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代父从军,巾帼英雄,女中豪杰,老少妇孺,家喻户晓。
最近在看褚人获著的“陏唐演义”,里面写到花木兰是个悲情人物,代父出征,第一仗就被对方的公主俘虏了,公主看她是女的就留在身边当侍女。几年后公主看她表现好就放其回去探亲,花木兰回到家时父母以为她战死,伤心过度都已去世了。家里再无其他亲人,其君主知道花木兰回来,为了表彰她代父出征的孝心,将其封为妃子,准备纳入后宫,可惜花木兰不从,在入宫前在父母的坟前自杀身亡。
但不久又看到其他的说法,是这样叙述的:脍炙人口的《木兰诗》是一部流传了千百年的北朝民歌,历史学家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早已肯定,这首诗内容是"真实的"。
1982年曹熙先生发表《木兰辞新考》,明确花木兰确有其人,"花"是后人加的性,木兰本名穆兰,穆是鲜卑人的姓,约出生在公元412年的河南地,属今日的伊盟(包头人习称"河西"。1926年曾隶属包头县)。鲜卑人是在圣武皇帝时 ,从今日内蒙古东北部迁到阴山(大青山)一带的。鲜卑人南迁后,“散诸部落,始同编民”,(《魏书·官氏志》卷113),花木兰的父亲亦为编民居河南地。花木兰替父从军是参加对阴山之北柔然的战争。根据《太平寰宇记》记载:"自周、秦、汉、魏,前后出师北伐,唯有三道。"其东道是从今河北定县出喜峰口,西道是从陇西出甘肃安西。中道出黑山,正与《木兰诗》中“旦辞爷踉去,暮宿黄河边”“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相符。黑山即今日包头昆都仑河谷北之阴山。从今伊盟的"河西"到黄河边是一天的路程,从黄河边到昆都仑河谷之北阴山正好也是一天路程,再确切点讲是到当年中道的咽喉怀朔镇(今固阳县城一带)。
花木兰的父亲是列入编户的鲜卑人,因而“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鲜卑人迁居的河南地,早在秦汉时期已开垦,称之为“新秦”“新秦中”(意为宝贵之地),农业经济有了相当的发展。这样,花木兰的父亲才可能“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按怀朔镇出生的北齐皇帝高欢当年有了马才当了队主、函使推断,花木兰带上骏马参军,在军中亦是一名函使,因为诗中所述“万里赴戌机,关山度若飞。”正好是花木兰作为函使的深切体验。作为函使不必与其他男卒吃住一起,她的女儿身份才没有暴露。
神 二年(429年),“秋七月,车驾东辕,至黑山,校数军,实班赐王公将士各有差。”(《魏书·世祖纪》卷4上)。这时“可汗大点兵”,花木兰替父从军。北魏皇帝拓跋焘率军一直将柔然赶到漠北,“北度燕然山”(《北史·蠕蠕传》卷86),燕然山即燕山,今蒙古共和国杭爱山。花木兰远离故土,从而发出"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瞅瞅"的感慨。
太延五年(公元439年),拓跋焘完成了统一黄河流域的大业,从此北魏皇帝称"天子"。太平真君3年(公元442年)“行幸阴山之北”(《魏书·世祖纪》卷4下),花木兰从军12年“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天子接见花木兰,封她为五品尚书郎,她怕女儿身份暴露,犯下欺君之罪,提出“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天子命花木兰做尚书郎说明她是有文化的鲜卑人,因为尚郎历来是文人担任,负责掌管文书奏章。这样花木兰回到故里,脱下战袍思绪万千,写成《木兰诗》是顺理成章的事。公元494年,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禁止使用鲜卑语,大量鲜卑人内迁山东、河南一带,花木兰和弟弟的后裔也必然内迁。《木兰诗》也逐渐译成汉语广泛流传。
花木兰的身世自古多有考证,有姓魏、姓朱、姓花之说,其出生地有山西右玉、河南商丘、安徽毫县等说法,而笔者认为出生在河南地(不是现在的河南省)与史籍相符,最为可信。元统二年(公元l334年)在河南虞城建起花木兰祠,立有《孝烈将军祠像辩正论》碑,明代徐渭编出杂剧《雌木兰》,虽未说明花木兰的祖籍何处,但都没有否认花木兰在阴山与柔然征战的史实。
悠悠岁月青山未老,花木兰始终为后人所景仰。
又:花木兰是姓魏,后来后人为了祭祀她,就在其故里虞城县营郭镇建造了木兰祠。该祠始建于唐代,后又经多次重修扩建。至清代时,占地为一万多平方米。原祠有大门、大殿、献殿、后楼和配房、僧人住室等百余间。围墙内外,植有高大的唐槐翠柏。大门过道内,有花木兰的战马塑像,按上有花木兰全家塑像。祠堂内外有十余块历代名人、官吏赞美花木兰的诗文、书画碑刻。唐朝著名的诗人杜牧留诗道:“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清朝查岐昌诗曰:“帕首弓腰出阁姿,卷漳营郭记完碑。女郎剩取花名在,岁岁春风一度吹”
原祠毁于1943年战火。现在石碑两通。一是元代《孝烈将军祠像辨证记》碑,立于该祠大门内东侧,高3.6米,宽l米,1982年又重修碑楼,顶为轿形,尖顶四脊,合瓦挑角,十七层封檐,前后园门,古朴典雅。一是清朝《孝烈将军祠辩误正名记》碑,立于该祠大门外西侧,高2.14米,宽0.78米,碑座方队两碑的主要内容都是考查辩正木兰的时代、家乡、事迹及木兰祠、木兰像等。
花木兰究竟为何而死,我倒希望前者。然不管何因,皆亡于权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