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时任全国政协委员的杨瀚千里迢迢,来到河南省漯河市的一处村庄。
他此行是为了专门拜访一位与他有渊源的老人。老人名叫杨钦典,当时已经有88岁高龄了。
老人提前知道杨瀚要登门拜访,心中五味杂陈,有一些高兴又有些难过。但他还是毅然决然答应了。
杨瀚进到了老人家的院子里,看到房屋以及屋内布置比较简陋,看得出一家人的生活还是很清贫的。
杨钦典急忙招呼杨瀚和随行的记者坐下。双方就坐后,还没人开口说话,杨钦典便忍不住哭了起来,声称自己等了这一天等了好久了,无论是打是骂自己都愿意接受。
杨瀚看到老人如此动容,心里也不是滋味。他表示自己今天来并不是要“报仇”,只是想要了解那一段历史的真相。
杨瀚有一个特殊身份:前国民党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的嫡孙。
那么,他与这位杨钦典老先生之间到底有怎样的恩怨情仇?杨钦典又有什么不一般的身份,才掌握着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呢?
(华商报刊登的杨瀚会见杨钦典的照片)
说来话长,要想了解这其中的一切缘由,还要从杨瀚的祖父杨虎城说起。
一、西安事变后的杨虎城
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严重危机。
而国民党首领蒋介石却一心打内战,继续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打出了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号。
在这危难之际,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军和杨虎城为首的第十七路军,站在了主张抗日的共产党这边。
张、杨二人在屡次苦谏、“哭谏”都失败后,只好铤而走险采取兵谏。
随后,张学良与杨虎城在华清池,用武力强制扣押了蒋介石、陈诚等国民党高层干部。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张学良、杨虎城)
“西安事变”最后在国共两党的协商下,和平解决。但是此次以下犯上的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蒋介石眼里是犯了不可饶恕的重罪。
张学良被判了十年有期徒刑。在他护送蒋介石回到重庆后,就被关押了起来。
杨虎城虽然暂时逃过了处罚,但也被逼交出了兵权,带着夫人和孩子“出洋考察”。
但这件事,蒋介石自然不会善罢甘休。
他一直固执地认为,“西安事变”的元凶就是杨虎城和共产党,张学良只是“少不更事,误入歧途”,才会被他们用花言巧语“蛊惑”。
他一定要将杨虎城置于死地,才能一解心痛之恨。
抗日战争爆发后,杨虎城携家人从欧洲坐飞机悄悄回国。他本来一心要投入抗日救国,刚刚下飞机便被蒋介石派来的特务无理由给扣押了。
(民众庆祝西安事变蒋介石被抓)
谁曾想到,他和家人这一被囚禁就是整整的12年时光。
在这12年里,杨虎城与夫人谢葆贞、次子杨拯中几经周转,从贵阳到重庆白公馆,被先后换了多个地方关押。
谢葆贞还在狱中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为杨拯贵。
可怜啊,女儿一出生就在暗无天日的牢房中长大,都没机会见到围墙外的一草一木一人。
一家人在牢狱中艰难度日数年后,最后被带到了重庆的渣滓洞。
谢葆贞这些年身心交瘁,生下女儿后更是体弱多病,终于熬不过这肉体与精神上的折磨,愤恨而逝。
同年,蒋介石面临着内外交困,不得已而下野,由李宗仁接任国民政府的代理总统。
李宗仁一心想和共产党“划江而治”,为了表示自己和谈的诚意,一上台便签署了释放杨虎城与张学良的命令。
可惜,蒋介石虽然下野,但国民党的生杀大权依然掌握在他的手里。
(杨虎城将军)
当媒体记者得知杨虎城要被释放的消息,却迟迟不见动静后,就去重庆政府询问。
重庆市市长杨森装作一问三不知,被问恼火后更是表示自己只是一个市长,没权力管放人,更不知道杨虎城关在哪里。
实际上,直属蒋介石的特务头子周养浩等人以现在放出杨虎城会惹得委员长不高兴为由,在拖延放人。
没过多久,中国解放军便渡过了长江,攻占了国民党首都南京。现在离重庆已经是近在咫尺。
蒋介石深知大势已去,但他对杨虎城的恨还是难以消除,便要除之而后快。
当保密局局长毛人凤来来请示如何处理杨虎城时,蒋介石不耐烦地说道:
“杀掉!这种人早该杀掉!”
