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黜寇准,临朝称制】
刘娥成为皇后之后又渐渐展现出政治才能,宋真宗披阅的奏章,她都提前过目,一些政事还能帮忙决断。如同武则天与唐高宗故事,宋真宗身体越来越差,政事渐渐依赖刘娥来决断。
1019年,白日里出现太白星,占卜称:“女主昌”。联想到平日皇后越来越频繁地干预政事,宋真宗心中对皇后起了芥蒂,还将此事告诉了身边的宦官周怀政。寇准顺着周怀政这条内线也摸清了皇帝的心思,趁君臣单独叙话的机会,“密议奏请皇太子监国”,并说“皇太子人望所属,愿陛下传以神器。丁谓佞人也,不可以辅少主。”真宗点头默许了。这事极为隐秘,可坏就坏在寇准自己喜欢喝酒且贪杯的坏毛病上,寇准喝醉了酒说漏了嘴,这下政敌们都知道了。
刘娥翟衣照
刘娥与寇准素来有矛盾。刘娥显贵,母仪天下,各种宗亲攀附上来,蜀中的宗人更是横行霸道,抢夺百姓盐井,皇帝看在皇后面上,本不想追究,但是宰相寇准坚决请求依法治罪。立皇后一事上,寇准已经得罪了刘娥,惩治刘氏宗人更加深了两人的矛盾。如今寇准又要架空她,刘娥、丁谓等人就向皇帝施压,真宗见寇准口风不严把压力推到了自己身上,他也就来个死不认账,说“朕不记得与寇准说了什么”,寇准还得自己背锅,于是被罢相。
《大宋宫词》中寇准剧照
寇准被罢相后,周怀政心中不安,就谋划杀掉丁谓等,让寇准复相,再奉真宗为太上皇,传位太子,废掉刘皇后。不料,参与谋划的杨崇勋和杨怀吉却临阵倒戈,向丁谓告密,丁谓、曹利用等又向刘娥报告,刘皇后决定先发制人,发出矫诏,清算周怀政、寇准一党。结果周怀政被杀,党羽朱能帅永兴军兵变失败自缢,寇准也因此受牵连,被削去莱国公头衔,从河南到湖北,再到湖南,遭三连贬,离权力中心京城越来越远。
从寇准被罢相,继而短时间内断崖式降级,这些事都是刘娥假传圣旨所为,病榻上的宋真宗根本不知道,年底了皇帝还突然想起,“我好久没见过寇老西儿,怎么回事?”左右之人都不敢照实回答。宋真宗驾崩后,寇准再被贬到大陆最南端的雷州,离京城真算天涯海角了。刘娥又下令“播其罪于中外”,昭告天下。
罢黜寇准这事,可说是刘娥的污点,但从当时情形来看,这是刘娥对政敌斗争的胜利,是她自保,继而巩固权力的胜利。
刘娥在打击周怀政党羽过程中,还终结了真宗朝“一国君臣如病狂”的“伪造天书闹剧”,下令“前后所降天书……不可留于人间,当从葬永定陵”。
刘娥击溃了寇准一党,虽然没有让皇太子监国,但还是让皇太子开资善堂,和大臣一起商议天下大事,不过最终决断大权掌握在她的手里。宋真宗驾崩后,又留遗诏“尊后为皇太后,军国重事,权取处分”。
对这一道遗诏,《宋史》在《王曾传》和《丁谓传》记载中互相矛盾。《王曾传》记载,宰相丁谓主张去掉遗诏中的“权”字。“权”是暂且代理的意思,去掉“权”字,刘太后就可以无限期处理军国大事,王曾说,“称‘权’,则是暂代朝政,足以警示后人,而且诏书增减字数自有法则,也不能随意增删。”《丁谓传》则称,遗诏是“军国事兼取皇太后处分”,丁谓主张在“取”之前增加一个“权”字。无论哪种说法是对的,反正结果就是,在士大夫治国的宋代,这关键一字限制了刘太后的权力,她只能暂代处理朝政。
虽然与寇准一党争斗中,丁谓和刘太后结盟,但寇准一倒台,丁谓也想限制刘太后的权力,以便扩大自己权力。
于是他提议让太后居别殿,一般政事、奏章由他代为通传,遇大事才由太后传召辅臣商议。这明显是要架空太后,由他来决断政事。刘太后就传谕:“小皇帝理政,太后应该朝夕在侧。”于是提请宋仁宗和刘太后五日一朝,皇帝坐左边,太后坐右边。1022年,刘太后继而又发出手谕,揭发丁谓阴谋,将丁谓罢相,贬往海南岛。接连扳倒寇准、丁谓后,刘太后开始垂帘听政。
刘娥垂帘听政,虽然干了吕后、武曌同样的事,但她主政期间终结“伪造天书闹剧”,在四川发行交子,又避免大臣结交朋党,左右亲近之人不敢狐假虎威,政治堪称清明。
