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铭柱(公元1807年—1847年),原名杨天柱,子石臣,号昆峰,今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鸡街镇极乐村小沧浪自然村人。杨铭柱六岁课书(研习书文),十三补弟子员(县学生员),早年父母亡故,由其伯父母抚养。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以优贡成均(入国子监),同年乡试中举。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丙申恩科殿试三甲二十八名进士,馆选为庶吉士。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散馆授翰林院检讨(从七品文官),是年请假回乡省墓,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返京。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充国史馆纂修官,十二月充文渊阁校理。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京察一等,任湖广道监察御史(从五品)。清道光二十六、二十七年(1846、1847年)充乡会内监试官,差竣(即内监试官任职结束交差后)掌管五城察院,封中宪大夫(正四品)。清道光二十七(1847年)因中虚作痢病逝,时年40岁。
杨铭柱工于诗文,著有《史筌》五卷、卷首一卷,卷端载其《自序》。《史筌》为杨铭柱服官后,鉴于“余家万山之中,地僻而荒,上下数十里间少藏书家,士之贫无力至不能购书者十居八九”。于是乃为“乡之幼学而辑也”,“以惠乡之贫无力者矣”。书成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其师昆明进士戴炯孙订其伪数十处。杜紫纶(清代作家,江苏无锡人)“见而嘉之”,与二三同人出俸为之付梓。现存的镌本有清道光丙午年(1846年)寄云书屋藏板,现各大图书馆有馆藏,民间亦有少量藏本。
是书始自远古,迄于明代。《史筌》卷首有“史鉴标目”,就《二十一史》、正续《资治通鉴》、正续《通鉴纲目》、《御批通鉴纲目》等书,标其起迄,详其作者,次载“帝王世统图”,上自三皇,下逮有清,朝朝相承,依时连贯;次载“历代世系纪年歌”,由盘古至明代,分朝以韵语歌之,歌不采自一家,未注明来历,间附以已意;次载“太古三皇五帝夏商周秦总略”,乃直录郑芷畦原文;卷1—3载“帝王世统考”,分上、中、下,皆摭拾诸家学说,按序排比,但亦未注明出处;卷4—5为杜紫纶“读史论略”,并加以注释。其著书旨趣,在于启迪童蒙,作读史初步之阶梯。
《史筌》作为一本历史蒙学读物,由于其世统有图,纪年有歌,最便初学,在清中后期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其历代世系纪年歌,简而易记,在历史教学中经常运用。该书民国初年列入《云南丛书》史部,现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学科《丛书集成续编》目录。其别集不传,清道光昆明进士黄琮辑《滇南嗣音集》,收录其《除夕祭诗作》一首,细绎诗意,当有诗稿,疑已散佚,所传者仅是编而已。杨铭柱诗作:
《除夕祭诗作》(清·杨铭柱)
一年除夜一杯酒,往岁愁仍今岁有。今年诗诉今年愁,明年诗似今年否。检诗生百感,诗中语语出肝胆,陈诗百拜对九霄。
如此良夜惭无肴,只有杯中物,添我诗中骨。诗骨奇横不随俗,神能呵护鬼能哭。人间不传天上读,不如焚稿当灯前,使我愁肠变化随云烟。
翰林墓:为清道光年间小沧浪村进士杨铭柱之墓。碑墓立于道光三十年(1850年),为三门六柱造形,雕工精致。墓志为同时期昆明进士兵部左侍郎内阁学士黄琮所撰书,字体稳健大方、端庄工整,墓誌内容高度总结了杨翰林短暂的一生,读来令人唏嘘不已。
《史筌》——杨铭柱著
卷首有“史鉴标目”
次载“帝王世统图”
次载“历代世系纪年歌”
次载“太古三皇五帝夏商周秦总略”
卷1—3载“帝王世统考”
卷4—5为杜紫纶“读史论略”
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鸡街镇极乐村小沧浪自然村——杨铭柱故居
杨铭柱故居内景
杨铭柱故居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