然而此时,杨虎城将军还不知道自己即将大难临头,还在为得知李宗仁要释放他的消息而重燃了希望。
因此,他这时候想起了自己的秘书宋绮云。
二、杨虎城的秘书宋绮云
宋绮云除了是杨虎城的秘书之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当初为了拉拢杨虎城一起团结抗日,宋绮云便被中央安排到杨虎城的身边做动员工作和联络人。
(宋绮云)
宋绮云的夫人徐林侠也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这对革命伉俪携手为“西安事变”做准备工作,也为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杨虎城被国民党特务抓捕后,宋绮云的处境也十分的危险。
宋绮云在延安学习结束后,依然选择回到了西安工作。宋绮云在西安工作已久,有一定的人脉关系,可以利用自己的合法身份促进国共统战工作。
可事与愿违,在1941年宋绮云与徐林侠以及他们八个月大的儿子宋振中,皆被国民党特务抓捕。
一家三口先后被关进重庆的白公馆、渣滓洞等地,一起度过了8年的牢狱生活。
国民党的特务先后对夫妻二人,采取了各种逼供手段。
宋绮云、徐林侠都遭受了非人的严刑拷打和种种折磨,但他们心中依然支持共产主义的信念,从未屈服。
宋绮云在牢狱中曾说道:“我决不能弯下腰,只有怕死才求饶;人生百年终一死,留得清白上九霄。”
此时,宋绮云与杨虎城已经做了“邻居”。对于他的身份,杨虎城早就心知肚明了。
(宋绮云一家三口)
杨虎城知道自己有被放出去的希望后,最先想到了宋绮云。
如果宋绮云与自己的的案子合并在一起,那他还有生还的希望;可要是宋绮云以“通共”、“中共间谍”的罪名被定案,那他就是必死无疑了。
杨虎城近来才得知宋绮云的状况,知道他也被抓捕关了进来,但还一直没机会见面。
他听说宋绮云的孩子一并被抓了进来,那个孩子从小在监狱长大,营养严重不良,以至于头大身小。
在狱中,狱友们都亲切地称呼这个孩子为“小萝卜头”。宋振中正是我们曾在课本上所熟知的那个“小萝卜头”。
杨虎城一想到自己的小女儿也是在监狱中出生长大的,就不免感到很心酸。
他便向重庆的特务头子周养浩提出,自己这里有许多东西需要整理,宋绮云是他的秘书,希望把他调过来帮助自己。
(“小萝卜头”人物彩绘)
杨虎城这么做,是想让宋绮云一家到了自己身边可以改善一下伙食,同时也是想以自己秘书的身份把宋绮云绑定在自己的案件中,好救他一家的性命。
杨虎城虽然现在是阶下囚,但他影响力还在。周养浩便顺水推舟,答应了他。
时隔12年之后,杨虎城与宋绮云这对促成“西安事变”的昔日战友,又再一次重聚了。
可是,这一切正中了蒋介石的下怀。
蒋介石早想将宋绮云一家明令处决了,现在借由此事拿他们一起泄恨。
毛人凤召集了重庆的特务头子徐远举、周养浩,向他们下达了蒋总裁的“圣旨”:要求将重庆各地关押的“政治犯”,都神不知、鬼不觉一批一批的秘密处决。
第一批要杀的就是杨虎城一家与宋绮云一家。
徐远举与周养浩还提出了疑问:“那两个孩子怎么办?”
这自然是指不满十岁的“小萝卜头”宋振中,和杨虎城女儿杨拯贵。
蒋介石听到后气的大拍桌子,站起来对毛人凤说:“留下干什么!”
