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下明君的标准:精于治国理政、不用诈谋、讲仁义。这么讲来,称得上明君的,感觉只有那么几位,自秦以后首推汉文帝,其次石勒、李世民,再其次感觉就是周世宗了。
看资治通鉴以来,更加坚信了一句话,“形势比人强”。你处在乱世,没有谋略那就成了刀下鱼肉,所以不用诈谋这一点去除了好多能人君主。
周世宗,柴荣(921-959年),邢州尧山柴家庄人(邢台市隆尧县),后周太祖郭威养子,后周第二位皇帝,954年继位,庙号世宗。经过周太祖郭威三四年的全面深化改革之后,周世宗所处的环境已经较为稳定了,这使得他不必向姑父那样使用各种手段。
为什么对周世宗评价这么高?有一些事例可供参考。
一、英勇善战。954年周世宗继位后,北汉刘崇借契丹兵一直扰乱晋阳,历史总是巧合的,与李存勖所处境地类似,周世宗登基后的首要任务也是打一个必须胜的仗,不胜不足以立下威名。结果周世宗力排众议,在高平大破北汉军,打破了对沾上契丹就恐惧的心理。资治通鉴记载如下:“世宗闻北汉主入寇,欲自将兵御之,群臣皆曰:「刘崇自平阳遁走以来,势蹙气沮,必不敢自来。陛下新即位,山陵有日,人心易摇,不宜轻动,宜命将御之。」帝曰:「崇幸我大丧,轻朕年少新立,有吞天下之心,此必自来,朕不可不往。」冯道固争之,帝曰:「昔唐太宗定天下,未尝不自行,朕何敢偷安!」道曰:「未审陛下能为唐太宗否﹖」帝曰:「以吾兵力之强,破刘崇如山压卵耳!」道曰:「未审陛下能为山否﹖」帝不悦。惟王溥劝行,帝从之。”(道指的是冯道,后文将专门写一篇)
二、军队改革。周世宗在高平之战取得大胜,但此战樊爱能、何徽二将望风逃跑,差点贻误战机,暴露出唐末以来姑息之政带来的骄兵、弱兵等问题。此战后,周世宗大力裁军,招募天下壮士,去除羸弱之兵,命令当时的赵匡胤挑选最精壮的补充禁卫军。此次选练精兵后,周世宗西败蜀,征淮南,一直到最后力战契丹,所向无敌,958年逼南唐割江北四州,平定江北,959年力却契丹,为北宋统一打下坚实基础。
三、仁义大气。周世宗不信鬼神信苍生,他主导了中国历史上第四次灭佛运动(前三次分别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时灭佛事件)。955年,因民间多用钱币铸造佛像,周世宗下令毁佛像回炉铸钱,有一段话讲的很好:“上谓侍臣曰:「卿辈勿以毁佛为疑。夫佛以善道化人,苟志于善,斯奉佛矣。彼铜像岂所谓佛邪!且吾闻佛在利人,虽头目犹舍以布施,若朕身可以济民,亦非所惜也。」”为此,司马光写了一段话:“若周世宗,可谓仁矣,不爱其身而爱民;若周世宗,可谓明矣,不以无益废有益。”
另一个借盐的例子。958年周世宗征淮南后,逼南唐划江而治,南唐派人要江北一个叫海陵的盐场,周世宗如此处理:“帝曰:「海陵在江北,难以交居,当别有处分。」至是,诏岁支盐三十万斛以给江南,所俘获江南士卒,稍稍归之。”夺人土地,给人生路。
956年,周世宗将征税时间改在秋收之后,避免耽误农事。资治通鉴记载:“上谓侍臣:「近朝征敛谷帛,多不俟收获、纺绩之毕。」乃诏三司,自今夏税以六月,秋税以十月起征,民间便之。”
四、全能皇帝。周世宗几乎是个完人。他除了长得帅,性格好,会打仗,会治国,还会城市规划这门专业。955年开始,周世宗主持规划、修建了汴京城,为了子孙后代,他力主拆迁,将汴京旧城扩建至原来的四倍,从用地功能、道路宽度乃至现在仍然很时髦的滨水建设,周世宗都考虑周全,连建设的具体安排都想到了。没有他就没有汴京城,就没有后来的北宋大都会。
958年,周世宗亲征淮南,自淮河入长江时,有一段不能行船,他自己规划设计挖河,半个月搞定。“上欲引战舰自淮入江,阻北神堰,不得渡;欲凿楚州西北鹳水以通其道,遣使行视,还言地形不便,计功甚多。上自往视之,授以规画,发楚州民夫浚之,旬日而成,用功甚省,巨舰数百艘皆达于江,唐人大惊,以为神。”
五、严以律己。这一点与周太祖郭威类似,废话不说,列三段话。
“上谓宰相曰:「朕每思致治之方,未得其要,寝食不忘。又自唐、晋以来,吴、蜀、幽、并皆阻声教,未能混壹,宜命近臣著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及开边策各一篇,朕将览焉。」”
“上与将相食于万岁殿,因言:「两日大寒,朕于宫中食珍膳,深愧无功于民而坐享天禄,既不能躬耕而食,惟当亲冒矢石为民除害,差可自安耳!」”
“上与侍臣论刑赏,上曰:「朕必不因怒刑人,因喜赏人。」”
是不是有点石勒、李世民的感觉?
六、推诚坦荡。
作为仁义之君,必不屑使用诈谋。959年平定江北后,南唐清源节度使留从效入贡,希望直接隶属后周管辖。周世宗婉言相劝,话说得那是相当舒服:“「江南近服,方务绥怀,卿久奉金陵,未可改图。若置邸上都,与彼抗衡,受而有之,罪在于朕。卿远修职贡,足表忠勤,勉事旧君,且宜如故。如此,则于卿笃始终之义,于朕尽柔远之宜,惟乃通方,谅达予意。」”
此时唐主(李后主,李煜)也派人入贡,周世宗问南唐是否也战备?回答说不敢。此时周世宗又说了一段话,凸显坦诚、仁义风范。“上曰:「不然。向时则为仇敌,今日则为一家,吾与汝国大义已定,保无他虞;然人生难期,至于后世,则事不可知。归语汝主:可及吾时完城郭,缮甲兵,据守要害,为子孙计。」”
周世宗在位五年,精明强干,表现完美,展现了一位仁君、能君的形象,为北宋统一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是少有的关键帝王,五代乱世能有这样的皇帝也算是完美收官。只可惜他年仅38周岁就驾鹤西去,英年早逝,原因未知,不可能是累死的吧?历史给他的时间似乎过于吝啬!
959年,柴荣病逝。没有他的暴亡,哪有大宋江山。他的历史高潮太短,印象太深,遗憾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