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何进:我们通常所说的“三国”,一般是指184年黄巾起义到280年三家归晋这近100年的时光。何进不幸成为第一位出场的悲剧人物。所谓走上神坛,也就是站在掌控天下的台前,可惜许多人接触最高权力,带来的不是建功立业,而是付出生命代价。何进在184年进位大将军,189年拥立汉少帝权倾天下。如果何进是一位有所作为的权臣,那么以大将军、国舅的威仪,对宦官势力“诛除元凶”或“削夺权势”,大赦天下,革故鼎新,东汉走出桓灵乱世,也是存在天赐良机。可惜,何进作为外戚,对于宦官作乱的主要原因不明了,弃用曹操的建议,最终酿成董卓之乱,自己也成为宫廷政变的牺牲品。
2、董卓:无论是《后汉书》还是《三国志》,对于董卓的描写都是比较客观,或者是董卓独揽朝政也是历史给了董卓恢复中央王朝秩序的机会。当时,董卓一方面重用蔡邕等名士,为党锢之祸“平反冤假错案”;另一方面严格限制西凉将校的活动,从而出现文士集团与西凉将校“联合内阁”的“共享局面”。如果董卓仅限于独揽大权,并对文士集团采取联合态度,那么也许就没有后来的天下分崩离析。关东诸侯联合讨伐董卓,董卓采取屠杀政策和逃跑政策,结果前者伤了天下士民的心,后者使朝廷威望剧减,从而酿成诸侯割据的败局。可以说,董卓是1700年前的袁世凯,后来袁世凯的败亡、军阀割据,已经在三国上演。在独霸朝政的3年里,董卓逐渐失去了锐气,只能偏安西北,结果被王允用计诛杀。
3、王允:王允属于董卓联合的文士集团,其实当时只要不反对董卓专权(如同后来曹操专权),文士集团还是受到董卓重用的,无论谁有政治野心,都必须依赖能够治理天下的文士集团。王允隐忍不发,按照联合文士集团中的反董力量,甚至做好了董卓心腹吕布的“统战工作”。于是,文士集团与军人集团联手,董卓的政治地位也就顷刻之间土崩瓦解。王允站到了当年何进、董卓“独霸朝纲”的位置。这时,如果王允能够听取意见安抚反对派人心,或者派遣西凉大将皇甫嵩收编董卓旧部,也许本就没有李催、郭汜的兵变。看看后来司马昭对淮南之变的宽容,那才是避免为渊驱鱼为丛驱雀的明智之举。后来把李催、郭汜这些西凉将校逼反,文士集团又只有吕布可以依靠,关东诸侯作壁上观,王允这样幼稚的书生也只能血祭神坛。
4、李榷:董卓死后,西凉群雄只有李榷、郭汜处于主导地位,如同袁世凯死后北洋系的段祺瑞、冯国璋异军突起。当李榷、郭汜联手时,基本可以控制献帝朝廷(段祺瑞、冯国璋联手维持北洋系统一,也足以压制南方军阀从而主导中央政权)。历史给了李榷重建东汉王朝的机会,但是李榷却抛弃董卓联合文士集团的策略,使其从枭雄蜕变为普通的军阀。如果说董卓的败亡直接来源于文士集团挑拨董卓与吕布的关系从而吕布倒戈董卓败亡,那么李榷的败亡则是文士集团挑拨李榷、郭汜双雄的关系,西凉军事集团内部分崩离析,从而失去对中原王朝的控制,献帝出逃落入关东军阀之手。李榷不愧为西凉名将,在《后汉书》中连江东猛虎孙坚都不是他的对手,但是职业军人玩弄政治,成功的真的太少。
5、袁绍:如果说关西集团领军人物是董卓,董卓死后是李榷,那么关东集团领军人物则是袁绍,袁绍死后则是曹操。不过,袁绍利用家族基业拉起了讨伐董卓的“联军”并担任联军主帅,但是他却缺乏掌控关东集团的野心与智谋。关东集团,由袁绍“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于天下”的人脉关系,有江东猛虎孙坚这样的先锋大将,由曹操这样的战略规划大师,如果袁绍有决心“先入咸阳,号令天下”,可以说他站到了巨鹿之战后项羽的位置。即使支持孙坚击破董卓可能会使孙坚立下赫赫战功,但是其他诸侯在事成后岂能坐视江东孙坚“暴得大名”?袁绍完全可以让孙坚充当一回刘邦入武关的角色,然后率领大军进入关中。只要不再犯“鸿门宴”的错误,谁说袁绍不可以恢复汉家秩序?即使袁绍无意成全孙坚,他也可以在李催、郭汜进逼长安时及时援助王允,“功高不过救驾”,救了汉献帝和司徒王允,这种功劳足以让他力压群雄。即使要等到王允死难、献帝迁播,袁绍也应该即使“挟天子以令天下”。毕竟,恢复汉家秩序比起另立朝廷,还是要容易得多。一旦事成,模仿王莽要求皇帝“禅让”,又有何难事?当袁绍与曹操在官渡决战时,我们看到的不是袁绍与曹操的军阀战争,而是袁绍与朝廷之间的战争——即使袁绍取胜了又能如何?对于汉献帝,袁绍难道还可以弑杀不成?所以,既然必须面对汉献帝,何不尽快下定决心?
