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各级领导的关心,我们老两口再也不怕下雨天窑洞灌水漏雨了。这是县委县政府给我家盖的新房子,还有县民政局给盘了新灶台和新炕,村里人都叫“爱心灶、暖心炕”,新门新窗严严实实,既漂亮又暖和,大冬天再也不怕冷了。住在咱们村里的扶贫干部什么事情都想着我们老两口,天天过来问寒问暖,关心生活,帮忙干活。我真不知道怎样感谢他们……”12月1日,在蒲城县高阳镇东加录村单家山沟沟的农舍前,记者看到县民政局的几位扶贫干部正陪着三位老人拉家常、摘菜、晒太阳,见到记者询问情况,73岁的老大娘王凤珍和75岁的老伴唐青海逢人就夸党的好政策,夸扶贫干部比亲人还亲。
蒲城县委书记陈振江(中)在东加录村调研精准扶贫工作
高阳镇东加录村位于尧山龙脉带,是离蒲城县城最远的一个山区村子,由“原复升村、单家村、东加录村”合并而成,全村686户2601人,2015年被确定为贫困村,与铜川和白水县接壤。远远看去,漫山遍野的柿子树分外耀眼,枝头挂满了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红灯笼”,与弯曲的山路、梯田间的冬麦、冒着炊烟的老屋相映成趣,在寒冷的冬季里绽放着自己的精彩,别有一番景致。成为很多摄影爱好者拍摄乡村记忆的首选地。
文化墙传美德 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走进村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五彩缤纷的文化墙,有的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的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宣传党建知识和政策法规、还专门设立了村规民约、村务财务公布栏,传播传统美德的文化墙内容更是别具特色,通过讲述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来使村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提升文明程度,清新文明之风扑面而来。还有宽敞整洁的文化广场和仿古戏楼也成了东加录村一道靓丽的风景。村党支部书记程志平说,蒲城县民政局很重视我们村的村容村貌和文化建设,先后投资30余万元,美化村子两边的文化墙近4000平方米。又投资160余万元为了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提升幸福感,建设了文化广场和戏楼。如今,东加录村的文化墙和文化广场已经成为一种引领新风尚的潮流,不光是扮靓村容村貌的亮丽风景线,还是群众学习政策接受美德熏陶的精神食粮。经常引得客人驻足观看。
村子里的道路两边,有几位村民正在种植槐树和柿子树,用程志平的话说,就是民政局左峰局长几次提出让他们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依靠产业脱贫攻坚,带领群众致富。并且联系专业人员指导村子的产业布局、绿化美化,要求做出统一规划和可行性分析。乡村美化就是让村民四季都能看到不同的景色,提升老百姓的居住幸福感。
蒲城县政府副县长菊峰在东加录村主持召开扶贫攻坚工作会议
巷道里何雪玲家门口很热闹,腌菜、聊天、欢声笑语拉家常,还有几个人正在整理修剪过的果树枝。53岁的何雪玲告诉记者:“这几年东加录村变化太大了,村容村貌整洁漂亮,水泥路铺到家门口,进县城还有班车。原来由于村子交通不便,自来水不通,只能靠天吃饭。村里的小伙子都找不到对象,很多人走出去给人家当了上门女婿。现在不一样了,看到村里的变化,外村的女子也羡慕我们村。我儿子今年农历9月16刚办的喜事,找了个在西安打工做蛋糕的媳妇。”
送温暖解民忧 让群众生活更有幸福感
村民段春爱和两位嫂子刚给程西奎家孙子20天过喜事帮完忙,又看到扶贫干部给贫困户家干活,并且自掏腰包用水泥打地面,心里很过意不去。段春爱激动地说:我们虽然不是贫困户,但是咱们扶贫干部对贫困户的好我们群众都看在眼里,县委书记陈振江都到我们村来过五次,深入走访贫困户,详细了解脱贫攻坚开展情况,走进贫困户家中,看望慰问困难群众,与基层干部一起召开座谈会,为贫困户谋划脱贫之策。村民们都很感激。想想我们县委书记要管多少个村子,操心蒲城县80多万群众的事情。能把东加录村贫困户的困难放在心上,几次探望,你说老百姓怎能不感动。”另外一位嫂子也说到:“还有个包联我们村的副县长菊峰,几乎每星期都来村里,走村串户,慰问贫困户,遇到问题就跟民政局左峰局长现场办公,现场解决。经常能听见县长和局长把我们村里年龄大的贫困户叫婶子、叫叔叔,好像早就成了贫困户家的亲戚,村民们都开玩笑说咱们村有了县长和局长当亲戚。比其他村子幸福多了。
90岁的佀改红老人拿到摄影家马夫10年前给拍的照片很开心
52岁朱秀娥因病致残,丈夫又是高血压,大儿子也有皮肤病。小儿子还在上技校。民政局左峰局长每周都会抽出一两天时间专门看望这家人,了解农忙情况,帮忙给联系医生等。谈到民政局帮扶,朱秀娥充满了感动,朱秀娥说:左局长真是个大好人,大善人,时刻把我们家庭的困难放在心上,为苏州打工的大儿子找医生,自己还贴了600多元,还给我二儿子暑假回来在民生苑勤工俭学安排了个临时工,让孩子找到了自身价值,学会了做人的道理,减少了家庭负担。