比如刘太后曾在垂帘听政时,哭着对大臣们说,“国家多难,多亏了各位重臣同心协力,王子王孙还能够获得推恩,各位重臣也应该同等地恩泽子孙,你们可以把亲族姓名都报上来,以便尽数推恩。”大臣们于是将三族亲戚姓名都呈了上去,刘太后再令人画成图册,贴在墙壁上,朝臣每次举荐升迁人选,都先要进行比对,不属于重臣亲戚子弟方才提拔,从而避免了结党营私。
刘太后节俭,日常服饰都是粗质彩帛配白色素绢下裙,太后身边侍者见皇帝身边的人佩戴珍贵的簪子耳环,欲争相效仿,也被她戒阻:“别人皇帝嫔妃的妆饰,你们怎么能学呢?”之前皇家赏赐大臣茶品,上面都有龙凤图饰,太后觉得带龙凤的物品岂是人臣可以得到的,这样不合规矩且容易使人滋长野心。赏赐族人御食时,她也必定将纯金器皿换成镀金,并告诫亲族:“皇家器物不得进入我们刘家。”
《宋史》称赞她:“仁宗即位尚少,太后称制,虽政出宫闱,而号令严明,恩威加天下”,又称“太后临朝十余年,天下晏然”。司马光也肯定刘太后的治国之才:“章献明肃皇太后保护圣躬,纲纪四方,进贤退奸,镇抚中外,于赵氏实有大功。”
【女帝第二?有心无胆】
当然,刘娥并不是没有做第二个女帝的野心。
刘太后执政时的两个年号,“天圣”拆开为“二人圣”,指的就是皇帝仁宗和太后刘氏,“明道”的“明”字乃日和月,也暗指天有二主,可见刘太后的野心。
太后垂帘后,制令称“吾”,以太后生日为长宁节,百官赐衣,天下赐宴,如同帝王生日的乾元节,太后出入乘坐顶级辇舆,令天下避太后父亲名讳,群臣上的尊号也越来越长,如“应元崇德仁寿慈圣太后”“应天齐圣显功崇德慈仁保寿太后”,这些在礼教规格上都已超标。宋仁宗也在元旦、郊祀和冬至日连续三次率百官给太后上寿,还当着契丹使者的面,向太后跪拜。范仲淹很是看不惯,力言这些行为不合礼仪。
刘太后曾试探性地问臣下,“唐代的武后是一个什么样的君主?”以让人骨鲠在喉著称的“鱼头参政”鲁宗道一句怼了回去:“武后是唐之罪人,几危社稷。”刘太后顿时哑口无言。有一次皇帝和太后一同去慈孝寺,太后的大安辇想走在皇帝的舆车前面,鲁宗道又以儒家三纲五常规劝太后,太后只得让皇帝先行。当时有小臣方仲弓迎合太后,提议效仿武后故事,也为刘氏建立七庙,太后问辅臣意见,大家都默不作声,鲁宗道又跳了出来,质问太后:“如果立刘氏七庙,准备拿嗣君怎么办呢?”言下之意,难道刘太后也要学武后杀子?
正是有这些先例,其后程琳又献上《武后临朝图》,刘太后已经不敢奢望学武后了,怒而将图册扔在地上,“我不会做这种有负祖宗的事!”从此断了钻营小臣的念想,也是断了自己的一点执念。
《清平乐》刘太后衮服设计
刘太后还曾想穿着天子才能穿的衮冕去太庙祭拜,一时间谏疏纷纷呈了上来,宰臣们都执意不可,刘太后也一概不听。欧阳修老丈人、礼部尚书薛奎在帘外大声质问:“如果太后一定要穿着天子衮冕去太庙,请问应该行男子礼还是女子礼?”刘太后无言以对。虽然刘娥后来还是去祭拜了太庙,不过为了避免刺激士大夫,她在衮冕上做了改造,衮服十二章减为十章,冠冕前后垂珠翠十二旒也减为十旒,不佩帝王佩剑。
《清平乐》刘太后祭太庙剧照
1033年,刘太后去世,宋仁宗召见大臣们哭着问:“太后临终时口不能言,只是数次拉扯自己的衣服,像是要交代什么,你们知道太后的意思吗?”薛奎说:“太后是在示意,她不能穿着天子衮冕去面见先帝。”宋仁宗于是改用后服为太后入殓。刘太后谥号庄(后来真宗皇后谥号统一改为“章”字头)献明肃,之前皇后死后谥号都是二字,垂帘听政的太后,加四字谥号乃是从刘太后开始。
从上面这些事例看来,刘太后一直在称帝的道路上疯狂试探。只是一来她有心无胆;二来她出身微贱,没有深厚的后家势力可以仰仗;三来宋代儒家士大夫治国,臣下有气节廉耻,宰辅忠臣有能力制约权力,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正如北宋名相富弼所说,“庄献(刘太后)不敢行武后故事者,盖赖一二忠臣救护之,使庄献不得纵其欲,陛下可以保其位,实忠臣之力也。”不过也正是因为刘太后的“不敢”,才不至于让她落得吕后、武后和慈禧的骂名。
封面新闻记者 文康林
参考文献:
《宋史》
《续资治通鉴长编》
《宋人轶事汇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