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写作小能手#《死神的浮力》是日本新锐作家伊坂幸太郎的作品,讲了一对痛失爱女的夫妻找凶手复仇的故事。
《死神的浮力》伊坂幸太郎
但凡有了孩子的人,最不愿看的新闻一般都是关于虐待儿童或者拐卖孩子的,为什么?因为孩子之于父母,简直比自己生命都要重要。大多做父母的人,宁可自己受苦遭罪,也绝不能允许孩子受哪怕一点点的委屈。差不多的人,只要看到虐待孩子的事件,都恨不得把坏蛋(凶手)千刀万剐才解气。我也毫不例外。
比如早些时候媒体上报道的女留学生在国外被杀的事情,看到她父母痛不欲生的惨状,不由假想到如果换做我会怎样,那时脑海里只涌现出一个凶猛的念头:必须血债血还,余生只有一件事,就是找凶手报仇,哪怕他坐牢了也不可以原谅。
那一时刻,发现自己原来是这么不宽容。而当我看了《死神的浮力》,才知道,有这样想法的人,并不只有我一个。
山野边辽和美树的女儿山野菜摘,在放学路上被独居的男子本城崇害死了。但由于警方掌握的证据不充足,导致法庭宣布本城崇无罪释放。虽然山野边夫妇俩可以确认本城崇就是害死菜摘的凶手,但他俩却决定放弃上诉,因为他们觉得哪怕是被判死刑,也无法抵押本城崇犯下的罪恶。他们要用自己的方式复仇,让凶手以十倍的代价奉还他们失去女儿的痛苦。
然而,他们面对的却不仅仅是个杀人的凶手,而是一个以控制他人、夺取他人希望为乐的“没良心的人”——一个有着强烈反社会人格的残忍的家伙。于是,山野边夫妇的复仇变成了被复仇,他们一次次被本城崇捉弄、威胁甚至绑架,却根本无力招架。就在这时,死神千叶作为负责山野边辽的生死调查员进入了他们的生活里。
这个脑子不太正常的死神哥哥,用各种啼笑皆非的方式,在整个复仇事件里,一次次帮助山野边夫妇脱离险境,并最终让本城崇得到了应有的报应。
故事其实没有太复杂,但作者天马行空又不脱离实际的描述,让整本书充满悬念,让人完全沉浸其中,任由思绪跌宕起伏。
但如果你认为这本书仅仅是一部推理小说,那就大错特错了。推理对于这本书来说,只占了百分之十都不到,书里更多讲的是生命的哲学。一些每个人都想过甚至一直都在想的哲学问题,作者用自己的方式在这本书里给出了他的看法:
比如,死亡到底是什么?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死亡”,但到底死亡是怎么一回事,但凡活着的人估计都说不清。虽然有人做过关于濒死的实验,但那只是濒死,而不是真的死。“死了就完了。在某个时候,突然全部消失。就像是啪的关了灯……连是不是消失了都不得而知……连自己死了都感觉不到,全都化为空无。”
作者在书里借由山野边父亲的话回答了这个问题。他的描述非常形象,让人好像能感觉到死亡的无助,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没有肉体、没有思想、没有意识……什么都没有。那该如何才好?我们又不能像拒绝骚扰电话一样拒绝死亡——每个人终究是要死去的。而且,我们既不能决定何时死去,又不能决定以怎样的方式死去。这才是细思恐极的事情。
“反正要死,不更应该把想做的事情做到让自己满意为止吗?就算成为被别人称誉的人,也不会改变自己正一天一天、一秒一秒地接近死亡的事实。我或许明天就会死,忍着不去做想做的事情又能得到什么呢?”这是作者为这个问题给出的答案。而他,也是这么去做了。
据说,伊坂幸太郎在成为小说家之前,只是一个普通的系统工程师。他特别喜欢音乐,尤其是摇滚乐。在上班的路上,他总会通过耳机听自己喜欢的音乐。有一天,他在上班路上听到了这样的一段歌词:此刻走着的这段路,如果哪天能够怀念它,就会很好吧。于是,他听完了歌,就辞掉了系统工程师的工作,开始专心写小说。是啊,明天和死亡不知哪个更早来临,我们一直忍着不去做想做的事情,又能得到什么呢?
再比如,你能在多大程度上接受子女比自己更早死去?这简直是个让我稍微想一下就会心如刀割的问题。根本无法给出答案。但是,伊坂幸太郎用《死神的浮力》这个小说告诉你,这样的事情并非不会发生。
是啊。即使不看这个小说,每天的新闻里也都会看到听到诸如此类的事件,比如曾在海边发生的双胞胎意外溺亡事件,据说连打捞孩子遗体的海警也心疼的哭了。——大部分人都无法坦然面对白发人送黑发人这个惨剧,就算并非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因为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和人生的希望,如果他们先一步离开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对我们来说就变成了绝望。小说里的山野边夫妇自从女儿菜摘出事后,生活里就完全丧失了笑声,两人几乎连话都不说,因为无论说什么,可能都会不经意就碰到菜摘的回忆。“他们陷入了人类特有的抑郁里,既不睡觉也不说话,就只是发愣。”
所以作者说,这个世界上比死亡更可怕的事情:就是我们的孩子也会死。“我可爱的孩子有一天也会死去——能从容接受这一点的父母,几乎不存在。……我本来就很怕死,想到还有比这更难容忍的,心情也变得绝望。”
然而与前一个问题不同的是,在这个问题上,作者也无法给出答案。“我对活着感到害怕,但死更可怕。我什么都不想思考,我就开始逃避。”这时作者能想到的唯一的办法:逃避。是啊,逃避可能是唯一的办法了吧。
再比如,我们是否该宽恕杀害亲人的凶手?不要说什么应该宽恕之类的大话。我相信,但凡事情摊到自己头上,99%的人都会选择“绝不宽恕”。就像小说里的山野边夫妇做的那样,不仅要复仇,而且要让凶手以十倍的痛苦偿还。
但是,作者也告诉你,即使让凶杀承担十倍的痛苦也没有用,因为自己的痛苦绝不会因此而减轻一丝一毫。“复仇既不是勇敢的证明,也不是武士的荣耀,它什么也不是。”既然如此,到底该不该复仇呢?作者什么也没说,这只是个人的选择而已。他只是引用了渡边一夫作品里的讨论,告诉读者,从理性层面作出的选择应该是宽容,但从感性层面来说,作出怎样的选择都无可厚非。
“渡边老师写的是:宽容不该为了保护自己而对不宽容变得不宽容。——很像甘地啊,以非暴力对抗暴力。”是啊,甘地和曼德拉之所以被称为伟人,与普通人最根本的区别也正是如此吧。哪怕是对方伤害了自己或者自己的至亲,他们都能完全的放下仇恨,选择宽容。这不是凡人,这绝对是圣人。
可是我还是单纯的希望,在所有人的生命里,都不要出现这样的悲剧,更不要面对这样的选择。
写到这里,突然觉得自己好像把这本小说的内容写的太悲催了。其实,小说还是很有趣的,特别是死神千叶出现的桥段,他跟山野边夫妇俩的对话,虽然有点“驴唇不对马嘴”,但妙趣横生,让人捧腹。
虽然网上许多人批评伊坂幸太郎引用了太多历史、哲学和心理学的内容,让小说的内容前后重复而且晦涩难懂。但我依然认为《死神的浮力》是近两年自己看过最好的小说,没有之一。而伊坂幸太郎,也因此成为我最喜欢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