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从濠州(古凤阳)起兵,通过6年的奋斗和打拼,终于迎来了一场大战,就是集庆之战。集庆,即现在的南京,朱元璋筹划许久,让全军把家属全部留在和县,然后倾巢而出,水陆并进,连续三次攻打,终于攻下集庆,朱元璋占领了这座战略意义重大城池。从此扼守江东,为此后建立大明王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当朱元璋占领南京之后,有一位年轻人出现在朱元璋的面前,此人名叫杨宪,很快成为朱元璋身边的能员干吏。
杨宪:出场惊艳
《明史纪事本末》记载:
庚寅,克集庆路……改集庆路为应天府。得儒士夏煜、孙炎、杨宪等十余人,皆录用之。
朱元璋占领南京后,招揽了一帮文臣来到自己的麾下。注意,这里说杨宪是“儒士”,因为朱元璋从淮西起兵,身边的文臣并不多,所以朱元璋很注重招揽文人儒士来辅佐自己,杨宪等人算是紧缺型人才。
因为《明史》中并没有给杨宪立传,关于杨宪的信息,只能从其他人的传记中体现。据《明太祖实录》中提及,杨宪的祖籍是太原人,后来居住南京。元朝末年,百姓民不聊生,杨宪的家庭却十分富裕,因为他的父亲在江南为官,杨宪从小接受良好的诗书教育,熟读经史,所以朱元璋初见杨宪时,杨宪的表现十分惊艳。
据王世贞《弇山堂别集》中记载,杨宪最初被朱元璋安排为幕府文书。在行军打仗的时候,主帅一般都会养一群文书人员,主要处理行军文书、信件、檄文等。杨宪只是朱元璋身边的众多文书中的一员。有一次,朱元璋想起了前几天的军文,杨宪竟能完整的背下来,朱元璋觉得杨宪是奇才,并重点培养。朱元璋进攻浙东的时候,军文非常频繁,杨宪每天几乎不休息,协助朱元璋处理各种文书,朱元璋对杨宪赞不绝口。
杨宪:不辱使命
朱元璋占领南京后,所处的政治环境可谓“幸运”和“不幸”。所谓不幸,是朱元璋独占淮西、皖南、浙东和西吴,而他的北面是红巾军领袖韩林儿,东边是张士诚,西边是大枭雄徐寿辉(后来被陈友谅所取代),南边是方国珍等人,可谓强敌环伺。而所谓的幸运是,元朝派遣主力部队南下平叛,朱元璋恰好被这些义军围在中间,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和蒙古人的直接碰撞,所以得到了相对良好的发展机遇。而此时的杨宪,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搞“外交”,广泛联络朱元璋周边的这些“友军”们。
所谓“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句话不过是战国时期的思路,在后来的战争中,使者被杀者不计其数。杨宪不仅有学识,而且口齿伶俐,常常被朱元璋委以重任,出使周边。而杨宪每次也能不辱使命。杨宪一共到过方国珍营中2次,到过张士诚军中3次。据《明史·张士诚传》记载:
是岁,太祖亦下集庆,遣杨宪通好于士诚……士诚得书,留宪不报。已,遣舟师攻镇江。徐达败之于龙潭。太祖遣达及汤和攻常州。士诚兵来援,大败,失张、汤二将,乃以书求和,请岁输粟二十万石,黄金五百两,白金三百斤。太祖答书,责其归杨宪。
这里记载了,朱元璋攻下南京的时候,就派杨宪去联系张士诚。但张士诚却把杨宪扣留了,直到后来张士诚被徐达、汤和打败,写信向朱元璋求和,朱元璋才要求张士诚归还杨宪。这里用了“责其归杨宪”的字眼,不仅说明朱元璋希望急切的让杨宪回归,更能说明,杨宪在张士诚处的表现,符合朱元璋的预期。
更有意思的是,此后,朱元璋又两次派杨宪出使张士诚,杨宪毫不畏惧,并且很好地完成了任务。
杨宪:情报特工
朱元璋虽然是个雄主,但他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猜忌心非常重,就如同在洪武年间朱元发明了锦衣卫一样,在朱元璋创业时期,为了时刻监视在外的将领,朱元璋也广布眼线。杨宪的敏锐观察力,是朱元璋最好的“特工”。朱元璋任命杨宪为“随军都事”,杨宪为朱元璋立下几次功劳。举两个例子,在《明史》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公元1362年,也就是朱元璋占领南京后的第六年,朱元璋派亲外甥李文忠驻守浙东,和张士诚接壤。杨宪到李文忠军中,发现了李文忠的手下有很多张士诚的降将,而且有几个还担任非常关键的职位。虽然李文忠极力隐瞒,但杨宪仅用半天的时间就发现了这里面的问题,很快上报朱元璋,朱元璋狠狠地责备了李文忠。
还有一个例子,据《明史·张昶传》记载:
(张昶)自以故元臣,心尝恋恋。会太祖纵降人北还,昶附私书访其子存亡。杨宪得书稿以闻,下吏按问。昶大书牍背曰:“身在江南,心思塞北。”太祖乃杀之。
元末,有一个汉人官员名叫张昶,后来随察罕帖木儿南下,因为充当元军的使者被朱元璋扣留。朱元璋觉得此人有大才,便让张昶管理钱粮,甚至想把张昶培养成明朝第一任户部尚书。但张昶的儿子还在北元手里,张昶曾写信到北元,被“特工”杨宪查到,杨宪看到张昶的信的背面写着:“身在江南,心思塞北”8个大字,因此告到朱元璋那里,张昶被杀。
