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一名,源于居于今台南安平的平埔族原住民西拉雅族“台窝湾”社的社名,意为:滨海之地,并取全称中的“台”字作为简称,明朝万历年间,官方正式启用“台湾”一词。康熙帝一生功绩卓越,其中一项就是收复了台湾,可是,收复失地这么大的事情并不是康熙帝一人可为,自然得有一些得力的助手。施琅将军善于水战,是澎湖海战中是最大的功臣。
那么,澎湖海战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呢?
1680年郑经去世,台湾岛大乱。康熙帝看准时机,果断以武力收复台湾,甚至,力排众议,任命以施琅为清朝水军首领。施琅虽是农民出身,但是,饱读诗书,尤其是海上作战无人能敌。康熙二十二年,施琅率军从铜山岛出发,随行人员还有姚启圣派给他的三千精兵,这一行可为准备充足。水军战士共计三万人,还有大小船只两百多艘。
战队驶向花屿和猫屿一带时,台湾郑氏王朝的兵将发现清军踪迹,立即回禀刘国轩,施琅众人当夜宿在八罩岛。次日,施琅进攻娘妈宫,并以速度最佳的鸟船做为“首发”,直面迎战台湾水军。刘国轩安排林升、江胜指挥水军,邱辉率领先锋队,在娘妈宫港口监督迎战。当时,风势很大,施琅不敢妄自行动,先派出蓝理为首的七艘战船突袭。
而后,施琅又派出第二支鸟船战队,双方展开激烈的斗争。没过一会儿,水面开始涨潮,一些清军被海水冲向岸边,郑军见势,分为两批人马一并包抄清军。施琅见势不好,立即突入郑军,试图解救被困船只,不料被林升等人包围,在交火中施琅被射伤右眼,但好在没有失明。而林升也被炮火夺走了左腿,他的负伤让郑军群龙无首,一时间失去指挥。
施琅也有了喘息之机,他抓紧时间撤退,离开战场后,到西岛屿附近的海上休养生息。施琅于次日返回八罩岛,这里的地势险恶,尤其是暗礁重重,不少船只都无法避免撞上暗礁。而彼时的战争又是在农历六月,是台湾台风季节,施琅有幸没碰上台风已经是万幸。刘国轩得知施琅在八罩岛休息的消息,马上出兵攻打遭到施琅的击退。
施琅将军一鼓作气,打算在次日派战船攻占澎湖港外虎等地。1683年7月16日,清军与台湾郑军在澎湖港发生激烈对决。战斗打响后,施琅将军实施“五点梅花阵”一举成功,就是集合多艘战船一起围攻郑军,集中兵力作战。一时间,茫茫大海上仿佛涌现了数朵“梅花”,清军在施琅的鼓励下更是越战越勇。
加之,当日对清军有利的西南风等自然条件,清军多艘战船围攻郑军船只,并集中火力作战,最终,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天亮之前,突然刮起台风。郑军受风力影响,一直处于优势,清军名将朱天贵不幸被炮弹击中身亡。到了中午,台风受到赤道影响,海面上开始刮南风,此时的风向对清军有利。
施琅将军把握好机会,顺着风向发射很多武器,并集合多艘船只的力量,一起围攻郑军。一时间,郑军抵不过清军炮火,全军溃败,而邱辉等郑家军首领也愧疚自杀。施琅将军带领水兵们打了一场漂亮的战役,共歼灭敌军超过一万人,俘虏五千人,并且,击毁了郑军船只仅两百艘。刘国轩见大势已去,率领残兵逃亡回台湾,澎湖各岛纷纷向施琅投降。
清军阵亡三百人,伤两千人,而且船只无一损坏。相比郑家军的死伤惨重,不得不感叹一句施琅将军的带兵打仗是非常有章法的。澎湖海战一举歼灭了郑家军的核心队伍,施琅成功打开了台湾的门户,台湾人心受到鼓舞,郑氏集团不得不向康熙帝招抚。收复台湾后,清廷对台湾的取舍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很多人认为台湾面积不大,地理情况不清楚而建议“丢弃”台湾。
而众大臣里只有少数人建议守住,其中,就有施琅将军。他对西方殖民者的情况有所了解,对荷兰殖民者的侵略本性有所认识,认为:“红毛”“无时不在涎贪,亦必乘隙以图”。他向康熙帝上书奏折,并说明了台湾的战略意义,指出:台湾一地关乎福建浙江等地的要害,不仅不能丢弃,更要设置官兵在此镇守。
因为,如果不守住台湾,不论是番邦还是叛徒都有机会趁虚而入。最终,在施琅将军的主张下,1684年,清廷在台湾设立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驻地有官兵一万人完成戍守。
并且,据《天妃显圣录》记载: 施琅进攻澎湖时,抵达八罩岛,岛上缺乏淡水。清军挖开退潮后的沙地,发现有淡水可供饮用。妈祖还告诉清军“二十一日必得澎湖,七月可得台湾。”和郑军决战的日期,清军将士还看到妈祖现身。施琅认为是妈祖庇佑清军战胜,因此,于康熙二十三年,康熙帝加封妈祖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仁慈天后。
最终,在清朝政府的努力下收复了台湾,并且,台湾的行政建制与内地完全一样。虽然,这场战争的初心是为了消灭郑氏王朝,但是,澎湖海战不仅收复了澎湖、台湾,更是助力早日实现中国领土的大统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某种程度上来说,施琅对于中国的贡献不下于郑成功。
参考资料:
【《澎湖海战》、《清史稿·卷二百六十·列传四十七》、《台湾通史·卷三十·列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