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忽悠局北美分局麻州战区向局座报告:
此次亲身潜入Battleship Cove: America’s Fleet Museum斩获颇丰,分别搜集到有关鱼雷快艇(Patrol Torpedo Boat)PT617、PT796,巴劳鱵(zhen)级潜水艇狮鱼号(USS Lionfish SS298),“毒蜘蛛”级护卫舰希登塞号(Hiddensee),南达科他级战列舰马萨诸塞号(USS Massachusetts BB-59)的过期情报,并将其整理归纳,写作此文。希望能给局中同志们提供更多有用的一线信息资料以作参考,为我大战忽局用真知识武装群众,用伪科学迷惑外敌,用因果律强大自身尽一份绵薄之力。
鱼雷快艇
(Patrol Torpedo Boat)
被冠以蚊子舰队的凶名而活跃于二战时期,鱼雷快艇多用于执行外国先遣作战和大型军舰的近身防御。并且由于其优秀的隐蔽性和灵活机动性,他们的攻击目标范围很广,小到驳船大到驱逐舰,且作战地点不仅限于宽阔的海面,内河航道也能看到这些水上骑士们神出鬼没的身影。
PT617
PT796
每艘快艇都配备两名军官和8至14名军人,这些人通常配合默契,步调一致,哪怕在作战中不幸有人员伤亡,其余任何一个战友也能迅速补位。遗憾的是,二战结束后,美国因战略转型和经济调整决定放弃该型舰艇,大部分的PT Boats在卸掉有价值的装备与零部件后都被焚烧摧毁了(Battleship Cove)。
巴劳鱵级潜水艇狮鱼号
(USS Lionfish SS298)
建于宾夕法尼亚,1944年服役于新罕布什尔,这艘二战时期的潜水艇在太平洋救援过US B-29飞行员,轰飞过纵帆船,击沉过日本潜艇,可以说是战功赫赫的社会老大哥了。
尽管当年仅占美国海军力量的2%,以狮鱼号为代表的潜艇却成功摧毁了日本55%的舰船。长311英尺,满载排水量2400吨,最高时速20.25节,狮鱼号服役的那天,当地以它为封面的杂志是这么评论的:“狮鱼的背鳍长且尖,任何被它盯上的不幸猎物都将饱受它的毒刺之苦。我们的狮鱼号潜艇正如其名,将携毒刺之威扫荡热带太平洋和帝国北方的极寒之地。”
重头戏来了,鱼雷操控室。太平洋战争早期,美国海军一直饱受鱼雷发射失败的困扰,要么是跑丢了要么是击中但没爆炸。其一是操作人员缺乏足够的训练度。当时潜艇都是深潜海底然后采取声呐被动追踪定位,而为了确保敌方目标被彻底摧毁,美军秘密研发出一种能悄无声息携带鱼雷进入致死范围的磁暴器。结果由于这种构造和操作都十分复杂的磁暴器高度保密,以至于从未在实战情况下进行过测试,所以大部分执行战斗任务的潜艇兵在发射鱼雷前都是第一次接触这个磁暴器。
其二就是它的撞针和撞针弹簧不够支撑和预定目标的撞击产生压力,并且在撞击的过程中,弹头里的炸药会向前位移然后堵塞雷管。经过潜艇部队、太平洋和海军军备局三方通力合作,直到1944年,这个问题才被彻底解决。
战后调查研究发现,当时在鱼雷领域最为先进的分别是意大利和日本,甚至德国都稍显逊色。尤其是日本的九三式氧气鱼雷,别名“长矛”,纯氧助燃,十英里攻击半径,航速40节,发射后尾部几乎不带波澜。左下图即狮鱼号的四个鱼雷管,底下还有隔间储存可再次装填的弹药,以及13个潜艇兵的床位和储物柜,可以说是真的200%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了。
“毒蜘蛛”级护卫舰希登塞号
(Hiddensee)
长184英尺,满载排水量455吨,这艘最高航速可达43节的护卫舰希登塞号是世上同级别里最快最具破坏性的战舰。她建造于1984年列宁格勒的彼得罗夫斯基造船厂,然后被卖给了当时东德的人民海军(Volksmarine)并被命名为鲁道夫.艾格勒霍夫号(Rudolf. Egelhofer)。