在唐麦竹家中,左峰局长和老人拉起了家常,问起了孙子近期的情况。看到民政干部来家里,72岁的唐花肖老大娘激动地拉着民政局驻村干部莉莉的手不放,大娘说陈菲菲和莉莉就是我的亲闺女,整天帮我干活、做饭,每天都要看我,操心我……
在东加录村,每到一处都能感受到党的扶贫政策带来的变化,聚众人的智慧,群策群力,蒲城民政局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走在前面,干在实处。激发每个人每一份力量,从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就业扶贫等多维度全方位推进扶贫工作,发挥优势,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知党恩聚民心 扶贫扶志凝聚攻坚新合力
举县一致,同心同向,蒲城县民政局把群众的满意度和让老百姓得实惠作为考核干部的标准。在脱贫攻坚中开展各种形式的“帮、带、扶、助”活动,充分发挥村上的人才资源优势,让能人、勤人、热心人发挥作用。驻村干部自觉主动承担扶贫、扶志、扶智功能,全方位地为贫困户办实事、做好事、解难题。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认真分析致贫原因,因地制宜量身定制拿出可行的脱贫方案等。把党的政策和温暖不折不扣地传递到群众之中。通过不懈努力,使不少的贫困户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变,群众对脱贫有了新的期望,找到了致富的新路子。
蒲城县民政局长左峰在东加录村王玉肖家里走访,了解产业扶贫情况。
6月27日,高阳镇东加录村文化广场上,几百群众自发地扭起了幸福大秧歌,来歌颂党的好政策,歌颂家乡的变化。现场载歌载舞,欢乐吉祥,吸引了几千人在围观。群众还自发组织了舞狮和社火表演。到了傍晚,夏收刚过的金色黄昏,张灯结彩,人头攒动,群众的参与热情盖过了天气的热度。由蒲城县民政局和高阳镇联合举办的“知党恩、颂党情、精准扶贫共奔小康”主题文艺活动在新落成的村文化大舞台上隆重举行。民政局、高阳镇及相关部门和东加录村干部群众共计5000余人欢聚一堂。
这次活动是县民政局、高阳镇和东加录村共同纪念建党96周年的庆祝会,是密切干群关系的联谊会,是基层党建和扶贫攻坚的促进会,也是送文化下乡的落实会。活动现场对评选出的好媳妇、好婆婆、致富能手、优秀党员和优秀帮扶工作者进行了表彰奖励;部分致富带头人、帮扶干部、脱贫对象和贫困群众代表作了发言;观看了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名家李小锋等和蒲城县青年艺术团精心编排的文艺节目,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喜闻乐见,有效激发了党员干部爱党颂党的热情,凝聚了两级三地扶贫攻坚的合力,鼓起了群众发展致富的劲头,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此次活动之前,蒲城县民政局还组织局机关和东加录村党员干部共同前往铜川印台区红土镇惠家沟村学习感怀郭秀明先进事迹,为援助援助推进东加录村美丽乡村建设取经传宝。
产业扶贫增收美丽乡村应有更大作为
东加录村有耕地面积6193亩,全村共有精准扶贫户128户、391人,其中已经脱贫的69户、247人。2016年以来,在高阳镇党委政府的关怀下,在扶贫包联部门县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为了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幸福指数,改善居住环境,响应美丽乡村建设号召,支持新农村建设做了很多工作。投资52万元改造了原村委会的办公设施和环境;硬化了道路小广场、规划了停车位;投资27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方便了村民出行;还修通了12.9公里的通村路;投资58万元完成了一至三组村边一期改造1300米,村上计划二期再投入150余万元,改造2500米巷道及全村村道排水工程。
县民政局干部陪着几位贫困户老人家拉家常和择菜,嘘寒问暖,关心老人安全过冬
由于现在发展农业投资太大,种地基本上不挣钱。所以产业扶贫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突破方向。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镇上的光伏扶贫带动了94户贫困户,每户一年能分到3000元,村级光伏扶贫还带动了25户贫困户,每户年收入2400元。高阳镇党委书记刘少华说:在脱贫攻坚中,村上还重点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青年党员利用山地发展林下散养鸡产业,带动1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在村子采访时,正好遇见县民政局局长左峰带领摄影专家马夫老师实地考察发展乡村旅游规划。