有了蒋介石的肯定,徐远举和周养浩在自己的部下里,挑选出来了六位得力干将来完成此次暗杀任务。
(大特务杨进兴)
这六名双手沾满鲜血的特务分别是:陆景清、杨进兴、熊祥、安文芳、杨钦典和王少山。
没错,文章开篇那位被杨虎城孙子杨瀚登门拜访的老人杨钦典,就是前国民党的特务,也是杀害杨虎城将军和共产党员宋绮云的凶手之一。
真相已经大白,杨瀚想要知道的历史真相,想要知道祖父杨虎城被杀害的经过。
三、杨虎城被杀真相
每当回想到这件往事,杨钦典便痛苦万分。这是他一生做过最大的罪孽,如同噩梦一般纠缠了他一辈子,也让他愧疚一生。
正因为如此,杨钦典老人在得知杨将军后人找上门来时,既为能当面向他忏悔而开心,也为自己对他家人犯下的重罪而难过。
杨瀚告诉他自己不是来“报仇”,只是想得知真相后,杨钦典心里也多少得到了一点救赎。
杨钦典本来是贫农出身,为了能在这乱世当中生存下去,参加了胡宗南创办的骑兵队,成为了一名骑兵。
由于表现优越,被蒋介石选中,成为了蒋介石的警卫。
(杨钦典老年照)
后来,杨钦典从事国民党特务工作,机缘巧合地来到重庆白公馆担任看守班班长,负责看押“政治要犯”。
在这期间,杨钦典结识了身在牢狱的宋绮云。
宋绮云曾在杨虎城身边做“策反”工作,是一个善于攻破敌人心理防线的高手。
杨钦典亲口告知,他本是穷苦人家,当兵只是为了混口饭吃,在他心里并没有什么“三民主义”的信仰。
于是,宋绮云便设法“感化”他,告诉他共产党是为劳苦大众在革命,要早点弃暗投明,不要再跟着蒋介石政府卖命了。
杨钦典耳濡目染,对共产党的同志产生敬佩之情。
他利用自己的职权暗地里帮宋绮云等共产党员打探消息、传递口风、交换书报,还延长放风时间,让他们方便“开会”。
但没过多久杨钦典就被选中,来完成这项暗杀任务。
杨钦典当时心态已经发生了变化,心中并不想杀死杨虎城和“老朋友”宋绮云。
但他只是一个下属,最后不得已接下了任务。
(宋绮云全家福)
毛人凤亲自到场作指示,让他们不要用枪,避免引人注意,事成之后重重有赏。
熊祥和王少山便提议,用白布蒙住“犯人”的嘴,再用匕首刺进胸膛,效率既高又安全隐秘。
杨进兴深知,杨虎城与宋绮云都是军人出身,功夫了得,便计划将这二人分开行刺。
在众特务的安排下,周养浩以蒋介石接见的名义,将杨虎城等一行人骗上了三辆车。
周养浩坐在第一辆车上,杨虎城和儿子杨拯中坐在第二辆车,第三辆车上是宋绮云、徐林侠夫妇与“小萝卜头”宋振中,以及杨虎城女儿杨拯贵、杨虎城副官阎继明和张醒民。
行驶过程中,前两辆车突然加快了速度,把第三辆车远远甩在身后。
深夜,杨虎城所坐的车停在了歌乐山的松林坡上。
这里早就有特务恭候大驾。他们恭敬地打开门,将杨虎城架出车,说道:“请主任在戴公祠暂住两天,等委员长接见,之后乘飞机去台湾。”
杨虎城没有说什么,跟着特务们走上了300多级的台阶。
(大特务周养浩)
等杨虎城刚刚走到戴公祠的门前,早已埋伏在楼中的杨进兴、熊祥、王少山等六名杀手一涌而出。
其中,两人用白布捂住跟在杨虎城身后的杨拯中的嘴。
杨拯中还未满十八岁身材矮小,手中捧着母亲谢葆贞的骨灰盒,没有反抗之力就被直接拖入了旁边的屋中。
刚一进门,王少山的匕首就毫不留情地捅进了杨拯中的腰间。
杨拯中拼死喊出了一声“爸”,便一口鲜血喷在了母亲的骨灰盒上,紧接着腰间又是几下剧痛。
这声呼喊惊动了杨虎城。他刚转身回头查看,可已经来不及了。
熊祥早已悄无声息走到他的身后,一刀刺进了他的腰间。与
此同时,杨进兴跑过来用手捂住他的嘴,熊祥疯狂地连刺数刀。
杨虎城将军奋力挣扎一番后,也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刽子手杨钦典
杨进兴挥舞着满是鲜血的双手,对安文芳和杨钦典说:“后车上的小崽子们,就交给你们了!”
