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关注到纪录电影《最后的棒棒》,源于朋友圈转发的导演何苦的呼吁。
那时电影还没有上映,想必当时大家的判断,也是基于原13集的电视剧版,在豆瓣9.7的评分和超高口碑。电影上映以后,7天80多万的票房,豆瓣评分直线下滑(目前6.4)。电影版并没有大家预期中,依靠高品质带来口碑发酵,而是观众迅速两极分化。
“棒棒”是重庆街头的临时搬运工,由于山城地形独特,他们靠给人挑重物为生。随着城市的发展,棒棒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作为一位中校正团级军官,何苦揣着1300块生活费住进了重庆自力巷53号(棒棒们的聚集地)的棚户区,一年时间与棒棒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他还找了一个曾在婚庆公司打工的摄像师,试图用镜头记录下棒棒们的真实生活。
导演何苦
坦白说,我丝毫不怀疑导演何苦的人文关怀、善意和用心,也从不认为他是在消费棒棒群体。但有一点需要说明,《最后的棒棒》不是一部好的纪录电影。电影版暴露了军人出身的何苦导演,十分明显的技术性短板。
首先,纪录片的导演视角应当尽力保持客观。
悲悯心是一个纪录片导演的基底,但克制和节制更重要。
而电影版《最后的棒棒》处处是无节制的煽情。哀伤的音乐铺满全片,太多太多流泪的面部的特写,太多太多刻意的煽情镜头的组接,甚至是在临近结尾处直接拍成了小段煽情MV。
并且,片中还插入了大量重庆城市的延时摄影镜头、航拍的城市夜景,这些对影片来说是毫无用处的,可能对导演来说,这是唯一可以想到的转场的方法吧。
第二个最明显的缺憾是结构混乱。
13集剧版中,单集近30分钟,尽管不免有琐碎的细节,但每一集都有基本的叙事主题。比如第一集讲述导演何苦如何师从老黄,住进自力巷加入棒棒行业;第二集开始讲述几个主要的棒棒们背后的故事;第三集围绕着棒棒群体如何过年;第五集选取的事件基本都围绕着主题“人性方圆”……
而13集的剧版素材量,还要加入新的人物现状,这就导致在电影的素材选择上,导演完全没有找到条理性,素材选择过于碎片化,十分混乱。看下来整体的感受是,都很苦,都很让人心疼,都老了,都有各种问题。但滑稽的是,可能很多观众都没有分清老黄、老甘、老金、老杭、河南和大石。
剧版虽然刻画了棒棒群像,但篇幅更侧重老黄的线索,主人公实际上是老黄。但电影版中,导演没有找到一条清晰的线,导致剪辑很跳跃,几个人物的故事都很混乱。
第三个问题,我认为是电影版难以让人接受的根本原因——主题变奏。
有两个因素直接导致了从剧版到电影版的“主题塌方”。
其一,电影版后半部分落脚到了何苦和大石身上。
剧版的内容和主题非常丰富,涉及旧城改造、拆迁、棒棒这个落后行业的困境、人的尊严、城市的未来,以及人的命运和人生沧桑等等。但是,有一个非常基本的主题——人的受教育程度与收入、人的变通和努力,而非一味地展现苦难。
电影后半部分中,作为徒弟的何苦带着师父老黄、老杭等,先是试图转战朝天门拉活,后来还带领他们去建筑工地,甚至何苦成为“包工头”。非常明显,导演编织了剧情。
为何这样表达?因为导演在访谈中说,电影的主题是希望。
所以,后半部分把本该的“哀民生之多艰”生硬扭转成“厉害了我的国”。
所以,后半部分也突然增大了大石的篇幅。我们非常疑惑地看到,大石的家庭聚会,女儿给母亲唱生日歌,女儿给父母买东西,帮爸爸按摩肩膀留下心疼的眼泪。为了突出“希望”的主题,素材选择了最能靠拢、最接近、也是影片中唯一正能量的励志人物——大石。
替换高清大图
大石是影片中唯一一个阖家团圆的人,他也是唯一一个靠着自己的踏实努力,在城市中扎根下来的“成功”的棒棒。
最让我感到可惜的是,剧版最打动人心的,在电影中没有展示出来。
即每个人的命运感,每个人背后的故事。
核心人物老黄,生于1949年,因为被划为地主成分娶不到老婆,后来和有三个孩子的寡妇组了个家。女儿黄梅出生时赶上计划生育,他为了赚钱交罚款,离家三年。再回来是因为,寡妇要跟别人跑了,得把黄梅交给他。后来黄梅18岁网恋奉子成婚,老黄稀里糊涂当上了外公。再后来,女儿在镇上买了一套二手房,老黄要帮女儿还房贷。老黄的棒棒生涯就这样,一干22年,为了女儿。
“当老黄风尘仆仆赶回家里才知道,这个家已经不是他的家了。”
“因为当初的结合没有履行法律手续,所以分开也不需要走法律程序。”
“老黄没有愤怒,也没有仇恨,只想一头扎进村口的大水塘,但是再看看怀里的孩子,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连死的权利也没有了。”
“这就是老黄当棒棒的全部理由,但这并不是老黄现在还当棒棒的理由。”
在老黄的故事中,这些导演解说的旁白,都是非常点题、非常精彩的。而电影中的旁白,却因为没有人物经历配合,而显得主观色彩明显,好像只是自我感喟,非常刻意而无用。
除了老黄,还有经常制定“五年计划”的老甘,一生被两个小偷偷走了;年近70的老杭,当棒棒其实最初为了杀人,因为他老婆被拐跑了,他甚至买过三把不同的刀,但后来他满腔的愤怒都被时间磨平了;不甘心当棒棒的河南,他当年被混混挑断了脚筋…
这些丰富的人物命运感,底层人让人动容之处,是这个题材最应该呈现出的意义,而非刻意扭转出来的希望和正能量。
剧版最可贵的真实性,在电影中被压缩、转移了,这就导致电影的主题最终变了味。
电影《最后的棒棒》最打动观众的,可能只会是老杭把100块假币偷偷换给女顾客的那段。他捏着撕碎的假钞,手足无措地站在那里,镜头捕捉到了他脸上的尴尬、无奈或者说羞愧。
不需要刻意奔着引导感动的目的去,而是仅仅展示出来,就足够了。
真实性缺失的《最后的棒棒》和过于个人化的《大三儿》,都体现了目前国产纪录电影的困境。或许,去年刷新国产纪录片票房纪录的《二十二》,只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个案,它达到了依托普世主题和爱国情怀能挖掘的最大潜在受众。
国产院线纪录片依然任重道远。
【文/洛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