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石矶娘娘是《封神演义》里非常悲剧的酱油。
作为一个得道的精怪,石矶娘娘为人处世相当不错。有一天,她的徒弟璧云童子莫名其妙被一支箭射死了,石矶娘娘在弓箭上发现了“李靖”两个字,按照一般的逻辑,石矶娘娘直接去李靖家里把李靖灭门也就是了。反正当时阐教和截教之间必有一战,死后大家都会上封神榜,此前胡作一遍也无所谓。
但石矶娘娘仍然选择了讲道理,于是他来到李靖家里,并要求李靖追查真相。
当然,石矶娘娘并没有严惩凶手的意思。在石矶娘娘看来,自己的童子莫名被射死了,自己必须要给徒弟一个交代,因此查明事实非常重要。
随后李靖查明凶手是哪吒,要带哪吒回话。结果哪吒一言不发,又把石矶娘娘的另一个徒弟彩云童子打死了。甚至和石矶娘娘还没说几句话,居然接着用乾坤圈和混天绫暗算石矶娘娘,即便这样,石矶娘娘也没打算直接弄死哪吒,而是跟着哪吒来到了太乙真人的金光洞,接着讲道理。
事实上,石矶娘娘就是生活中我们常见的普通人,在遇到别人家熊孩子闹事的时候,家长还是希望能讲明白道理的。可惜的是,生活并不是处处都有道理可讲:
(2)
太乙真人给石矶娘娘的解释是这样的:
第一,你应该去玉虚宫找元始天尊,他说是什么就是什么。
这个逻辑就好像一个熊孩子打了你们家孩子,家长说:“你报警吧,警察怎么说就怎么说”。
第二,哪吒是法宝转世,是有大任务在身的,所以坚决不能放。
第三,石矶娘娘你是截教的,我们是阐教的。阶级立场不同,所以你徒弟死了是天数,可不是我护短啊!
事实上,石矶娘娘也并没有一定要求哪吒偿命的意思,这是石矶娘娘和一般神仙不一样的地方,否则很早以前直接打死哪吒就完了。只是为徒弟要个说法,太乙真人一定要上升到阶级斗争,显然,太乙真人并不打算和石矶娘娘讲理。
这才是熊家长的核心逻辑,他们完全拒绝对事实进行一点判断。我儿子/徒弟做了什么不重要,你管我就不行。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哪吒的熊就是太乙真人惯的,太乙真人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和石矶娘娘讲道理。
那么,太乙真人不明事理吗?
其实也不是。
(3)
哪吒莲花化身后,打算找李靖寻仇。一路杀的李靖人仰马翻,这时候来到了文殊广法天尊的府上。哪吒是这么说的:
“道者,他是我的对头。你好好放他出洞来,与你干休;若走了李靖,就是你替他戳三枪。”
当然,文殊广法天尊也不客气,直接用七宝金莲把哪吒罩住,抓到五龙山里先打一顿再说。这时候,太乙真人坐不住了:
“贫道因他杀戒重了,故送他来磨其真性;孰知果获罪于天尊。”
换句话说,不管太乙真人是不是真的不分是非,可一看文殊菩萨来真格的了,也只能先陪话再说。毕竟,总不能因为自己徒弟犯错了,太乙真人拉着文殊菩萨去找元始天尊评理吧?
当然,除了洞府的哪吒接着找李靖麻烦,燃灯道人比文殊菩萨做的更加直接,几句话聊不痛快,直接下杀手,七宝玲珑塔开出来,当场把哪吒打服,一劳永逸的解决了哪吒和李靖的矛盾。
(4)
那么,石矶娘娘讲道理的行为,究竟哪有问题呢?
尽管小孩子没有完整的行为能力,但一个人不管多大,都要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所以石矶娘娘先找到哪吒,哪怕临场哪吒反抗,把哪吒治一顿,都是可以的。
然而,石矶娘娘直接找到太乙真人评理后,事情的性质就变了。
首先,太乙真人并不知道哪吒究竟做了什么。
其次,石矶娘娘毕竟来到了金光洞,属于打上门了。
第三,石矶娘娘并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比如赔偿等。
这样一来,不论如何太乙真人也只好采取措施,先把石矶娘娘赶走再说,毕竟打上门的时候认怂,也于自家权威有损。
于是双方只能动武,就这样,石矶娘娘变成了一块大石头,而哪吒,只能找机会再调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