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外戚的专权、宦官兵政、政治腐败、自然灾害不断。汉英帝中平元年,黄建起义爆发,从此开始了近100年的战乱时代。
之后,天下三分,曹魏、东吴以及蜀汉三国各据一方,实力相当的三方达成了完美的相互牵制,使得动荡的三国有了一段特殊稳定的时期,历史上习惯将这一时期称成为局部统一时期。公元223年,蜀汉君主汉昭烈帝刘备因病逝世于白帝城,享年六十三岁。其后的蜀国在三国割据政权中的地位每况愈下,最终,整个国家的重担都落在了诸葛孔明的身上。
当年刘备三顾茅庐,倾尽心血的去请高人相助国家大业,可能也不曾想到,这个人会在他死后发挥那么大的作用。我们往往在说一个人没本事也不用心的时候,就以“扶不起的阿斗”来形容,这里的“阿斗”指的就是刘备的儿子,蜀汉的继承者刘禅。任凭诸葛亮呕心沥血地去辅佐,他却始终不开窍,后来人形容那些不上进的人就会用到刘禅的这个典故。
刘备去世之后的蜀汉虽然并不是没有君主,可刘备临终托孤,虽然,目的是生怕诸葛亮在他死后控制蜀国大权,为自己的儿子防范于未然,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将国家的实际调控权力交给了诸葛亮。好在,诸葛亮并不是什么大奸大恶之人,在刘备死后尽心辅佐刘禅,处理国家政务,平定南方祸乱。
可是,诸葛亮此时的年纪也不小了,而刘禅正当壮年,真正能辅佐他多久诸葛亮心里很是清楚。想当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第一次与他相见就指明天下将三分的局势,世人都说他料事如神,其机敏智慧却是常人所不能及的。随着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他也更加尽心尽力的为国主谋划,生怕遗漏一点。
因而,第一次北伐失败之后,他曾上书刘禅请求自贬,责任越大失败的愧疚就越深。基于上次的失败,再次北伐让他更加用心,可是,毕竟他不是青春正好的年纪。繁忙的军务和紧张的局势让他食不下咽,与他对峙的司马懿在诸葛亮未病之前就已经料到他活不久了。
果然,不久之后诸葛亮就病倒了。诸葛亮只是能掐会算,料事如神,但他毕竟不是神,疾病让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但那时他还在北伐中,敌人正虎视眈眈地等待着他的死亡,他心里很是清楚。于是,在临死之前,他就交代了手下突围撤军的方法部署,并且,顺带还替刘禅解决了国中隐患最大的两个人,那就是大将魏延和参军杨仪。
就是这样一个举措,为蜀国解决了一个大麻烦,说是推后了蜀国的灭亡也是毫不夸张的。那么,这两个人又是如何成为蜀国隐患的呢?
大将魏延是蜀国骁勇善战的大将,曾经跟随刘备立下不少战功,很得刘备的欣赏。其实,这人也确实是有真本事的,曾镇守汉中近十年,刘备死后,诸葛亮曾率军北伐,当时还曾经命令魏延单独率领一支军队作战,结果他大破魏军。
并且,在此期间魏延多次请诸葛亮给他统领一万兵,另走一路攻关中,最后,与诸葛亮会师于潼关,如同韩信的例子。但是,诸葛亮一直不许,因而认为自己无法完全发挥才能,心怀不满。然而,正是因为如此,此人在同僚中显得尤为自傲,这种傲气毕竟是有底气的,同僚们都知道这人性格粗鲁,个性嚣张,也对他多有忍让。
但是,忍让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做的。当时朝中还有一个善文的能人,就是丞相参军杨仪。此人尤其擅长筹算,诸葛亮出军的杂物粮草都是由他管理,可以说是一个大管家一样的人。但是,此人性格同样傲气,所以,这两个眼睛长在头顶上的人不可能容许别人的轻视,自然就成了冤家对头。史料中载,魏延还曾拔剑威胁杨仪,令他“涕泣横集”。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的时候,魏延被任为前锋,当晚,他就曾梦到自己头上生角,第二天,他问占梦人赵直,赵直就说:“夫麒麟有角而不用,此不战而贼欲自破之象也。”等到占梦人赵直退下之后,他却对别人说:“角之为字,刀下用也;头上用刀,其凶甚矣。”
东吴向来与蜀汉交好,有一次,孙权就曾经说过,蜀汉朝中这两人以后必定成为祸害,诸葛亮一死,就没人压得住他们了。诸葛亮对这些又岂是不清楚的,他料定,先忍不住的那个人肯定是魏延,于是,临死之前特地叫来杨仪、姜维等人,说:“到时候退军的时候让杨仪等人领军,魏延断后,如果魏延不听命令,就直接领军撤退,不用管他。”
这事传到魏延耳里可不得了,气的他当即就率军南归,而且,一边走一边损坏道路。甚至,在南谷口返回与杨仪率领的军队交战,同室操戈。之后,魏延兵败被杀,杨仪却杀光了魏延三族。《三国志》记载:“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元代的郝经认为杨仪“以私忿杀大将,罪浮于延”。
杨仪以为大权在握,乖乖领军回到汉中,却发现大军权利已经归了蒋琬。自己两手空空,什么也没捞到,杨仪不禁十分气愤,所以,日日抱怨。不久,因为猖狂的说:“如果当初不是我不带军回来,你就不会有如今的地位”这种话,被贬流放。就这样,诸葛亮临死的一手,让蜀汉免了一场大动荡。
参考资料:
『《天下三国》、《魏延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