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十八年正月初六,孝庄太后正经历她这一生中最难熬的一个春节,因为她年仅24岁的儿子顺治即将永远地离开她。
顺治帝的突然死亡给世人留下了诸多谜团。因为之前从来就没有顺治帝有病在身的说法,另外在顺治帝临死时留下的遗诏中看出,他除了对大清以及母后的愧疚之外,就是即将要得到解放的解脱之情。
相对于历朝皇帝的贤愚仁暴、清浊荣枯,顺治帝在人们心中的印象更多的是来源他和董鄂妃的那段旷世绝恋,与其之后的看破红尘、披上袈裟的情景。
顺治帝先后册立过两位皇后:一个是孝庄太后幕后安排、多尔衮亲自做媒的本家侄女,顺治本来就十分记恨这个摄政王,再加上和这个女子性格不合,不出几日便废掉皇后,降为侧妃。
另一位也是在以政治目的为前提而精心选择的女子——博尔济吉特氏,不过,也同样入不了顺治的眼。顺治帝真正的所爱之人,正是在历史长河中都能占有一席之地的董鄂妃。
关于董鄂妃的身世,《清史稿·后妃传》的记载最具说服力。董鄂妃是朝中重臣鄂硕的女儿,在顺治十三年的夏天,十八岁的董家女儿入宫侍奉顺治帝。
也许她天生就与顺治帝有一种特殊的缘分吧,在入宫同年就被册为“贤妃”,没过几天之后再晋为“皇贵妃”。
董鄂妃能够进的了皇帝的后宫,在姿色上固然是美人一位,但皇帝最不缺的就是美人了,可见,董鄂妃身上还有别的妃子不曾有的东西。
总之,两人真的是情投意合,董鄂妃也是一个难得的“懂”顺治帝的人。这可能与顺治帝幼年时代的傀儡命运有关,心灵上的孤寂是最需要找一个栖息地的。
董鄂妃虽然集千万宠爱于一身,但才与顺治厮守三年,便撒手绝人寰,留给顺治帝的只有那数不尽的浓浓的思恋。
董鄂妃的离世断了顺治帝在俗世中的所有念想,不惜抛母弃儿,看破红尘,一心只为出家为僧。真正的只爱美人不爱江山。
为悼念爱妃的离世,顺治帝给予了最大规模的祭奠活动:辍朝五日,并在朝廷资金极为短缺的情况下,在景山修建水陆道场,大办丧事,举国轰动。
顺治帝悲恸欲绝,用这种超常的丧礼并不能表达尽对爱妃的哀悼。随之而来的是几近崩溃、万念俱灰的精神状态和看破红尘,弃江山社稷如敝履,执意要出家为僧的执念。
表达哀思的方法千万种,为什么顺治要选择出家这条路?这里面其实也有他生活环境的影响。他的祖父努尔哈赤就信奉佛教,常常手持念珠,念经诵佛,并且大肆修建寺院。
到了顺治的父亲皇太极时,在修建圣寺上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的母亲孝庄皇后更是对佛教相当的信奉,这些都对顺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顺治在董鄂妃离世之后就时常会出现剃度出家的念头,虽然最终没有出家成功,但是顺治却并没有彻底断了佛缘,依然常和亲近的溪森和尚接触谈心,排解烦闷。
由于顺治的死太过突然,而且根据他对佛家的虔诚度,所以有人猜测,顺治并没有死,而是真的出家了。但是猜测也只是猜测罢了。
但是,顺治是真的在24岁时死了,并且是由于天花这个不治之症。顺治病危时,翰林院清孝陵掌院学士王熙起草《遗诏》。《王熙自定年谱》记载了这件事情:“朕患痘,势将不起。尔可详听朕言,速撰诏书。”
顺治死后,有一件事或许能够让他欣慰一些,那就是终于由溪森和尚亲自主持了顺治帝的葬礼。并且在景山寿王殿将将顺治的遗体进行了火化。
再后来,溪森的门人编辑他的语录《敕赐圆照溪森禅师语录》就记载了这件事。所以,顺治帝确是死了,而不是出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