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世界,没有痛苦的害怕,没有尊严的担忧,没有富贵的贫贱,没有暖寒的交替,没有外貌的困扰,没有男女的区别,没有你我之分,没有生死顾虑,你才会离“真正的活着”越来越近。 ——余华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们都会想到一本书,一本值得我们一读再读,堪称经典的小说。
是人都在活着,这个世间的万事万物也在活着。不同的是活着对人类而言是一种精神,而对于其他生物来说,是一种过程。
人会哭,会笑,会闹,还会思考,因为人类的感性和悟性,活着这个话题便不仅仅是生命必经的一个过程,而是一件庄严的使命,一个神圣的任务,以及一个希望的传递和精神的传承。
或许我们很多人在看《活着》之前,都会觉得自己的人生太悲苦,看不到希望,还无力改变。很少有人会满足于现状,认为自己活得舒心,但当我们看完《活着》这本书,我们会真的学会检讨自我,我们会发现,生命之余我们是幸福的。
我们不必经历一个个亲人接连死亡的悲伤,也不用承受生命带给我们的沉重,我们只需要活着就可以。没有悲伤的活着,有所希望的活着便是一种幸福,这便是余华的《活着》这本书带给我们的切身感受。
《活着》这本书是余华的成名作,也是一部拿过诸多文学大奖的作品。这部作品让余华成功的被很多人知道,也成为了余华作品的巅峰之作。
这部作品悲壮而充满力量,绝望却依然满怀希望。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活着的精神,却也教会了我们如何活着。就如余华所言:活着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这才是活着的真谛。
一、从天堂掉落地狱,从家财万贯到一无所有,这是宿命,却也是救赎
人生最幸福的时候就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但人生最痛苦的时刻,就是恨不相逢未嫁时,一朝天堂掉地狱。
这种痛苦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生不如死,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个抑郁症病人的诞生,也看到了一场场的自杀事件。
对于生命有人敬畏,也有人不当回事,敬畏生命的人懂得惜命,可以自我调解即便面对大悲大喜也能够挺过来,然后笑着活下去。但也有极少数的人,心理脆弱,承受不了过多的痛苦,选择了自我了结。
张国荣抑郁选择自我了结的时候,或许对于生命他早已看开,但他在看破一切的时候又走进死亡的窄胡同。
一念之间,非黑即白,对于生命,对于活着,死亡也许是痛苦的终结,也许是生命的重生。
作为一部讲述生命为生存而活着的小说,《活着》讲述了一个人从富贵到一无所有,从幸福的肆意挥霍到一次次面临亲人死去的故事。
故事没有刻意的创作神转折,也没有丰富的情节,有的只是一个人关乎一生的故事。这是一个老人福贵历经沧桑和磨难,然后绝地而生,满怀信念活着的经历。
这不是戏剧,但福贵的一生却充满戏剧化,悲悲喜喜,人生苦难仿佛一盘棋局,充满变数,也揭示了生命的无常。
《活着》的开头是以第一人称我来作为引子,引出了这个关于活着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富贵,故事里还有一头老牛,那就是富贵的亲人。
一个人一头牛,亲密的陪伴,相互之间超越了人与动物之间的隔阂,这是一次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却也象征了人生的复杂和现实的无奈。
人只有走投无路才能看到眼前的一切,只有失去一切才能学会珍惜当下的幸福。
小说的主人公福贵原本是一个地主家的少爷,他家境富庶,再加上他的父亲活着总是喜欢吃喝嫖赌,作为儿子的福贵也是耳濡目染的学会了这些。
福贵自从沾染上这些地主家的恶习,就一发不可收拾,他只会任性的表达自己的需求,从来不会去珍惜现在的富庶生活,也不会感谢自己的父母给与他的幸福。
福贵嗜赌成性,不懂人情世故,所以他又赌又嫖,没人能够管束他,造成了他的悲剧。因为赌博,福贵认识了龙二,而且后来他的悲剧和龙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龙二这人非常聪明,他设局骗光了福贵家产,福贵瞬间从地主少爷变成了穷光蛋。都说这世间的因果,一饮一啄,自有定数。
