北逃,而是南返,足以证明他反的是杨仪,而非蜀汉)。杨仪派马岱率军衔枚急追,将他诛杀。
此说与《魏略》 不谋而合:诸葛亮病危时,是指定魏延代理自己统帅大军,密丧而归的。杨仪和魏延一向不睦,害怕他独掌军权后加害自己,就造谣说魏延欲投降曹魏,还率军去攻击魏延。魏延本无反心,出其不意,仓猝间无从抵挡,只得率部逃跑,终被杨仪、马岱追杀。
不管怎么说,都看不出魏延有丝毫反叛之心,他的死于内讧,死的还很冤。
魏延手握军权,性格又刚猛剽悍,文官杨仪怎么杀得了他?
身为一介舞文弄墨的文职官员,杨仪为什么能将久经沙场、杀敌无数的名将魏延成功剪除掉呢?细查史料,你会发现和魏延同为战将的王平和杨仪结成了同盟,并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三国志·蜀书·王平传》中很清楚地记载道:“(建兴)十二年,亮卒于武功,军退还,魏延作乱,一战而败,(王)平之功也”。真相已呼之欲出。
在诸葛亮最后一次挥军出祁山时,魏延是蜀军中仅次于诸葛亮的二号人物,他也是唯一可以阻挡大将王平升迁之人。王平本是曹魏降将,有智谋,也很有些本事,也经历了五出祁山的血火考验,逐渐成长为蜀军中为数不多、可以独当一面的高级将领。但王平和魏延比,不论能力还是战功,都差了好几个段位,根本无法并驾齐驱,更别谈超越了。
道理很简单,一旦没有了魏延,“蜀中无大将”,颇具才干的王平就可以毫无障碍的替代他,除此之外别无其他人选。所以杨仪和王平在除掉魏延的问题上有着共同利益, 两人一拍即合,有大将王平做帮手,杨仪的计划才有实施与成功的可能性。
同僚联手设套暗算,使魏延遭遇人生中最后的至暗时刻
此事在史料中已经说的很清楚了,真相似乎也逐渐浮出水面。从魏延死后王平的升迁之路看,似乎可以找出些蛛丝马迹来。王平先是被攫升为汉中太守,后晋封镇北将军,原先这两个职位都是魏延在做。这一切仿佛在告诉后世,这是一场有预谋的行动,疑似事先有人向王平承诺过:“帮我除掉魏延,他的官职和封号都是你的” 。
可怜魏延身为两朝重臣、蜀汉后期国防中流砥柱,一身奇谋将略,一片赤胆忠心,在阴谋家杨仪的暗中策划下,落得个身死族灭的悲惨下场。他做梦也想不到,丞相临死前的亲自任命、自己在军中的崇高威望、赫赫战功和出众的能力、以及一颗执着而坚定的北伐之心,都在龌龊小人的明枪暗箭下被击得粉碎。
杨仪的恐惧、王平的权欲、姜维的冷漠、马岱的残忍,共同造就了魏延的人生悲剧,也注定了蜀汉后期的一蹶不振、国运衰微。
诸葛亮、魏延、蒋琬、费祎相继死后,整个蜀汉的政治军事策略更加剑走偏锋,尤其在姜维独掌军权后,变得更加穷兵黩武,竟发动了十一次北伐曹魏的战争,蜀国国力更加凋敝,其内耗也在不断加剧,最终民怨沸腾,离心离德,终于被钟会、邓艾抓住机会,通过一次规模不大的军事冒险,便轻易将立国四十二年的蜀汉彻底击灭。
【插图源自网络】
(写作不易 严禁剽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