6、曹操:如果说袁绍是关东集团的领军人物,那么曹操则是关东集团的后起之秀。参加会盟时,曹操是没有“股权”的,只能是代理奋武将军,成为袁绍的“马仔”与智囊人物。不过,随着董卓的覆灭,关西集团无暇东顾,袁绍领导的关东集团也就顷刻间作鸟兽散。袁绍趁机夺取幽州,曹操在袁绍的支持下夺取东郡。后来,曹操一步步走向成熟,从东郡太守到代理兖州刺史,而“奉天子以讨不臣”,迎接汉献帝到许县,则开始了曹操恢复东汉王朝秩序的艰难起步。曹操不再是袁绍的“跟班”,而是许都朝廷的“司隶校尉,兖州牧,录尚书事”。虽然曹操被迫将大将军名号转让给袁绍,并承认诸侯割据的现状,但是曹操毕竟在“尊王”的旗号下赢得了文士集团的支持。袁术、吕布、张绣、袁绍等一系列竞争对手先后出局,曹操在208年恢复西汉制度,出任丞相,开始了“谋篡”关键的一步。赤壁之战、汉中之战先后失败,曹操只能通过“加官进爵”的“倒行逆施”来巩固统治,“汉相”沦为“汉贼”。虽然曹操武力经营恢复汉家天下,功在不赏,他已经不可能全身而退。但是曹操完全可以不急于进位魏公、魏王,要知道“非刘氏而王”的社会压力。曹操只要是“录尚书事”从而控制东汉朝廷,抑制军事集团的政治欲望,与文士集团分享政权,岂不可以再次恢复光武以来的汉家秩序?后来曹丕称帝,表面上是曹家建立帝业,实际上是曹家承认孙家、刘家三分天下。如果说“后台老板”时曹家可以精诚团结一致对外,那么曹家粉墨登场后就只能内部自伤残杀,结果酿成高平陵之变(曹家子侄都被禁锢,从而困守坐视司马氏取而代之)。看看德川家康就知道,后台老板往往比起前台老板更自由轻松。曹操一生都在经营汉室,结果却留下千古骂名,而且为子孙挣来的“皇帝”头衔,数十年后就被司马氏抢走,高平陵之变曹家子孙几乎被诛杀殆尽,而从220年曹操病逝到249年高平陵之变不过区区29年,值得吗?一旦掌握政权,马上骨肉相残,后来的司马氏也如此,这就是政治权欲酿成的悲剧!
7、曹睿:曹魏集团的奠基人当然是曹操无疑,但是掘墓人许多人认为是司马懿或曹爽,烟雨先生则认为是曹睿。作为受到曹操疼爱的孙子,曹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并且在曹操立曹丕为世子时内定为“第三代领导核心”。曹睿在能力上当然超过曹丕,但是可能是长期压抑的缘故,一旦放纵起来也是曹丕不可以比的。曹睿英年早逝,与他纵欲过度有关,而纵欲过度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没有子嗣。按照惯例,没有子嗣的皇帝一般是传位给胞弟(皇太弟)或亲侄子(黄太侄),必要时可以过继胞弟或堂弟的儿子作为养子,从而继承大位。无论是弟弟继位还是侄子继位,皇位依旧保持在曹操子孙之内,因此在血缘关系上来说,新皇帝具有血缘上的合法性。可是,曹睿采取的方法确实抱养“来历不明”的孩子作为继承人,所以史家一般认为239年曹睿病逝曹魏已经灭亡。而此时,作为辅政大臣的竟然是曹操养子曹真的儿子曹爽,而不是曹操子侄。可以说,曹睿由于自己的个人考虑,断送了曹魏江山。恰恰是在祭祀曹睿时,司马懿发动兵变,曹魏江山易手。如果曹睿按照皇朝惯例传位给燕王曹宇的儿子曹奂(与曹睿平辈),或者是亲叔叔曹植的儿子曹志,然后叔辈辅政,司马氏岂能轻易夺取江山?