这两个例子都是正史所记载,可以看出,杨宪是个非常优秀的“情报特工”,是朱元璋的心腹。
杨宪与浙东党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曾极力提拔杨宪,甚至把杨宪安排进入中书省,作为宰相候选人来培养,可以说,明朝初年的杨宪,不仅是青年才俊,更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政治明星”,很多人因此巴结杨宪。
有诸多野史说,杨宪是刘伯温(刘基)的学生,这个说法在正史中不成立。杨宪投奔朱元璋的时间是公元1356年。而刘伯温投奔朱元璋的时间是公元1360年,比杨宪晚了4年。《明史·刘基传》
及太祖下金华,定括苍,闻基及宋濂等名,以币聘。基未应,总制孙炎再致书固邀之,基始出。
这段话的意思是,朱元璋占领金华后,听说刘伯温的名气很大,便派人带着“币”去聘请刘伯温来,但刘伯温不愿意来。朱元璋又派一个叫孙炎的总制写信“固邀”刘伯温,刘伯温才来。
这里面提到了一个人物,名叫孙炎。本文的开头提到,朱元璋占领南京后,得到了夏煜、孙炎、杨宪等儒士。也就是说,杨宪和孙炎是同一批来到朱元璋身边的。如果杨宪是刘伯温的学生,朱元璋为何要派孙炎去邀请刘伯温,而不派杨宪?而且,杨宪是朱元璋的得力干将,更应该派杨宪去呀。所以,朱元璋没有派杨宪去请刘伯温,足以证明,在刘伯温投奔朱元璋之前,杨宪和刘伯温不熟。
但不排除另一种可能,就是当刘伯温投奔朱元璋之后,杨宪和刘伯温关系亲密,甚至以“先生”来称呼刘伯温。因为刘伯温和杨宪同属于浙东人。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当时最大的两个派系是淮西党和浙东党。淮西党都是朱元璋的老乡,以李善长为首。而浙东党以杨宪为首,刘伯温或许没有参加党争,但他的身份,让他无法独善其身。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杨宪作为当朝红人,身边的党羽越来越多,这就造成了两个派系的利益冲突。
杨宪:尴尬落幕
杨宪为人刻薄,但极有城府,在朱元璋身边多年,如果有人得罪了杨宪,杨宪总会想办法中伤对方。举个例子:
《明史·詹鼎传》记载:
詹鼎者,宁海人,有才学。为国珍府都事,判上虞,有治声。既至京,未见用,草封事万言,候驾出献之。帝为立马受读,命丞相官鼎。杨宪忌其才,沮之。
这里记载了杨宪嫉妒一个叫詹鼎的人,多次打压他。其实,詹鼎只是一个小人物。明朝初年,淮西功勋都是朱元璋的老乡,这些人读书不多,但功勋很大,难免娇纵跋扈,杨宪屡次中伤他们,因此被淮西功勋所嫉恨。又因为刘伯温担任御史中丞一职,手下的御史们为尽忠职守,也难免会弹劾这些功勋,所以刘伯温很容易被认为和杨宪是“一党”。但杨宪和刘伯温不同的是,刘伯温无私心,知进退,而杨宪为人刻薄,多有私心。因此杨宪得到了淮西功勋的“重点照顾”。杨宪不但没有收敛,而且一直在寻找机会打压淮西功勋。
洪武三年,杨宪终于迎来的了机会。当年,宰相李善长因年迈而申请退休,朱元璋任命杨宪为宰相,征求刘伯温的意见,刘伯温说:杨宪有宰相的才能,但没有宰相的器量。后来,朱元璋还是任命杨宪为中书省左丞(相当于宰相),杨宪刚上任,立即开始打压淮西党。但杨宪高估了自己,他竟然将矛头对准了李善长。李善长是何许人物?是朱元璋钦定的大名第一功臣,杨宪的能力不足以撬动李善长这尊大佛。于是,淮西党的核心人物李善长、胡惟庸等人立即反击。李善长弹劾“放肆为奸事”,胡惟庸也持续发现了杨宪的诸多罪证,杨宪被朱元璋所杀。杨宪,这个看似“前途无量”的青年才俊,就这样落幕了。
《明史》欠杨宪一个列传
评价杨宪,首先要说,他是个不成功的政治家,但杨宪跟着朱元璋15年,他的贡献不能被忽略。杨宪虽然刻薄,历史评价很低,但他至少有3点历史贡献:
第一,协助朱元璋处理诸多政务,包括军务、情报以及前期的“外交”,是个不可或缺的人才。
第二,杨宪为人谨慎,心细如发,得到朱元璋的极力赞赏,朱元璋甚至在一段时间内,把杨宪作为官员的标杆,杨宪的落幕,让朱元璋对官吏任用上有了极大的思考。
第三,杨宪熟读经史,在朱元璋创业乃至执政初期的时候,提供过很多建议。而且,杨宪在担任中书省左丞期间,除了在搞“党争”外,也积极的推动许多有利于百姓的决策,例如鼓励灾民回乡,对于农民开垦的荒地施行减税等。也就是说,杨宪若不陷入党争,他或许能够成为一个好“宰相”。
看待一个历史人物,首先要思考在他所在的历史阶段内,是否对历史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和贡献,很明显,杨宪是有较大贡献的。因此小编认为,即使杨宪存在争议,《明史》仍然欠杨宪一个列传。
本文系博史通今精耕明史系列原创,侵权必究。参考资料:《明史》《明史纪事本末》《明太祖实录》《弇山堂别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