在1991年苏联解体德国统一之前,她的主要任务是海岸巡逻,且依靠自身携带的远程STYX反舰导弹应对一切来自海上的威胁。当东西德人民海军和联邦海军于1990年合并,这艘护卫舰就改名为希登塞号(和波罗的海的一座岛屿同名),不久后便被转交给了美国。
在1996年以前,希登塞号一直在马里兰州被用作研究实验和海军训练舰船,美国军方对她非常重视,毕竟这种能深入分析和学习敌方战舰的机会非常稀有。事实上,直到现在希登塞号也是美国现存的唯一一艘苏联建造的导弹护卫舰,并且美军也确实从中获悉了很多机械计算机(mechanical computer)、磁隐身(magnetic silencing)、化学战过滤系统(chemical warfare filtering system)等先进技术。
希登塞号设计图纸
南达科他级战列舰马萨诸塞号
(USS Massachusetts BB-59)
马萨诸塞号是昆西市人民的骄傲,作为这个海港城市建造过的最重的舰船,她彪悍的火力平台给水手们带来无比的安全感,素有“大妈咪”(Big Mamie)的诨号。别的不说就光是那四万六千的吨位都够吓死对手了,更何况为了完成她的两个主要使命:摧毁敌方占领的岛屿海防线和保护航空母舰免受空袭。马萨诸塞号全副武装了16寸45口径火炮(16-inch Turret)、5寸38口径火炮(38 Caliber, Mark 12 5-inch Gun)、40毫米博福斯高射炮(Bofors 40mm)、0.50英寸勃朗宁机枪、20毫米厄利孔加农炮(Oerlikon 20mm)等等。
自1942年入列,她一路南征北战,从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到西太平洋群岛再到日本,她打响了美国在二战中的第一发16寸弹,也是她打出的代表战争结束的最后一发。最为难得的是,马萨诸塞号在所有的战役中都做到了零牺牲,“大妈咪”果真如同一个母亲般保护她的孩子们一路周全。
一上舰最先吸引人眼球的就是它的新阿姆斯特朗回旋加速喷气式阿姆斯特朗炮16寸45口径火炮,远处看还不觉得,直到走近了后和参观游客们的体型一对比,那种排山倒海般的压迫感才真正扑面而来。不提整艘军舰上负责这三门火炮的125名战士,光待在五层炮塔里执行操作的就有27个,二战时期美国海军的王牌武器非它莫属。
先从火力性能来看,射程足有23英里,而三层自动传送带则保证了它每分钟两枚的发射频率。不光技能冷却时间短,它每一枚炮弹就重约2700磅,打出去后足够撕裂一艘标准体型的敌舰或者摧毁一栋建筑楼。60英尺长的炮管可以上下45度自由移动,炮塔部分则能做到150度自由左右旋转,凡炮口所指之处无不摧枯拉朽。那面对敌人的攻击又当如何呢?18英寸带防火装甲壳子表示:爷无所畏惧。
除了16寸炮这种必杀技以外,麻州号自然还有些别的辅助招数,比如密密麻麻地排列于侧翼的20个5寸38口径火炮,可供发射雷达干扰弹、照明弹和穿甲弹,这货最开始被设计出来的时候是想用来火力覆盖海面与近岸目标的,不知道为什么当时的士兵更多是用它打飞机去了(博福斯高射炮想哭,它才是真正的反空袭主力)。
遥想当年神风战机呼啸着低空掠过,厄利空加农炮们纷纷昂首反击,于是在1942的下半年近乎一半的日本战机便如流星般划破太平洋广袤的天空,一架接着一架地坠落在汪洋大海中。
拉拉杂杂地讲了那许多,这篇报告也无非是我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士在浩瀚知识海洋里草草获得的一粟。可当看到昔日钢铁巨兽身上也渐渐被青青绿苔所覆盖,而不是人类自相残杀喷溅上去的满地鲜血时,我想,就某一点,即使平凡如我和世上所有谋求和平的伟人也是一样的:我们都希望有一天,炮口里能长出娇嫩的鲜花,从天而降的,只有细雨和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