8、曹爽:作为曹睿死后独揽朝政10年之久的曹爽,已经站在了决定历史命运的神坛上。不过,从239年曹睿托孤到249年司马懿政变,在10年间曹爽竟然不能有所作为,可见其能力极其一般。其实,一流人物不需要自己拥有一流的才智,只需要善于听取谋士意见即可。桓范的才智当然不在司马懿之下,可是曹爽对桓范却像吕布对陈宫一样,“言不听计不从”,结果10年经营毁于司马懿两天的政变。如果说王允的失败是因为不懂得政治家的权变,那么曹爽的失败则是不懂得政治的残酷,轻信政治对手的花言巧语就解除武装。这一代纨绔子弟没有经历过血雨腥风,不知道失去权力就失去一切。曹爽明知不敌司马懿,那么就应该开放政权,放出对自己没有威胁的曹家子弟,从而制衡司马氏。可是,我们看到的却是,一方面曹爽自知不敌司马氏,另一方面却对曹氏子弟严加看管,结果当然是身死国灭。
9、诸葛亮:作为刘备死后蜀汉的“相父”,诸葛亮是隐名老板。面对刘备强行发动夷陵之战惨败后的惨淡局面,诸葛亮需要的是恢复与东吴的盟好,共同对抗曹魏。在《三国志》中,司马懿、刘晔等人都认可“诸葛亮擅长治国”,这就说明诸葛亮属于萧何式的治国良才,而不是韩信式的疆场名将。因此,诸葛亮需要的是留在成都辅政,重建西南汉家秩序,并在外交上尽量避免战争损耗。汉中、川西,经过战国以来的历代经营,已经是经济富庶之地,一旦诸葛亮加以开发,即使蜀汉不能“北定中原,还于旧都”,那么也不会成为第一个“出局”的三国政权。以诸葛亮的才智,他当然知道曹魏正处于盛世“此成不可与之争锋”。这时,诸葛亮需要的就是休养生息,与民休息,以汉中太守魏延看守北方门户,从而等待“天下有变”。可是,诸葛亮与司马懿的对阵,虽然诸葛亮取得一系列战役胜利,但是司马懿却取得了战略胜利(阻止北伐),而且使司马懿在曹魏地位急剧上升。其实,诸葛亮的反间计已经初见成效,可是诸葛亮过早北伐却使司马懿重新被启用。如果诸葛亮不出兵关中而是趁势招降孟达,也许可以开辟两个战场。诸葛亮在自己不太擅长的军事领域与敌人决斗,而不是在最擅长的政治领域,于是酿成悲剧也就不可避免。我一直为诸葛亮鸣不平,如果诸葛亮留在成都辅政,魏延部署在汉中抗击关中魏军,赵云与其他将领协同收复新城,也许才是上策。
10、孙权:象孙权这样在兄长基业上“坐领江山”的“官二代”,能够建功立业的不在少数,而能够与奸雄曹操、枭雄刘备对决不落下风,实在不易。从200年孙策中箭身亡孙权开始执掌江东帅印,到208年联合刘备击败曹操,孙权已经成为江东实际统治者。虽然有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这样的一流名将辅佐,还有张宏、张昭、诸葛瑾这样的名臣相助,如果孙权要建立不世之功,也不是什么难事。不过,看看孙策死后孙权对张昭的态度就知道,孙权不及孙策——所谓得(贤才)师者为帝、友者为王、臣者为霸,看看孙策对张昭执弟子之礼而孙权对张昭只是视为元老重臣,我们就知道孙权的气量只能容纳江东,而不是天下。看起来孙权是很风光,从割据江东到席卷吴楚,从草根到帝王的神话,此前也只有刘邦建立过。但是,孙权一方面对亲人刻薄寡恩(看看司马昭对司马师的态度,就知道孙权对孙策是何等狭隘),另一方面对于名臣陆逊等人也是逼死而后快,对于自己的太子也是屡次废立,结果孙权以后的所谓帝王只能朝政控制在权臣手中(孙皓除外)。如果孙权能够继承孙策的礼贤下士,重用张昭、诸葛瑾、陆逊等名臣,对于太子严格管理,也许不会有后来的悲剧。所以,陈寿认为孙吴灭亡根基在孙权,也是很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