杨钦典此时内心极为痛苦。他不是毫无人性的特务,杀两个乳臭未干的孩子,怎么忍心下得去手?
同时,他不是英雄,他也要活命,已经接了任务就不可能退出,否则死的就是自己。
不久,第三辆车按照预定计划也到了松林坡上。宋绮云一家三口带着杨拯贵下了车。
(渣滓洞中后人给“小萝卜头”立的塑像)
宋绮云曾经在这儿“住”过两年,对这里很熟悉。
看守这里的守卫还都认识他,主动给他打招呼:“你们来了,杨将军在等你,快到屋里坐。”
妻子徐林侠带着杨拯贵走在前面,宋绮云带着“小萝卜头”跟在后面。那两名副官已经被车带走,不知去向。
当宋绮云察觉事情似乎有变,一切都已经太迟了。
惨剧再一次上演。徐林侠刚踏进屋门,王少山便手法娴熟地用刚才的方法将她杀死。
同一时间,杨进兴与熊祥故技重施也“干净利落”地杀害了宋绮云,没有给他一点反抗的机会。
杨钦典则冲上去发了疯一样将“小萝卜头”按倒在地,用手狠狠掐住他的脖子。
也许是杨钦典动了一时的恻隐之心,“小萝卜头”竟然有力气拼命地挣扎反抗,他一双小脚不停地乱蹬。
(杨钦典老年照)
听到“小萝卜头”呼喊,杨钦典狠下心用手捂住他的嘴想要闷死他。手忙脚乱半天,“小萝卜头”还在呻吟。
连解决一个小孩都花了这么久时间,这真的不像一个“经验丰富”的特务。
杨进兴也是无语,大骂杨钦典是个废物。他挥舞着匕首,凶狠地朝着“小萝卜头”的身上刺下了那致命的一刀。
而杨虎城的女儿杨拯贵,早就被安文芳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就这样,杨虎城父子、宋绮云夫妇与他们两家分别不到10岁的两个孩子,在一小时内全部丧命于国民党特务的屠刀之下。
这一天是1949年9月6日,离新中国成立就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爱国将领杨虎城与共产党员宋绮云,他们都倒在了革命胜利的前夕。
与宋绮云同行的两名杨虎城副官阎继明和张醒民,在两个多月后的重庆大屠杀中也遇难身亡。
完成了暗杀任务,首要的就是毁尸灭迹。
特务们将杨、宋两家人的尸体都埋藏在了一座花台里。为了防止被人发现他们的身份,还特意用镪水淋了他们的脸部。
(多年之后挖出杨虎城等人的遗体)
几天后,毛人凤“论功行赏”,赏赐周养浩、熊祥、杨进兴三人各200元银洋,杨钦典等人得50元。
这50元银洋是够养活家庭好一阵子了,可是杨钦典拿在手中怎么可能心安理得。
这沉甸甸的银洋哪里是赏赐,分明是他一生都洗刷不了的罪孽。
一讲到这儿,杨钦典老人便捂面痛哭流涕。
他懊悔啊,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和目的,他都参与了杀害杨虎城将军的行动,尤其是自己成为一个亲手杀死8岁孩子的刽子手。
犯了如此大罪的杨钦典为何留在大陆之后,没有得到解放军的审判呢?这还多亏了他自己及时的醒悟。
杨钦典的结局
新中国成立之时,全国还没有得到解放。当时重庆依然是国民党的势力范围。
杨钦典依然照旧在白公馆,负责看守一大批“政治要犯”。
一个月后,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解放军的大军已经濒临重庆城下。
国民党反动派高层在溃退重庆之前,下达命令要将关押在白公馆与渣滓洞的革命志士全部秘密处死。
杨进兴等特务极其卖力,仅杨进兴一人便屠杀了27名革命同志,罪大恶极。
这便是惨无人道的“11.27”大屠杀事件。
(杨进兴审判大会)
当屠杀进行到这天半夜的时候,白公馆还剩下罗广斌在内的19名同志幸存。
杨钦典也接到了上级命令,要他带人将剩下的“政治犯”押到渣滓洞一并处决。
白公馆大特务雷天元在渣滓洞,迟迟不见杨钦典的到来,便回白公馆查看。
他到的时候,整个白公馆已经是人去楼空了。他吓得脸面如土色,这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向上级交代啊!?
