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孙霞(右)和同事在核对即将送往银行修补残币的金额,做到每一笔款项准确清晰。新华社记者李紫恒摄
新华社青岛3月10日电(记者张旭东)将一辆公交车投币箱内所有纸币和硬币整理好,并算清总数,你最快需要多长时间?点钞员吕慧的答案是1分钟。
吕慧所在的山东省青岛市公交集团稽查大队收款中心有一支148人的“一元娘子军”,每班40多人一天最多要点出80多万元现金,绝大部分面值都是一元。随着移动支付的兴起,近年来每天的现金总数大幅下降,去年降至40万元,现在则降至25万元左右。“一元娘子军”遭遇移动支付,她们的工作悄然发生变化。
3月4日,孙霞在整理、修补残币。新华社记者李紫恒摄
“过去点完一个投币箱内胆,大概需要三四分钟。现在现金少了,只需要1分钟左右。”被称为“点钞小飞侠”的吕慧说,“现在投币的人越来越少了,大都用二维码或者IC卡支付。”
吕慧点钞的工作现场就像是快进镜头:她的双手以闪电般的速度,一边抓取一元纸币,一边整理,心中默记张数。挑完所有纸币,上下左右对齐,在登记表上即写下张数,她又迅速挑出游戏币、假硬币等,将一元硬币放在两手聚拢的手心摇晃,整理成柱状,放入计数卡槽读取个数。
“我做这份工作已经20年了,刚开始我的速度在组里是倒数,但熟能生巧。”吕慧说,“现在移动支付兴起,现金越来越少,又有些本领恐慌了。要是将来公交车上都没人投现金了,又得学习新的岗位技能。”
3月4日,孙霞在修补残币。新华社记者李紫恒摄
去年年初以来,青岛公交集团逐步在公交车上配备集IC卡、微信、支付宝和银联云闪付于一体的公交移动支付系统,去年5月实现了对市区4300余辆公交车全覆盖。记者随机在一辆公交车上看到,10个乘客中仅有一人使用了现金。
经常乘坐公交车的大学生李昕说,移动支付不仅方便,不用带卡和现金,有时还有1分钱坐公交等优惠活动。
随着移动支付的兴起,投币箱的现金越来越少,收款中心的残币粘贴员也从过去4人,变成现在只有孙霞一人。她说:“有3名残币粘贴员去年退休了,由于工作量减少,便没再增加新的残币粘贴员。”
孙霞1990年刚参加工作时是一名公交车售票员,随着公交车无人售票系统的逐步普及,她在1996年成为一名收款中心点钞员,5年前转岗成为残币粘贴员。她每天要整理好2000多张残币,再从中粘贴出900多张完整的、银行认可的一元纸币。
孙霞将一元纸币分为8份,每一部分的“分界标志”她都烂熟于心。此外,她还剪了一块一元纸币大小的硬塑料片作为粘贴模板,保证自己粘贴的纸币大小符合银行要求。
“其实粘贴残币很快,很大一部分精力是在整理残币上。”孙霞说,“另外,分拣假的一元硬币、游戏币、国外硬币、污损的硬币等都是我的工作,每一样都要整理归档记录。”
随着投币箱现金越来越少,虽然收款中心残币粘贴员现在只有孙霞一人,但她正常倒休,也能完成所有残币粘贴任务。“就是倒休完的第二天紧张一些,但当天都能完成工作。”她说。
3月4日,点钞员正在在青岛公交集团稽查大队收款中心工作。新华社记者李紫恒摄
这个收款中心每天点收约3400个公交车投币箱内胆的现金,每班4名开胆员的工作就是将这些内胆逐一打开。她们先将五六个内胆摞起来,逐一插入电子钥匙解锁,再逐一抽出挡板。日积月累,她们抽挡板的胳膊都要更粗一些。
移动支付让收款中心不少岗位的工作量都下降了,但开胆员的工作节奏却提高了。“内胆里的现金少了,点钞员点的速度就快了,我们开胆的速度就得提高,否则她们就没啥可点了。”开胆员董丽丽说,“茶水间就几米远,但是根本没时间去喝水。”
青岛公交集团稽查大队收款中心主任董雪华介绍,由于使用现金的乘客越来越少,收款中心的工作量大幅减少,去年退休了24人,但不再招聘新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