马夫老师谈到,东加录村虽然离城有点远,但是很有特色,也具备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基本条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充分挖掘资源潜力,把青山绿水变成造福老百姓的金山银山。新时代,旅游业覆盖面很广,能拉动很多产业增收,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幸福产业。外地的很多旅游扶贫惠民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左峰局长说:东加录村的干部有朝气、有思想、有信心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民政局给提供了花椒苗、柿子苗正在优化种植产业,在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经济林的过程中,张毅峰县长非常重视,第一时间协调支持。东加录村群众给予我们的肯定太多了,但我们做的远远不够。美丽乡村建设应有更大作为。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领会其深刻的内涵,在脱贫攻坚的路上,我们干部首先要率先垂范,增强责任意识,做好模范带头作用。破解脱贫的难点和焦点,激发农村经济的内生动力,真正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接受红色洗礼 砥砺奋进重温不忘初心
11月22日,蒲城县民政局组织包联的东加录村帮扶户、脱贫户、老党员、老干部、产业带头人五方代表,在第一书记陈菲菲和村党支部书记程志平的带领下走进革命圣地—延安,切身感受红色革命精神,缅怀革命历史。
县民政府驻村干部帮扶刘秀军夫妇从地理拉玉米杆,拉回来喂牛
代表们集体重温了入党誓词,观看了首部大型红色历史舞台剧《延安保育院》。在延安革命纪念馆、枣园,一张张感人的老照片,一件件陈旧的摆设,唤起了一些年老代表们深藏的回忆,曾经热火朝天的景象似乎就在眼前。回顾历史,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要坚持和弘扬延安精神。在梁家河,听老人们讲着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这里生活的故事,当年留下的自强不息、服务为民的足迹,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通过参观学习,进一步加强了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对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进行了一次思想的升华,为更好的推进东加录村美丽乡村建设以及决胜全面小康社会汲取了榜样力量。
记录幸福生活感动就在一瞬间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投身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只有将帮扶工作融入思想与生活之中,倾注真情,多年以后,此时的种种经历将会成为一件件能够诉说的故事。
驻村第一书记陈菲菲告诉记者,在东加录村,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每一次我们去的时候,他们都会围在我们身边,诉说着心里的话,怎么说也说不完,有时候说着说着眼泪都下来了。而这些人不是因为生活的不如意,而是没有寄托、没有陪伴,情感的缺失令她们几度哽咽。每次去的时候,她们都会拿出辛勤收获的各种吃的给我们,离开时,一个拥抱或许是对她们最大的安慰。很多时候,帮扶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多的是精神的慰藉和支持,陪陪老人晒晒太阳、说说话也是一种美好。十年前的时候,有位摄影师为村里的老人拍摄了几张照片,今天,老人九十多岁了,我们带着这些照片又来到了这个地方,依然熟悉的那杆烟袋锅子。老人看起来精神很好,就是耳朵有点听不清了,我们在的时候,嘴里总说着“咋不喝些水呢”,还不停的比划着九十多了,耳朵不好使了。我们给老人拍了些照片,留下此刻珍贵的片段。大伙围着老人,听他说着十年前的事情,希望在下一个十年,依然在抽着那杆烟袋锅子。
东加录村60岁以上的老人有488位,著名摄影家马夫老师已经连续在村子里住了一段时间了,他有一个愿望就是为村子里60岁以上的老人记录生活中最幸福的时刻,或者最美的笑脸。这个愿望得到了左峰局长的赞许和支持,两人一拍即合,把这种幸福故事记录行动作为和群众心贴心的“送温暖 与爱心同行”的一件大事上心。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赢得了全村老百姓的点赞和掌声。
有时候感动就在一瞬间,心近了才能感受到对方的温度,虽然已经进入冬季,而东加录村却一直与温暖同行。民政局的爱心灶、暖心炕、记录幸福时刻,以及打造文化自信、服务精神脱贫、聚力产业脱贫、与群众心连心的暖心行动,正在讲述着脱贫攻坚的生动故事。
记者:马秀红 摄影:马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