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强调的是,诸葛唱空城吓跑司马懿一事出自《三国演义》,而非历史真相。事实上诸葛亮的前四次北伐,与他打对擂的曹魏主将都是曹真,所以拿下街亭这事跟司马懿是没有关系的,就是张郃的功劳。直到诸葛亮第五次北伐,这时曹真已死,司马懿接替曹真成为大司马,才开始了与诸葛亮的龙虎相争。
但该剧既然选择了以《三国演义》版的故事为蓝本,那我们也顺着这个蓝本来梳理和探讨这四集的剧情。
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是数次北伐中机会最好、最可能“兴复汉室,得还旧都”的一次。因为这一次蜀汉集团准备的最充足,曹魏集团还处在新旧政权的过渡期。并且在诸葛亮出师之初所向披靡,连下三郡,曹魏几乎无招架之力。然而这样的一片大好形势因为马谡失街亭而戛然而止,诸葛亮的政治理想从此再无实现的可能了。也因为马谡失街亭,所以有了诸葛亮的空城绝唱。
我们先来看这一系列事件折射出的诸葛亮的内忧外患。
街亭之失马谡固然负主要责任,但诸葛亮也是有责任的。守街亭的人选,诸葛亮除了马谡还有诸多选择,他可以用魏延也可以用王平,换成这两个人的话,或许街亭不会失,而诸葛亮偏偏选择了马谡。马谡是诸葛亮好基友马良的弟弟,马良牺牲后诸葛亮就把马谡带在身边,可以说是情同父子,诸葛亮非常看好马谡,军国大事也很喜欢和马谡商议。然而刘备在世时曾叮嘱过诸葛亮,说马谡这个人夸夸其谈不宜重用。但这样的叮嘱并没有引起重视,街亭失守,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这一事件可以说是整个蜀汉的悲剧了。马谡当时在蜀汉确实属于一流的人才了,况且当时蜀汉的人才已经后继不足,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因为打了一场败仗而斩杀一位将领,确实有些过了,胜败乃兵家常事。据史料,诸葛亮要斩马谡的时候,有十万人为马谡求情。但当时刘备死后诸葛亮面对的是蜀国内忧外患的局势,对外要乞和吴国,防范魏国,而在蜀国内部,以诸葛亮为首的荆州集团(即刘备旧部)与以李严(刘备的另一托孤大臣)为首的西蜀本地士人集团矛盾日益突出,处斩马谡既是严明军纪的需要,也是规避更大矛盾的需要。于是处斩马谡成了诸葛亮的不得已而为之。
看到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这里,想到诸葛亮夙兴夜寐几年的心血付诸东流,诸葛亮毕生的政治理想从此再无实现可能,就很为诸葛亮心酸,不是说好了“天道酬勤”吗?为什么天命对诸葛亮如此残忍呢?
街亭既失,诸葛亮只好撤军,在撤军的过程中同时也撤走了西城的仅千户百姓,这就是“空城计”的历史由来。本剧中“空城计”桥段的设计我觉得很是惊艳了!
我本来还在纳闷,空城计的故事本来就是诸葛亮把司马懿吓得拔腿就跑,可真要这么拍,怎么体现我们主人公司马懿的智计无双胆识过人呢?说好的主角光环不就瞬间破功了吗?!结果这一版的空城计,在不改变空城计既定形式、结局的同时,增加了司马懿与诸葛亮二人的意念博弈,将司马懿的溃逃解释的合情合理、有血有肉。
在司马懿与诸葛亮的对弈中,司马懿第一次想要杀诸葛亮,诸葛亮对他说了四个字——鸟尽弓藏。这四个字道尽了司马懿的内忧,新君对司马懿多有戒备,曹魏宗亲对司马懿欲杀之而后快。如果此时曹魏没有了“诸葛亮”这个外患,难免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司马懿的存在与否就不再重要了,司马氏必遭大祸。这第一层博弈,让司马懿渐渐放下了手中的刀,然而很快司马懿便再次举起刀,因为他想到了诸葛亮给孟达信中提到的四个字“依依东望”。司马懿以为依依东望的就应该是一世的荣耀,这时他却突然看到老年的自己对着尚未出仕的自己说,依依东望的是时间。司马懿突然醒悟,遂策马而去,他惊出一身冷汗,差点就铸成大错。而诸葛亮流下一行清泪,收拾行囊,撤回益州。
司马懿真正应该依依东望的到底是什么呢?
坐西,而望东,是为东望。西,即归处,东,即始点。当司马懿走到人生的终点,回首来路,他的始点在哪,他的初心是什么?当曹操第一次征召司马懿出仕时,司马懿不惜自断双腿来拒绝,为的是什么?为的家人能不卷入朝局争斗,能平平安安一辈子。当曹丕步步相逼司马懿不得已出仕时,他又是为了什么?为的是不让家人再次陷于危难,为的还是家人能平安一辈子。这就是年轻的司马懿的初心。所以当司马懿在意念中,看见走向人生终点的自己手中抚摸着“心猿意马”,对着年少的自己说依依东望的是时间的时候,他沉睡多年的初心被再次唤醒,护佑全家人平安的初衷再次战胜了他对建功立业扬名立万的渴望。
放过诸葛亮,就是放过司马懿自己。
这一段戏的设计,不仅让司马懿这个人物更加丰满,也不动声色的进一步洗白司马懿(后面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也一定是为了护全家周全,不得不做你死我活的抗争~),还让冢虎和卧龙两个核心角色被命运的绳索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妙哉。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