原来,杨钦典因为暗杀“老友”宋绮云的事情一直心有愧疚。
在这段时间里,罗广斌等同志不断地给他做思想工作。罗广斌把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告诉了他,让他为自己留条出路,并愿意为他做担保。
由于国民党有意封锁消息,杨钦典并不知道外面的局势。
他想要去找杨进兴等人询问,却发现这些人早就丢下他跑路了。自己已经成了一颗“弃子”。
在接到雷天元的命令之后,杨钦典不愿那晚悲剧再生,便接受了罗广斌等人的策反。
他趁雷天元不在,打开了牢房大门,带着罗广斌等19人一起逃出生天。
(罗广斌年轻时)
两天之后,解放军便攻进了重庆的大门,重庆就此解放。
杨钦典在众人的陪同下到重庆市公安局自首。罗广斌等人极力为他作证,多亏他关键时刻救下了他们19个人的命。
政府根据众人的证词调查后,认为杨钦典“将功补过”,便对其宽大处理,不予追究。
公安局有意安排他担任反特务的工作。但杨钦典感谢政府之后,表示自己想家,想回去做一名普通的农民。
政府尊重他的意愿,给他发放路费,护送他安全离开重庆。
后来,罗广斌把自己在牢狱的革命经历写成了一本书,正是后来著名的长篇红色小说——《红岩》。
他在回忆录中说道:
“如果没有杨钦典的将功折罪,白公馆剩下的19个人会全部被杀死,那么狱中党组织血和泪的嘱托就不可能被保存下来——所以,杨钦典最后的义举,应该说对保存这些历史资料以及了解大屠杀的真相,客观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杨钦典之后勤勤恳恳,踏踏实实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劳动人民。
一晃五十年过去了,《红岩》被即将被翻拍成电视剧,剧组在白公馆开机,还特意邀请杨钦典去通说往事,纠察历史信息。
(罗广斌创作《红岩》)
电视剧开播后,杨钦典义释罗广斌等同志的事迹也广为人知了。
2004年的11月27日,也就是重庆“11.27”大屠杀殉难烈士纪念日。86岁的杨钦典迈着年老的身体,来到了白公馆与渣滓洞举行的悼念活动现场。
杨钦典蹲在烈士纪念碑前老泪纵横,给烈士们烧冥币。他不求那些被他害死的烈士们的英魂原谅,只是想要向他们赎罪。
这就是杨钦典老人的故事。
在听老人诉说过往之后,杨瀚心情很沉重。
他如愿以偿了解到了祖父母人生最后的那段历史。他没有埋怨什么,只是感谢老人愿意给他讲述这些陈年旧事。
临走前,杨瀚转过身对杨钦典老人送上了祝福,祝他能活到110岁。
(群众纪念“11.27”殉难的烈士)
也许是心中大半辈子的枷锁被打开了,杨钦典老人如释重负,在与杨瀚此次告别的第二年便去世了。
他没有活到110岁,享年89岁。
【总结】
归根究底,杨钦典只是那个动荡年代下,一个无可奈何的小人物。
他本身并没有政治觉悟,也不是一个“冷血”杀手。他也不是英雄,只是一个“利己主义者”,因为生存做了很多“反革命”的错事,为了活路又走上了正确的道路。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英雄,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民才是他后半生最正确的选择。
杨虎城将军与宋绮云的结局令人痛心,但是政府还是秉公处理给了杨钦典“重新做人”的机会。杨瀚也能宽宏大量,以德报怨的对待他,这是不容易的。
正是这种大格局才能让中国共产党赢得民心,上下团结一心走向了胜利。
编辑:托马斯
责编:Tha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