福贵虽然败光了家产,一朝从天堂掉落到地狱,但他表面失去了家产,失去了地主少爷的身份,但他却因祸得福,不仅得到了妻子的不离不弃的爱,而且也避免了一场灾难。
可以说,福贵从天堂掉落地狱,从家财万贯到一无所有,这是他作为地主少爷的宿命,却也是救赎。他救得不仅仅是自己的命,他救得是无数打落到尘埃里的底层群众。
二、不幸的死亡,绝望的重生,这是活着的悲哀,也是做人的无奈
一无所有后的福贵非但没有一蹶不振,他也没有像很多人一样郁郁而终,浑浑噩噩,而是选择清醒的活着。
福贵选择直面这些痛苦,以此发奋图强,为自己所爱的人去努力,活出自己的价值。但人有旦夕祸福,福贵是觉醒了,但他的母亲却病入膏肓。
为了给母亲治病,福贵却在请郎中的路程中被军队抓了壮丁,本以为这是一次必死之局,但福贵命不该绝,他得救了,并且成功的返乡,一家人终于得以重逢。
生活进入了正轨,福贵眼看着苦尽甘来从此可以活得幸福。但命运的无常却将人一次次推到不同的沙滩上,经由海水的拍打。
社会的动荡,时代的弄潮之下,福贵成了弃子,他在风雨飘摇里夹缝中求生。身处乱世,本已经苟延残喘,但更加让人绝望的是,他的儿子有庆在学校里献血,却悲剧的献出了生命。
儿子的死引发了福贵的愤怒,他想要让县长夫人付出代价,但他却发现他连报仇的可能都没有。这种深深的无力感和悲痛让他对自己痛恨,但他只能接受命运的安排。
这是一场悲剧,却也是一个男儿有泪不轻弹的真实写照。时代造就了他的幸福,却也亲手毁灭了他的幸福。这是活着的悲哀,也是做人的无奈。
儿子的死加剧了是福贵的悲剧,但这不是结束,苦难还在继续,死亡的阴影依旧笼罩在福贵的身边,他只能承受,也唯有坚持才能够让他向死而生。
儿子死了,妻子得了软骨病卧病在床,这已经让一个男人压力巨大,但没想到的是,他那个命苦的女儿好不容易收获了幸福,有了自己的家庭,在生孩子的时候,终究是香消玉殒。
女儿大出血死亡了,妻子也在不久后撒手人寰,悲剧的命运依旧如宿命一样,所有和他有关的一切,都逃不了要死亡的命运。这一次他的女婿因工而死,留下了他的孙子。
福贵很爱他的孙子,把孩子捧在手心里,但没想到的是,和他相依为命的外孙也逃脱不掉命运的安排。外孙苦根和福贵回到乡下,和他一起过苦日子。
和很多爷爷一样,福贵心疼自己的孙子,总想要给孙子最好的东西,但他没有,只能给孙子煮豆子吃,但谁知道吃豆子,吃进嘴里的美味,但过犹不及,苦根被豆子撑死了。
苦根的死是有着讽刺意味的,余华通过苦根的死控诉那个动荡的年代,也让我们读者满怀悲哀。我们现在该庆幸,我们不必饿的吃一顿好吃的就忍不住乐极生悲,也不用过那样贫穷艰苦的生活。
这一次次的死亡,就像被种上了诅咒,一切的死都是教会人们如何的生。向死而生,只有直面死亡的痛苦,才会珍惜活着的幸福,这大概就是《活着》这本书带给我们最直观的感受。
三、时代弄潮里的弃子也有活着的权利,活着没有等级之分只有幸福与否
福贵的命运是大部分人一生都不曾见过也不曾经历过的,正因为他的命运和我们都不一样,才让他活着的精神被人们所欣赏。
活着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它不过是生命生存所进行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人的思想在形成,观念在不断改变,人也在不断进化。
没有天生的坏人,也没有人天生就具备高尚的品行,人的所有值得学习的精神和财富都是在一次次的历练里,在生命的磨难和经历里收获而得。
福贵是幸运的,即便苟延残喘他也能乐观的活着。他从来不会抱怨这世道不公,也不会激进的去向社会控诉,更不会只知道浑浑噩噩,而不知乐观的活着。
福贵是那个动荡社会所遗留的弃子,他见证了时代的巨变,也经历了时代带给他的悲哀。
即便命运是如何不公,即便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即便亲人的死亡在轮番上演,即便那深深的痛一道道划烂了他的心房,即便他只是时代弄潮里被遗弃的可怜虫,但弃子也有活着的权利。
他活得卑微苟且,但他灵魂高尚,他和老牛作伴,但他却依然充满希望。
人生的路总要一步步走,即便坎坷,即便布满荆棘,但野百合也有春天,只要热爱生活。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